封侯 第444章

作者:高月

朱胜非走进大帐,一眼便看见了坐在榻上的先帝赵桓,他立刻认出来,鼻子一酸,跪地泣道:“微臣朱胜非参见陛下!”

“啊!你是……朱爱卿。”

“正是微臣!”

君臣二人抱头痛哭,这会儿朱胜非完全忘记了天子赵构给他下的严令:不准称呼先帝,不准称呼陛下。

……

周宽在帐外等候,过了片刻,朱胜非红着眼睛出来了,脸上还挂着泪痕,叹口气道:“见了面,就情不自禁,让周公笑话了。”

“不妨,怀旧是人之常情嘛!”

两人又来到大帐,分宾主落座,有随从进来上茶,周宽笑道:“帝君想和天子见见面,毕竟他们是兄弟,然后帝君还想去拜祭太上皇陵寝,我们看怎么安排合适?”

朱胜非犹豫一下道:“拜祭太上皇陵寝倒无妨,安排一下就是了,可天无二君,他们见面到底谁为君,谁为臣,有点难处理啊!”

“我建议不谈君臣,就是兄弟之间见见面,叙一叙旧情,人也不用多,我倒有一个方案,朱相公看看是否合适?”

“周公请说!”

周宽微微笑道:“在西湖上安排一艘大船,然后他们兄弟二人在大船上会面,我们在旁边船只上护卫就是了。”

“你是说,大船上就只有他们兄弟二人?”

周宽点点头,“大船一楼可以放几名宫女宦官,随时服侍,二楼就只有他们兄弟,他们可以喝茶,欣赏风景,叙一叙兄弟之情。”

朱胜非想了想,也觉得问题不大,他便道:“我回去禀报天子,如果天子觉得可行,我就立刻安排。”

“那就要辛苦朱相公了。”

“但是……我还想和郡王好好谈一谈,这是天子的要求,想必你们已经准备好了清单,我们不妨坦诚布公。”

周宽淡淡道:“先见面,等他们见了面我们再好好谈,相信郡王的要求并不高。”

朱胜非明白了,天子和先帝见面是前提,见了面才能继续谈下去。

他点点头,“那我就先告辞,回去向天子禀报!”

……

赵构阴沉着脸听完朱胜非的汇报,他冷笑一声道:“原来他们也不肯称呼皇兄为陛下,居然叫做帝君,想得出来,不过这个称呼也不错!”

“微臣也见到帝君了,变化不大,就是显得苍老了很多,头发也白了一半,才四十岁啊!”

赵构哼了一声,“所以你也痛哭流涕一番?”

朱胜非吓得一激灵,连忙道:“微臣不敢,微臣事先特地问了他们,才跟随称呼帝君。”

赵构又问旁边的徐先图,“徐相公怎么看?”

徐先图捋须道:“对方把见面视为会谈的前提,陛下不见还不行,不过微臣也明白陈庆的意思,陈庆要把这次率军来临安的理由坐实,和他无关,只是陛下和皇兄见面。”

“爱卿的意思是,朕还是要去见一见?”

“其实陛下和皇兄以兄弟的名义见一见倒也不错,表示陛下很重视皇兄,以兄弟情义为重,可以堵一些人的口,对方的安排建议也不错,在西湖大船上,只有陛下和皇兄二人,你们说什么,谁都不知道。”

赵构恨恨道:“他也把朕当做木偶来摆布了。”

徐先图劝道:“为了让这个瘟神早点离开临安,陛下就当是答应他一个条件而已。”

“好吧!朕就见一见皇兄,分别这么多年,朕也想见一见他了。”

赵构对朱胜非道:“大船就由朱相公负责安排,各种护卫先和对方商量好,每一个细节都要落实,朕绝不希望出现任何意外。”

“微臣遵旨!”

……

周宽并不住在大营,他依旧住在城内的贵宾馆,这样方便和朝廷中人接触。

种桓将二十几名内卫士兵部署到贵宾馆周围,形成了严密护卫。

种桓随即带着两名手下来到了位于大瓦子附近的如意茶馆,如意茶馆在全城几百家茶馆中只能中等偏上,很不起眼,不过它位置不错,在临安最热闹的大瓦子附近。

如意茶馆是西军情报司设在临安的情报总部,另外还有商铺、酒楼、武馆等等。

情报头子正是茶馆的掌柜,叫做董安,之前保护周宽的几名斥候士兵,则是武馆的教头,魏延宗是武馆总教头。

种桓亮了他的内卫银牌,掌柜董安连忙把他请到后院,又派人去把魏延宗找来。

武馆很近,不多时,魏延宗匆匆赶到了。

种桓抱拳道:“在下种桓,内卫第十营指挥使,参与护卫郡王安全,今天奉郡王之令来找两位。”

“可是为了前天晚上周参事被行刺一事?”魏延宗问道。

种桓点点头,“正是为了此事,郡王要求我们找到刺客。”

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他

种桓冷静地听完魏延宗的述说,一句话便抓住了重点,“那个投纸条提醒你们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魏延宗摇摇头,“没有!原以为昨天会出现,但他没有来。”

种桓想了想道:“或许是我们仇家发现没有机会,就暂时偃旗息鼓,没有了危险,自然就没有了提醒。”

旁边董安问道:“种将军知道刺客是谁派的吗?”

