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第340章

作者:西门扬舟

法正点头解释:“此番十万大军攻打雍凉,曹真、夏侯楙共有守军十五万,加上他们占据地利优势,双方可谓是势均力敌,我们在祁山部署了三万兵马,六万兵会投入到陈仓压制张郃,剩下一万就是给你们准备的。”

王平、马岱都是降将,投靠刘备后一直没机会参战,所以他们清楚自己的定位,就是作为随军武将听用,邓艾写信隐晦给蓝田提过,并不知道老师有没有给自己说情。

魏延是四人中最兴奋的,能够独立带一路兵马作战,是君主对大将的终极肯定,原来自己在刘备心中,居然比黄忠、赵云存在感还强?

“军师,我们的任务是……”魏延心中已有了猜测,那就是自己给刘备的建言,偷渡子午岭小道直扑长安。

法正捋须说:“文长此前给奏疏,大王已和我们反复讨论,最终愿意让你去试一试,不过现在已经是入冬时节,山中常常伴有雨雪,你还有信心顺利通过吗?”

魏延想了想,正色回答道:“虽说冬季常有雨雪,但是也不会出现山洪、落石,现在我们有压缩军粮,末将可分出五千人来运输,估计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就可以兵临长安脚下。”

当王平、马岱如听天书一般,邓艾这边已经完全明白了,原来他们打算偷偷越过子午岭。

“用五千人运粮,二十天抵达长安还剩几何?你们能够在长安坚持多少天?夏侯楙要是坚守不出怎么办?”法正如连珠炮般追问。

“呃……末将定然全力以赴……”魏延尴尬挠头。

刘备突然笑道:“文长可知我为何留下他们?实在是你所献的计谋虽然新奇,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孤要派人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大王……”魏延感激的抱拳。

魏延心说这样的主公哪里找?要是真的能打下长安,自己很可能就是雍凉之战首功,得拼死以报知遇之恩。

“士载,近前说话。”刘备伸手招呼邓艾。

“末将在。”邓艾抱拳走了上去。

刘备慈祥地看着邓艾,微笑着回忆往事,“岁月如梭,一晃眼,你都开始蓄须,这几年替孤屯田,真是辛苦你了,子玉真是教的好弟子……”

“末将不及先生万一,只希望不给他丢脸就好……”邓艾谦虚低头。

“文长要率部翻越子午岭,他只有一万兵马可用,若分一半出来运粮太浪费,你在屯田区的威望比较高,我看可以从沔阳抽些屯民去运输。

但子午岭道路险要狭窄,也不能动员太多的人,否则路上粮食消耗太大承受不起,抽走太多屯民也会影响来年春耕,还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刘备语气很严肃。

对于所谓的天命,刘备比任何人都清楚,并不是通过努力奋斗,就一定可以实现理想,但他的信念是坚持不懈,哪怕最终都失败也不后悔,这些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邓艾略作思考,抱拳回答:“沔阳有八万屯民,末将可以动员两万,应该不会伤及根本,他们平常都有简单训练,如果真的到了长安脚下,还可以当士卒参与作战。”

“善。”刘备轻轻点头,然后正色对着众人吩咐:“此路兵马,以文长(魏延)主将,士载(邓艾)为副将,子均(王平)擅长山地作战,伯瞻(马岱)曾随孟起(马超)攻取过长安,你们四人要同心勠力,争取拿下惊世奇功。”

“唯。”四人回答得铿锵有力。

第七百九十章 激将法拭目以待

汉延康三年,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十一月中旬。

庞统、马超、庞柔率部往祁山,傅肜、张南率部赶赴河池。

两支部队因为前半段同路,所以同时从阳平关出兵。

黄权按法正之计,打着刘备的帅旗,声势浩大往上庸方向行军。

魏延与王平、马岱带兵先回南郑,为翻越子午岭制作装备、工具。

邓艾回到沔阳招募屯民运粮,双方约定三日后在南郑汇合,争取十二月中旬前抵达长安城下。

邓艾在沔阳屯田区的百姓,不少人都拥有颠沛流离的命运,他们的父辈多是来自三辅,在李傕为祸长安时南逃汉中被张鲁收留,后曹操攻打张鲁期间,杨松用流言威胁恐吓,这些百姓扶老携幼逃进益州,成为邓艾屯田区的屯民。

