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412章

作者:高月

中午时分,陈庆请三位阁僚在郡王府斜对面的安西酒楼小酌一杯,安西酒楼实际上是陈庆的产业,主要是给官员们中午休息小酌之处。

酒楼占地五亩,除了两层主楼外,后面就是一间间小院雅室,非常安静,很适合交谈。

陈庆点了十几样小菜,热了几壶清酒,众人一边慢慢喝酒,一边听取蒋彦先的汇报。

“今天谈判还算顺利,主要两大原则双方都接受了,那么细节反而就好商量了,无非吃亏多少的问题,一共七名万夫长,对方的咬得比较死,万夫长一换一,千夫长是五换一,百夫长十换一,男女不管,而我们的意思是男女分开,一名万夫长换一名亲王,一名千夫长换一名郡主,而且对方只拿出三十八人的清单,里面十八人是两个先帝的嫔妃,真正的宗室只有二十人,主要是先帝的子女,太上皇的子女他们一个都不肯放。”

陈庆淡淡笑道:“其实也无所谓,我只要把先帝和太子换回来,其他人只是想让他们少受一些罪,三十八人就三十八人,全部换回来,不够就用百夫长凑数,另外士兵怎么说?”

“刚才卑职忘记说了一点,完颜希尹说,当年掳去的宗室、外戚、官员不习惯金国苦寒之地,十年间陆陆续续都过逝了,倒是那些普通百姓都存活下来,金国的意思,用这些普通百姓交换女真士兵,一换一,男女不管。”

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赵开道:“如果对方用河北民众来交换,怎么办?”

这也是陈庆担心的,他向蒋彦先望去,蒋彦先点点头道:“这个问题我也提出来了,完颜希尹的意思是说,那几万百姓只是奴隶而已,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人群,没有必要用河北百姓冒充,而且这是他们天子的意思,他们天子一诺千金,既然答应了,就不会做这种下作事,其实卑职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

关师古也道:“那些被掳走的外戚和官员,他们虽然过逝,但妻儿老小还在吧!”

“这些人都算作是普通百姓。”

陈庆沉吟一下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担心,我怎么分辨先帝和太子的真假?”

关师古道:“先帝我见过多次,我认识他,只是太子今年二十岁了吧!我估计认识他的人已经不多了。”

陈庆一拍手笑道:“凤翔府通判徐宁,他当时是金枪班教头,是太子的师父,他很熟悉太子,把他调来。”

关师古笑道:“一个周侗、一个徐宁,当年可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学高手啊!”

这时,蒋彦先又道:“还有就是齐国的二十几官员,我也和完颜希尹提到了。”

陈庆精神一振,笑问道:“他怎么说?”

“他说如果我们肯按照他们的方案,这二十几人就作为添头,送给我们了。”

陈庆微微一笑,又拾起桌上的金国的方案细看,交换地方放在赤塘关,也就是太原府最北面,这就意味着交换完成之前,自己不能北攻大同府,时间是明年三月。

陈庆点点头道:“就按照他们方案来,我们要坚持的就是,所有人的父母妻儿要一同送来,我不希望出现人伦悲剧,这个细节一点要敲死,还有太子有没有成婚生子,有的话也要一并送回来,另外,太上皇的棺椁也希望作为附加条件,一起送回来。”

蒋彦先连忙躬身道:“卑职明白了,一定会妥善处理好。”

第七百九十三章 难民(上)

晚上回到府中,陈庆和家人一起吃晚饭,吕绣给丈夫斟满一杯酒笑问道:“今天城里到处在说,夫君要把先帝交换回来,是真的吗?”

陈庆瞥了一眼赵巧云,见她双眸微红,显然是哭过,便笑着点点头,“基本上可以谈成,我们的本钱很硬,不怕他们不答应。”

赵巧云盛了一碗汤,放在陈庆面前,小声问道:“我父亲的棺椁能一起送回来吗?”

