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393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他明白了,大唐开会,你们全过来,然后商量给谁多少治疗疟疾的大蜜丸。

“他们有疟疾没?得了后死人不?”李易反问。

“有,他们的疟疾还多呢,疟疾有的时候就死了,有的可以挺过来,接着又犯病,不知道什么原因。”

李成器觉得把握高了,面对生死,要是有个办法可以解决,自然会让人趋之若鹜。

“蚊子传播,加入蒿子的花露水可防御,甚至我可以研究出来加蒿子的香皂。

而治疗这种病的东西,现在只有一种。

另外的有很大副作用的金鸡纳,还在遥远的大海中的一个地方。这个东西是……”

“不要告诉我,我不想知道,你庄子保密就好。”

李成器一听李易要说具体的东西,拒绝听。

“听了也没事儿,他们不会做,我跟周刚说话的时候,为了不让他弄清楚,我还提到加热了呢。”

李易笑着说,连周刚他都防着一手。

李成器跟着笑,这才是自己的易弟,该糊涂的时候糊涂,该精明的时候精明。

有时候看上去傻傻的总吃亏,一旦认真推动什么事情的时候,别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咱们大唐人也需要吃,蜂蜜太难得,还有人用来随便吃和制作香,香那个东西一点燃就烧没了。”

李易提起制作大蜜丸的主要原料,蜂蜜。

糖已经够贵了,蜂蜜的价钱可想而知。

“养蜂的人需要追花,另一种土方法养蜜蜂……也可以吧,明年开春的时候,让京兆府二十个县的百姓来养。”

李易恨不能自己养出来几千箱的蜜蜂,却知道不行,没有足够多的花。

“养蜂的人确实很辛苦,要把蜂箱放到车上,还有自己挑着,哪里花开去哪里。

赶上天气不好,一场大暴雨下来,就要死许多蜂子。

土法怎么养蜂子?从养蜂人那里买一个箱子的蜂子?”

李成器对于养蜂人的情况知道一些,对土法他并不了解,没人跟他说过。

“土法养蜂子是让蜂子自己飞来,冬天的时候,如果制作一个竹子或木头的盒子,麻雀会飞进去当巢穴。

蜂子也是如此,先给它们建个家,它们发现了,会在蜂巢分巢的时候找过来。

春夏的季节,会有蜂子在房檐的地方飞来飞去,有的土蜂就几只,在墙缝里面做窝。”

李易慢慢说,让李成器去回忆。

第0564章 养蜂洗脑有几度

李成器确实在回想:“对,总能看到蜂子飞来飞去,那把它们抓住?”

“制作蜂巢,制作的时候,用牛粪来密封缝隙,可以是桶的,也可以是箱子的……”

李易顺口说起怎么弄土蜂。

自己制作蜂箱,蜂箱里面加进去蜂巢的巢框,这样取蜜的时候方便。

没有巢框,无法摇蜜,只能割蜜,用刀去割,连着蜜蜡一起割。

在人工制造的蜂巢里放一点糖和蜂蜜,也可以把其他没有蜜蜂的干蜂巢弄成粉末放进去。

等其他土蜂要分巢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地方。

小蜜蜂们就会先观察,然后差不多的时候,开始在这里建家,把蜂王带过来。

有的蜜蜂带完蜂王想要回去,这个时候喷水,蜜蜂身上的气味被水一冲,就不能回去了,只好留下来在新家呆着。

李易讲得很详细,李成器听了发呆。

他就不明白,李易又不养蜂子,为什么对怎么处理蜂子那么了解。

“易弟你明年在二十个县操作吧,相信今年的大棚赚钱,百姓信你的话。”

李成器自己不想养蜂子,麻烦,还容易被蜇。

“关键是要限制别人制香,还有人花大价钱斗香,用蜂蜜那么多,不如用榆树粉。”

李易放下筷子,不吃了。

李成器早吃完了,一直等李易,听想一下:“朝廷应该出政令,我想办法跟陛下说说。”

“好哇!相信陛下有远见,蜂蜜先给我,我制作更多的大蜜丸。”李易颔首。

“我先走了。”李成器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告辞离开。

李易去讲课,尤其是二百二十个学子的课,他们三个月后要考试。

灞水桥头的位置,显得更繁荣了。

长安城中的百姓会到有俘虏的地方看热闹,一万多个俘虏,全被李家庄子给买了。

“这么多人,能种多少地?借我家两个,明年开春不愁了。”

“你就知道种地,不会挖矿?李东主矿多。”

“看上去他们不凶。”

“因为我们大唐的兵更凶,他们害怕。”

“吃的饭里加糠,养活着省钱。”

“要干活才行,不然不如养猪,猪还能杀了吃肉。”

“喝口热汤,冷。”

“你就是过来喝免费汤的吧?”

