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第275章

作者:荀焱

听到这个消息,朱瞻圭激动的曾的一下坐了起来,随后一阵倒吸凉气,又躺了下去。

“哎呀,你看你!”

见朱瞻圭一惊一乍,担心其伤口裂开赵灵儿,第一次发了脾气。

朱瞻圭尴尬的笑了笑,对横眉冷竖的赵灵儿歉意道。

“一时太激动,夫人莫要生气了。”

这一声夫人,把赵灵儿刚升起的气瞬间浇灭,随后轻哼一声,掀开被子,检查了一下朱瞻圭的伤口。

一旁的胡善祥尴尬的吐了吐舌头,心想着早知道朱瞻圭这么激动,就等过几天伤好一点再说了。

确认伤口没问题以后,赵灵儿松了一口气警告道:“可不许再乱起身了,否则我们就不跟你说话了!”

“是是是!”朱瞻圭连连点头保证,随后期待的看向胡善祥。

“运载能力如何!”

胡善祥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回道:“奴婢没有亲自去看,那里毕竟都是男丁,奴婢毕竟一个女卷去不合适,所以就请父王去的。”

“父王回来以后高兴的很,说有了这东西,以后给军队运输粮草就轻松许多了,而且还不用担心消耗。”

“具体能拉多少没说,估计应该不少吧!不过父王说,想在皇宫周围安一个机车,可以给大明的百姓和官员们展示一下大明的实力,同样也让天下人重视工匠的技术,吸引更多的人才。”

老爹的想法朱瞻圭十分赞同。

华夏对工匠的不重视实在太久了,朱瞻圭多次对外重金悬赏好工匠,就那还有好多人保持怀疑。

工匠营里有好多老师傅,都是他们来朱瞻圭手下干活的徒弟请来的。

没有这些徒弟的帮忙,朱瞻圭还真请不来这帮隐藏在民间的高人。

至于老爹所夸奖的运输能力,对此朱瞻圭保持怀疑。

虽然工匠营那帮工匠们有着他大概描述的图纸,但科技技术手段不是光看就能会的,需要一点点的研究琢磨。

朱瞻圭心里估计,以他得知的初代机车体积,能拉个一两吨东西再加几个人,估计就不错了。

想到机车,朱瞻圭心里直痒痒,恨不得飞到金陵那边,跟工匠们尽快的将正式的机车研究出来。

只要拥有了机车,大明的兵力投送和运输能力,将会大大的提升。

北到北方草原,南到两广之地,西到西域沙漠,大明都能够十分轻松的掌握。

古代朝廷之所以无法控制住那么大的疆域,通讯和运输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将这两件事解决,通讯和运输都能朝发夕至,那就没有控制不了的地方。

运输的能力加强,也能加快商贸的发展,矿产的采集,以及各种资源的运输。

总总加强下来,大明的军事经济体系将会翻个几番。

有了花钱的地方,那些地主老财们,就不会把银子埋在地窖里了。

钱这玩意儿不花,那就是一堆石头疙瘩,只有能花的钱才算是银子。

想到了机车的好处,朱瞻圭看见了正给他按摩腿活血的纪云。

“云儿,你叔叔那边我安排的事情,他办的怎么样了!”

正认真给朱瞻圭按摩腿的纪元,连忙回道:“叔叔来的时候已经跟妾身说了,您交代的事情他已经办好了,路线已经差不多规划完毕,而且这次还是在当地百姓帮助下,找到了最完美的路线。”

“临来的时候叔叔让妾身问您,路线是直接交给工部去修,还是等您回去以后再做考虑!”

“这有什么好等的!”

