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南说书人
曾大龙只觉得心疼。
在湖南老家,这么好的铁得打多少把菜刀的刃尖儿呀!
现在居然拿来炸胡人。
真是暴殄天物啊!
这些胡人,特别是那个叫阿古柏的,反正也是要死,为什么就不能主动接受大明老爷们的凌迟呢?
听说就是因为他,大明老爷们最近压力大,每天都要不断练习刀法,所以大家的羊汤泡饭里的羊肉才越来越薄的!
曾大龙摇摇脑袋,必须消灭那个该死的伪洪福汗国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他将废旧钢管丢在一旁,继续前进。
等过段时间,大明会在兰州开一家兵工厂,这些废铁废钢就会有人回收了。
现在不用去管。
……
等到曾大龙赶到的时候,广场上已经坐满人了。
按照伙伍找到位置坐好,曾大龙发现,第一排有一个特别高大的家伙很碍事。
他不仅仅坐在那里阻挡视野,光亮亮的脑袋还反光晃人。
曾大龙刚想撸起袖子上前和这位朋友谈一谈,却被边上的同伴一把拉住。
“你不要命辣!那可是国丈爷!”
曾大龙定睛一看,然后一拍脑门,“对哦,这么高,还这么亮,不是国丈爷还能是谁!”
不说当朝皇后亲生父亲,左大帅义结金兰的兄弟这般尊贵的身份,便是他那日手持重炮先登入城的英姿,也足以让曾大龙肃然起敬。
当然,不起敬也没办法,钵大的拳头打在头上,恐怕会开酱料铺子的。
“国丈爷怎么来咱们营了?他不是先登营的营帅吗?”曾大龙好奇的问道。
“听说不光是咱们营……”
那同伴环顾四周,小声道,“国丈爷是每个营都跟着去看,放映队到哪儿他到哪儿,好像说是永远看不厌,我猜,应该是皇后娘娘在电影里头有戏份……”
……
他猜错了。
虽然过了立春,但迪化的夜晚依然到的很早。
包铁安便拿着大喇叭,要求所有人保持安静,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
随着“啪”的一声,一束光芒穿透黑夜,打在了白色的幕布上。
胡大龙紧张地盯着荧幕,想要知道究竟能不能看到那部被战友们吹得神乎其神的《民族英雄朱成功》。
不过很快胡大龙便知道不是那部电影了。
因为出现在荧幕上的不是水草充沛的福建、倭岛,或者台湾。
出现在荧幕上的,是沙漠,一片连绵的沙漠。
沙漠的场景取自大盐湖,但身处迪化的西楚将士们,还是第一时间将荧幕上的画面联想到了西域的茫茫大漠。
没有旁白的声音。
只有呼呼的风声。
与他们平日里在外面听到的一模一样。
画面中,风沙渐渐停止。
一只鹰隼从天空滑越而过。
镜头下拉,在沙海之中出现了断裂旌旗与长戈,半埋在沙子下面。
残破的旗帜上,隐约能够看到汉字和胡人的文字。
这幅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出现在这些西楚士兵面前,令他们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时候,一个衣衫褴褛,贼眉鼠眼的流民偷偷摸了过来。
他如同卑微的老鼠,猫着腰,在死去的战士身上摸取财货。
忽然,一个麻袋中大量的汉制铜钱滚落出来。
这令他喜出望外。
就在他贪婪地往口袋里塞入铜钱的时候,一个与包铁安一般年纪的白发老兵猛然睁开了眼睛……
……
没错,这次在迪化城中放映的电影并不是以往任何一部已经上映的电影,而是由新秦电影厂根据皇帝陛下提供的剧本拍摄的新片——《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这部电影,或者说是广告短片,是朱富贵从前看过最好的一部广告短片,说是最好的历史电影可能都不为过。
出时铁军少年郎,战死已是白头翁。
四十二载守西域,何日再见长安城。
唐德宗贞元六年西元790年。
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30年。
在那场彻底改变中华文明走势的灾难之中,唐安西都护府主力遵旨回朝平叛。
出征时,他们与留守的数千年轻士兵约定,等到将叛军剿灭,就会重回西域。
然而,这一别,便是永远。
在这些年轻的士兵周围是数十倍,数百倍的回纥人与吐蕃军队。
随着北庭都护府的陷落,西域残军与中原的联系彻底断绝。
随着时间过去,长安城中,已经没有人知道在茫茫大漠之中,尚有龟兹和西州两城依然竖立着唐军的旗帜。
故事便发生在两城唐军转运军资的时候。
押运的部队半途遇敌,与敌人同归于尽。
唯一幸存下来的,是一名年近六旬,已经在西域坚守了30年的白发老兵。
他制服了那个流民,要求他一道运送军资前往龟兹。
一路上两人一马穿越茫茫大漠。
无论是恶劣的气候,还是随时可能出现的胡兵,都令这条漫长的旅途充满了危险和各种变数。
