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806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如是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李隆基带着大臣们负责两边朝堂。

本地官员努力培养,羽林飞骑和海军认真学习当地语言,聪明的在学文字。

李易平时除了给两边的医学生上课,就是带着这边的人为本地人看病。

有生病的人过来后救不活,属于正常情况,哪个医院不死人啊!

存在家属的患者死去,家属带走处理,没有家属的李易留下跟大家练解剖。

部分蒸汽机船已带上橡胶和其他东西往大唐回,大唐那里有船向这边来。

不知道这条路上会有多少只船只倾覆,也难以清楚几许人葬身大海。

李易要求大家的补给品必须配出两倍的量,哪怕每次运输的货物少一截,东西没有人命贵。

一晃儿的工夫,大唐寒露节气到了。

南方秋高气爽,北方有的地方下雪。

此刻北方蔬菜全部罢园,地里有的收割完小麦种的玉米,现在陆续收。

水稻、大豆也差不多,大白菜、大葱、大萝卜、胡萝卜、花生……

等收完,再想吃其他品种新鲜蔬菜,只能等大棚,要么自己家弄点蒜苗。

南方还能种,长江以南,或者蜀地。

之前收的麦子,百姓自己家留一部分吃,其他的卖掉,粮商想压价压不住。

百姓收完麦子种玉米,家中有很多余粮,还有钱,价格低就不卖你,等朝廷收。

大唐要储备上九年粮,今年收完,明天再收时,之前的粮食可以放出来一批。

种棉花的同样陆续收,安西都护府和一大群节度使所在,养牛羊马,种棉花,吐蕃都种。

军队没有作战任务,整天干活。

苏禄的突骑施不停地向更西北扩张领土,打白衣大食,吐蕃就往天竺渗透。

不听话的那些被尺带珠丹的少年军给干掉了,尺带珠丹跟大唐外海队伍在一起,自己都不领军。

第2763章 经济基础在源头

“没有经济基础,做点买卖真不容易。”

永穆公主呆在一个金字塔上面发愁,旁边的小兰跟着叹气。

金字塔归她俩了,她俩开闻恬兰香阁。

天上人间与醉仙居没开,主要给她俩找个事情做,李易不想让二人成为家庭主妇。

闻恬兰香阁里的东西好,包括增进男女快乐的商品。

贵族和祭司总想用翡翠来换,两个人不答应,这破玩意儿给我干什么?

她俩就收大唐纸币,要么黄金、白银,黑曜石拒绝,随便能采到。

贵族们拿不出好东西,奴隶卖了,干活都要雇人。

他们攒钱,卖一些大唐要的东西,拿到纸币,等攒够再买。

眼下时间还短,没攒够,看上的好东西太多,想一次买几件漂亮的衣服,因为有折扣和赠品。

“咱俩晚上做点菜,今天找李郎晚上吃,顺便讲故事。”

永穆公主想到个事情,她和小兰那啥刚结束,正想的时候,问问怎么经营。

她俩没回那边去,李易晚上过来,吃完休息一会儿讲故事。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饭时,永穆公主二人才想起来问买卖不好做怎么办。

李易原来给她俩找个乐趣,随便经营,发现货物卖不动。

好在金字塔不给租金,员工的工资有大唐闻恬兰香阁产业在支撑。

否则要破产的,搭的人工太多。

李易听到问题,先打个哈欠,昨天累坏了,一早起来喝羊汤,吃葱爆羊肉,补补。

“没有经济基础,便没有货币流通,做买卖要因时因地制宜。

别人卖给你们黑曜石和翡翠,为何不要?因为有更好的翡翠,黑曜石火山形成的,本地多,拿来当工具和武器。

这是本地人用来互相交换的东西,包括陶器。

金银他们有矿石,也能冶炼,烧陶的时候放进去,偶尔炉温变高,就烧出来了。

咱们收,给他们纸币,收来的东西再卖,有能加工的再加工……”

李易边吃边说,先把纸币放出去,对方自己会流通,到时候卖掉一件闻恬兰香阁的衣服,就把这钱收回来一大堆。

咱们不吃亏,闻恬兰香阁东西的利润太高了。

永穆公主给李易剥了一个茶叶蛋,多吃点,补蛋白质:“咱俩开杂货铺?从高端变成低端?”

“你说,不能再剥了,我吃四个了。”

李易看小兰,阻止对方剥鸡蛋,给我吃这么多的鸡蛋作甚?

“派人去开。”小兰放下鸡蛋:“咱们负责把钱放出去,他们不收税。”

“对呢!”永穆公主跟着想到:“他们自己互相交换不方便定价,咱们给定出价钱。”

两个人凑到一起,不管李易了,商量如何开个杂货铺。

等李易吃完饭要走的时候,二人才停止商议,一同向李易喊:“李郎晚上还来啊!”

李易脚步微微一乱,深吸口气:“好,保证来,还怕了你们不成?”