铁路的距离、规划和建筑方法早已经制定好,机车只要照出来坐上去就行了,这哪有先等车再修路的。

对于火车的轨道,朱瞻圭跟工匠们研究了很久,把宽度定在了两米。

前世我国轨道大部分都是1米4几,据说这个距离是当初大英帝国定下的,正好是马车轮子的距离。

也有说是某个不靠谱的国王,用两个马屁股决定的距离。

后来大清修建铁路的时候,也是引进外国设备和专家,造成了尺寸都是根据国外的来。

我国成立有人提出过加大火车轨道宽度,增加运输力。但因为需要更改的代价太大,再加上当时的设备,有很多都是外国进口,只能照着人家的尺寸来,以至于到了现在造成了运输力极大的不足。

当然了,更主要是我国人口太多了,如果放到一个人口少的小锅,这么庞大的铁路高速路线,开上百里都不一定见一辆车。

有了前车之鉴,朱瞻圭自然不会再定前世的标准。

不过定多宽是个问题,火车的运载能力加强了,但动力方面肯定会不足,造成速度会降下来,如果缩小那还不如不改。

经过和工匠们的研究讨论,最终决定定在了两米的距离。

工匠营那边在项目定下来的时候,就开始生产轨道,如今已经将近两年了,估计已经储备了不少。

至于固定的水泥和钢材,这根本不是什么难题。

新学的书本,大学方面可是有专门讲这个的内容,工匠们研究了个把月,就把水泥和钢材给制造出来了。

虽然无法跟21世纪的水泥相比,但也达到了19世纪初中的水平。

想到铁路,朱瞻圭就有点躺不住了,连忙对着旁边给他扇扇子的赵灵儿道。

“你立刻以我的名义,写信给工部和锦衣卫还有工匠营,让他们立刻开始修建从金陵到北平的路线。”

“徭役那边也不用征发了,北边抓了那么多俘虏,不能让他们吃干饭。过段时间我会派人押送一批回来,让他们用这些俘虏修铁路!”

“我不管他们怎么修,我就给他们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内我要铁路正式成型,而且还要保质保量。”

“到时候我会亲自让人检查,出了任何问题,所有负责人一律革职查办!”

“还有也告诉他们,如果铁路在规定的时间修好,并且保质保量的话。”

“负责此事的几个负责人,我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完工之后我向老爷子给他们申请爵位!”

朱瞻圭打算下重注了。

只要这些人真的能在一年之内修好金陵到北平的铁路,而且还保质保量的话,给几个爵位又如何?

第247章:这话我说的,皇上圣旨都不顶用。

“殿下呀,咱们的银行和货币转换计划,可能要落空了,代价实在太大了!”

紫禁城暖阁。

率先带着户部大部人员迁过来的夏原吉,一脸苦涩的看着朱瞻圭。

靠坐在锦榻上,朱瞻圭皱着眉头翻看的夏原吉写的奏章。

从永乐14年开始,户部就开始在全国开设银行的计划,并且计划将宝钞的价值拉回来,彻底的断绝民间金银交易,以宝钞稳定货币。

不过后来朱瞻圭觉得宝钞实在太难看,没什么宣传价值就放弃了,决定将宝钞收回,换成新的有宣传意义的货币。

他打算换成老朱,老爷子,还有老爹和他的头像,这样不但有宣传性,还可以满足老爷子,心里那点非正统继承的自卑。

今年年初,大明银行便开始营业,结果大半年的时间,除了商会那边去存钱之外,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

普通老百姓路过富丽堂皇的银行门口,还以为是什么新衙门都躲的远远的。

户部这边宣传的热火朝天,百姓该干啥干啥,连带搭理都不带搭理的。

存钱能涨利息,贷款优惠的政策,更是连人问都没人问。

朱瞻圭无奈的扶额,之所以造成这个原因,他心里十分清楚。无非是朝廷在金钱上的信誉,已经被败光了。

你要说朝廷征兵打仗,或许还能招到人,可你要说关于钱的事,哦,那抱歉打扰了。

“殿下,至于您说的收回宝钞的计划,臣和下面的人算了一下,觉得不太靠谱。如果真要把大明所有的宝钞收回,咱们户部不说破产,也得伤筋动骨!”

“这样一来,咱们这几年的积蓄,就让咱们这一把子败光了。”

“虽然大明的老百姓有钱了,可咱们朝廷也成穷光蛋了。到时候你啊也在皇宫里坐不住了,还得出去操起老本行赚钱。”

夏原吉又狠狠地补了一刀。

朱瞻圭嘴角扯了扯,盯着夏原吉小心翼翼的问道。

“有多少?”

