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家一锅出
他琢磨过很长一段时间了,认为种红枣好,百姓都种,哪怕是没有山,在门前种两棵大枣树也好啊。
李易微笑着听,听完问:“枣树怎么种?”
“枣核能种,还有根插。”曹云彬显然作过功课。
“其实还有扦插和嫁接,那么多少年可以挂果?”李易还是微笑着问。
“有个几年吧?”曹云彬不是很确定。
“你想在渭南种多少枣树?”李易继续。
“有山的把其他的树刨了种枣树,让渭南成为红枣之县。”
曹云彬握一下拳头,表示他有想法。
李易颔首:“咱们就算四年时间,挂果,但不到丰产期。
这四年当中看护枣树耗费多少精力?人工又是多少?
耽误的时间没有去做赚钱的事情,百姓家中缺钱怎么办?”
“啊?那个……可以慢慢种,一年种一部分,其他的时间去干赚钱的活儿。”
曹云彬愣了愣,很快又想到了办法。
“卖到哪去?一斤价钱几何?密集种植枣树,生虫子了如何处理?”李易还有问题。
“卖……卖……华州的东西卖到哪去了?卖给李东主你。”曹云彬看李易。
“我不买,河南道知道今年送到长安多少大枣吗?从渭南往西北、北边、东北,哪个地方种的枣都比渭南好吃。
我想要大枣,为什么不在那些个地方宣传种植?甚至派人过去指导种植?”
李易指新疆、陕西更北面、山西一大片地方,还没算河北省,光是河南道就提供了大量的枣子。
包括他那时的河南本地与山东,渭南不适合全民种枣,种一点自己吃还行。
“那……”曹云彬大受打击,自己好不容易想到个办法。
“百姓到时候耽误了其他的工夫,又赚不到钱,你拿脑袋扛也没用。
拍脑门决定,拍胸脯保证,在我面前,却绝对不允许拍屁股走人。”
李易知道曹云彬心思是好的,没考虑捞政绩,只想为百姓办事。
只不过想问题太简单,华州和同州的产业,自己李家庄子收东西,当然可以发展起来。
李家庄子要是不收呢?收那么多大枣有何用?渭南就不适合专门发展成大枣之乡。
一般是容易出现旱灾的地方才要多种枣树,固土防沙。
同时越旱枣子越甜,吃几颗枣子,就像一块果糖能够让人维持住一天的生命一样,关键时刻。
另外枣木的木材好,同时门前有枣树,夏天乘凉,再有邻居偶尔打个枣吃,邻里和睦。
渭南挨着渭河,有平原地区,有山地,还有台塬地貌。
现在渭南在大力养殖牲畜和鱼,耕种面积形成台塬长梯田格局。
整个京兆府长安外的二十个县,李易都规划好了。
渭南枣树有,却不需要专门政府干预。
真想发展,李易可以说一家种五棵枣树,不用多。
百姓自然会种,五棵够用,还不用操心管理。
曹云彬像犯错的孩子一样低头,闷声道:“不种了。”
“种,别不种,咱们渭南柿子树也不少,用柿子树来嫁接枣树,挂果速度快。
咱们这边都是涩柿,处理起来很费劲,主要是价钱不高,一般制作成柿饼还行。
红枣比柿子贵,为什么不教百姓更熟练地嫁接?
还有山里红树嫁接山楂的,苦杏嫁接家杏。
落实下去,从最小的方面开始。
如果每一棵柿子树嫁接一枝枣树,到时候枣子产量上来,咱们制作蜜枣啊。
大唐如今各地养蜜蜂的人增加,蜂蜜的价钱会随之下落。”
李易说蜜枣只为举例子,小枣才做蜜枣,小枣不甜,卖不上价,所以用来制作蜜枣。
大枣本身就好吃,凭什么还要用别的东西来衬托?
大枣一般晒干了就行,保存在通风的阴凉处,不然其本身会持续糖化,最后烂掉。
曹云彬对着李易深施一礼,服。
他终于知道差距了,自己想着成规模的事情,没考虑卖给谁。
李易根本不需要考虑卖给谁,利用当地的柿子树为枣数增产,枣子多了,百姓自己吃也行。
甚至考虑到了小枣制作成蜜枣,因为推广土蜜蜂养殖方法了。
蜜蜂分巢,数量增加,枣蜜想来也不错。
关键李易没批评,也没指责,仅仅是问了几个问题。
第1236章 因势制宜才有繁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以整体发展为框架、以技术支撑为骨干、以落实基层为细节。
从实际情况出发,稳固为民谋利思想,积极协调各部门职能,狠抓懒政、赖政不放松。
夯实地方产业基础,全面调研产业情况,加强宣传教育,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李易继续说着,给一众渭南县的官员上课。
如果没有他之前问的话和说的话,只有现在的话,听着会十分空洞。
联系上前面的事情,再听,会发现这便是醍醐灌顶、高屋建瓴。
没说错,不是说着玩儿的。
李易面对的是县官,换成村官,说出来的就是另一种,更具体。
再换成某一个百姓,他属于单独给出主意,让百姓干什么?养虫子,还是种枣子。
“不要怕艰难,草木尚存其志,何况人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闻恬,你说对不?”
