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112章

作者:高月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定西

定西寨属于秦安县,位于秦州第二大河流瓦亭川的西岸,距离秦川县约四十里,堡寨地形和周家堡有点相似,不过它并不是由几座山丘组成,它就只有一座大山,高大雄浑,山上也开凿出密密麻麻的窑洞,占据了整座大山的东面和南面,足有上千户人家住在山上。

定西寨最早是西军修建的一座军寨,驻扎了一千士兵以及他们的家眷,甚至还有一座由数十家店铺组成的瓦子。

西军已经放弃了这座军寨,周围几个村的百姓为了躲避金兵铁蹄,纷纷搬到定西寨居住,结果来的百姓越来越多,最后聚居了上千户人家,六七千人口。

和周家堡不同的是,定西寨并不是某一个家族来决定他们命运,而是由四个大家族组成了一个议事堂,每个家族派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坐镇,形成了一个类似长老会的决策机构。

决定各种大小事务,调解百姓之间的矛盾,分配水源、粮食物资等等。

定西寨在瓦亭川西岸拥有两万余亩的麦田,这些麦田养活了山上的居民,武装力量是定西寨存在的根基,定西寨有一支八百人的护寨军,而秦安县只有一百余弓手,根本不是定西寨的对手,所以就算定西寨从不纳税,从不服从秦安县的管理,秦安县拿他们也没有办法。

护兵数量、人口规模和影响力,使定西寨成为秦州的第三大堡寨,仅次于周家堡和安远寨。

但它也因此成为陈庆眼中必须用刀劈开的节点,和周家堡用计取不同,陈庆对待定西堡决定用先礼后兵的方式。

这天下午,陈庆率领两千骑兵抵达了定西寨,队伍在定西寨对面扎下大营。

陈庆携带了一千顶行军小帐,每座小帐只能容纳两个士兵睡觉,军队又在大营周围挖了一条壕沟,为了防止对方用火攻,陈庆又在大营附近部署了一百多名斥候,分成明哨和暗哨。

大营刚刚建成,便有士兵来报,“秦安县知县求见!”

秦安县知县叫做魏渊,同来的还有县尉张曲。

陈庆请二人在自己的大帐坐下,陈庆的大帐是唯一的一顶正常大帐,也是全军的指挥中心,当然不能用小帐篷。

和成纪县不一样,秦安县没有金兵进驻,所以县官们都没有逃跑,也把自己视为大宋的官员,不承认自己是金国的官员。

“定西寨也只是四个家族可恶,是他们对抗官府,和百姓无关,恳请将军攻寨对百姓手下留情!”

陈庆摆摆手笑道:“你们或许还不知道,周家堡已经被我拿下了,除了斩杀周家外,其余一万多百姓都疏散回了各自家园,我还给了他们钱粮和布匹,这次攻打定西寨也一样,不会对百姓下手,而且所得的钱财我也会交给县里用来安置寨民,赈济饥民。”

魏渊和张曲大喜,一起起身行礼,“感谢将军的宽容!”

陈庆让他们坐下,又问魏渊道:“秦安县有组织县民种地吗?”

魏渊点点头,“接到将军的命令,卑职也组织了数千县民在城外官田内种地,不过我们县还好,一直是秦州的产粮大县,似乎金兵也没有意识到,分配给我们筹粮数额不大,只有官仓存粮的一半,我们赶紧把剩下的粮食藏匿起来,造成了粮仓已空的假象。”

“也就是说,秦安没有出现百姓在城外挖野菜捉田鼠为生的境况?”

“没有出现,我们县里有粮食赈粥,不算很糟糕,听说甘谷县和鸡川县的情况不太好。”

陈庆点点头,他下一步就是要去甘谷县,陈庆看了一眼县尉张曲,笑问道:“张县尉能不能给我说说定西寨的情况?”

张曲连忙道:“卑职愿为将军分忧!”

他想了想,缓缓道:“定西寨至少在仁宗时就有了,一直是军寨,卑职年少时在定西寨住过五年,后来定西寨废弃了,直到建炎二年被附近村民重新修整,开始有村民住进去,到现在为止大概有一千户出头,人口接近七千人,目前被关、杨、罗、黄四个家族控制,主要是关家,他家是定西县的著名商户,寨丁的盔甲就是他家购置得来,所以关家在定西寨的话语权最大,他们家主叫做关平绪,目前是定西寨的寨主。”

“山上的水源怎么解决?”陈庆又问道。

“山顶有泉水,他们引水流入寨中。”

陈庆笑了起来,“是不是我断了水源,他们就得跪下了?”

张曲点点头,“可以这样说,但他们一定有存水,至少我少年时军队有规定,每家每户都要存水,现在他们要求存多少我不知道。”

陈庆起身走到帐门前,望着山上的定西寨,他倒可以试一试切断水源。

他又回头对知县魏渊道:“还有一件事,魏知县要准备接收百姓,希望知县尽快组织人手!”