夏原吉摊了摊手。

“不知道!”

朱瞻圭瞪眼。

“你户部都不知道发行了多少钱?”

夏原吉满脸无辜。

“这玩意儿,缺钱就印缺钱就印,鬼知道发行了多少。”

朱瞻圭张了张嘴,有种想到宗庙里,冲着老朱的灵位怒吼一顿,把远在草原的老爷子拉回来,狠狠K一顿的想法。

尼玛,人家是坑爹,你们这是坑孙子啊,而且还是往死里坑的那种。

你们不懂经济体系就别乱搞啊,你们乱印倒是爽了,我他娘的想把经济体系拉都拉不回来啊。

朱瞻圭烦躁的挠了挠头。

“现在宝钞市值多少?”

“一贯比120文,而且这还是前几天的价格,现在说不准又掉了!”

“又掉了,朝廷不是有钱吗?怎么还会掉?”朱瞻圭有些疑惑。

“去打阿鲁台的时候,皇上又印了一批,说是补贴士兵伙食,有个四十万贯吧!”

“噗!”

朱瞻圭捂着胸口,差点吐出一口老血。顾不得自己刚刚结疤的伤口,用力的拍着桌子怒吼道。

“你这个户部尚书怎么干的,我不是说不许印钱了吗,我这边叭叭的拼命要把体系给拉回来,你们倒好,在后面拆着我的台。还想稳定金融体系,你们在想屁吃。就你们这种办事的态度,我还忙活瞎操心个屁啊,大家一起摆烂得了!”

“额,殿下您息怒息怒,注意伤口,注意伤口!”

夏原吉连忙走上前,扶住朱瞻圭让其坐好。

他来的时候太子妃可是交代了,皇太孙的伤口刚刚有点愈合,不能太过激动有大动作,否则让伤口崩了就唯他是问。

躺在锦榻上,朱瞻圭捂着腹部的伤口,大口的倒吸冷气。

伸手点着扶着他的夏原吉,“姓夏的,你要是不给我个交代,咱俩没完。要是你发起提议的,你这个户部尚书也别干了,去奴儿干都司数蚂蚁玩儿吧!”

夏原吉欲哭无泪。

这能怪他吗,当时他都差点用脑袋撞柱子了,可问题是皇上不听啊。

还说什么,反正发行了那么多了,也不差这一点半点。

再发行一点也能给国家省点钱,也能给自己的孙子减减压力。

“殿下,你又不是不了解皇上。在咱们大明,除了仙去的皇后娘娘之外,也只有您的话,皇上才会听了。”

“当时皇上下令的时候,臣和太子爷都要抹脖子逼皇上了,才把原本的要发行100万降为了40万,我们真的是尽力了!”

朱瞻圭狠狠的喘着粗气。

虽然心里恨得要骂娘,可也能理解夏原吉等人的苦处。

老爷子那人,别看只要自己提出来的意见,老爷子都会采纳。其实他跟老朱一样,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心里认定的想法和下的决定,一般人真的很难改变。

至于自家,老爹好吧。

在自己没回来之前,老爹说话在老爷子那里跟放屁一样,除了听个声,根本就不顶用。

满朝文武更别提了,除非是真正有用的意见,否则老爷子连理都不理,要是把老爷子给逼急了,甚至会拿刀砍人。

狠狠的吸了几口气,平息了一下伤口的疼痛。

朱瞻圭指着夏原吉怒吼道。

“去把户部的所有印钞设备全部给我收走,没我的命令,谁要再敢乱印一张,我砍他全家。”

“告诉所有人,这话我说的,老爷子的圣旨都不顶用!”

“好好好…您息怒,臣这就去亲自收设备,绝对不会再让他们印出一张来!”

等夏原吉急急急忙忙的离开了暖阁,朱瞻圭躺在锦榻上看着房梁,发出了无声的哀叹。

“尼玛,坑爹呀!”

永乐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