李易讲的时候,永穆公主过来。
永穆公主轻轻点头:“嗯,对!咱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看,一寻常美女都懂。”李易对曹云彬等人说。
曹云彬:“……”
他知道这些话出自哪里,认可,却绝对不认可一寻常美女的说法。
大唐长公主寻常?皇室一辈儿就一个长公主,她是怎么寻常的?
你李易对寻常两个字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是,没错!”曹云彬不管心中咋想,回答却符合要求。
“吃饭了?”李易看永穆公主。
“还要等半个时辰,不过……他们想吃炒羊杂,喝烫的白酒,暖和暖和。”
永穆公主道明来意,找李易去炒菜。
“你想吃什么?”李易不管别人,先问永穆公主。
“回锅肉、葱爆羊肉。”永穆公主爱吃肥瘦相间的肉。
回锅肉必须是五花三层肉,葱爆羊肉当然同样有肥的,不然为什么要拿葱爆?
“行,先给他们炒羊杂,然后再来个溜肝尖,等他们吃上了,咱俩再吃回锅肉和葱爆羊肉。”
李易对永穆公主挤挤眼睛,一副咱们偷摸吃的样子。
永穆公主抿嘴儿笑,点头表示支持。
然后两个人就手拉着手走了,李易不讲课了。
“明府,东主刚才说的是什么?我没听懂。”一个在旁边一同听的族老问曹云彬。
“说我们当官的要帮大家把事情办好了,很困难,但得坚持,而且已经有方法了。”
曹云彬用最直白的话说出内容。
具体的不用跟族老说,等操作的时候再提。
百姓们不操心这个事情,小孩子们更快乐,冰糖葫芦制作好,他们人手一串儿,拿着跑来跑去。
大人也不管,没人喊‘小心,别扎了’这样的话。
孩子自己就懂,正常情况吃糖葫芦的孩子,就没有一个能把自己给扎了的。
除非是从小娇生惯养,然后对那个竹签子不熟悉。
小孩子吃糖葫芦,不需要直接把签子的尖给提前弄掉。
孩子吃掉第一个山楂的时候,发现吃第二个费劲,横着撸,嘴角不舒服,他们会用牙咬住签子掰。
掰掉一截,下面的还是第一个。
凡是横着撸,最后剩一根完整签子的,都是不会吃的。
北方的孩子吃糖葫芦,一边吃一边处理签子。
因为嘴小,横着咬,无法一口吃下去,而且也舍不得糖,万一没咬好,糖掉了呢?
“如何?”李隆基吃上炒羊杂,问在那里继续做菜的李易。
“一心为民,不过手段还要改进,愿意萧规曹随,又有自己的想法,不错。”
李易给曹云彬一个正面评价。
他看出来曹云彬确实想为百姓谋利,并非要弄政绩。
“孙冠呢?”李隆基叫出孙冠的名字,庄子里的学子。
二百二十人加上四十二个人,他每一个人都记下了。
“稳!”李易给出一个字的评价。
他知道孙冠有想法,却觉得时机不对,一直在等。
等渭南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后,再提其他的事情,从小改变开始,到最后为大改变。
李易说着,从旁边拿过来一个装着沙子的盒子。
于里面掏出二十只豆虫,竹签子一穿,放到油锅里炸,炸好装盘,配上辣椒酱和果酱。
果酱少,只够蘸两只豆虫,给小家伙准备的。
小家伙正在给郭子仪喂糖葫芦,郭子仪单手端着重机枪站在旁边,脑袋来回转。
李易都怀疑,遇到突发情况,那个端枪的胳膊还能不能快速反应。
重机枪啊,很沉的,一直端着,肌肉不僵直?
郭子仪吃一个山楂,小家伙又去喂别人。
武婕妤看看保暖婴儿车里的包儿,发现有一条路不仅仅是崎岖,而应该说是走不通。
小家伙出生跟别的孩子就不同,这么小,居然懂得‘笼络人心’。
包括自己都吃了一个小家伙送来的糖葫芦山楂,小家伙那纯真的样子,叫人想要呵护。
若仅仅如此,倒是不担心了,一个总想讨好别人的皇嫡子,他将来会十分软弱。
可怕的是,小家伙小手冻通红,然后他自己把衣服解开,手放到衣服里面去暖。
在这个情况下,他对着别人还是笑容不改。
这种坚忍和阳光,会激励人心的。
他才几岁呀?等他再大一大,李易会教他什么?
“看,当地百姓选择的时机非常好,现在就有大量的青蒜,正适合做回锅肉。”
上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下一篇: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