……

一名骑兵飞奔靠近定西寨,举起神臂弩一箭向山腰处的哨塔射去,箭上插一封信,骑兵调头走远了,片刻,从哨塔内出来一名士兵,拾起箭信便向山上奔去。

定西寨的寨主叫做关平绪,他家是商人,是定西县有名的布商,做了几十年布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和所有商人一样,他们家将这些财富都变成了土地。

靖康之变后,大量商人都带着家人和财富往南方跑,关家的财富却沉淀在土地上,跑不掉,他们索性带着族人上了定西寨,又趁战乱低价收购了大量兵甲。

关家的财力、武力和影响力,使他们在定西寨坐上了头号交椅,其他几个大家族杨家、罗家、黄家都只能成为关家的小弟。

关平绪年约五十岁,虽然他已经是地主,但他骨子里依旧保持着商人的精明和狡黠以及唯利是图。

山下出现了两千宋军,这让关平绪内心十分紧张,连忙请来几个长老一起来议事。

此时,众人尚不知道周家堡已经被荡平,也不知道这支宋军骑兵只是路过,还是从成纪县过来。

“鹅角达可以贪般!”

年纪最大的杨晋有点口齿不清地先开口,他年近七十,嘴像个布口袋,一说话就漏风,但偏偏喜欢卖弄自己的见识。

关平绪知道他说的是‘我觉得可以谈判’,但现在不是矫正发音的时候。

他手一挥,不准杨晋再说话,他对众人道:“我简单说几点,第一,我们要知道对方的目的,他们为什么而来,想得到什么;第二,如何保障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失;第三,我的寨兵怎么办?第四,如果我们归顺,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关平绪不愧是商人出身,思路非常清晰,他的意思用商业用语来解释,就是一句话,“对方愿意出多少钱?我可以卖什么价?”

罗家代表罗涛点点头,“寨主说得对,我们可以派人去和他们接触,摸摸他们底,然后开始谈判。”

“鹅杠杠九着贪般!”杨晋急了,谈判是他先提出来的,怎么变成罗家的意思。

没人听懂他说什么,也不关心他说什么,黄积古担忧道:“我们谈判的底气是什么?”

“军队!”

关平绪冷冷道:“我们的一千寨兵扼守高处,区区两千人就想攻下定西寨?”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有士兵高声道:“启禀寨主,下面射上来一封信。”

“拿上来!”

士兵走进大堂,将一封信放在桌上,众人一起凑上前,只见信皮上写着:‘敕封秦州制置使、统制陈庆致定西寨关、杨、罗、黄。’

关平绪拾起信打开,抽出信件看了一遍,脸色变得十分愤怒。

三人一起问道:“信上写什么?”

关平绪冷冷哼了一声道:“他限我们天黑之前下山投降,否则杀绝我们四家!”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人心

大堂上一片寂静,四个人都没有说话,关平绪忽然狠狠一拳砸在桌上,满腔愤怒道:“金兵来了,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不管我们死活,金兵走了,他们又跑回来作威作福,把我们当成什么了?简直欺人太甚!”

罗涛也冷笑道:“他们把我们当成乌合之众了,以为我们的一千士兵是吃干饭的。”

黄积古叹口气道:“他们毕竟是朝廷军队,咱们不能硬抗,不如赶紧派人下山去谈一谈,争取对方的理解,避免双方爆发战争,咱们也只是想保护自己利益。”

三人忽然发现一直抢话头的杨晋怎么不吭声了,一起向杨晋望去,只见他呆若木鸡,像雕塑一样一动不动。

关平绪忽然感觉不对,伸手试试杨晋的鼻息,他顿时站起身,惊愕道:“怎么回事,他居然死了!”

杨晋居然被一封信活活吓死了,三人面面相觑,刚才还好好的,居然一转眼就死了,简直是一桩奇闻。

关平绪对黄积古道:“黄员外,你赶紧去通知杨家,我和老罗商议一下,看让谁下山去谈。”

黄积古知道他们是想把自己打发走,他也不点破,便点点头,转身离去了。

关平绪望着黄积古走远,这才问道:“今天是谁负责看守水源?”

“是黄宁!”

黄宁是黄积古的儿子,关平绪摇摇头,“立刻把他换下来!”

罗涛紧张道:“难道宋军要攻占水源?”

“我觉得有这个可能,我们必须要存半个月的水,让所有人家都准备容器,赶紧去接水。”

“可是……可是我们不是马上要派人下山吗?”

关平绪冷笑一声,“如果陈庆不接受谈判呢?”

“我们守得住吗?”罗涛有些担忧道。

“我能守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陈庆愿意付出多大的损失,既命令我们天黑前必须投降,同时又用死亡来威胁,显然他不想付出代价,既然如此,咱们就有了讨价还价的底气,一旦宋军的损失让陈庆难以承受,那么重新谈判就是必然了,这才叫做生意,哪有不准卖家报价的道理?”

“可我就担心把陈庆惹恼了,他会假装同意谈判,等我们下山后再报复我们!”

