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4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这个铜的火锅带烟囱,从中间加炭。

众人不知道,这是未来的东北地区使用最广泛的铜火锅,最开始是满族,后来首都也有,又传到各地。

这种锅的不同就是涮酸菜的时候,酸菜是绿色的,其他不是铜的锅,酸菜是黄色。

“等他起来,朝堂之上……”姚崇就是小心眼,总是觉得李易会抢他的位置。

张说其实一样小心眼,李易都跟李隆基说了。

他夹着肉片在有着牡蛎锅底的鸡汤里涮涮:“难不成他现在就没有位置?陛下在朝堂上一说起新的利农东西就高兴,还总跑到禁苑去看那三千羽林飞骑。”

“羽林飞骑确实厉害呀。”姚崇又郁闷地评价了一句。

他去看过羽林飞骑在禁苑中训练的情景,那是真拼命啊。

最可怕的是,三千人,没一个叫苦叫累,一个个意志坚定。

整个大唐就没有这样的军队,他们究竟经历过什么?

他们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

那今天是怎么回事儿?

姚崇觉得,即便整个千牛卫都打不过那三千羽林飞骑,那一个个训练时就穿一个四角裤,满身伤痕。

李易,你对他们到底做了什么?

“百工策略似乎对他无用。”张说想起了精钢制造的事情,一脑袋圈圈,恨不得撞墙。

“那也要坚持下去,万一有个好的呢?这羊肉怎么是卷?”

姚崇吃了两片肉了,才发现问题,羊肉是一个个卷,怎么做的?

张说早就发现了,叹口气:“所以说李易手段非你我可想。”

……

李易院子。

“易弟,羊肉怎是成卷的?”李隆基和王皇后又来了,天冷,下雪,心情不好,于是过来调整心情。

“冻的,把瘦肉和肥肉放在一起冻起来,然后再切,就成卷了,肥瘦搭配才好吃。”

李易随口说出如何做的。

一般富贵的人喜欢吃瘦的,穷人喜欢吃肥的,爱好吃的人喜欢吃肥瘦相间的。

吃得多了,会发现,太瘦了不好吃,口感差。

“叔叔我们吃的就是先放一些瘦肉,再放一些肥肉,一冻,切出来就是这么漂亮的纹理?”

王皇后对肉卷好奇。

李易摇头:“不,嫂嫂,他们吃的是,咱们吃的是完整的羊肉,也冻了一下,但却是自带纹理。”

“那这个小瓶子里装的甘油,不是做香皂剩下来的东西么,你要卖一千文一小瓶?”

王皇后拿起个小琉璃瓶,里面装着甘油,肥皂生产副产品。

她早就开始用了,很舒服,尤其是现在天冷,抹在嘴唇上,嘴不干裂,比抹其他的油好,没有难闻的味道。

“叔叔,你给我用的甘油,卖他们应是多少钱?”王皇后抹一抹甘油,觉得与自己用的不同。

“不卖,三哥和嫂嫂用的是蜜蜡、冰片、茶油、甘油,一同制作的护肤膏,有甘油给他们用就够了。”

李易说出配方,也没啥可保密的,没有甘油调和,除非别人能直接弄出来凡士林,那就不需要其他的了。

可惜,自己都弄不到凡士林,所以才用蜜蜡代替。

李隆基咽下一口肉,突然问:“易弟似乎对富人看不惯?”

“三哥只说对一部分,我是对为富不仁的富人看不惯,是对官商勾结的富人看不惯。”

李易说出自己的看法,又道:“每一次朝代更迭斗争,其实都是财富的分配破了临界点。

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无底线的手段积蓄财富时,雪崩就来了。

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一个人拥有吃不完烂掉的粮食,却看着许多人饿死而不拿出粮食的时候,也就是他要死的时候。

道德与律法的约束,在那一刻,都显得苍白和无用。”

“叔叔说得好。”王皇后就觉得对。

因为当初李隆基还没有现在地位的时候,也很穷的。

过生日的时候连碗面都吃不上,是她爹把一件皮毛大衣当卖了,才给李隆基做了一碗有肉的汤饼吃。

“为富不仁者当诛。”李隆基想了想,似乎也想明白了社会利益分配的问题。

“三哥,杀是杀不完的,就如咱大唐与吐蕃的战争,以杀止杀,并非上策,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正途。”

李易说,他想通过三哥把一些国家斗争理论传上去。

“不杀?不杀如何安四方?”李隆基霸气显露。

“把敌人变成自己人就行了,如今吐蕃国力强盛,乃是天道缘故,那里暖和了,从松赞干布时就能大面积耕种,还能种水稻。

原来不行的,原来只能种青稞,然后松赞干布娶了咱们的人,带去了很多工匠和技术。

现在再想用兵力去压服,不可能,那里是高原气候,缺氧,就是喘不上来气儿。

不过换成我,我拿买卖就能把人拉拢过来。所有的争斗,都是最上面人的想法争斗,叫意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咱不夺那些东西,咱融合,用好生活来融合。

三哥和嫂嫂看我的庄子,若张家村是敌人,我有强弩老兵戴甲,又有钱财,再照顾张家村百姓。

即便村正张肖想打我,他也打不动。我想废了他,轻而易举。在兵力震慑下,有钱就足够了。”

李易说地理、天文、政治、经济、人性、斗争。就这一番话,全说明白了。

“如此说来,用兵防守,不打也行?”李隆基捞干货,总结出来。

“对,只要武力顶在边境,让他们不敢过来,其他的就好办了,卖酱油我都能给他们搞垮了,三哥,这叫经济战。”

