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第376章

作者:西门扬舟

糜芳、郝普战后带郡兵返回长沙、零陵,蓝田在扬州可以信任的军队,只剩下陷阵军、解烦卫、以及甘宁的濡须水军,总兵力加起来只有三万余人,而原本东吴的降卒还有五万,如何安置这些降卒悬而未决。

蓝田入驻建业初期,便明确表示废私转公,他考虑到朱桓、全琮等降将威望不足,只有苦等陆逊归来。

陆逊出任大都督只有数年,虽然在军中资历并不深厚,但淮泗老将陆续阵亡病故,江东士族又在其后鼓噪增辉,在诸多因素的同时推动下,最终让陆逊变成江东军队的领袖。

这几年,陆逊在任时并不轻松,因为蓝田持续在暗中用手段,孙权从来没有真正信任过他,表面上尊其为东吴大都督,背地里一直捧人分走陆逊兵权,便是最后的长江决战,实际指挥者也是孙权本人。

张昭投降,家眷陷落,水战失利,孙权送酒……

接二连三的打击,陆逊濒临崩溃的边缘,但长期坚韧不拔的性格,让他最终挺了过来,投降后与甘宁并肩作战,也体验到江东没有的和谐,所以心态有了较大变化。

庆功宴的第二天,蓝田在宫外小院召见陆逊,商议江东士兵私转公的问题。

“伯言酒醒否?昨日在宴上喝了不少,可知我今日找你何事?”聪明人之间不用拐弯抹角,蓝田准备直接引入正题。

“昨日宴上失礼,望府君海涵……”小心的性格让陆逊先抱拳致歉,然后才试探性问:“扬州诸事皆已安排,唯独那数万军队还驻扎建业城外,府君找我应该是说营中之事?”

“大都督果然聪慧……”蓝田笑着打趣。

陆逊摇头问道:“大都督已成过往,府君休要再提,不知城外数万将士,您打算如何安顿?”

蓝田捋须意味深长地反问:“伯言有什么看法?”

陆逊正色回答:“自从黄巾作乱、董卓造逆,私兵部曲制应运而生,江东这么多年已成定数,如果府君大刀阔斧革新,很有可能生出乱子,那些将士妻儿父母,都是给主家种田的军户,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粮草、军需也由主家配置,倘若这数万人全部转私为公,州府未必能够供养得起,而且作战时极容易掣肘……”

“私兵制更容易掣肘吧?各部主将都想保全自家部曲,各怀私心不愿为国出力,否则也不会出现逍遥津那样情况。”蓝田又把流亡那位拿出来当反面例子。

陆逊满脸苦涩:“那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如果府君有更好的办法,我一定会全力支持。”

蓝田心说等的就是这句话,然后起身大笑曰:“我有伯言相助,何愁此事不成?那五万部曲我没打算统一安排,现在扬州初定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下,治安成为首要的任务,所以其中一部分要分散至各郡县,他们的粮草、军需、薪俸由所在地负责,家人要一同到地方耕种。”

“啊?原本部曲为主家私产,就这么强行剥离的话,可能会造成军中动荡,请府君三思……”陆逊没想到蓝田如此简单粗暴,趁对方说话的间歇赶忙劝谏。

岂料蓝田不紧不慢地解释:“既然然是私产必有价值,伯言可召集部曲多的主家,你们拿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将士们到了地方有薪俸吧?家眷种地有粮食产出吧?每年拿出一部分偿还主家,州里府库如有结余,可以酌情补偿一部分,这样有进有出,不是皆大欢喜?”

“府君之谋天衣无缝,这样应该可以圆满解决。”陆逊听得直点头,盛赞蓝田计谋全面,但跟着又表现出担忧:“维持治安的郡县之兵,最多可以解决万余人,多了就是他们的负担,剩下大部分,不知府君作何安排?”

“大同小异,且听我来讲。”

第八百八十九章 我做调整皆为你

在陆逊期待的眼神下,蓝田继续说道:“城外的数万部曲,不少都是充数的,那羸弱的战斗力,战场上不但容易丧命,而且容易影响其它人,我的核心观点是养精兵,充数之卒就该回去种田,你看看陷阵军就知道了,既然参军报国,要当得起职业军人这四个字。”

“陷阵军天下骁锐,这一点我的确佩服,府君曾多次以少胜多,靠的就是精兵这两个字吧?您准备把他们……”陆逊欲言又止。

“最近正在清丈土地,孙氏宗族空出来那么多田地,理应收归成为官家公田,这些田地也需要有人去耕种,羸兵退伍还田、耕种知足,补偿一定与前者同例。”蓝田微微一笑。

陆逊肯定地点头,“城外那五万将士,挑出两万可用兵没有问题,那这一部分人又当如何?”

