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278章

作者:江南说书人

盛怀宣把控着长江以北、黄泛区的灾民募集渠道,而胡雪岩则掌握着福建、赣南,乃至广东的相关渠道。

目前,大明的北美本部的总人口已经达到660万人,每月的人口增长都保持在9.5%左右。

这是经过反复计算和实践检验得出来的速度。

再快的话,就会导致归化教育质量降低,社会稳定性下降了。

如果说在一年前,大明境内还遍地福广口音的话,如今江北官话口音的人已经占据多数了。

而且就像后世的深圳一样,因为大家都不是土著,来了都是大明人,倒也没有太明显的地域歧视,更没有所谓的“排外”。

但是,“每月人口增长9.5%”,这其实是一个复利模型,随着底数越滚越大,每月大明需求的移民也会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就是保持这一速度,到今年年底,大明北美总人口将达到1961万人。

明年年底为5828万人。

后年就会到达惊人的1亿7千3百16万人。

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今全中国总人口也就4亿3千万人。

这相当于要把全中国1/3的人口移往北美。

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因为北美地区的人口本身也是会自然繁衍的。

后世到1981年的时候,中国人口超过10亿人。

32年时间实现人口增长一倍。

大明的人均粮食、土地、能源,以及其他资源都要丰富得多,20年翻一番绝非难事。

也就是说,只要大明北美拥有5000万中华移民,那么在朱富贵含笑离世前,总人口就能达到3~4亿。

而大明神州本部(不计算日本、朝鲜、南洋及其他领土)的人口则为7~8亿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数字了。

因此,3年完成移民5000万,这是大明必须完成的目标,也是解决粮食产能过剩最好的办法。

于是。

朱富贵喝着胡雪岩带来,经过检测无毒的武夷山大红袍,笑眯眯地道:“胡爱卿,朕听说闽广之地如今不太平哪?”

胡雪岩连忙道:“回禀万岁,楚国公帅提督闽浙,平定粤匪……受清妖蒙蔽与那个……太平军作战已经平定多日,虽不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却也称不上不太平哪!”

“朕非是指太平军的事情……”

朱富贵摇了摇头,将那几十两银子一两的大红袍牛饮一口后,朱富贵探身道,“朕听闻,粤闽土客械斗,死伤百万、血流千里,我华夏子民为了那一亩三分的穷山恶水拔刀相向,实在人间惨剧,楚国公却似乎无意调停啊?”

“胡雪岩,你说可有此事!”

说到最后,朱富贵几乎拍案而起。

第417章 大盐湖的开发

土客械斗虽然名为械斗,但其实却是一场货真价实的,“被遗忘的战争”,知名度比同时期的回乱更低。

这场战争不仅仅只是在广东,广西、福建、赣南均有波及,极度惨烈。

客家人古已有之,从衣冠南渡到唐宋的客户制度,客家人的概念始终存在,指的也是基本也是南下的北方移民。

当然,这个概念的主体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实际上,所谓的广府人,本质上也是更早时期南下的汉人罢了。

但是随着满清入关,又一轮大量的北方的难民南移,挤压了当地族群的生活空间,再加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不同、清政府“分而治之”在中间煽风点火激化族群矛盾,终酿成汉人内部分化的仇杀。

不过究其根本,这也是“红薯盛世”之后,南方人口大爆炸,严重超出了丘陵地区的土地承载能力所导致的。

咸丰末年,这场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平天国运动甚至都是这场战争的一个副产品。

“人皆带剑、户尽佩刀。”

“屠男丁,掠妇女财物,烧毁屋村,称之为‘铲村’。”

“土客交相掳杀,各至数十万人。”

凡此种种不忍卒读。

说到底,还是太卷了。

在中华民族乃至于诸夏文明失去了向外拓展的空间和能力之后,无论是客人的武德充沛,还是土人的众志成城,最终都只能化为这场究极汉人内卷里的一声叹息。

朱富贵倒是无意于在这场汉人内斗中选边站队,不过相比于有田有产的土人,肯定是客人更容易招募一些。

实际上,太平军老兵就多是客家人。

如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秦日纲、胡以晃、陈承榕、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都是客家人。

这就导致了大明这边从淮军手里买来的太平军俘虏中,有相当一部分也都是客家人。

在很早的时候,朱富贵就注意在大明内部严防此类以籍贯拉山头的现象发生。

什么客人土人,客话土话,反正不讲大明正音的,统统都去劳动改造!

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之下,就连日本人都在弯着舌头说大明话,争做大明的纯臣孝子,所谓土客之别就根本只是个笑话了。

不过大明招来的几十万客人,十几万土人,对于缓解土客矛盾还是杯水车薪。

如今眼看移民需求越来越大,朱富贵自然希望能在继续吸收华北灾民的同时,吸收一部分土客难民。

其比例大约是40%与30%左右,另外3成则是川、湘、江南等地的移民。

这么做既是增加大明人口,也是尽可能在中华本土减轻乃至于消弭这场灾难的内因。

土人也罢,客人也罢,说句实话,福建广东那几个良港也就算了,那些个山沟沟里面贫瘠崎岖的烂地有什么好争的?

来阿美莉卡密西西比和的广袤黑土地可劲造啊!