益州安稳没两三年,屯民们就跟刘备反攻汉中,再次回到熟悉客居的汉中大地,现在要动员他们翻越子午岭,重新回到三辅流民的起点,邓艾想来想去十分不忍,于是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如果最后人数达不到,便在每个屯区按比例抽调。

新邓庄有两千余庄客先后入蜀,他们全力支持邓艾在梓潼屯田,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适婚青年,所以入蜀不久都慢慢娶妻生子。

新邓庄的庄客种植技艺都很高明,现在都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面对‘少庄主’邓艾的振臂一呼,这些‘自己人’第一批就站了出来。

新邓庄的庄客们带头后,原三辅百姓的后代踊跃报名,八万屯民有近半数愿跟随邓艾运粮,回到故乡去是老一辈的愿望。

报名结果出乎邓艾意料,他考虑到成功穿越子午岭,可能还要配合魏延的正规军作战,所以邓艾尽量选择身体结实的青壮同行。

三天后,魏延穿越子午岭的部队,也已从南郑出发踏上征程。

蜀中主力驻扎阳平关期间,每日都有各部的行军战报传回,一切仿佛都在朝着计划的方向前进。

刘备打了一辈子仗,突然有了手握乾坤的感觉,他预感这次一定很顺利。

‘按兵不动’的阳平关众将,每日听到其它几路的战报,心里就像是小猫抓在挠一般,黄忠数次请求提前出征,都被刘备以预定时间没到挡下。

十一月下旬,傅肜、张南出兵九日后。

黄忠拉着赵云同去见刘备,敲门进屋才发现法正也在里面,两人相对而坐在谈笑对弈。

黄忠和赵云同时望了对方一眼,心说明日就是十日之期,大王和军师难道忘了时辰?

“大王,军师……”黄忠抱拳行礼,语气显得很焦急,赵云在旁轻声附和。

“是老将军和子龙,各营兵马训练得如何?眼下阳平关已经入冬,将士们都舞得动戈矛否?”刘备头也不回的问。

“各营每日都在训练,况且赵云在北方期间,也经常也率部冬天作战,不会受到天气影响的。”赵云抱拳把冬天作战经验讲了出来,侧面回应了刘备的担忧。

黄忠害怕失了先锋位,连忙补充道:“南方冬天一旦冷起来,比北方更甚,末将冬日也作战无数……”

“两位将军不用争,备已经答应你们为左右先锋,十日之期似乎还没到,你们今日来此何事?”刘备明知故问。

“应该还剩一天时间,子龙怕大王忘了,所以与末将来提醒……”黄忠与赵云关系不错,这个时候只能拉对方来当‘替罪羊’。

赵云一脸委屈:“我没有……”

“哈哈哈,如此大事,备岂能忘?看你们都跃跃欲试,而且又是左右先锋,孝直,让两位将军先走一天如何?”刘备转身向法正问计。

法正皱眉捋须:“阳平关距陈仓六百里,先走一天有什么用?况且有大散雄关拦路,外加陈仓守将张郃性格谨慎,不如与大军一同出发,到河池带上器械正面强攻。”

“大王已经开了金口,军师何必又要拦下?我和子龙给大军开路也行,否则先锋不就是没意义了?大王您说是不是?”黄忠据理力争。

“呃……老将军说得有理,就与你和子龙每人五千步骑,你们可以明日先行出发,等到了河池之后,就与傅肜、张南护送攻城器械先行,到大散关下等候后军主力。”刘备点头吩咐。

“唯。”黄忠、赵云欢喜抱拳。

看着两人匆匆离去的背影,刘备皱眉询问法正:“孝直,你这样做究竟是何意?”

法正回答:“主力延后十日再动,是让曹真把注意力放在祁山,三将军在祁山闹得越大,我们攻打大散关、陈仓的压力就越小。”

“声东击西我明白,之前孔明让翼德在河池造攻城器械,这次你又让傅、张二将去督造,这样做不是打草惊蛇么?