“所谓有国才有家,扬州虽平但北方仍有强敌,孙氏覆灭魏汉两分天下,三大战场分别为雍凉、中原和淮南,我们下一步就要进军淮南,仅靠甘兴霸两万水军,建业的陷阵军根本不够,所以挑剩下的精兵,自然是由州府统一调配,他们是北伐军的一员。”蓝田皱起眉头。

“州府统一调配?那他们的粮草、军需,以及军户家眷怎么处理?”陆逊追问。

蓝田轻描淡写吐出两个字:“照旧。”

“照旧?这怎么可能?部曲如果不归属于主家,很难让他们继续出钱出力……”陆逊直摇头。

蓝田冷哼:“将士们虽不归于原来主家,但是归属州府、归属于国家,他们在前线为国拼命,大族们不该出钱出力?我知道每个大族都瞒报了人口,上缴租税进入公家的少,落入私人口袋的多,我本无意改变现状,如果在这件事上要分你我,那我就把一切都理清楚,州府把常年漏收的租税收上去,肃清大族子弟的贪腐问题,还怕养活不了这几万将士?”

“啊这……”陆逊没想到蓝田了解如此深,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陆逊沉默不语的时候,蓝田突然提高了声音,直接威胁说道:“我知道江东情况复杂,各大家族之间相互配合,连孙权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但别忘了我代表着谁,如果他们做得实在过分,我也完全可以学孙伯符,用陷阵军杀出一片朗朗乾坤。”

“府君,您别可激动,一切好商量……”陆逊发现昨日宴上笑呵呵的蓝田,突然摇身一变成为非常恐怖的存在。

陆逊想想蓝田说得也没错,他有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不是江东士族们能硬扛的,孙策虽然用暴力夺取江东,但最后的结局却不怎么好,蓝田不怕重蹈覆辙?

蓝田似乎听到了陆逊的心说,继续霸气地说道:“本将军今年四十有四,比伯言大了整整四岁,即便现在就遇刺身亡,也比孙伯符多活了二十年,况且陛下待我如同至亲,太子又是我的亲外甥,倘若我真有个三长两短,那些人能压得住他们的怒火吗?”

“府君想多了,你的担忧不存在的,我也不允许此事发生。”陆逊拍着胸口保证。

蓝田轻轻点头,语气略微变得和缓,继续补充道:“咱们坏话先说在前头,即便陛下事烦,别忘了我还有两个儿子,他们两兄弟的武艺,伯言应该有所耳闻,两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比司马家兄弟强太多,长子蓝辕的名取自耕田的曲辕犁,你说真到了鱼死网破那天,他们会不会把仇人当田犁掉?”

“呃……府君你……真是想多了……”陆逊心说你语气变弱,但威胁的意味反而更强,大家没必要走到那一步吧?

“熟悉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做事喜欢多思考,特别是战争前会推演一切可能,然后分别列出所有应对方式,所以不是我想太多,而是有这种可能性。”蓝田轻声解释。

陆逊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这来回颠簸得也不轻,他见蓝田神色和缓,便岔开话题恭维:“难怪府君百战百胜,刚才那件事我会尽力劝说,希望您要以大局为重,陛下如果有府君相助,收复江山起码节省十年。”

蓝田轻轻摆手,“不要过分抬高某个人,每场胜利都是大家全力以赴,伯言为人做事我素来欣赏,这件事你务必要重视,我刚才真没跟你打趣。”

“府君放心,末将定全力而为。”陆逊抱拳铿锵回答。

“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大体了解了江东的施政情况,坦白说许多地方亟待改进,特别是效率方面非常低下,州府对各郡长期处于放养状态,其实可以简单调整一下。”蓝田捋须叹息。

“府君有什么想法?”陆逊心想私兵转公自己认了,但你最好不要把步子迈太大,否则我也会力所不及。

蓝田看了陆逊一眼,正色回答:“我在交州为了提升州府掌控力,增设了吏户礼兵刑工六曹衙门,各曹主事职级类同郡守,所以各郡情况一目了然,州府还能通过统一调配,把资源倾斜到最需要的地方,伯言以为如何?”

