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家一锅出
……
张孝嵩和樊凡在等雨天,他俩要玩次大的。
长安下雨了,整个京兆府都在下。
“哗啦啦啦啦啦啦下雨了,看见大家都在跑……”李易抱着吉他给永穆公主唱歌。
下雨了,永穆公主给孩子们上完课,哪都不去了,找李易玩儿。
李隆基没来打扰,李隆基在兴庆宫呢,还未回来。
“李郎,女子天气好点的那种。”永穆公主不愿意听现在李易唱的东西。
她比较直接,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马上说。
“那行,我换一个乐器,大提琴,我给你拉一个花好月圆,这个其实是女的唱,我现在没变声,我给你唱。”
李易从善如流,拿过大提琴给永穆公主唱:“浮云散,明月照人来……”
李易喜欢他那个时候姓周的唱的版本,最开始的一段,乐队始终在低八度的位置进行。
把演唱者的音质给单独体现出来,不像后来一些歌曲,哐哐哐伴奏压过主唱。
李易理解很多模式化的歌曲出现的原因,人家不想成经典,就是想赚钱,有的甚至是赚生活费。
但他拿出来的必须是经典,抄难道不应该抄好的?
永穆公主听着,脸红了,这歌怎么感觉那么艳呢?李郎太坏了。
李易却在认真地拉着、唱着,这首歌可不是鸳鸯蝴蝶派,属于旧上海的风格。
配器什么的都不一样,带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包括他那时的闽南的、陕西的、西藏的、内蒙古的,必须有自己的东西。
但一说粤语歌,首先想到的是香港,而不是广东,广东在这方面提供的艺术曲目比不上闽南。
闽南的曲目更多的是以民族调式的小调形式展现的,运用五声调式比较多,不采用清角和变宫。
而江苏的曲子呢,更多的是带了倚音,通常是前倚音。
换成西藏那里,还有新疆那里,采用的是后倚音风格。
李易在拉在唱,心中想的却是各种对比。
“李郎我会了。”等李易唱完,永穆公主把大提琴拿过去,她要自己唱和拉。
李易弄出来新乐器,她就会先去学,这个东西在懂得乐理之后,更多的是熟练工和天赋。
只要熟练就可以,而天赋是拔尖。
永穆公主还有李易送的钢琴呢,钢琴是所有乐器中音域最广的。
但钢琴不能代替所有乐器,弦乐和管乐、打击乐器,钢琴都不行,音色决定一切。
永穆公主自己拉自己唱,一遍之后,她对李易说:“李郎,我喜欢大提琴。”
“那可不行,你应该喜欢小提琴,大提琴太低沉了,小提琴其实音域也很广。
但弦乐吧,它所表现的是,诶?没问题,对,弦乐不影响心情。
音乐也不应该以乐器来区分,在于其表达,你应该有个完整的人生,而不是一直被牢笼所保护。”
李易不喜欢大提琴的低沉,大提琴不管怎么演奏,都比不上小提琴和其他乐器活泼。
除非是贝大提琴,然后弄摇滚,这个时候那个低音就厉害了。
厉害的贝大提琴手可以用低沉的共振带出来激情的释放。
但是,不适合女孩子,女孩子那么玩,按照传统思维,就是太浮躁了。
就跟他那时的女喊麦一样,为什么要喊呢?南曲的女子也能调动氛围,却不用喊,因为素质和圈子。
……
“看这两个孩子,在一起相处得多好啊?媛淑整天快快乐乐的。”房子外面,豆卢贵妃跟李旦说。
李旦把手放到豆卢贵妃的肩膀上,轻轻搭着:“朕曾经无能啊。”
他知道永穆公主的快乐因为什么,李易足够强大。
其实也是一种联姻,把永穆公主许配给李易,拉近双方的关系。
不同的是,两个人年岁相当,李易没有别的女人。
而李易认可这个,总是宠着永穆公主。
“总算是给媛淑一个好的归宿,小易我还担心他不近女色呢。”豆卢贵妃从另一个方面说起。
她这样的人,不怕选的男人好色,怕得是男人不好女色。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从现在的情况看,豆卢贵妃觉得李易哪都好,尤其是有时候像孩子一样不着调。
给人的感觉是特别有意思,有点什么事情商量着来。
一般都是媛淑提出问题,然后小易这孩子给出好几种解决方法。
最后媛淑不选择,她会问小易哪个好,说哪个她就信哪个。
这种‘夫妻’关系,一般的家庭想都不要想。
第1098章 日子好过民心真
大雨中,种粮、种菜的百姓在泡草木灰,等雨后太阳出来,喷洒到作物上杀虫。
尤其是黄瓜,雨后出太阳生蜜虫。
高粱生粘虫,在收获完小麦种下高粱后,已经割了不少草放在垄沟里。
有粘虫的地方,夜蛾会跑到草上产卵。
等它们产完卵,把草收集起来烧成灰。
现在也用草木灰水刷一刷高粱叶子,长得跟玉米似的。
如今京兆府百姓只种冬小麦,不等着轮换种春小麦。