“我只能说是韦国舅的嫌疑最大,他在四川路刚刚吃了大亏,他对我们有深仇大恨,一定会报复,不过我没有证据。”

董安沉思一下道:“韦国舅此人睚眦必报,既然他在四川路吃了大亏,他肯定要报仇,而且他豢养了不少亡命之徒,他确实有可能,小魏,你亲自接触一下他的手下,或许能够得到一些消息。”

魏延宗点点头,“卑职这就安排!”

种桓也道:“把韦国舅的详细情报告诉我,我也必须防患于未然!”

……

韦桐刚刚从东城墙回来,陈庆大军在东城外安营扎寨,钱塘江内船队如云,着实将韦桐刺激到了,尤其钱塘江内的船队,极可能就是他永和商行的船只。

但声势浩大的军队,又使他心怀畏惧,韦桐心中患得患失,想报复,可是又无从下手。

下午时分,韦桐的头号幕僚霍连生匆匆回来了,霍连生是一个辽国汉人,参加过辽国科举落榜,经人介绍,在完颜宗贤府上做一个小帐房,当时韦桐也在完颜宗贤府上做小厮,两人关系极好。

韦桐回宋朝发达后,霍连生辗转来投奔韦桐,正好韦桐缺人,霍连生笔杆子不错,头脑清醒,又和韦桐有患难之交,他便很自然的成为韦桐的幕僚,替他出谋划策,又通过韦桐影响到了韦太后。

说到这里,各位都应该意识到了,这个霍连生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他确实不是普通辽国汉人,他实际上是完颜昌安插在韦桐身边的一枚暗子。

推动韦桐刺杀陈庆,正是霍连生肩负的任务。

霍连生匆匆走进大堂,端起一盏茶咕嘟咕嘟喝完,韦桐急切地问道:“如何,有漏洞吗?”

今天霍连生带着一百余名手下,去军营附近寻找陈庆的漏洞。

霍连生一脸遗憾道:“今天上午,陈庆带着他的女人去西湖游玩了,装扮成普通游客,只带了十几名手下,只可惜我没有准备好,要是准备好了,今天上午就是最好的刺杀机会。”

韦桐也同样懊悔得连连搓手,“早知道就应该准备好的。”

霍连生摆摆手,“王爷,陈庆一定还会出来,我们要时时刻刻做好准备,只要他出来,我们就抓住机会。”

韦桐想了想道:“我要不要我和贾应芳联系一下,如果他知道情况,也让他立刻通知我。”

霍连生点点头,“很有这个必要,假如陈庆要去拜祭太上皇,县衙一般就要事先安排,我们就能得到消息了。”

“行!我等会儿就派人给贾应芳送信。”

……

半个时辰后,一名管家模样男子从国舅府出来,坐上一辆牛车前往县衙方向,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人骑着毛驴跟着他。

这就是内卫撒网式监视手段,只要把国舅韦桐视为威胁后,那么从国舅府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要被监视,这名管家自然也不会放过。

不多时,管家来到县衙,他让弓手去通报,不多时,贾应芳匆匆出来,他向两边看了看,跟随管家来到旁边巷子里。

管家将一封信交给了他,“王爷很重视这件事,你可别怠慢了。”

“不敢!不敢!”

贾应芳连忙接过信,塞进怀中,两人随即分手,贾应芳又回了县衙。

一个角落里,跟踪管家的内卫士兵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幕,职业本能告诉士兵,这里面有问题。

他匆匆赶回去汇报了……

下午时分,种桓来到了如意茶馆,恰好魏延宗也有收获赶回来了。

“魏都头先说!”

种桓见魏延宗有些掩饰不住的兴奋,便猜到他或许查到什么重要情报了。

魏延宗道:“我们武馆有一名学员,他兄长便是国舅府上的一名武士,我中午通过学员请他兄长出来吃饭,在席间,我试探问他国舅府安全有没有保障,他喝多了,就对我说,成都那边死了一百多名武士,然后又说到,前天晚上,他们一组武士出去执行任务,被杀了六个人,一组十人,被杀六人,完全符合行刺案,我基本上就能确定,行刺周参事就是他们。”

种桓点点头,“看来我们的直觉也没有错,韦桐真正想刺杀的是郡王,而不是周参事。”

董安笑问道:“种将军这边有什么收获?”