陆逊一听好家伙,原本才任命五个郡守,你一下又整出六曹衙门,难不成要通过这样,来削弱本地士族的权利?

“呃……六曹衙门虽好,然而江东百姓已习惯旧制,各级官员们恐怕难以适应,我回头与众人先商议商议,另外府君刚才提到资源倾斜,豫章、庐陵二郡不比其余三郡富庶,长期用东三郡贴补西二郡,只怕也让人难以接受……”陆逊委婉地拒绝。

“哈哈,伯言也太多心了,我做这些调整,完全是为了你……”蓝田摇头苦笑。

陆逊一脸茫然,他刚才说的为了我?那怎么可能?

“请府君明示……”陆逊躬身抱拳。

“设立六曹是为了江东更好,而且有交州的成功例子可借鉴,六曹主事依旧从本地官员中任命,其实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伯言不是要去解决部曲的事么?师出无名办事则不成,我欲任命你为扬州兵曹,统领城外留下的将士,怎样?”蓝田意味深长地问。

第八百九十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陆逊听得大为震撼,那些私兵部曲虽要归公,可最后依然是自己统帅,这样与之前其实差不多,就好像左手倒右手而已,那些出钱粮的家族必然愿意,蓝田的周全和谨慎,让陆逊的佩服继续加深。

当陆逊还沉浸在震撼中,耳边又传来蓝田的声音:“豫章、庐陵采用交州新制,不用在资源上进行倾斜,我刚才所谓的统一调配,是丹阳、会稽、吴郡之间。”

“哦?那样倒是可取。”陆逊轻轻点头。

“伯言既然想明白了,这件事就一定办好,六曹主事你们商量着来,没有问题吧?”蓝田心说多了六个郡级萝卜坑,估计没有人会站出来反对。

“能。”陆逊微微点头,然后神色严峻地问:“末将回来得晚些,听说淮泗一系的官员,有许多都跟曼才(严畯)去了豫章,府君此举会不会被人怨恨?”

蓝田听后很是欣慰,陆逊是唯一担心他被埋怨的,心说就凭这一点也会向陛下举荐,随即笑道:“淮泗出身的寄寓者,与江东士人多有矛盾,现在分开两地、各凭本事,孰优孰劣拿政绩说话,你不觉得这样更好?他们每个人都是自愿的,所以没人会怨恨我的。”

“呃……末将自然没有府君考虑周到……”陆逊心说那小小豫章,去了淮泗派一大半人,要是治理不好恐让人笑话,也不知剩下那一半如何打算。

“江东已经平定,那些被困建业的孙家宗室,不知府君如何处置……”陆逊见正事已经说完,便借机问问私事。

陆逊表面上问孙氏宗室,实际上想知道如何处理孙绍,孙策死后遗留一子三女,长女嫁顾雍长子顾邵为妻,次女嫁重臣朱治次子朱纪,小女则嫁给陆逊为妻,因为与孙绍年纪相近,兄妹关系也更好。

在张昭发动的投降政变中,孙策三个女儿夫家皆是豪族,并没在政变中受到牵连,反而孙绍一直被圈禁在府邸,其实孙绍因为身份敏感,长期被孙权当‘宠物’养着,根本不可能像孙松、孙邻那样授以实权。

蓝田早通过余修的情报,掌握了孙权都不知道的蛛丝马迹,陆夫人与孙绍的兄妹感情很好,虽然表面没有任何来往,但陆逊暗中在照顾孙绍,所以陆逊的话刚一出口,蓝田便知道他想说什么。

“孙仲谋好歹一方诸侯,怎么安置这些孙氏宗亲,自然是由陛下圣裁,我的请功奏疏已快写好,很快就可以送往长安,等圣旨送来就都明白了。”

“府君是陛下的左膀右臂,您的意见至关重要,难道就没有一点建议?”陆逊很期待地问。

蓝田微微一笑:“这种情况挺多的,伯言如此聪明难道猜不到?江东为孙家经营二十年,若任由其继续留在扬州,说不定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大概率是刘璋、张鲁那样,迁往他处安居过一生。”

“呃……府君能帮末将留下一人否?”陆逊连忙低头抱拳。

蓝田抬手托住,笑着打趣:“听说孙权的后宫多绝色,伯言莫非看上了某位夫人?”