冬小麦生长周期长,小麦含淀粉多,吃着比春小麦香。
等今年李家庄子在同州等地种的籼稻再成熟一次,留下种子,明年冬小麦收割后,开水田,种籼稻。
往后就是一茬冬小麦接一茬籼稻,把地肥补足了。
收获完籼稻,养一个月地,再接着种冬小麦。
米也有了、面也有了。
其他的地再专门种蔬菜,顺便起大棚。
当然,豆地不用喷洒草木灰水,里面养着豆虫呢。
“往后种什么就定下来了,省心。”
大池子泡上草木灰水,盖上防雨的盖子,大家在外面的棚子下休息聊天。
“定?可不一定,看李东主,李东主弄到了好的菜,他会调整种植的品种和时间。”
另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种的菜时间不同、品种不同。
以前种起来会犹豫,收完一茬菜,再种哪个。
现在照着报纸上说的办,还有的明明能再长上半个月,为了给其他的菜抢时间,提前罢园。
需要起大棚的地,种的又是一种情况,正好符合冬天黄瓜、茄子等作物能够下来的时候种植期。
要是晚一段时候种,黄瓜可以卖到三月份。
报纸上列了表格,大家自己选择。
“日子一旦开始好过,我发现越过越好。原本家里穷,攒不下东西,整天忙,现在变了。”
“李东主的工具叫我们节省了时间,又不去给官府白干二十天活儿。”
“有了大水缸和更多的坛子,积酸菜、腌咸菜,冬天可以有更多的菜吃,还有工夫制作干菜。”
“李东主帮着抢出来两个月的时间,生活好了几倍。”
众人聊了聊着,脸上的笑容多起来,话题从干活变成了夸李易。
当初穷,没有缸,想制作酸菜和咸菜也制作不了,尤其是酸菜。
大部分时间泡在地里,没工夫采别的东西卖到李家庄子,哪怕是阴干菜的都腾不出手。
有了一点钱,买来缸和坛子,冬天的生活质量直接提升,不用自己种田,再去管别人借粮。
新衣服穿着,新的器具用着,慢慢还李家庄子提供的贷款。
还的钱和自己单独去买的一样多,却能提前穿用。
“边关还打着仗,希望少死咱们的人,多占地方,听说那里养牛羊最好。”
“牛羊好,离着远,从那边运过来,羊要吃多少草?价钱还是高,不如眼前的鸡鸭和猪。”
“今年的猪肉价钱能便宜,梁掌柜他们办了大型养殖场,北面的各州人帮忙养。”
“可以把最远地方的羊赶百十里路,另一个地方的羊,继续赶过来,这样咱们不就有更多的羊肉吃了么。”
“问问朝廷缺钱不,我愿意捐五十钱,帮边关的将士买东西。”
“对,等雨停了去问。”
“穿上蓑衣戴斗笠,现在就问,我捐一百钱。”
村民说着,穿戴好,互相说着,一村人全愿意捐,派代表跑去县衙门问。
衙门的人听懵了,还有人愿意捐钱帮打仗?
似乎除了李家庄子,没人管军队的事情。
衙门不知道怎么处理,他们告诉县令,县令在惊讶中写信给长安,派人骑马冒雨送去。
马走驿站渠道,天黑之前,这个县的文书到了。
京兆尹负责,京兆尹是源乾曜,之前刚当上宰相不长时间,被赶下去。
他同样无法做主,只好找到政事堂,把情况说明。
“要,还是不要?”毕构拿不定主意。
宋璟想一想:“应该要,不要会寒了百姓的心。”
苏颋出声:“那点钱有什么用?归谁管?归户部还是归兵部?”
毕构找个桌子坐下,展开纸写信:民忧边关苦,筹财及官府。一众有全村,百邻无漏户。当收赠浆壶?或拒留炭釜?朝堂终难决,愁事问东主。
“好了,送李家庄子给小易。”毕构把信装在信封中,叫来个人送走。
宋璟无奈地摇摇头,苏颋笑着点点头。
信送来的时候,李易正在制作回锅肉,亲自动手,永穆公主在旁边看,要学。
永穆公主爱吃肉,尤其是五花肉。
今天下雨,有点潮,李易准备放点辣椒和青蒜来炒五花肉。
他没有青辣椒和红辣椒,就放胡萝卜配下色。
其他的都有,包括豆瓣,不是黄豆的豆瓣酱,豆豉那种,是蚕豆的。
永穆公主拿到信,看一遍:“李郎,毕宰辅说一村百姓全愿意给边关的将士捐钱,一个不差。
问是当作箪食壶浆收了,还是告诉百姓留着买柴火什么的做饭吃?政事堂不行了。”
李易在切肉,旁边的青蒜已经切好了,等切完人就先煸炒辣椒跟花椒。
听完永穆公主说的事情,李易皱一下眉头,他也在考虑收不收百姓捐的钱。
“告诉说收,然后……”
“李朗,毕宰辅写得是民忧边关苦,筹财及官府……”永穆公主把原文念出来。
“闲的,写:民丰得吃穿,将士守边关。百姓诚相助,军兵愿并肩。十钱当为限,半尺拒作宽。但买辎重送,更应广告宣。”
李易手上动作不停,给出回信。
上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下一篇: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