黄老将军、子龙渴望建功,此番以他们为左右先锋,必定会在主力到达前尝试进攻,连续打草惊蛇是什么计谋?以我对张郃的了解,那厮绝对会龟缩不出……”刘备道出心中疑问。

法正笑着解释:“声东击西、打草惊蛇,并不是什么复杂计策,曹真此人性格稳重、颇通兵法,应该会在各处都有做防备,但我们用连续的打草惊蛇计,说不定反而能降低曹真的疑心,至于刻意压抑和调动黄、赵二将的情绪,那只是法某简单的激将法……”

“大散关也很险要,孝直激将可有用?”刘备皱起眉头。

“这可不太好说,但我有预感会很有用,看刚才两人离开的神情,估计天不亮就会率军出发,应该会比后军早几天抵达,这期间黄、赵二人不会枯等。”法正非常肯定。

“果如是乎?”刘备感到很惊讶。

“大王,请拭目以待。”法正微笑着点头。

夜里黄忠与赵云商议明日发兵时辰,黄忠以过了子时就是第二天说服赵云。

两部人马在三更时分悄悄出了阳平关,兵马的调动只剩下脚步声,他们安静得如同流水一般。

法正邀请刘备来到城楼观望,只见漆黑的天空下火把汇集成火龙,朝着北方深邃的夜,离阳平关越来越远。

第七百九十一章 铁马秋风大散关

“真给孝直猜着了,两位将军一刻也忍不住……”刘备轻声笑道。

法正回答:“别说是黄、赵两位将军,营中的将士早就蠢蠢欲动,此时提前一天放他们出关,等同放饿虎下山觅食……”

“传令斥候随时通报前方消息,咱们现在回屋休息去。”刘备说罢转过身去。

“唯。”法正拱手应答。

阳平关相距陈仓六百里,南边几十里外有地势险要的大散关,正常行军需要十五至二十天。

河池以南都在张飞的控制区,黄忠、赵云两部心无挂碍日行五十里,十日左右就到达残破的河池城。

傅肜、张南先到几日,他们按照法正的嘱咐,故意在大散关附近的山下砍伐树木,在守军眼皮子底下造攻城器械,释放出要攻大散关取陈仓的意图。

其实张飞在几个月前收到诸葛亮书信,便依托河池为据点监造器械,只等刘备大军到此取用。

大散关虽然地势险要,但不如阳平关那般地势开阔,日常驻军只有三千余人,大散关的补给和底气都来自后方陈仓。

陈仓道在武都东北向,祁山道在武都西北向,两条通道虽然路途较长,但比褒斜道更平坦宽阔,特别是陈仓道距离更近,是最能威胁到关中的一条路。

曹真提兵去河西走廊平叛,没有调走陈仓的守将张郃,他不想让张飞趁机从陈仓通过。

曹真知道祁山道路更远,张飞那点兵力即便去袭扰天水,也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曹真因河西平叛有功,被曹丕封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在雍凉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因张飞数次偷入凉州袭扰,洛阳的曹丕闻言之后雷霆震怒,他先命令凉州刺史张既镇守武威、张掖等西北诸郡,防止河西的胡人再度叛乱,给曹真一个稳定的后方环境,使其沉下心来对付张飞。

陈仓道有雄关坚城,张飞兵少只能走祁山道,曹真笃定张飞已养成习惯,休整结束就会再次入寇凉州,所以他把军事防御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天水、陇西两郡。

张飞在祁山集结兵力时,曹真立刻在两郡分散驻兵,保证每县兵力最低都有万人,总兵力接近十万人,布下口袋阵迎接来犯之敌。

曹真计划是放张飞过祁山,但各县都有不少的驻军,使其不能像以往那样轻松补给,并且引诱张飞所部深入凉州,最后再让分散的守军形成合力,截断张飞部队的祁山粮道,将其彻底困在凉州忍饥挨饿。

张飞的军队作战勇猛,曹真最坏的打算是围而不攻,最后让张郃出陈仓夺取武都,完全封锁张飞逃回益州的可能。

那时魏国就能顺利收回被‘遗弃’的武都郡,甚至可以再次兵临阳平关,一雪昔日汉中之战的耻辱。

数月前张飞在河池造攻城器械,摆出要正面攻打大散关、陈仓的意图,战报传到冀县曹真处,他不惊反喜。

曹真看出张飞在玩声东击西,所以故意‘配合’对方的行动,让费耀、夏侯儒领兵五万,大张旗鼓经渭水道向东去‘支援’陈仓,但援军过了陈仓未到郿县就北渡渭水,然后顺着陇山道向西北挺进,最后绕道街亭再次回到天水郡。

