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家一锅出
“呵呵!”李隆基笑了。
他已经知道降户安排到哪里了,华州和同州被李易买下来的一大片山。
到那边,李家庄子提供耕牛挽马和工具,开垦梯田吧,种新的稻子。
谁来看管?长安十六卫加羽林飞骑。
后勤显然要由李家庄子承担,李易准备好了。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自己还担忧易弟买了地无人耕种。
毕构又起来:“陛下,臣以为上策可行,李易那里确实少人耕种。”
说完他不坐下了,不然一会儿还有话要说,来回折腾。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姚崇三个人几乎同时出声,李易已安排妥当。
二百多里的路,羽林飞骑和十六卫往来接班无阻碍。
后勤李易会管好,等降户开了田,朝廷增加租子。
李易相当于又找到一群俘虏,九姓降户有近三万人,种梯田够了。
其中的女子,相信李易会给安排其他的动作,甚至把降户的孩子召集起来上课。
“如此,李易需要更多的钱。”毕构眼睛冒光。
安排三万人,后勤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李易庄子的钱够不够?不够他不会使劲印刷兑换券,他会想办法赚钱。
他赚钱……
“陛下,臣请朝廷给李易补贴。”毕构说出来一句叫大家感到不可思议的话。
户部尚书主动给李易补贴?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如何补贴?”姚崇问。
“修路,修水网。”毕构回答。
“知古不是已经说了么?你二人单独研究的。”卢怀慎说之前的事情。
“他只说修水网,没说修路。”毕构强调修路。
“还有吗?”李隆基警惕。
“还有?哦,还有减免一部分那里的租……”
“好,免去李家庄子租税。”李隆基接过话,答应了,你毕构自己说的。
“臣……对。”毕构一闭眼睛。
他要说的是减梯田的租子,租子是以后的事情,李易现在要弄钱,他准备看看情况。
万一跟煤油灯和暖水瓶一样的东西呢,成本低,卖价高。
税眼下是不能收,还有将近三万的降户要来,可是户部能帮着卖呀。
户部卖面条有自己的钱和部门,从李易那里进一批货,跑远一点卖,赚差价。
商人买不也是跑出去赚差价嘛!自己户部资金多,人手充足。
等新的安置地点都处理好了,再收税。
咋就全免了?
毕构盘算着,打算晚上去问问李易,税的事情放一放,大批量进货的谈谈。
“陛下,臣要看地图。”卢怀慎知道毕构又郁闷了,他没管,他想瞧瞧那里的情况。
李隆基向高力士颔首,高力士跑到旁边打开个箱子,从中拿出来地图。
不是李易原版画的地图,放大了,放大了三倍。
李易的地图有的地方标注得不清楚,京兆府周围的地方羽林飞骑学会画地图后,又补充。
其他地方的暂时还以李易的地图为准,京兆府用新地图。
华州与同州就在地图上,山和平地、峡谷表现出来了,有等高线。
地图看着很乱,线条多,名称多,还有数字符号,旁边空白处数字符号写备注。
这是纯粹的军事地图,救灾的时候能用。
大家一起看地图,地图上李易买的地方是山,周围有洛水、郃水、黄河、渭水。
“好地方,铁勒九姓不善水、不善山,李易给他们安排到了山水之地,他们没有兵器,不懂山水战斗,攻无可攻,守无可守。”
毕构先给出评价,他觉得那地方就适合种梯田。
周围全是军队,距离长安二百多里。
把路修好了,加上之后大量轮船,铁勒九姓想反没有办法反。
李隆基脸上是淡淡的笑容,表示矜持。
朕的易弟出手,还用你们夸?
第0676章 成套出计铁索桥
“若此地安置降户,大武军可与京兆府连成一片。”
卢怀慎表现出了他的宰相才华,他看到的情况比毕构看到的还厉害。
大武军处在边关地区,冬季苦寒,朝廷只能给正常的军资,还要被将领多拿走一部分。
有了个新的地方,那边的军队要往回不停奔波,防备冬天黄河结冰降户从河上逃掉。
看上去那边的军士们很苦,但不要忘了,李易在支撑降户居住地的后勤。
他能看着另一边的军士白跑一趟?只为了巡逻?
他会趁黄河结冰,给那边输送物资,正好长安的路要打通过去。
卢怀慎敢拿脑袋保证,降户一到,大武军地区会拿到李家庄子的东西。
运输队伍、羽林飞骑、十六卫轮换的时候,正好带过去。
哪怕是一个肉罐头、一个水果罐头,一个皮帽子,对于大武军的军士们来说都是好东西。
“老夫不如也。”姚崇自然也看出来了,李易出手开始玩成套的了。
看着李易是呆在庄子,实际上手伸得可长了,哪里有事哪里就有他。
张说点点头:“运筹帷幄,现在李易只需要赚钱。”
说话的时候他看毕构。
毕构:“……”
他想跟张说换个位置,让张说当户部尚书,他当宰相,哎?这个行啊,宰相谁不愿意当?