种桓便把今天送信之事说了一遍,问道:“韦桐和钱塘知县有什么交集吗?”

“当然有交集,钱塘知县王薄是秦桧的内侄,他们一直有合作,之前查《京报》报馆,就是他们两家联手,种将军说的那个焦黄胡子文吏,应该是王薄的幕僚贾应芳,很精明的一个人。”

“那我是不是要把这个贾应芳也监视起来?”

董安点点头,“很有必要,这个贾应芳对王薄影响很深,王薄几乎对他言听计从,而王薄也是郡王的老对头,如果他们二人要联手对付郡王,不对……”

董安忽然反应过来,“是秦桧想利用韦桐刺杀郡王,他推动内侄王薄和韦桐联手,而贾应芳就是他们联系的一条纽带。”

种桓暗暗佩服董安精明过人,他沉吟一下道:“秦桧想刺杀郡王,莫非是天子的意图?”

董安冷笑一声道:“临安人都知道,他们的秦相公更多是代表金国的利益。”

种桓默默点头,看来这个贾应芳是关键人物!

……

贾应芳的家在县城中部的八字桥附近,是一座很普通的小院,占地不到半亩,一间院子,四五间平房,贾应芳不是本地人,是亳州城父县人,出身应天府太学,做过县吏,头脑灵活,颇懂官场规则,绍兴四年,被人推荐给秦桧,但秦桧嫌弃他长得猥琐,不想用他,正好内侄王薄身边缺人,秦桧便安排他做了王薄的幕僚。

贾应芳独身一人住在临安,夜幕刚刚降临,贾应芳便离开了住处,骑着一头毛驴沿着大街向南走,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几名经验丰富的内卫老手严密监视了。

贾应芳不慌不忙骑驴进了大瓦子大门,穿过旁边的小路,又从侧门出来,而侧门旁边就是如意茶馆,已经打烊,茶馆是白天生意,夜里是酒楼和妓院的天下。

这时,贾应芳手中已经多了一块石头,包着一张纸,他见四周很安静,没有人,便用力一扔,石头击破了窗上的糊纸,‘当啷啷!’扔进了茶馆内。

贾应芳催动毛驴赶紧离开,不料从旁边一左一右窜出两个黑影,身手极为敏捷,一把将他从毛驴拉了下来。

“我没有恶意,你们别乱来!”贾应芳吓得大喊。

两名黑影也不给他解释的机会,架着他迅速进了茶馆。

第八百五十七章 机会

掌柜董安和魏延宗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扔纸条的人居然是贾应芳,旁边种桓得知贾应芳身份,也着实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一脸奸诈模样的人居然会帮他们。

“贾先生,怎么会是你?”董安无法理解,直接问道。

贾应芳半响苦笑一声道:“董掌柜觉得我不可能帮你们?事实上你们这里早就暴露了,被我压下来而已。”

董安更是有些不安,亲手将一盏茶放在贾应芳面前,紧张地问道:“请问贾先生,我这样怎么会暴露?”

“董掌柜问得太多了,一间普通茶馆的掌柜,整天关心大宋军队人数,临安兵力部署,粮食储备情况,城墙修建计划,太不合情理了,这些你都问过吧!”

董安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临安县主薄杨永,居然把自己出卖了。

“杨主薄没有出卖你们,他是我的同乡,在我家里喝酒时,给我吐露了这些,我就立刻猜到你们是西军情报点,我让杨掌柜保持沉默,以免家人遭到报复。”

种桓更加不理解了,“贾先生为什么要帮我们?”

他得到的情报,这个贾应芳很贪财,如果把他们向秦桧揭发,他肯定会得到重赏和提拔,但他却没有那么做,反而在关键时刻帮他们,简直匪夷所思。

贾应芳叹息一声,“我是很贪财,但再贪财也挡不住我对朝廷和金国的痛恨。”

说到这,他眼睛透露出浓浓的恨意,“是亳州城父县人,我的父母和妻儿都在家乡种田为生,唯独我在应天府太学读书,建炎二年,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挡金兵,决开黄河,黄河的滔天大浪吞没了我的家乡,我的父母妻儿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说到这里,贾应芳已是泪流满面,他满腔悲愤道:“后来我才知道,是天子下的命令,他只管自己逃命,却不管百姓的死活,竟然丧心病狂地下令掘开黄河,枉为大宋天子。”

众人都明白了,是建炎二年的黄河夺淮,杜充掘开黄河口,泗州、颍州、亳州、宿州被黄河大水淹没,死亡数十万人,上百万人背井离乡,这个贾应芳全家就是受害者。

种桓拾起纸条,纸条上写着:‘郡王拜祭永固陵,当心刺客。’

种桓扬扬纸条问道:“韦桐要在永固陵行刺郡王?”

……

大帐内,陈庆看完了纸条,递给旁边的周宽,他问道:“这个贾应芳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