两天后,又下一场小雨,祭司们都说这最后一场了,要进入雨水很少的时候。

同一时间,在永穆公主的金字塔下面,用干木头建的二层杂货铺开起来,落地玻璃窗。

一楼二百四十平,二楼跟一楼一样,找当地暂时失业的人运输木头,工匠跟羽林飞骑、海军给建。

一天半,四百八十平的楼起来了。

李家庄子的庄户进来,每人身边跟个女护卫,女护卫负责学习。

她们在闻恬兰香阁帮忙卖东西,明码标价,操作起来容易。

现在收东西和重新定价,她们的水平不行。

庄户们熟悉,大唐河南府、京兆府的物价稳定,便是他们的功劳。

庄户们拥有标准制订权和定价权,所有的商人遵守,不然会被冲击。

杂货铺一开,百姓们好奇,干啥滴?站在门口徘徊。

“交换东西,在这里交换东西。”庄户在门口喊。

本地人明白了,先进去看看,哎呀!这么大的透明的东西是什么?真亮堂。

“旁边要盖的是什么?”有人问庄户。

“和这个一样,最后连上,那里盖完先刷漆,包括橱柜刷漆,等漆好了,挪过去,这边的刷漆。”

庄户回答,木头制品不刷漆不行,刷后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用。

眼下人家公主着急,否则哪有一个二层大房子一天半加上橱柜都弄好的?

整个天下找不到第二家,行军打仗扎营寨也不是这么扎的。

杂货铺中摆放了一些东西,肥皂、火柴、干贝类、干海藻、卤味、精盐、皮凉鞋、编织的遮阳帽、金属扣的腰带、当季水果、陶瓷器皿、干果、饴糖、竹碗……

这些东西前面有标牌,上面用玛雅文字介绍干什么用,价格多少。

许多玛雅人看不懂,不认识字。

经过询问,知道是价格,可是没有钱啊!钱怎么来?

孩子制作草鞋你们给钱,能换东西,你们要草鞋?

庄户表示孩子干活属于大唐陛下给的补贴,大唐最重视孩子,那个草鞋不值什么钱的,回头又都给你们免费穿了。

你们可以把用不上的东西拿过来卖,我们给你们钱,你们再买东西。

“哦!我就说嘛!没有人那么傻。”

玛雅表示明白,谁会买来草鞋又白给别人?

于是下午的时候,就有很多百姓把自己家的东西拿来,他们是平民,奴隶还未攒下什么东西。

粮食他们绝对不会卖,自己留着吃,一般就是石头,燧石、黑曜石、动物的骨头、漂亮的鸟毛、可可……

有的人甚至把砍伐好的木头拿来,他们烧火用。

原来没有斧头和锯子,得一点点处理,粗的就比较麻烦,最好的是树枝,带过来问杂货铺收不收?

之前帮忙扛木头的人有钱,在杂货铺里转,看自己需要什么。

庄户为了打开市场,保证会收,大不了这些柴火自己用,损失的钱,回头卖一件闻恬兰香阁的商品就全赚回来了。

野兽的皮毛,处理得不干净,包括时间久的,也想换钱。

庄户挨个看,考虑当下的情况,给出价格。

对方也不晓得价是高是低,反正能换钱就先换着,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

新抓的活野鸡带过来,庄户给出的价钱高。

甚至挖的野菜,庄户一样收。

第2764章 扩张当稳差价理

小雨后的隔日,过来买蘑菇的百姓多了,正好采蘑菇。

庄户看到蘑菇皱眉头,他们最怕的就是蘑菇。

“东主,请求支援,蘑菇,当地的蘑菇。”庄户申请战术指导。

“等着,我派个小机器人和两个护士、两个羽林飞骑过去。”

李易明白,蘑菇最难处理,品种多,辨别难。

尤其在西南蛮地区,那个蘑菇年年有吃死的,不管信息多么发达,总有判断错误的时候。

有的在于操作,告诉你煮熟了再次,换水,就有人觉得吃过这个,所以烹饪技术不达标,还想表现一下,结果毒死好几个。

反正他小时候上山不认识的蘑菇从来不捡,碰都不碰。

家长和村里大孩子带着进山时会教,小孩子保证记住。

然后等大了带邻居家的孩子上山,也这么教,不要去碰。

当地的蘑菇品种也多,只能让小机器人过去。

羽林飞骑会通过一些状况观察、分析,护士把所有的蘑菇都带走一点,回来检测。

人手抵达,开始分类,保证能吃的放到一起,保证不能吃的放到一边,不知道能不能吃的放中间。

庄户开始看能吃的品相给价钱,对卖的人说,另外两种记下来重量,小机器人拍照了。

你登记一下,能吃的我们给你送钱,不能吃的,给你一并送回去,以后自己采了也别吃。

百姓知道一些能吃,其他的他们有的说能吃,有的说会毒死。

正好采了送来,看看‘专家’怎么说,他们发现自己认为能吃的,确实都归在能吃的那里。

还有的自己不确定的也归在能吃的里面了,这样自己就可以吃。

蘑菇收下,雇人帮忙清理和晾晒,给工钱。

有的蘑菇像黄泥团子似的,必须剥掉外皮,再晒。

这种蘑菇叫粘团子,属于松蘑的一种,不过东北人不认为它是松蘑,东北人只承认血红铆钉菇是松蘑。

会吃的东北人知道最好吃的其实是粘团子,无非不好保存,收拾起来费劲,卖相差。

血红铆钉菇口感像肉,吃着有独特的松香味道。

黄泥团子就是鲜,特别鲜,都是自己家捡了自己家做菜吃,卖不出价钱的。

本地有差不多的蘑菇,招虫子,理论上来讲,虫子爱吃的,保证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