“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可以交换的本钱很多,你不用担心。”

“谢谢官人!”

陈庆见她眉头还锁着一丝很深的忧虑,便知道她还有顾虑。

陈庆岔开话题笑道:“我可能过几天要出去一趟。”

众女异口同声道:“又要去作战?”

陈庆笑着摆摆手,“不是去作战,是去巡视一下难民情况,大概十天左右,战争要明年去了,我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吕绣点点头,“这次让阿莲陪你去,有她照顾你,我会放心一点。”

余莲心中顿时暗喜,春上眉梢。

陈庆又想起一事,问赵巧云道:“你妹妹赵缨络,她现在情况如何?”

“她很好,她和我一样,也不愿意回临安了,她现在只能依靠我,没有地方可去了。”

“那就让她一起来吃饭,一家人用不着那么生分。”

赵巧云迅速看了一眼吕绣,吕绣不露声色点点头。

赵巧云大喜,“那明天早上我就让一起过来。”

……

入夜,陈庆来到赵巧云的院子,正好在院子里遇到赵巧云的妹妹赵缨络,赵缨络身材很高,长得十分苗条,尤其生得美貌,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格外多情,远远望去,长长的睫毛如秋水朦胧一般。

赵缨络可以说是陈庆目前为止见到的最漂亮的女人,比赵巧云小两岁,但也只有二十余岁,她也孤苦伶仃,无儿无女,无处可去,只能寄住在姐姐家中。

刚从太原回来时,陈庆听到一些议论,说赵缨络已经成为自己侍妾,陈庆还想给她找一处房,但当他无意中看到了撑着雨伞,独自站在湖边的赵缨络,那种绝世无双的温婉气质和美貌使陈庆震惊住了,使陈庆立刻打消了让她搬出去念头。

陈庆走得很快,赵缨络一下子撞进陈庆怀中,眼看着她站不住,要摔倒在地,陈庆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她的手。

“当心!”

赵缨络这才发现扶着自己的是陈庆,顿时羞得她满脸通红,连忙抽回手,深深施个万福礼,“缨络走路匆忙,失礼了。”

陈庆微微笑道:“缨络姑娘,没撞到你吧!”

“没有呢!姐姐在里面,我先回去了。”

赵缨络低下头,不敢看陈庆的眼睛,快步去自己的小院了。

陈庆一直望着她婀娜多姿的腰肢消失,轻轻搓了搓手,赵缨络的肌肤还真是滑腻,让他有些心猿意马了。

……

赵巧云卖力地服侍好了丈夫,她娇喘吁吁躺在丈夫怀中,小声道:“大姐说,夫君想另外安置缨络,我担心坏了。”

“原本是有这个想法,怕别人说闲话,不过现在想想其实也无所谓。”

赵巧云鼓足勇气在丈夫耳边小声道:“夫君把她也收了吧!完颜粘罕的妻妾太多,又常年在外作战,基本上不碰她,我们姐妹可以一起服侍夫君。”

陈庆心中顿时有些蠢蠢欲动,这几年随着他权势愈重,陈庆对女人的欲望也越来越大。

而且陈庆和曹操一样,纳别人之妻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尤其两个皇帝的女儿,在政治上对自己有好处,他干笑一声道:“这种事情是夫人决定的,你别问我。”

赵巧云知道夫君默许了,心中欢喜,立刻又卖力地服侍起来。

梅开二度后,陈庆终于说到正事了。

“今天说到你皇兄的时候,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赵巧云低低叹息一声道:“皇兄在金国或许还能活得久一点,他现在回来,临安那位怎么能容下他,我就怕皇兄一两年后就莫名其妙病逝了。”

陈庆微微一笑,“你不用担心,有我撑腰,他不会有事。”

“其实我更担心是夫君,夫君就不怕他们兄弟联手起来对付你吗?”