“府君您说笑了,内子兄长资质平庸,迁往外地无人照料,实在不能让人心安,府君能否开恩留下孙绍?末将平素还能照顾一二。”陆逊再次抱拳恳求。

“哈哈哈,我知伯言是陆家族长,不想妻家事也这么上心。”蓝田捋须大笑。

“姻亲无法割舍,这些年妻兄活不畅快,我也是能帮就帮一下,府君如果觉得为难,这件事就当陆逊没提……”

蓝田起身走到陆逊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安慰:“伯言乃重情重义之人,别人的人情我可以不卖,你既开口我岂能不作为?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便是。”

“多谢府君。”陆逊抱拳再谢。

“你我年纪相仿,不用如此客气,我真心交你这个朋友,没外人在场可唤我表字,伯言以为如何?”蓝田表情真挚,满怀诚意看着陆逊。

陆逊很想答应,但谨小慎微的性格,让他话到嘴边犹豫起来,蓝田见状继续问:“伯言如此为难,莫非惧我玄鸮之名?”

“非也,非也,我只是怕高攀……”陆逊依旧客气。

蓝田笑着揶揄:“伯言出身江东大族,会高攀我小沛农家子?应该是我高攀吧?毕竟我出身黎庶,被轻慢也很正常……”

陆逊听得一怔,连忙摆手解释:“府……子玉此前助关将军败吴魏联军,现在又三个月内灭吴,天下谁敢轻慢?我所谓的高攀并非家事,实际说的才学而已……”

“能叫表字就是进步,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才学其实也没有高低之分,只不过精通的道不同罢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朋友了,我远来扬州为官是客人,你作为朋友要记得帮衬。”蓝田故意打趣。

“子玉放心,我一定尽力相助。”陆逊轻轻点头,心说怎么莫名就是朋友了?府君他到底看上我哪一点?不久前还在威胁自己,真是让人看不懂。

“好哇,得伯言相助,扬州无忧亦,”蓝田欢喜得拍手,突然他话锋一转,小声对陆逊说:“今夜我会写好奏疏,明日会遣使者去京城,随行人员暂定仲嗣(张承)和惠恕(张温),刚才与你交谈十分投契,不如我把惠恕撤下来,让你顶替他去觐见陛下?”

蓝田选定随行人员很讲究,淮泗派与江东派各取一人,陆逊认为选张承是为了犒赏张昭,选张温是为了犒赏余修,他二人是建业投降的两大推手,也可以说是灭吴的两大功臣,所以陆逊并不打算夺人赏赐。

“子玉既选定人员,我怎么好随意夺之?还是以后再觐见陛下……”

“伯言可要想好,想要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得到陛下认可是最重要的,此次去京城携有灭吴功劳,这种机会将来再也没有了……”

陆逊反应极快,马上就找出正当理由,只见他郑重说道:“此去京城,来回耗时需要数月,城外数万将士还未安顿,六曹衙门的事也未办妥,我即便再想去见陛下,也不能耽误子玉的正事,你拿我当朋友,我得投桃报李……”

“哈哈,你这个朋友没白交,我也喜欢做实事的人,时间合适我也会进京去,到时候一定把你带上。”蓝田欣慰地点头。

陆逊抱拳行礼:“子玉有心了。”

蓝田给江东士族准备了一盆温水,慢慢熬煮会让盆里的青蛙不经意间死去,现在有了陆逊的相助,这个时间会大大提前。

十月初,蓝田派遣宋谌为使,与张承、张温两人携带礼物,乘船去长安觐见刘备。

官船在长江、汉水畅通无阻,路过荆州得知曹休收缩防线固守宛城,关羽也趁此机会让将士们抓紧休整。

宋谌心说先生每每声东击西,魏国都非常配合地部署调整,他们此时大概感受到了淮南的压力,阳谋果然是无解之谋。

第八百九十一章 关中粟田如军阵

把汉水与长江握在手中,刘备治下各州来往更加便捷,只要不遇上极端天气,船只会把人和物带到任何地方,让各地间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也是刘备倾力发动汉中之战的战略意义。

