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家一锅出
“请陛下定夺吧!”李易扔下句话,加快脚步,回去继续看风筝、聊天、陪孩子们玩耍。
“不是,饶……嗯!咳咳咳……”
此人又喊,被羽林飞骑一个窝心脚踢到。
“全抓起来。”郭子仪自然明白,李易看对方不顺眼。
一片哭嚎声逐渐消失,被抓的人堵住了嘴。
“这回能拿到手多少钱?”永穆公主激动。
“看对方家有多少钱,怎么也要把这场放风筝的钱赚回来,好多人吃喝。”
李易说着放下小丫头,顺手掏出来一把松子。
“谢谢东主哥哥,东主哥哥,我们中午跟你一起吃饭,你给我找个小风筝放。”
小丫头双手兜在一起接松子,提要求。
“好好,一起吃饭。”李易看向其他的孩子,七个孩子小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几分钟后,郭子仪过来:“李东主,有荥阳郑氏的,还有范阳卢氏的,北祖大房的人,骂人的就是他家的。”
“哦!不是老卢家的?行,北祖大房卢承庆,这个是谁?卢藏用没有子嗣,他弟弟卢若虚家的孩子?看看他家有什么营生,赚钱不?”
李易分析下,谁家的人,卢怀慎是北祖三房,不是大房。
大房的卢藏用在李易到来之前就挂了,当官当得不行。
“荥阳郑氏,总出事儿,他家在海州码头有买卖,在荥阳本地的田地多,管他是哪一支呢,有钱就好。”
李易又说起荥阳郑氏,正好借此机会宣传一番,好叫其他人懂规矩,至少在外面放风筝别圈地。
那边的一群人被押走,风筝什么的都不要了。
李易想了想:“去把他们烧烤的东西搬过来,我给孩子们烤肉吃。”
等小孩子们吃到香香的肉串儿时,永穆公主带着人把对方的风筝挪过来,没放的都放到天上。
“果然有钱,带了这么多的胡椒粉,腌肉用了,烤的时候也往上撒,奢侈,我都舍不得,只放在碟子里蘸。”
李易通过对方的东西来判断别人的生活情况,有钱好啊!
“有钱!香!”小丫头脸上蹭了油,跟着说。
“再有钱也不可以跋扈,人啊,要懂得爱惜羽翼。慢点吃,嚼烂了再咽。”
李易递给永穆公主和小兰一人一串,其他的一大把肉串分给女护卫。
永穆公主拿着肉:“可想而知,他们在当地是什么样子的。”
“田多、人多、耕牛多、家中的书多、仓库的粮食多、钱财多。好像能利用一下此事。”
李易觉得只赚一部分钱,没意义,甚至那钱拿了不好。
小兰在旁边出声:“寺观的事情就不错,他们捐一部分,又买了很多煤油灯,只留下整体的四分之一财产。”
“对,那么就让他们两家出钱,再以我和永穆公主的名义把那个钱用在修他们所在地方的水渠和路上。
不,再往外一圈,他们自己家的地方,路和水利保证修得不错,甚至还给百姓施粥。”
李易想到个情况,别人大家族,不可能肆意欺压当地的百姓。
他们还指望百姓支持他们,要说圈地不让百姓过去,可能有此情况。
地方百姓却不觉得哪里不对,就像自己圈一片地,百姓一听是李东主,没毛病。
第2335章 乘风破浪船归家
一种愉快的事情暂时放下,回头再说。
节日的愉快继续,晌午的时候李隆基果然请百姓吃饭,花李家庄子的钱。
李隆基的钱也在李家庄子放着,只有王皇后参与分红的钱,每个月会交给王皇后。
王皇后拿来给宫里的人发月例,宫女太监们会找人送回家。
没有家的暂时存起来,不需要买东西,全在庄子里吃。
宫女年岁大了,外放出去,可以拿着钱嫁人。
太监基本上不外放,除非他们想到外面娶媳妇儿。
目前大唐不再找人为出现的太监,天阉的可以。
以前太监属于家里养不活,就给割了,送到宫里,至少能活着。
另外属于需要抄家的人家,大人都得死,小女孩儿送到掖庭宫,小男孩变成太监。
年岁太大,因为受伤成太监的,宫里不要。
现在不存在养不活的情况,家里有孩子,大唐朝天下基金给送钱。
孩子要是死了,钱就断了,每个月当地官府送一次,看到孩子才给。
官府的人若是虚构孩子数量,或者克扣,孩子死了瞒报,属于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不能怕有人从中捞好处,就不管孩子了。
孩子们都很可爱,至少在不淘气的时候如此。
李易看着小孩子们吃几口就跑出去玩耍,玩一玩再回来吃几口,并不阻止。
运动好啊,吃得多。
“帅气冲天、无所不能的东主,你三哥找你过去吃饭。”零三三小机器人接到信息。
“走,叫上小孩子。”
李易不搬东西,一左一右拉着永穆公主和小兰的手往那边溜达,二里地呢。
“易弟,海边现在暖和否?”