陈庆亲亲她的额头,柔声道:“我可以答应你,将来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留他们一条性命。”

赵巧云很清楚丈夫给自己这个承诺是多么艰难,她心怀感激,紧紧搂住了丈夫。

……

两天后,谈判结束了,双方达成了交换细节,陈庆在交换细节书上签了名,接下来是金国皇帝确认,双方交换文本后就算生效,交换时间是三月初,在赤塘关进行交换,具体交换办法双方再协商。

完颜希尹连夜离开了京兆,返回上京,就在金国使者离开几个时辰后,陈庆也在次日清晨离开京兆,前往华州郑县巡视难民情况。

这次和陈庆一起出发的,还有第三批援助官员以及物资,郑县的难民就是商州的难民,商洛县是小县,容纳不了数十万难民。

内政堂便做出决定,将难民大营设在郑县的渭河南岸,难民在商洛得到简单救济后,又继续向北进入关中。

难民营放在哪里,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思路的体现,难民营放在商洛是一种排外思路,只是暂时救济,最后还是要把这些难民赶回襄阳。

而难民营放在关中则是一种容纳思路,最后要把这些难民消化掉,安置到川陕各地。

另外,安置在郑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河道运输,粮食物资运输和人口运输,所以内政堂同时又决定在华阴县的渭河北岸也建一座难民营,容纳从陕州过来的难民大军。

数百艘满载物资的大船在渭河上航行,南岸是数百人的拉纤队伍和数千护卫骑兵。

船队前面是十几艘客船,第一艘四千石的大船便是陈庆的专用坐船,在关中巡视,陈庆基本上都是坐船而行,方便他处理公务。

而后面的十几艘三千石大船则是官员船和医师船,满载着从巴蜀各地紧急调来的数百名医师和三百名官员,他们昨天下午刚抵达京兆城,休息一夜,今天一早又跟随陈庆出发了。

陈庆站在船头,望着两岸金黄的稻田,心情格外舒爽,他还记得富平之战的关中,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搁荒的土地一望无际,一晃七年过去了,关中大地又重新恢复了生机盎然,虽然人口距离宣和年间还有一段距离,但荒地已经消灭了,能种庄稼的地方都种满庄稼,陈庆就喜欢看着这种即将丰收的景象。

“官人,茶煎好了,在书房呢!”

身后传来阿莲娇媚的喊声,陈庆心中一热,书房这个词由阿莲喊出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暧昧,只有他能体会得到。

陈庆快步走进船舱,直接搂着余莲向内舱的书房走去……

陈庆心满意足躺在软榻,轻轻抚摸阿莲的秀发,看着她卖力的服侍自己,余莲身材高挑丰满,但腰肢极细,肌肤白腻如羊脂,关键是她放得开,陈庆着实爱煞了这个娇娃,每次都能从她这里得到巨大的满足。

“夫人怎么会想到让你出来,她不怕你坏了府上的规矩?”

余莲抬起头,媚眼如丝道:“因为你的女人太少了,所以夫人只能选我,要是官人有十几个二十几个女人,恐怕就轮不到我了。”

“暂时不会有那么多,夫人昨天把你叫去,怎么说?”

余莲俏脸一红,小声道:“夫人让我别太野了,要爱惜夫君的身体。”

陈庆笑着给她使个眼色,余莲立刻心领神会,又继续服侍。

就在这时,外面有使女道:“郡王,来了一个报信人,说有紧急情况!”

余莲吓一跳,“夫君,我没穿衣服!”

陈庆轻轻拍了她一巴掌,笑道:“你急什么?我又不会在这里接见。”

他怎才懒洋洋道:“在下面等着,我马上就来!”

“官人,等一下再去吧!”

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民(下)

前来报信之人是张妙的手下从事,他躬身行礼禀报道:“启禀郡王,难民营内昨晚发生骚乱,死伤一百余人,张参事也受了伤。”

陈庆吓一跳,连忙问道:“张参事伤势重吗?”

