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南说书人
但在这个时代,倭寇问题早就不复存在,大家都在被列强胖揍,中日之间还真没有什么矛盾。
两国之间既没有历史包袱,更没有某个白头鹰搞风搞雨。
不至于一有亲华派上台,第二天就吊死在天花板上。
甚至理论上来说,日本还是大明的不征之国来着。
朱富贵想不好该怎么处理这些日本人,但也肯定不能把他们放了,索性决定先见见他们再说。
……
被俘的日本人一共有22人。
其中10名是女子,也就是所谓的艺伎。
这些艺伎应该是已经根据美国人的审美改良过的了。
虽然依旧铺着厚厚的粉,但至少牙齿没有涂黑了。
朱富贵喜欢的日本小姐姐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对这些女人并不怎么感冒。
但部队的小伙子们似乎并不这么看。
甚至连戚文长这货也舔着脸来问,这些东瀛女子能不能也纳入教坊司。
朱富贵一直以为老戚是个匈奴不灭,何以为家的豪迈之士。
原来也是一个老色批。
艺伎本来就是卖身的,充入教坊司是理之固然。
别听后世那些营销号的吹嘘,说什么“伎”与“妓”不同,说什么艺伎卖艺不卖身。
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于赓哲教授关于这个问题专门给出过史料详尽的辟谣,两个“ji”就是异体字,根本指的就是同一回事。
这些艺伎明显比之前那些大洋马受欢迎,不过也有一些战士私下偷偷表示,等发了工资还是要选大洋马。
哎,你说这些小战士,拿命给朕打天下,转头钱又送回来了……
朱富贵都觉得自己太不是个东西了。
不过没有办法,群众的需求就是他这个做皇帝要去努力的事情。
看来以后大明的教坊司也得分几个品类了。
说不定有人就喜欢黑珍珠呢?
谁知道呢!
决定了日本女战俘的处理办法,朱富贵又命人将那个带队的日本小老头,还有那个差点切腹的年轻武士带了上来。
第113章 朕乃日本正君
厘清新津的全部事物后,时间已经到了第二日下午两点,朱富贵准备赶在日落前班师还朝。
除了大明陆军第二哨部分小旗及大明水师留守,其他人从新津缓缓撤回新凤。
之前戚文长的汽修总旗已经派人修理了沿途抛锚的车辆。
这些车辆基本都没有什么大毛病。
不过好几台大明自产的煤气机基本是报废了,这说明大明的工部作坊生产工艺尚不合格。
经过维修的车辆朱富贵并没有让它们来新津接驾,而是直接回了凤都。
毕竟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木材运输,又或者是凤都最后的修葺,都少不了这些车辆。
甚至经此一役,这些车辆中不少都将军转民,回归其农用车的老本行。
正所谓军事技术是推动其他行业技术发展的最大动力。
尤其是之前从来没有转入民用的履带式车辆,将在明年春天开始的大明农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大明陆军的机械化并不会因此而降低,而是将进一步升高。
朱富贵已经发现了,在网上购买这种文明值要求相对较低的农具车,远比购买武器弹药来得实惠。
原本还打算咬咬牙组建几支三八陆军铳的特战小旗,现在在见识过钢铁洪流战术的威力后,朱富贵已经放弃了这个计划。
武器方面还是依托北美的军火商,以及期待工部的年轻人们吧。
大量采购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这一次归途中机械化比例有所下降,部队基本要靠双腿回家了,车辆有限供给伤员乘坐。
就连朱富贵也表示要与大家同甘共苦,骑上了一头高大的骡子。
这头被朱富贵命名为巴克利的骡子相当威武,比一般的阿拉伯马还高半头。
不过比起马来,巴克利就温顺多了,就算是朱富贵也能放心大胆的骑乘。
骑在高头大骡上,朱富贵朝着一个骑着小马驹的小老头招了招手。
此人正是德川幕府的大员伊井博人。
之前朱富贵已经在洋和尚庙文化遗址接见过他,知道这个小老头居然是一个精通六国语言的人才。
尤其是汉语,讲的真不错,至少能达到抗日神剧中日寇少佐的水平。
不过因为时间匆忙,之前朱富贵也就了解个大概,现在趁着赶路的时间,再将他拉过来研究研究。
……
对于伊井博人来说,今天这一天简直像是做梦一样。
或者说,就算是做梦,他都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离谱的情节。
自己跟着米国的贵人们一路穿越太平洋,即将抵达传说中的新大陆。
无论是见到轰鸣的机器,如林的西洋军队,又或者是豺狼虎豹和吃人的土著,伊井博人都能够接受。
可现实出现的组合将他三观震碎了一地。
轰鸣的机器和如林的军队都有,可它们并不是西洋人的,而是属于大明的!
大明啊……
这个词语有多么遥远了?
以至于伊井博人第一次听绿皮军爷们说出这个词语的时候,他还愣了很久。
他们口中的“大明”,是内个“大明”吗?
难道他们是国姓爷的后代?