一位白发老兵,一匹驽钝的老马,一个根本不知忠义为何物的流民。
他们的影子在大漠升腾的热浪中模糊不定。
这是一条没有希望的道路。
不是因为万里黄沙,不是因为艰难险阻。
而是因为老兵的白发,是因为他身后,那个曾经无比强大的祖国已经不在了。
一路上,那个流民无时无刻不想着逃跑,甚至是杀人夺货。
可当最终,数百个白发老兵,身穿锈迹斑斑的铁甲,排着蜿蜒长龙,唱着古老的战歌《秦风·无衣》,登上城头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什么是汉人,自己身上的汉家血脉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流着泪,用丑陋的声音,一道高唱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他成为了这些白发老兵中的一员。
然后在12年后,与这些白发老人一道,慷慨赴死,淹没在胡兵的浪涛之中。
至此,大唐安西都护府彻底灭亡。
往后千年,虽有归义军和明哈密卫的短暂复兴,但西域这块汉唐故土,便再也没有于汉家男儿手中彻底掌控了。
万里一孤城,皆是白发兵。
第554章 简简单单的美丽
迪化城北的营地。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拍打在城围的缺口上,发出呜咽的声音。
城墙下,数百人鸦雀无声,只剩下急促的呼吸声,与老式录音机转动的沙沙声与念白声。
无论是大明皇家陆军委派的军事教官,还是西楚的湘秦子弟,甚至是部分因为守节有功,成功退旗,投入反清复明大业的原正蓝旗旗人,都安静地坐在小马扎上。
银幕上白发苍苍的老卒从容高歌,被洗得发白的汉军旌旗猎猎作响。
不知是谁开的嗓,大抵是某个爱吃揭阳正宗老秦面的陕西士兵,第一个随着剧中的老卒拉嗓嘶吼。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第二个,第三个,很快,整个军营都加入了进来。
这一刻,来自湘楚大地,与老秦人爱恨不休数千年的湖南士兵们,一道高歌。
虽然走调,虽然是四面秦腔,但他们全都包含热泪。
这时候,画面渐渐暗了下去。
歌声渐渐止歇。
隐约间,似乎能听到渐渐远去的金铁之声,也似乎能看到,那面泛白的汉军旗帜,终究是徐徐倾倒了下来。
就在大家终于忍不住,泪水流淌下来的时候,画面忽然放明……
……
这则中国银联的宣传广告,朱富贵愿意给它打99分。
唯一的遗憾就是太短小了。
就那么一点点长,说实话,能干点啥?
作为大明天子,朱富贵自然不能短小。
要发挥新秦皇岛皇家影业一贯以来,坚持不懈的狗尾续貂的政策,给所有悲剧故事续上那么一段。
毕竟富贵陛下来了,华夏就崛起了,富贵陛下来了,青天就有了!
在朱富贵看来,如樱花般凋零的死亡之美,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没有心气的失败民族才会喜欢,才会推崇的。
弄不好,所谓的死亡之美,还会变成阴间的玩意儿。
中国人,就要讲究红红火火,就要讲究朝气蓬勃,即便是在悲歌中,也要仰天长笑,不失心中的希望。
在《民族英雄朱成功》的结尾,朱成功口含鲜血,匍匐在《大明寰宇图》上悲鸣,“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但紧接着,画面一暗,再亮起来的时候,便是雁荡山下一个小康殷实之家中,小名富贵的婴儿呱呱坠地的画面。
这代表着一种传承,一种希望。
而在《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的放映中,同样也是如此。
“那是……那是左大帅!?”
曾大龙忍不住从马札上跳了起来。
不过没有人指责他,因为这时候已经没有规规矩矩坐着的士兵了,大家全都站了起来,踮起脚尖,站上马札拼命地朝前面看去。
“快看那,那个是我,那个帽子戴歪了的是我呀!”
“嘿,那个是我,这高低肩一看就是我老张!”
“木头也在?木头他不是被毛子的马刀劈碎脑袋了吗?”
“蠢蛋,这就是录像啊,这是咱们在张掖郡誓师入西域的录像啊!”
“你忘了?不是经常有一群叫做战地记者、随军记者的大明老爷,扛着摄像机忙前忙后吗?这些录像就是他们拍下来的!真好啊,木头他娘以后还能再看木头一眼了……”
“啊?原来那些大明老爷肩膀上扛着的不是铁炮啊!那么粗的铁炮对着,我还被吓尿过一次呢……”
……
智信和尚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这些画面了。
但无论多少次,他都看不厌。
上一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