张飞任务是佯攻配合,虽然摆出一副主动进攻的样子,但几个月时间内只有小范围战斗,既没有攻打城池为据点,又没有四处劫掠百姓粮食。

曹真以逸待劳不慌不忙,敌我双方自己演自己的剧本,在天水各地不断拉扯消耗粮食。

张飞等到庞统、马超援军抵达祁山,终于才有模有样向上邽铺开攻势。

黄忠看过河池准备好的攻城器械,立刻找到城外休整的赵云商量。

“子龙,我刚才去点了点,三将军光投石车就准备了几百架,要把这些东西全搬到大散关前,节约出来的时间可就没有了,咱们左右先锋不成了民夫先锋?”

“老将军有什么想法?”赵云反问。

黄忠捋须说道:“要不象征性少运一些?义阳(傅肜)、文进(张南)没必要去伐木督造,河池现在的存货,攻打陈仓应该足够了,咱们要以斩将夺关为重。”

赵云点头回答:“老将军说得有理,大散关虽然雄险,但毕竟驻军只有三千,咱们可以趁张郃反应不及,试着扣关进攻,或许能一战而定……”

“好好好,老夫与文进(张南)相熟,我让他帮着咱们督运器械,咱们略作休整就北上扣关,争取赶在大王、军师抵达前拿下,张郃那厮在汉中就该死,多活了几年算他的运道,这次我必亲手斩了他。”

张郃在凉州算魏国的顶级大将,黄忠直接把目标就对准了他,定军斩杀夏侯的豪情再次激起。

赵云连忙提醒:“张郃在阳平关就不敢迎战,此番他更不可能出城与我们斗将,其实斩不斩将都是次要,大王目的是入主关中,我们打下大散关再说后话……”

“子龙说得对,将士们休整好没有?我们现在就出发?”黄忠问。

“出发。”

两天后,黄忠、赵云率军抵达大散关,两人纵目远眺,但见群山叠嶂、古木蓊郁,两侧的山峰如卧牛奔马,像密不透风的天然屏障。

“果然是咽喉之地,看来会有一场苦战。”

赵云见大散关比阳平关短小,但城墙高度却丝毫不差,己方部队因位置窄,无法铺开进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他顿时对快速拔去关隘,失去了信心。

“也不知此关守将为谁,能否诱其出关而斩之,真怀念法军师在身边的日子……”黄忠也有同感。

“大散关守将为王生,在魏国是籍籍无名之辈,绝对不会敢出关捋二位将军的虎须,不过要拿下此关亦非难事,有法军师破关锦囊在此。”傅肜说罢把怀中锦囊递了过去。

黄忠抢先拆开锦囊,原来法正让傅肜提前来查过地形,大散关左右都有小道可攀爬上山,法正建议利用该地形,瓦解关内守军的防守意志。

“我看可以一试。”赵云捋须说道。

“军师计谋应该不会错,那就定在明日破城,有劳义阳(傅肜)准备攻城车,明日老夫亲自带队强攻,子龙带着疑兵上山?”黄忠下意识发号施令。

“嗯?”

赵云正要质疑,傅肜连忙抱拳:“两位将军别争,军师吩咐你们都主攻,疑兵由末将去布置。”

“甚好。”赵云、黄忠齐声回答。

黄忠随后按法正计策,亲自赶到大散关下搦战,将士们骂了半个时辰,守军犹如石头一般,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守将王生望着黄忠自言自语:“出关与老家伙斗将?陈仓的张将军尚且不敢,我何必打肿脸充胖子?”

第七百九十二章 意外得像个陷阱

王生话刚落音,身旁裨将提醒:“黄忠乃刘备帐下名将,他突然出现在此地,会不会有什么阴谋?要不要向张将军求援?或派人去向子丹将军汇报?”

“张飞那点小伎俩,已被子丹将军看透了,无非声东击西而已,估计和前几次般虚张声势,过不了多久便不了了之。”王生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