“张参事被哨棍一棍打在肩头,送到县里治疗,骨头没有问题,只是有点淤伤,也是幸亏旁边有人挡了一下,否则就麻烦了。”

陈庆脸色变得很难看,北方的哨棍一般都是用枣木制作,沉重坚硬,张妙六十岁的人了,若被一棍打实,骨头不碎才怪。

“究竟是怎么回事?打人者抓了吗?”

“回禀郡王,肇事者已经被抓了,事情发生得很蹊跷,有数千人参加,应该是有人在难民营中调拨,想引发难民造反,只是张参军处置果然,卑职走的时候,骚乱已经被军队平息,但原因还在查,张参军的意思,请郡王慢一点走,等骚乱彻底平息下来再去。”

陈庆点点头,“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张参军,我还是正常航行,但会晚一天到。”

……

陈庆比原计划晚了一天抵达郑县,张妙已经在码头上等候,他让手下安排其他人下船去难民营,张妙上了陈庆的大船。

“肩膀怎么样?”陈庆关切问道。

张妙转了转肩头笑道:“一点淤伤而已,擦了点药,两天就好了。”

“哎!你这把老胳膊老腿,万一伤了,我怎么向你家人交代?”

“原本以为偶然突发情况,后来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陈庆摆摆手,“去船舱里谈!”

两人来到一层的议事堂内坐下,陈庆又让使女上茶,张妙这才道:“事情恐怕和朝廷有关,准确说是和朝廷内斗有关。”

陈庆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这次江淮旧食荆湖两路的方案是岳飞提出来,得到了赵鼎和李光的支持,而秦桧极力反对,结果这次天子没有听从秦桧的意见,而是支持赵鼎和李光,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批江淮难民来了荆州后,没有停留,又继续北上商州,进入我们地盘,据说那首《陕西歌》就是秦桧编的,鼓励难民西进陕西,天子为此事很恼火,就责令赵鼎和李光解决此事,赵鼎和李光就派了一批人混入难民,劝说难民回京兆。

然后秦桧也派了不少武士混入难民,为首之人叫王昊,很狡猾,他故意制造寿州和濠州之间百姓的矛盾,然后调拨其中两个县之间的青壮打起来,秦桧的武士就可以趁乱干掉李赵鼎和李光的人,卑职以为是普通打群架,跑去拉架,结果被秦桧手下一名武士头目一棍打中,士兵们抓住了武士头目,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呢?”

“然后卑职开始抓人,两派都抓,除了少数逃跑外,大部分都被我派出的士兵抓住了,我又劝和了打群架的两派百姓,事情就彻底平息了,然后抓住的人等郡王发落。”

陈庆冷冷道:“赵鼎和李光的手下,每人重打三十棍,赶出商州,秦桧的武士,全部杀!”

张妙劝道:“郡王不要杀他们,他们都有父母妻儿,罪不致死,不如把他们打发去采矿,而且那个王昊,他是秦桧妻党,很受秦桧器重,卑职感觉他很有价值,如果能够为我们所用,秦桧的很多老底我们就知道了。”

张妙说得有道理,陈庆便点点头道:“张参军来安排吧!”

……

难民营占地面积很大,足有十几万亩,驻扎了几万顶大帐,三十余万人生活在大营内,等候着安排。

为安置这些难民,西军拿出了百万石粮食,数万顶大帐,出动了数百名官员和上千学生参与管理难民,还有一万军队负责维持秩序。

几十万人混居在一起,卫生条件很差,陈庆尤其担心爆发疫病,特别修建了几百座茅厕,用了大量生石灰消毒,还配备了几百名医师,挖了几百口井水。

张妙管理得井井有条,除了前几天夜里的骚乱外,其他都没有发生刑事案件,当然,小偷小摸是免不了,两家人为争夺资源吵架也很常见。

火灾也要严防,所有难民的引火之物都被没收,做饭烧水也是士兵来点火,都是烧炉子,每家一个,还有十几块煤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