宋谌等人由长江转汉水再转丹水,最后在丹水县三户亭停船靠岸,时值平北将军、南乡太守孟达在这一带巡视。

当孟达得知是扬州的使团,而且使团的领队还是宋谌时,便强留众人在三户亭休整,热情招待一天方才放行。

孟达有迎刘备入川的功劳,后奉命攻占上庸并与刘封同守,上庸当时远离政治中心成都,而且不是汉中、江陵那种富庶要害之地,整日与刘封待在一起也不自在,让孟达一度觉得前途无望。

关羽大举进攻襄阳、樊城之时,孟达收到法正的书信出兵助羽,并且顺利夺取重镇襄阳,因功被刘备升为重号将军,让孟达的仕途得到质的飞跃,法正在信中明确表示有蓝田举荐,否则高傲的关羽不一定会重用,孟达一直觉得欠蓝田个人情。

除此之外,宋谌也不是简单人物,他汉中之战立下功劳不小,在与刘封的一次闲聊中,孟达得知刘备对宋谌尤为关切,曾点名让蓝田好好安顿。

刘备关注的人物过路,孟达生出了结交的意思,宋谌因为当了多年细作头子,人情练达非常人可比,在武关停留赴宴从容应对,这让随行的张承、张温非常敬佩,感叹蓝田身边的人真是藏龙卧虎,随随便便一个普通人,竟然被边关大将这般礼待。

跟随蓝田入吴的人不多,除了两个光彩夺目的儿子,剩下便是糜芳、郝普等人,当时江东降将都奇怪蓝田安排的柴桑留守,其中就包括原来的柴桑留守张承。

宋谌商会会长的身份很特别,因为并不属于正式的衙门,是介于民间和官府之间,辅助管理商业活动的组织,蓝田的自创在其它州郡都没,所以也没被孙权的细作列入侦察,直到蓝田任命其为柴桑留守,管理屯驻柴桑的两万降卒,降将们便开始打听宋谌过往,但结果令人咋舌。

从军出身的宋谌,在军中最高当过校尉,这些年一直履职交州商会,最近才跟在蓝田身边参赞军务,此人究竟何德何能?这疑问没人想得明白,直到张承、张温看到孟达的热情。

离开三户亭顺丹水官道往西北,过了武关便穿梭在秦岭腹地间,张承与张温对宋谌倍加亲近,路上的话也渐渐多了。

十月的关中天已转凉,宋谌在进入武关之前,便提醒众人添了冬衣。

途经商县、上洛到达蓝田县境内,周边山势便没前面那么压抑,继续向前到了关中豁然开朗,只见大地上金灿灿一片,四处都飘荡着粟米的香气。

百姓们有组织、按计划开始收割,软绵绵的阳光打在脸上,让张承、张温看到了金色的笑容。

张温捋着稀疏的胡须,一脸纳闷地自言自语:“人言此地几十年内历经战乱,富庶的关中平原早已荒凉凋敝,没想到这些庄稼长势极好,我在江东也甚少见到黎庶的笑脸,看来传言有误也。”

“难怪陛下定都长安,有这么一片沃土和人民,假以时日必能席卷天下,曹丕失了关中定然元气大伤。”张承点头附和。

张温突然发现宋谌笑而不语,于是拱手问曰:“宋将军莫非知道内情?”

“我几年前曾路过关中,当时情况的确如张公子所言,各处荒凉疲敝没有一丝生气。”宋谌说完微微点头。

张温听后陷入沉思,张承继续好奇地问:“数年之后大变样?我记得曹操在世时,由大将曹洪镇守,曹丕继位后换成夏侯楙,此二人军事上没什么建树,难道他们擅长发展民生?”

“夏侯楙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惇长期在许都屯田,或许是子承父业?”张温也提出疑问。

“哈哈,夏侯楙不过是膏粱子弟,他在长安期间大肆蓄养姬妾,与其父夏侯惇相去甚远……”宋谌忍不住笑出声。

张温反应极快,听出了宋谌的弦外之音,于是吃惊地问:“是陛下收取关中的原因?可这刚刚一年时间,变化是不是太大了?”

宋谌按住缰绳,用马鞭指着远方:“二位请仔细看,能否看出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不就是粟米苗高些,禾上的粟穗沉一些?此间百姓更擅长种植?”张温皱起眉头。

“此间阡陌甚为齐整,看上去像陈列的军阵……”张承有过统兵的经验,着眼点与张温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