百姓们围观和打趣,有人跑去喝汤。

汤里有猪大骨、羊腿骨、鸭架和鸡架,每天不一定有什么东西,要看庄子吃什么。

赶上吃牛的时候,还有牛骨头汤呢。

不过牛骨头煮的时间不长,熟透了会捞出去,里面的骨髓敲出来。

庄子中有一两岁的孩子,骨髓给他们吃。

汤里没有葱花和香菜,只会放盐。

有那抠门的人,家中明明可以自己熬汤,非要带着饭过来吃,吃完再回去,不嫌走路累。

被人围观同时练习说话和听话的俘虏们羡慕,汤免费,与他们无缘。

他们只能喝白开水,渴了打报告,被允许了才拿着喝水的竹筒去打一筒。

无形中,他们有一种认识,自己的地位比不得大唐的百姓,自己是奴隶。

时间久了,他们潜意识中已经把自己的社会地位给定位。

其中有的人本来就是奴隶,在族群中是别人的奴隶,打仗的时候出来。

现在无所谓,反正都一样。

中午的时候,姚崇一群人雇了一辆专门出租的大车,带上饭菜,赶到安置俘虏的地方。

他们不下车,从车窗向外看。

“给老夫去打汤。”姚崇准备吃饭了,吩咐小厮盛汤。

“都要,都要,喝一点就觉得心中舒服。”毕构跟着说一声。

他纯粹是恶趣味,感觉喝李易一碗免费的汤,就占了天大的便宜。

张说把食盒中的饭菜摆出来,看一眼俘虏的地方,俘虏们在排队,手上那筷子和半个竹筒。

“奴隶一天还给三顿饭,李易仁义。”张说讽刺一句,他想说李易傻。

卢怀慎拿出筷子:“赶路那么久,身子熬坏了,养好才能干活。”

“饭里的糠磨得还很细呢?”张说看到了打饭的地方的饭,麦饭,吃着不如米和面好。

哪怕是小米饭、黄米饭、高粱米饭,也比这种麦饭强。

没有经过磨制的麦子,外面还有一层吃着口感非常差的‘衣’。

毕构吃了一口烧茄子:“就这种饭菜,一天吃三顿,大唐若所有百姓能吃到,也是好的。”

“会的,会有那一天,不,要吃得比这还好。”

姚崇没吃,等汤呢,他看俘虏吃的饭和张说一个想法,三顿,多。

“哦,饭和咸菜受限制,不是随便吃,汤不给他们喝,很好。”

魏知古看俘虏,脑海中出现的是工部组织什么工程,然后一群人在拼命干活的场景。

以前李家庄子没什么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各自有工作。

他只看毕构整天惦记李易卖东西的税觉得有意思。

眼下多了一万余劳动力,他跟毕构犯同样的病了,琢磨着怎么跟李易说说,免费帮工部干活。

实在不行,工部一天供两顿现在这样的饭也可。

俘虏们不晓得有人对他们的工作有想法,他们老老实实排队。

先按照规矩洗手,自己的手巾必须没有异味,怎么洗别人不管,有味道了扣分。

每一什的个人分加起来是一什的总分,个人分扣光,再扣就扣总分。

谁被扣分了谁挨其他人打,尤其是什长。

要不是说不能打出内伤和影响不好的外伤,什长都想杀人。

“李东主开恩了,今天中饭给你们加一匙子豆豉酱,可是比咸菜好吃。”

负责打饭的大声说。

“谢东主。”俘虏们立即大喊,要是谁没喊,或反应慢了,扣分。

“看到李易的手段了吧?”姚崇对毕构说。

“与老夫有何关系?老夫只要当一天的户部尚书,就不会忘了李家庄子的税,有本事要了老夫的命。”

毕构摆出来无所畏惧的样子。

“又没说什么,别这样,吃饭。”张说笑着劝,刺激毕构,你不怕你为什么这个样子?

“喝汤喝汤,看看李家庄子给百姓的汤恶劣到什么程度。”毕构嘟囔,看刚打来的汤。

汤里面有漂浮着的碎肉和油,找不到其他的东西,看起来比较浑浊。

毕构用匙子舀一下,轻轻吹吹,喝到嘴中。

“没有放不干净的东西,小易还行。”他夸。

“你说他好话他又听不到。”张说鄙视,这个时候怕了?

“老夫不曾夸谁,由衷的话而已。等一会儿去看大熊猫,他花大价钱买,究竟哪里好?”

毕构再次转移话题,他看一眼外面那么老实的俘虏,略微心虚。

第0565章 此物不止生一地

“这就是食铁兽,大熊猫?”张说看到了已经变胖一些的大熊猫。

“似熊,小头痹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

毕构顺嘴把形容大熊猫是食铁兽的话给背出来。

五个人下车站在大熊猫园的上边看,一个个戴着防寒的头套,只露出眼睛和嘴。

头套是李易‘发明’,包括耳套,可以连下巴一起兜起来的耳套。

会织毛衣的自己用羊毛线织就行,很简单,保暖效果却好。

此时被五个人用来隐藏身份,顺便防寒。

“很暖和,在这么大的院子旁边,能感受到前面热。”姚崇把手伸过去感受一下。

旁边有个游客,听了后笑了:“大熊猫是李东主的宝贝,要控制温度,走地暖,说是保持十六到十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