“这种失信于民的事情他不会做,他一旦做了,就不会有人再相信他了。”

关平绪笑着拍拍罗涛的肩膀,“放心吧!我的判断不会错。”

“可是黄家……”

关平绪点点头,微微眯起眼睛道:“你说得对,我最担心的就是黄家,他和我们不是一条心,回头我会派人去监视黄家,一旦他们想偷偷投降,那我们就先下手!”

关平绪随即请逃亡回乡的原州司马李为孺为自己的代表,下山去和陈庆谈判。

……

黄家住的也是窑洞,他们家族人口也不算太多,只有二十余口人,窑洞也有十几眼,黄家不是什么豪门大户,他们就是本村的地主,是四大家族中实力最弱的一支,在整个定西寨排名,他们家族甚至排不进前二十。

黄家之所以能成为定西寨四大家族,原因就是定西寨他们第一个进驻,他们花费了不少钱将破败的山道和引水瓦道重新修缮一新,随后是他们的同村人搬进来,黄家在定西寨住了近两年,关家才进驻。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积古才是定西寨的寨主。

黄积古忧心忡忡回到家里,他当然知道关家和罗家在最后做决策时,不希望自己在场,才把自己打发走,但关平绪真的能看懂定西寨面临的危机吗?

陈庆用一个极其傲慢的态度,责令他们在天黑之前投降,如果把定西寨视为一个普通村庄的话,作为制置使,这道命令很正常,一点问题没有,甚至还有点多余。

关键是,他们几个家族把定西寨视为什么?

一个和大宋抗衡的独立王国?还是一个土匪的巢穴?

黄积古感觉是后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与官府对抗的态度,就和山大王没有什么区别,尤其关家,很享受这种在定西寨内至高无上的权力,关平绪被这种权力蒙蔽的双眼。

黄积古有一种强烈直觉,陈庆并不希望他们投降,让他找到进攻的借口,定西寨一旦对抗朝廷,他就可以把四大家族斩尽杀绝,震慑其他堡寨。

就不知道周家堡现在还是否存在?按理,陈庆应该先打周家堡才对,然后才轮到定西寨,最后是西面的安远寨,把这三大堡寨一个一个消灭。

等其他堡寨看到了三大堡寨的下场,秦州的堡寨问题就解决了,陈庆一定是这样计划的。

黄积古负手来回踱步,自己该怎么办?陪同关家一起覆灭吗?

不!关家要死是他们的事情,黄家绝不奉陪。

就在这时,黄古的长子黄宁快步走了进来。

黄积古一怔,“宁儿,今天你不是在山顶当值吗?”

“关世伯不让我守了,让我回家,改由关六来守。”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黄积古走了两步,他忽然明白了,估计今晚宋军要抢占水源,关平绪害怕自己勾结宋军,所以不让自己儿子守水源。

黄积古心中着实恼火,既然你不相信黄家,那咱们就各走各路。

黄积古下定了决心,他立刻写了一封信,嘱咐儿子黄宁几句,让一名同村猎人带着儿子从后山下去了。

……

下午稍晚,定西寨终于派人来了,来人是原州司马李为孺,他也是秦安县人,本身就出身贫寒,当官没有挣到多少钱,金兵杀来,他也弃官回乡。

李为孺的家境着实比较清贫,没有财力支撑他前往南方避祸,他只能带着妻女躲进了定西寨。

关家平时对李为孺比较照顾,所以这次关平绪请他帮忙,李为孺无法拒绝,只得硬着头皮下山了。

好在陈庆对李为孺十分客气,他听知县魏渊说过,这个李为孺是政和五年的进士,为官清廉,在清水县做了整整两任八年的知县,使清水由秦州最穷的县之一,一跃成为秦州第一产粮大县,超过了成纪县。

尽管没有后台,但因为政绩卓著,连奸相蔡京都佩服他的清廉和能力,升他为原州司马。

陈庆相信李为孺清廉,堂堂的一州司马,居然还要躲进堡寨,由此可见他家确实清贫,恐怕连去南方的路费都没有。

陈庆请李为孺到自己大帐坐下,笑问道:“李司马应该还很年轻吧!”

李为孺苦笑一声道:“也不年轻了,今年四十五了。”

陈庆知道李为孺的儿子在靖康二年死于河北,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年方十五岁,陈庆便不再提他家里之事,话题一转道:“李司马是来送信吧!”

李为孺点点头,“我欠关家一个人情,他来求我,我无法拒绝,只得替他跑一趟,只是送信而已。”

他取出信递给陈庆,陈庆打开信看了看,关平绪在信中倒是很客气,表示自己没有任何割据独立的想法,只是他在定西堡投入整个身家,希望在归顺朝廷后多少有一点补偿。

陈庆冷笑一声,把信递给李为孺,“这封信李司马看过了吗?”

李为孺摇摇头,“我只负责送信,关平绪的事情与我无关!”

“李司马看一看吧!”

李为孺勉为其难地接过信看了看,淡淡道:“很正常,关家是商人嘛!商人总喜欢待价而沽。”

“信上说,他们在定西寨投入了整个身价,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