要多少地都是没问题。

不比那红土烂地香多了?

……

与胡雪岩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

胡雪岩为人处世的格言便是“花花轿儿人抬人”。

简而言之就是走到哪儿都有三分薄面。

无论是广府人还是客家人,胡雪岩都有说得上的朋友。

当然,大明这边也要派出一些土人和客人出身的官员前去协助。

要知道这个时代土客村庄那都是一个个战争堡垒。

例如福建大名鼎鼎的土楼,便是一个宗族,或者一个村落居住在一处,边耕边战。

若是没有信得过的人出面,或者拿出切实的保证,空口白牙让人放下武器,甚至是放弃土地,哪怕是贫瘠得要死的几块烂地出海,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要做的工作很复杂,很繁琐。

但只要做成几笔买卖,那么在示范效应之下,很快就能产生连锁反应,后面的工作就会好办的多。

当然,无论土人还是客人来到大明,彻底打散其建制,以雷霆手段消灭宗族势力存在的土壤也是一桩要紧事。

因此归化局那边估计,相比起华北流民,土客移民的移民速度要进一步控制。

今年大明每月新增人口须控制在7%以内,才不会影响移民消化的质量。

这样,预计到今年年底,大明的最终修正后的总人口约为1500万人,勉强占据北美总人口的1/3。

……

签订好了《明太中部铁路股权募集书》、《明楚人口转移协定书》等一系列文件之后,朱富贵带着胡雪岩坐上了火车。

比起当年李鸿章来访时乘坐的时速仅有20公里的蒸汽火车,胡雪岩乘坐的“狻猊号”列车组,时速达到了55公里。

从凤都出发向南,经新济转车向西,大约8个小时后,火车抵达大明北部最重要的交通节点新郑。

新郑是一座完全因为交通而诞生的城市,与郑州的发迹史非常相像。

太平洋铁路北线与新黄河(哥伦比斯内克河)于此交汇。

相比河床抬高,缺乏径流的黄河来说,新黄河是一条水量充沛、适宜通航的内河。

朱富贵一行在此换乘小火轮一路逆流南下,经过一天两夜600公里的航程后,抵达蛇湖地区。

在这里,迎接朱富贵一行的是早已经等待命多时的铁道兵团某骑兵旅。

骑兵旅的人数一般要比步兵旅少一些。

而这支铁道兵团的王牌骑兵旅人数为2000人,马匹为5000匹。

这人马比例,赵佶、崇祯闻之落泪。

在北美养马,实在是比在中原养马简单太多了。

只可惜如今已是骑兵的夕阳了。

除了这2000直接保护圣驾的士兵,武穆军的两支机动装甲部队也在附近的沙漠地区待命。

只不过朱富贵要走的路太过崎岖,不适合装甲部队展开,所以他们只能远远围观,并扫荡各处,以免有什么不长眼的马匪惊扰圣驾。

……

从蛇湖避开大盐湖沙漠地区,抵达大盐湖西南岸尚有250公里路程。

期间全程都是崎岖的山区和荒漠地带。

在这样的地形上,骑马还是最可靠的交通方式。

朱富贵的骑术不怎么样,胡雪岩就更差了。

所以250公里的路程,一行人愣是走了十几天。

骑在马背上,看着旅途中不断出现的连绵的群山和一望无垠的大荒漠,若是老左来这里,怕不是会心生豪情,乃至于赋诗一首了。

不过胡雪岩显然没有这份豪迈,相反,他满是愁容。

朱富贵驱马在他边上,道:“胡爱卿,你看这山川壮美,皆是明土,朕为中华又争得千载基业矣!”

“陛下功在千秋,令微臣钦佩!”

胡雪岩拍了记马屁,然后话锋一转,忧心忡忡地道,“只是陛下,微臣观此地险恶,虽猿猱不能飞渡,人力果真能在此地建造铁路吗?”

闻言,朱富贵微微摇头。

沉吟半晌,朱富贵抬头望天。

这时候,随行秘书伊藤博文早就准备好了纸笔。

作为一个优秀的秘书,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大老板做出这样的动作意味着什么。

这是万岁爷诗兴来了,准备吟诗一首呢!

此等圣训当然要小心记录下来,传之后世的。

果然,朱富贵慢慢吟道:“天子筹边尚未还,诸夏子弟满落山。横栽枕木三千里,引得铁马渡重关!”

“好诗!”

伊藤博文忍不住大声喝彩,“好一个诸夏子弟满落山!我们倭人也是诸夏苗裔,如此壮举,我代表一千六百万倭人请缨,请万岁爷务必准许我等共克时艰,为国效力!”

一边的胡雪岩细细品味这首诗,一股勃然大气也直冲胸膛。

确实是好诗啊!

隐隐有沙场宿将之风。

看来传言当今大明天子乃是穿林北腿的武林高手,早年间也披坚执锐、勇不可当,这绝不是虚言啊!

只不过这朱大天子的诗词水平也实在太不稳定了些。

一会儿是“一戳一蹦跶”的粗鄙,一会儿又是这般的好诗,真奇也怪哉!

说不得成大事者,就是这般能粗能细,收放自如吧!

不管怎么说,从这首诗中,胡雪岩读出了朱富贵对于排除万难,不惜牺牲也要将中线铁路修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