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40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东主我回去了。”唰,伴随着声音,灯灭了。

翌日早上,吃过了饭的众人哗啦下子全离去。

李隆基带着三组人力发电机,一大箱子灯泡,灯泡不扛用,没有钨丝。

李成器带了五组,说是帮易弟检测,李易表示我信了你……的邪。

裴耀卿都拿了一套,他要搞宣传,叫有钱的人先看,然后自己做。

从李易手上拿免费的灯泡,过了年再想用灯泡就得掏钱。

随着他们的离开,滑冰的人到来,昨天晚上住在张家村子的人最为方便。

“李东主,你再给作个样子,跳起来转圈的那个,我觉得我看了我就能行。”有人对李易喊。

“我不行。”李易一听到跳着转圈,就总觉得右脚腕不舒服,坚定地拒绝。

转回身去散步消化食,然后去给学子们上半天课。

李隆基那边一回去,被三个宰相缠住。

今天早朝又没开成,百官各部门需要说的事情俱在姚崇手中。

“陛下今日带回来的东西是何物?”姚崇一上来没提公务,先好奇询问。

“呃……”李隆基犯难了,带少了,政事堂应该有一套才对。

“与蜡烛差不多的东西,朕先替你们用用,好用再给政事堂。”李隆基找了个借口。

三个宰相互相看看,觉得好伤心。

“陛下,突厥联姻之事……”姚崇说事情。

“不许,往后凡欲与我大唐联姻者,只准外女入唐,不可唐女外嫁。”李隆基给出答案。

“为何?”姚崇追问。

“山高路远,见面甚难,朕不舍公主到外面吃苦。”李隆基一副我是好父亲的样子。

三个宰相又互相看,还能有这等理由?陛下你许给别人的公主不是你的吧?

早时的文成公主,是远亲。

正在吐蕃的金城公主,是李守礼的女儿。

别人的女儿你不舍?天哪!

李隆基不想解释,对三个人说:“与吐蕃、突厥边市者,不管是否是私市,一律不得把大唐器具带出,凡工匠,不得出。

好技术要留在大唐,能阻止一下便阻止一下,叫他们学去,岂不是有了钱粮过来打我们。”

宰相们听了,瞬间明白为什么不往外嫁人了,每一次嫁公主,都要带着工匠和技术。

“臣等明白。”姚崇答应。

本身就小心眼的他也觉得好东西给出去不舒服。

另一头的王皇后去百福殿,送一套东西。

三套,一套在她这里,一套在陛下办公的地方,最后一套给太上皇。

其他人没有,即便是很受宠的、能歌善舞、讨人欢心的武婕妤也用不到。

王皇后带着大队人马一抵达百福殿,豆卢贵妃便拉着她的手让坐下说话。

“皇后啊,在宫中可不能行路太快,要小心身子。”豆卢贵妃看一眼王皇后的肚子说道。

“知道,今天着急给你们送好东西,现在她们都知道了哈?”

王皇后问的是她怀孕的事情,瞒着瞒着,总归是瞒不住。

“不知道是男是女。”豆卢贵妃告诉王皇后,别人只能猜。

“我不吃宫里的饭菜,也不喝什么药,不怕。”王皇后大咧咧地说道。

豆卢贵妃稍稍放心,听自己的男人说了,庄子的李易医术绝顶。

她知道,王皇后位置安稳,她才能安心,同时李旦也安全。

豆卢贵妃不知道历史,却能感觉出来。

第0188章 新式工具蜂窝洞

长安西,光华门外。

从河里往外凿冰的人依旧密密麻麻,除原先官府组织的队伍,另有人各自联合起其他人。

联合起来的人并不为冰雕展提供冰,他们专门寻富户,选的取冰地皆是最好的。

冰好自然价高,有人负责去谈,有人组织人手干活。

谁干的好,分到的钱便多。

几伙人有时为了争一块好地,还要斗上一斗。

好在有衙门的人看着,没有打出来伤病,更不曾打死人。

除了提供冰的劳力,还有在城外的河与水渠的下游之地支了木头架子,拿着簸箕摇煤球。

自从附近的采煤地收钱,煤面子便成了好东西。

他们学着李家庄子外来务工人的样子,把煤球摇出来,卖到城中烧煤的人家。

挖煤的地方没有水洗煤,都是干煤面子,落了雪,上面一层冻硬,刨开把里面的煤面子装在敞口箱子的车里。

上面再用草帘盖住花上绳子,一车车运回来,直接在河边取水搅拌,滚出来一个个煤球。

就这摇煤球,同样有组织。

有人招呼上一些个没有牲畜和车的人,用人力从很远的地方运,包括背。

早上出去,到下午回来一趟。

背的时候偶尔偷一些好煤块,凑到一起价钱自然不同。

另有人合伙凑钱,雇一辆车,往来运煤。

钱多了就把车和牲口买下,找人给摇煤球。

互相之间为了价格和找人手,同样有矛盾。

长安城中都开始分片了,哪一个坊,或一个坊的东西南北归谁,别人不准去卖。

裴耀卿站在取冰的地方旁边看,听着左近这几十个人说的话,无奈地摇摇头。

“果然是纷争不休,本是穷苦人,给找了赚钱的活儿,结果穷人也欺负穷人。”