李易到地方,李隆基根本不提之前的事情。
对方属于踢铁板上了,换成普通百姓,保证吃亏。
既然有一方必然吃亏,对方吃亏不算冤枉。
不过真是寻常百姓被欺负,两个大家族的人同样好不了。
朕就在旁边,还没死呢!
对,朕在旁边他们还敢过去找麻烦,分明未把朕放在眼里。
“泰山地区的山下温度还可,山上冷,怕遇到阴雨天气,到时路面泥泞,气温下降,将士们身体不适。”
李易知道李隆基想去泰山封禅,顺便在海边游玩。
“如此再等等。”李隆基认为有道理,天彻底暖和再去,正好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
“小易,海边的风可是大?”同样没见到过真正大海的李旦询问。
“大,海上没有遮挡,比平原地区很多时候的风大,飓风有多。
海州所在现在放风筝就比较好,呃……河南道的青州、莱州,放风筝最合适。
不过眼下当地人口少,更多的时间用在生活上,无暇过节。”
李易想起了潍坊,每年那里都要举办风筝节,各种风筝在天上飞。
有的风筝人力根本拉不住,用机械设备放线、收线。
李易提到的海州百姓确实在放风筝,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显著,收入翻几倍。
趁着今天是上巳节,孩子们找工匠制作风筝,组队到海边放,管他风往哪边吹呢,逆着就行。
放着风筝,有眼尖的孩子发现海平面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抬头继续看风筝。
等了一会儿,更多的小黑点出现,前面的小黑点变大。
“船,有船队,这是哪的船队?不应该是打渔的,打渔的船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眼尖的孩子指着那里大喊,有点紧张,别国的船?那么多?
“快去告诉别人,准备战斗。”大孩子同样认为来敌人了。
他们闲着没事整天琢磨着大唐的海军与别人打,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眼下代入进去,开战喽!
不等孩子们报信,海边高地搭起来的灯塔上有人举着望远镜早已看到。
现在等再近一些好确定身份,主要看帆和旗帜。
不长时间,旗帜隐约见到,被风吹起来,角度不怎么好,船只的帆调整,旗帜往旁边飘了下。
看清楚了,龙旗,大唐自己的船。
其他的不用看了,按照船只的大小和数量,只能属于一支队伍,大唐海外恩泽团。
蓝宝带队,去倭国的人手,一年多了,今天回来。
“快,给陛下发报,蓝宝的船队回来了,一共三十艘,看吃水很深,不知道装了多少东西。”
观察的人告诉旁边的同伴,开心不已,吃水深,代表装的东西多。
电报滴滴答答传出去,另有人开始摇电话,双重保险。
“电报来了,电话也来了。电报说蓝宝归,船三十,吃水深。
电话里面说蓝宝带领的大唐海外恩泽团回来了,眼看会在海州靠岸,三十艘船全在。
就是瞧着危险,怕沉下去,不知道装了多少东西,水线位置高。”
小机器人汇报,先说电报,电报内容少,电话还得别人接。
“好,回来了就好,等一等,船靠岸就知道人手缺没缺了。”
李易端起酒,喝一大口,看天上飞舞的纸鸢和人,感觉风和日丽。
其他人也没心思吃东西了,喝酒等待,看看蓝宝从倭国带回来了什么东西,不会是普通的石头吧?
小易说当地的石英石和石灰石多,这东西没用啊!大唐也有。
铁大唐更多,用不上,除非是铜。
海州海边聚集了很多人,负责装卸船的人把宽腰带系好,扛布披在肩膀上。
船队的帆在不停地调整,显然船上的人也着急,想快点踏到大唐的土地上。
南田和子站在蓝宝的身边,举望远镜看码头。
“宝郎,码头那么大,人很多。”南田和子发现情况,与自己队伍出来的时候不一样。
他们出来时走的渤海湾,转到海州看一眼,告诉他们回航的时候到海州,别走黄河。
当时的海州只有一些木头制作的小码头,现在一个个大码头延伸到海里。
“一年多了,大唐始终在铺铁路,想来铁路铺好了,李东主说的火车不知道能不能看到。”
蓝宝握着望远镜的手使了使劲,又松松,空出一只手在身上蹭蹭,换另一只手蹭,显得很紧张。
眼看要到家,不知道娘亲和嫂嫂怎么样了。
第2336章 靠岸新物论货价
‘嘭~~嗖~~轰!噼里啪啦!’随着船队接近,双方开始打旗语。
岸上的问蓝宝没有人出事儿,蓝宝回答所有人全回来了,一个不缺。
好消息传下去,码头处放起烟花庆祝。
摆摊卖小吃的人把摊子挪过来,桌子和凳子摆好,包馄饨的包馄饨、包饺子的包饺子、抻面的抻面……
大家等着回来的人下船后吃东西,想吃哪种就吃哪种。
码头延伸出去的停靠台上有人准备随时接绳子固定船,扛活的人检查轨道车的轱辘。
第一艘船贴靠,上面的人把绳子抛下,下面的人快速地缠在系揽柱上。
船只刚一停稳,一排跳板搭上去。
船上的人纷纷下船,东西都不管了,让别人上船去看,再搬运下来。
上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下一篇: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