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乌呼拉呼
按照这么做的话,不仅可以避免很多坑的同时,还能借鉴倒不少的经验。
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走弯路,减少危害的同时,快速的验证到效果。
“这个方法臣以为可以。”魏征率先开口说道:“可以让教会长安县令,让他先试着使用统计学,期间遇到的困难,一眼就能看出。”
长孙无忌也点头赞同到:“以长安县为试点,距离近而且天子脚下出不了什么乱子。”
说着,他话锋一转,目光询问者李泰说到:“只是···那这统计学要不要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呢?”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目光都看向了李泰,建立一个小部可以试点,但是不解决教派冲突,没办法科举试点。
李泰环顾一圈,笑着说道:“科学是用的,而不是争的,若是觉得不好那没有必要顾及本太子的面子。”
众人眉间一挑,对李泰的回答感到有些惊讶。
科学这么大方,居然不借着这个好机会上科举?
第120章 琉璃税
年末,想必中爱卿已经陆续收到下属的汇报,众爱卿何不绘制一番大唐的国力?”
古代大臣和现在上班一样,都有年终总结,也有政绩考核,甚至还有年终奖和年假。
“这···”众臣面露难色,倒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这数据的缺失很厉害。
在没有统计之前,也有相关的记录,不过没有这么细,记载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数据比如说人口,存粮,库银等等。
但这数据也有很多问题,缺失,虚假等各种问题。
造成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比如常见的武将调动,连年的灾害,贪官的隐瞒等等
如果要将这么多的东西全部统计出来,耗费的时间,人力极多,最少不可能一两天就弄出来。
最后魏征占了出来开口说道.
“陛下,不是臣等不愿意,只是那文献资料众多,再加上职位更换频繁等原因,这统计恐怕很难统计准确。”
经过魏征的提醒,兴致极高李世民被泼了一盆冷水,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咳。”李世民看着众臣的目光,也只能算了:“那既然如此,众爱卿便回去慢慢收集数据,待到年前,再商议此事。”
年前?也就是二月份之前,还有二十几天的时间,应该够了。
众臣心中掂量了一番,觉得这个时间已经够了,便开口到:“臣等谨遵圣命!”
李世民间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了,起身宣布到.
“既然众爱卿皆同意,待下次早朝之时,朕便宣布以长安县为试点。长安县增添一位统计官,官员考核中增添一项统计考核,”
“陛下英明。”众臣低头行礼道。
“既然如此,那众爱卿将就此商讨长安县相关的统计官以及负责的事宜···就此商讨,以及各地数据的记录采集方式等等···”
“是。”众臣纷纷行礼同意道。
“若是都已统计为核准,那应当治理一套处事的标准,高于此等标准即位为上佳,其余以此类推。”
魏征站了出来开口道。
“何不出一本类似《唐律》的书,将我等处理政事的方法制定成书?”
房玄龄皱着眉头思索到:“既然政事可以处理成书,那么唐律的判案方法也可以处理成书,甚至可以登报!?”
“登报?”
“若是将穷凶极恶之徒登报,不仅能得民心,更能让百姓警戒。”
“可若是变得行事变得呆板,不近人情又该如何?”
···
众人议论纷纷,李世民听着连连点头,时不时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三四天的教授和讨论,最终这一次的召集散去。
最终的结果是,以长安县的为试点,统计长安县官员的政绩,历年的人口,粮食的存储。
至于考察评判的标准,将会由各个众臣出一个自己处理政事的书籍——《政事流程》
事实上,类似的流程已经有了,比如说处理重大灾害,洪水,从救援,安抚,开仓放粮食,请求朝廷支援,后续安抚等等。
这有固定的流程,非常的好用且高效,有文字的形式记载。只是其他的处理平常的政事就没有参照。
经过这么三天,众人吃喝睡都再这里,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众爱卿幸苦了。”
“臣等告退。”众臣这才松了一口气,起身缓缓的开口离开了偏殿。
褚遂良刚回到了府中,整个人的脸色都难看了起来。
“名曰统计,实则是想丈量土地,想要统计各家的土地钱粮。”
用人口长,税收,粮食的统计的数据来考核官员是没错。
但同样这些数据能够直接暴露各家的实力。
知道田的数量,那就知道田的大概产粮,知道人口那就知道消耗。
那么总产量减掉消耗和税收,大致能够知道各个家族的存粮和实力。
这么一来,数据的暴露岂不意味着实力的暴露,大家族都赤裸裸暴露在了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
想到这,褚遂良无论如何都坐不住了:“不行,我得赶快联系各大家族,商议此事应当如何处理。”
很快,统计学一夜之间就扩散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了这个统计学。
一家小酒楼中,几个官员正在激烈的商讨。
“抵制,这不是自欺欺人么?”一个小家族的人无语的说道。
“阁下何出此言?”