“老夫晚上去李家庄子。”毕构嘟囔一句,说给李隆基听。
“看到好东西……”李隆基说五个字。
“免税了都,户部暂时不用李家庄子提供钱。”毕构明白,看到了不准惦记。
四个人离开兴庆殿,回去安排把降户内迁的事宜。
毕构晚上跑到李家庄子,路上即便坐在车中,依旧出一身汗,闷热。
“老毕来了?先喝碗冷面汤,一起吃烤串儿。”李易招呼毕构。
毕构现在进庄子可以不在灞水桥头接受检查并等待了,他好歹是个尚书。
毕构不客气,端起冷面汤灌两口,找位置坐下。
宫女太监们挪一挪,给他送来洗手的盆和香皂、手巾。
“今日并州长史王晙上书了,给出来上中下三策,我等决定免去你庄子的税。”
毕构说出一句一般人听不懂的话,眼睛盯着烤串儿。
他平时吃不到烤串儿,尤其是调料如此全的烤串儿,他没有辣椒面。
“老毕,大唐的铁多了,还有水泥,黄河那里原来的竹索浮桥,改成铁索吧,就叫蒲津桥。”
李易也没说降户的事情,大家都明白。
他要改桥,历史上就有铁索浮桥蒲津桥。
正好是那个位置附近,现在属于竹子编制,大部队不好用。
历史上是李隆基时代给弄出来的,不是现在,用了很多铁。
“如何改?”毕构心中想到的是两岸的往来,冬天还好说,夏天竹子的桥和摆渡太费劲。
“先用混凝土制作墩子,粗铁棍安排好位置和结构,用铁索链延伸过去,铺板子,下面放船。
制作成浮桥,冬天不用放船,趁着结冰,把铁链拉过去,铁链知道怎么运吧?”
李易怕毕构不懂,刻意问一声。
“先用麻绳,逐渐加粗绳子,再拉铁链,两岸要先把墩子建好,不然挂不住。”
毕构没拿正眼看李易,意思是你当老夫是白痴。
“对呢。”李易给点赞,老毕就是聪明。
毕构喝口冰镇的黄酒,拿起一串不知道是什么肉的肉串儿:“然后等铁更多了,就把岸边的混凝土替代,然否?”
“不然。到哪是,我就有新的建桥技术了,咱们在黄河里打墩子,需要大型驳船。
在黄河水流不湍急的时候,把驳船当成跳板,建钢筋混凝土柱子往里砸。
砸进去之后,再一个墩子一个墩子把外围阻水,然后增加底部墩子边缘,用混凝土。
当墩子打完,在上面直接架桥。过程很烦琐,用的铁并不少。
好处是修完了,从上面直接跑马车,与平地无异。说白了就是技术不足用钱补。”
李易要在蒲津桥的旁边建黄河大桥,打墩子,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很高端。
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是财力,技术他解决。
丰水期不行,枯水期也不行,下游的枯水期可以,下游是真枯,没有水。
“木桩桥也是这么打。”毕构想了想,有印象,木头支撑的。
圆木头下面削尖了,用桐油泡啊泡、晒呀晒,之后打进河里。
“一个原理,另一种咱现在学不来,那需要抽水机,硬下。”
李易给毕构半个烤茄子,放了许多蒜泥。
“小易,这等事情你也懂?”毕构发现自己怎么就看不明白李易呢。
“略懂,见笑了。”李易谦虚。
毕构:“……”
“老夫来之前,陛下警告老夫,不得管你要钱。”毕构尝一口茄子说道。
“相当于养,现在管我要,我不会给你。等过两年……你未必还能当户部尚书,那时钱就多了。”
李易坦言,该给的时候给,不该给的时候一钱也不给。
他只是没想到毕构会愿意把税全给他免了,他通过历史资料知道,毕构这个人有点死板,比宋璟差一点。
姚崇、宋璟、毕构、张说、卢怀慎,这些人其实才是支撑起开元盛世的人。
“那你有什么新产品,赚钱的,户部帮你卖,赚一个差价,不然商人也一样。”
毕构立即换成这个话题了,一点没变。
“有。”李易一如既往,好说话,而且有问必答。
“什么买卖?”毕构都不好意思了,果然有东西。
上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下一篇: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