李易胸有成竹地说道,因为历史上有很多庞大的帝国都是这么废掉的。

第0091章 经济之道当如是

复问吐蕃军事情,但言两地一输赢。应启边贸寻常事,经济定在军前行。

李隆基喝口酒,慢慢理解李易说的话。

待他夹起肉扔进火锅中时,出言询问:“易弟觉得吐蕃还会来打么?此次我大唐歼敌三万余,号称十万人数的吐蕃九曲强兵损失惨重。”

“小规模摩擦还是有的,吐蕃的大相乞力徐,算是个能人,他监国,在危急时刻,想趁我大唐内政交替不稳,在黄河那里多占土地。

目的是联系当地的贵族,作样子给别人看,他早知道大唐不可能答应。

即便那样,还是要说和盟,然后偷袭,选的时间恰好是大唐无法长驱直入的季节。

之后,吐蕃无力主动出击,定然会与另一边战场上的白衣大食、突骑师部休战。”

李易缓缓地说出吐蕃面临的情况和选择。

“白衣大食和突骑师部厉害吗?”李隆基对吐蕃在另一边的战斗了解的不多。

“如吐蕃不打我大唐,可以追着两部打,吐蕃对那边成战略进攻之势。

吐蕃是想抢一块我大唐的好地,作为吐蕃的后勤供给地。

吐蕃地处高原,生活不易,必须寻到平原之地。

无论是打大唐,还是打白衣大食,目的皆如是。”

李易从根源上说吐蕃为什么要拼,而大唐这片土地,谁都想要。

李隆基认真听,复问:“接下来呢?”

“接下来自然是吐蕃与其他势力结盟打我大唐,会打我大唐大宛都督府,联合的正是白衣大食。

再下一步,联合突骑师部,还是打我大唐那一圈,安西都护府的焉耆、龟兹、于阗、疏勒四个军镇。”

李易告诉李隆基吐蕃要怎么干了,打两个地方,其实就是挨着。

李隆基不由得一哆嗦,易弟又测算天机了?

“易弟你的寿命。”李隆基着急,他怕李易出事。

“啊?啊!三哥无须担忧,未碰天机,乃是推算,你想啊三哥,吐蕃跟人家联合了,大家没事做,自然要找事。

白衣大食和突骑师部挨着咱们,白衣大食如今兵力比突骑师部强。

吐蕃想要消耗大唐和白衣大食的兵力,当然要先糊弄白衣大食来打。

然后才能再找突骑师部,他们两个连吐蕃都打不过,又怎能打得我过唐军。”

李易找理由解释,为什么是那样,先知道结果后推论,容易许多。

“如此便好。”李隆基松口气,王皇后跟着放下心。

王皇后跟着说:“叔叔,咱们能一下子把他们全灭了么?”

李易轻轻摇头:“地方太大,劳民伤财。眼下大唐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把隐民给喊出来,大力发展经世济民之道。”

“吐蕃和白衣大食、突骑师部,该怎般?”李隆基有疑问。

“开边贸,与吐蕃打,好多桥梁、栈道被毁。然,有小路可通行,咱们走私,顺便拉拢吐蕃贵族和豪商一起走私。”

李易给出主意,贸易断了不行啊,缺骑兵和牛羊肉,还有藏地的药材。

李隆基很自然地问:“卖东西给他们,岂不是帮他们?”

“一国一地,产出有限。未有新法叫地增产、养殖增加,每卖东西过去,那边自然要减少物产。

粮食是根本,我们卖其他的东西过去,换吃食回来,吐蕃缺吃食。

如酱油,三哥你我各为一国,你国中种大豆,一斗五百钱,我买来做酱油,卖一斤给你,换你一斗大豆,我所用大豆不足半升。二十倍差价。”

李易举个简单的例子。

李隆基瞬间明白:“好,正该如此。”

王皇后在旁边说:“换来换去,就把我家三郎的大豆都换到叔叔你手里去了,双方军力相差不大,三郎麻烦了。”

李易颔首,对,这就是贸易顺差逆差的关系,涉及到了技术因素在其中。

“走私,走私好。”李隆基堂堂一国皇帝,准备玩走私,他知道吐蕃缺什么,首先是茶叶。

用茶叶找人走私过来,换马了、羊了回来。

其次是丝绸,吐蕃有钱的人想要。

……

另一头,裴耀卿坐在主位上,听着一个个有才之士在那吟诗论赋。

大家提前准备好了文章,拿过来,好叫长安令看上眼,明年科举的时候获得个好名次。

裴耀卿不动声色,只是听,越听越不想听,明明不错的人,跟本地东主一比,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陛下若是知道今日盛况,定然高兴。”裴耀卿身边坐着的一个国子监监丞童齐出声。

国子监监丞从六品下,裴耀卿的长安令是正五品上,双方实权和品级俱差一大截。

童齐过来捧场,让人知道,国子监的人在。

“正是。”裴耀卿心情突然变好了。

他想到的是,对呀,我怎能拿他们与李易比,李易陛下亲自过来,有多看重?

而这些人,值得陛下亲睐么?

不错,不错,都很不错,加油!

众人吃着、喝着、吹捧着,庄子里的人来了。

他们端着托盘,托盘中有红绸,红绸上面摆放着一个个三寸长宽一寸半厚的刷了桐油的木头盒子。

庄户每人送一个,送完离去。

另有人抬来十个箱子,箱子里装着铜钱。

四百缗,即四十万钱拿过来,一缗重六斤四两,共重两千五百六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