不要疑惑伊井博人为什么听到“大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郑成功。
实在是因为郑成功这个所谓汉精和血的家伙,在日本的人气太高了,就是贩夫走卒都知道他,更别说伊井博人这样精通典籍的学者了。
直至现在,伊井博人还搞不清楚这伙人究竟是什么来路。
与这些困惑相比,森下乃一郎的所作所为反而要合乎逻辑得多了,至少没有超过伊井博人的认知。
伊井博人骑在小马驹上,用力拍着自己的老脸,他甚至怀疑眼前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平日里耀武扬威的白人,如同被串在一起的白色猪猡,成群结队的被驱赶着向前。
如果有哪个人走得慢了,这些凶狠的绿皮军爷就是一顿皮鞭。
而自己,因为会讲汉话,居然没有人太过为难。
甚至还被视作老弱而分到了一匹马驹子。
就在伊井博人怀疑人生的时候,他看到大明皇帝微笑着冲他招手。
伊井博人连忙策马贴了上去。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安康!”伊井仰着头,露出一张谄笑的脸。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他都可以给朱富贵表演一个滑铲接土下座,以示尊敬。
朱富贵居高临下地点了点头,微笑道:“伊爱卿不必多礼,你我君臣三百年后再聚,怎么如此生分了?朕乃华夏之君,北美之君,亦是日本、朝鲜、越南等诸藩之正君,伊爱卿你行臣子礼,称朕为陛下或者万岁便是。”
听到这话,饶是伊井博人脸皮有三尺之厚,还是忍不住颤了颤:
“大明皇帝陛下,日明虽是弟兄之国,但我乃和臣,实不知何以为大明臣子。”
“日本弹丸之国,何以称弟?”朱富贵将脸一横,这骡上的少年天子倒也有了几分不怒自威的威严。
再加上朱富贵身后延绵的部队,让伊井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小日本想认弟弟,朱富贵肯定是不答应的。
人家老赵家,和辽人称兄道弟,与金人论叔侄,同蒙古人论爷孙,日本人起码也得仿宋末故事朱富贵才会勉强考虑一下吧?
不过这种名义上的东西朱富贵其实是无所畏的,他只是想逗一逗这个小老头:“伊卿此言差矣,我朝嘉靖年间日本国便已上表称臣,之后三百年间,虽有朝鲜倭乱之事,但朕听闻,那都是一个自称第六天魔王座下吹箫童子的逆贼所为……”
伊井博人听懵了:“皇帝陛下此言从何而来啊?我日本国只尊天皇,天皇阁下乃是东皇,何来称臣一说?”
“嗯?国书降表俱在,尔等想要诋毁不成?”朱富贵冷哼一声,道,“等回了凤都,汝自去大明皇家博物馆看便是!”
其实朱富贵说的是实话,伊井博人的懵逼也不是装的。
与一直抱紧大明粗腿的李氏朝鲜不同,日本人还真没有正儿八经称臣过。
实际上,日本虽然在中国人看来是个小国,但人家真不算小。
加上国境内有火山土地肥沃,并且雨热同期利于水稻高产,贵金属矿也十分丰富,这几乎是农耕时代的传奇开局了。
所以日本的水稻单产产量一直高到变态,加上宗教加持肉奶消耗几乎为零,狭小的国土支撑起了庞大的人口,放在欧洲绝对也是一霸。
只不过面对中华这样世界级帝国的体量,日本也就成了小日本了。
不过当年室町幕府确确实实曾经向嘉靖皇帝上表称臣过,
但这其实就是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搞的一个小花招而已。
这货是以日本国王的名义向大明称臣,并要求册封的。
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骗取朝贡贸易。
因此对日本国内,足利义满是严格保密这件事情的,以至于伊井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
不过没听说过不要紧,只要不是完全的无根之萍就好办。
朱富贵手中有的是“物证”,再加上日本国内的蛛丝马迹,这种事情证明再简单不过。
至于日本人认不认室町幕府的称臣表嘛,这就由不得他们选择了。
只要大炮威力足够,弱宣称也能变成强宣,这是历史亘古不变的真理!
第114章 这就是桃源吗?
登陆美洲之后,如果说伊井博人最大的感觉是难以置信和三观震碎的话,那么对于森下乃一郎来说,来到这里就像是来到了家一样。
或者说,像是来到了梦想中的桃源。
陶渊明笔下樵夫误入的桃源,与其说是真实存在的世界,不如说是魏晋儒生心中目中的理想寄托。
人生何其苦,世事难如意。
古今中外每一个时代,文人学者们都喜欢给自己杜撰一个桃源,杜撰一个理想乡。
它可以是基督徒们心中的伊甸园,可以是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
也可是以王莽为代表的汉儒们臆想出来人民淳朴、礼乐王化的上古之治;
更可以是以河殇文化为代表的的后世公知们努力塑造出来的、子虚乌有的、乌托邦式的的米利坚灯塔国。
可以说,这种“桃源”的形象是每个时代中,一群自诩为超脱世俗者心灵的寄托。
但假的终归是假的。
伊甸园被当做了午夜涩情小节目最爱使用的名字。
理想国在启蒙运动中,被伏尔泰、孟德斯鸠套在了中国身上,雍正、乾隆一度莫名其妙的被法国人当成了理想中的哲学王,作为抨击教权的工具。
王莽一心崇“古”、复“古”,只可惜,他追求的那个“古”根本就不存在,王莽本人最后也落得个头悬于市的结局,在后人开玩笑时,还偶尔会被按上一个“穿越者”的头衔。
至于说最后一个灯塔国的乌托邦,在朱富贵穿越之前虽然还没有全线崩溃,但随着互联网络的日益发达,出国交流的门槛降低,那个少部分“知识分子”掌握笔杆子和话语权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
只要不是聋子,不是瞎子,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能知道,自由香甜的空气里面,弥漫的是步枪的硝烟味、原住民久久不散的血腥味,以及街头毒品那刺鼻肮脏的气味。
古今中外桃源往往都是伪作。
上一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