裴耀卿想起了李易说的话,没用,救了受苦的人,转身这人就叫别人苦。

平康坊的那些人,有的倒是愿意被统一管理,有的居然搬出了皇亲国戚,根本不搭理自己这个县令。

不过该组织的活动还是要组织,给听话的人赚更多钱的机会。

相信其他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会靠拢过来。

裴耀卿思忖着,往南面走,那里有摇煤球的。

但更下游的找上来过,要打要杀的。

摇煤球用水,带着煤面子的水流到地上结一层冰,继续流,进到河里。

下面生活的村子不干了,洗衣服洗不了、喝也不能喝。

一般这等情况不找官府,直接带上家伙一大群人冲过来。

“眼下可还好?”裴耀卿问旁边跟随的衙役。

“往后面撤了,打水的路要多走几步,还挖了几个浅坑,水在里面直接和煤。”

衙役介绍前面摇煤球聚集地的情况。

衙门下令,不准煤水进河里,不然抓人。

裴耀卿听了,又有片刻,到达地方。

脏,第一个感觉就不舒服。

一片又一片的地方地面是黑色的煤粉,有的冻上,有的风一吹还起灰。

干活的人只有少数几个戴了自己做的口罩,跟李家庄子学。

其他的人脸黑、鼻子眼睛全黑,张嘴的时候牙缝中的黑口水顺着嘴边流出来,再呸一口。

“对呀,不是这样,你看过李易那里,他们摇煤球看着干净?”裴耀卿不敢确定了。

那天看的时候只记得干活的多,摇煤球具体的给忘了。

不过他敢保证,绝对不是现在所见的情形。

他身边的衙役跟去过,也在回忆,却想不起来,怎么回事?庄子怎么摇的来着?

“派个人骑马去看看,不能叫他们照此干下去,开春地一化,再来场雨,河又变黑了。”

裴耀卿干脆不想,叫一个人到那边瞅瞅、学学。

有衙役骑马从城外绕,速度快,奔着东边跑。

“今天的河边风不错,对,把帆式风车架起来,接上和煤泥的篓子,压模的一定要控制好,人别趴里了……”

很凑巧,李易今天也在看摇煤球,之前是让人熟悉,熟悉规矩,熟悉流程。

现在开始上工具,煤球是先把煤面子给和好,然后一排排的横竖隔离,成为一个方块。

方块放进簸箕里摇,磨掉棱角,就成了煤球。

之所以不直接烧小方块,是因为方块能摞到一起,不透风。

圆的煤球怎么摞都是有空隙,好烧。

压模原来是用一个横木棍连一个竖的木棍,人抓着往下使劲压,煤就被压开了。

现在换成金属片的格子,木头架子系绳子,连着格子,往下一落,一片小煤块出现,又快又不累。

和煤泥,河边只要有风,就把帆的风车给装上,像磨似的,一转就搅拌。

摇煤球的不用簸箕,改成脚踏滚筒式,一堆方块煤倒进去,踩呀踩,煤块在里面滚动,棱角磨掉。

其他堆放煤面子的地方上面盖草帘子,以防风大给吹得四处飞。

骑马过来的衙役看到了,纠结了,这不是他想要看的东西。

他要看更原始的那种,现在别人怎么学?

他下马凑上来:“李东主,先前他们怎么摇的?我是说灰,城外别人摇,不成个样子。”

李易一拍脑门:“是我的错,先用石磙子把地压平整,冬天不用,然后铺一层黄土,煤面子在上面操作,到时候浇点水,一起就收拾起来了。”

“那还能烧了么?有黄土的煤。”衙役回忆了一下,确定,土不能烧。

“五份煤或四份煤,加一份黄土,能烧。我教你们做蜂窝煤的炉子吧。

拎着就能走,十几斤,上面能放小锅。缺点是没有烟囱,在屋子里烧熏人。

你先让他们平整地,然后运黄土,咱这地方最不缺黄土。”

李易考虑教别人做蜂窝煤,炉子好造。

李易说完转身离去,去找工匠,他想起来一个很好用的小工具,制作蜂窝煤比摇煤球和打煤坯快。

只要用一压一个,不用加额外的料。

衙役自己站在那反复嘟囔几遍,记下了,骑上马回去。

不到中午,摇煤球的地方开始大扫除,煤堆到旁边去,拉来黄土铺一层,上磙子压压,再铺一层。

在这上面操作,收拾的时候连着黄土一起铲出去,干净。

李易的庄子工匠也给东西制作出来,铁匠坊的在打造。

眼前的是一个直径三寸的竹筒,后面带着节,节上钻几个孔,细竹子下面削尖了插进孔里楔牢固。

中间的孔最大,铆进去一个比细竹子粗两圈的竹竿。

拿着到和好了煤泥的地方,先蘸一下水,直接对着煤堆就按下去。

挪到旁边,在地上一墩,拿起来,一个蜂窝煤做好了,晒干、晾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