“田地既不可能藏起,若是有心丈量,只需脚步走上一圈,便能得知良田的大致数量,知晓了数量,便能知道大致产出。
至于人口,只需算算那城中房屋,郡县个数,便可大致能够得知人口数目。”
众人哑口无言,这好像根本没办法抵制。
像是测量田地,走上一圈就能测量个大概,很难再这种东西上造假。
同样只需一计算一下房子的数量,那多少户人家也大概能够计算的出来。
根据两者的联系,只要简单的分析,大概就能知道这个家族的大概实力了。
“与其担忧自家的底蕴被惦记,不如算算李家的实力和武家的实力。”
“此话有理!”
既然大家的实力差不多都摆在了桌面上,与其抵制还不如计算计算李家的实力,以及最近兴起的武家的实力。
这一算,众人被下了一跳,武家的实力仅次于李家,已经比国库还要富有了!!
“太子殿下真是好手段啊!!”
“听说现在武家是一个女人再掌权?”
“真是不得了啊!”
众人心中露出了羡慕的眼光,心中有些蠢蠢欲动,对于这种利润十分的眼馋。
“不如我等也一同加入那商会?”一个人直接提议道。
“这是不是太迟了,外商二月朝贡之后便会陆续回国,他们估计早就将货物给卖光了!!”
“更何况如今的商会还会收我等么?”
“他们回国,咱们不也可以跟着去么?”
“商会不收,我们想办法也得进去,交钱,动用关系在所不惜!!”
当看到这么武家恐怖的利润之后,几个家族觉得即使是交钱也得进去。
而李世民也不例外,等到散了之后,也独自计算起了商会的实力、
第121章 炼铜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他揉了揉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直冲天际的折线图喃喃自语道:“商会的琉璃税居然占了十之四五,武家的财富当真是无比惊人!”
商税以往最大的税收就是盐粮铁等刚需品的税收,至于奢侈品的税收占比其实很少。
首先就是玉石珠宝受限于产量问题,同时成本极高,并且大唐百姓的购买力也不高。
其次,大唐和外商以往是互相输出,外国卖掉货物之后通常购买的是陶瓷和丝绸,而大唐则是购买他们奴仆药物等稀罕物。
但现在不同了!!
玻璃产量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并且质量比宝石更加的漂亮。
种种原因汇集在了一起,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琉璃以极高的价格进行了单方面的倾销。
一时间,琉璃的税收到达了极高的地步,以至于交的商税就占了整个国家的快一半了。
这种利润,李世民都看的眼红,或许可以提前让大唐成立商部?
他思考了很久,有些拿不定主意。
统计学可以设立试点,但是商会可没办法试点,这搞不好一旦被这群人把控国家命脉那不得了。
李世民思来想去都难以抉择,商业的利润实在是太高了,最终还是有些舍不得。
想到这,他脚步匆匆的朝着东宫走去,想要和李泰商议此事。
与此同时,武媚娘正在和李泰正在进行严肃的谈话。
武媚娘正在有条不紊的汇报着最近的情况。
“琉璃的利润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武家售卖的利润,另一种是售卖个商会成员的利润,其中商会成员的利润占了大头······”
这利润应当如何分配?”一旁的阎宛开口问道。
除去之前坑蒙拐骗来的钱,这些则是正经挣来的钱。
虽然都是太子府中的钱,但很明显也要进行利润分配。
李泰想了想开口说道:“堂伯和父皇的钱给了么?”
李道宗和李世民提供了士兵和保护怎么也应该给一部分的利润。
“堂伯和父皇的钱已经给过了。”
李泰点了点头,又问道:“嗯,那么现在来看,只有武家和科学院了以及王府了。”
“武家的钱不用给,他们已经挣得够多了。”
提到武家,武媚娘顿时表示这个根本不用给,这些外戚沾了光是最早一批进货琉璃做琉璃珠宝的。
一旁的阎宛有些不解的说道:“只是夫君,这王府和科学院难道不是同一体么?毕竟他们都是夫君的弟子。”
李泰摇了摇头解释道:“之前他们还是我的弟子,科学院也在我的掌控之下。只是现在不是了,父皇接管了科学院。”
“那,这怎么分?要知道琉璃可是这配方···”武媚娘一听脸上顿时露出难色道,毕竟很多彩色玻璃都是科学院弄出来的。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现在科学院由父皇提供钱粮。
只是以后可能会撑不住,可能会成为国院也说不定。”
李泰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要知道大炮的成本高的惊人,要想大规模的装备,别说李世民的小金库撑不住,甚至连大唐的国库都可能撑不住。
“媚娘明白了。”武媚娘点了点头,露出了喜悦的笑容问道:“那剩下的便是太子府银子吧!?”
“没错,太子妃开心么?”李泰调侃道。
听到李泰的调侃,武媚娘眼波流转,嗔笑道:“媚娘喜不自胜。”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宦官的喊话。
“圣驾到!!”
李世民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李泰心中很是无语,自己正调戏着武媚娘呢···
上一篇: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下一篇: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