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23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与玉米的根同时过冬,北方最适合,春天翻地,一起处理还田。

他俩说着,其他的蕃邦人各怀心思。

他们发现,工匠之能,可以逆天。

后突厥的人无奈,没有再多的人手回去送信,得等那边回来人。

……

“画好了,送去工坊,慢慢做着。”李易放下工具,露出笑容。

他其实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画,然后出图、晒图。

但他非要自己画,增加熟练度,同时夯实基础。

永穆公主在旁边双手托着下巴看,目光如水。

皇家的婚姻中,女子从来都被安排,没有谁可以真正找到自己喜欢的人。

到自己身上,一样被安排,好哇!行!感谢大父,感谢亲爹。

“其实做衣服跟现在差不多,你想学,我教你服装设计。

往虚了说,叫风格,实际是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身材、脸型、发型、场合。

至于气质,后天培养,没人生下来就有气质,在于生活的环境。”

李易以为永穆公主想学,他不提风格。

风格就是在草原上穿一种衣服,在平原上穿一种,骑车一种、坐车一种、裙子裤子、拖鞋高跟鞋……而已。

“好啊!李郎,你说伯讹在那屋子里找不到时间,是不是所有人都怕?”

永穆公主莫名其妙地想到那个可怜的‘孩子’,耍小心思被收拾了吧?

“知道木鱼吗?知道呼吸节奏吗?一些经过专门练习的人,可以自己定位时间。

另外有一些人不需要定位时间,从事的工作本身可以抵消人对时间错感的精神问题。

比如常年在矿井下挖矿的人,他们不去想过多久了。

只要自己干活,能够赚钱,什么时候别人来喊,什么时候上去。

上去时用布蒙住眼睛,慢慢适应,他们属于体力劳动者。

另外还有在报纸上写小说的人,每天要写,连载。

把非常努力的作者关伯讹所处的环境中,他们也是吃喝拉撒,然后写小说。

困了睡、醒了写,给他们一堆书可以查资料就更好了,他们不在乎关小黑屋。

数学,有的人脑海中只有数学,他们跟上面两个相同,拿着笔纸疯狂计算。

一边把调料包撕开混合在方便面里,他们不煮,嚼着吃,边吃边想,想到了什么,扔下方便面开始计算。”

李易举了几个例子,对于一些人,时间概念没有用,小黑屋只要给够生存的东西就行。

“专注于某一项的人,他们不怕寂寞,亦不在乎昼夜?

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勤民听政,旰衣宵食。当如是?”

永穆公主瞬间理解,并且拿出来典故。

她没说杞人忧天,那个代表了贬义。

李易一愣,又随即释然,用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把嘴凑过去,在永穆公主脸上亲一口。

“哎?”被亲了的永穆公主好诧异,咋滴啦?

“我带你烤土豆吃吧,去大灶,不,去没收获的大豆地,带上几个土豆,还有辣酱吧,在那里直接烧着吃。”

李易提议,他的心态瞬间改变,要带着永穆公主出去玩儿。

“好啊好啊,我喊小兰,小兰又耐心地教导别人了,给别人喘口气的机会。”

永穆公主想着小兰,小兰‘培训’呢。

于是三个人独自出发,去后面的山上,那里有没收的豆子。

距离他们有百十来米,一群宫女太监、羽林飞骑在跟随。

李易背个小罐子,手上拿个小管子。

火焰喷射器,对付动物、昆虫最好用的武器,不管是蛇,还是蜈蚣、蝎子,一喷见效。

至于会不会引起山火,那属于另外人员负责的事情,与他无关。

小兰背个双肩包,里面放着十个中等的土豆,准备烤来吃。

“我给他们讲孔融耍心眼让梨的故事。他们学得很认真,我非常欣慰,课程进行得十分顺利。”

小兰对李易挤眼睛说,永穆公主长叹一口气。

第1876章 庄稼种植讲技巧

走出去十多里,依旧在李家庄子范围内。

路上不曾见到蛇,野兔也找不到一只。

倒是见到了松鼠,它们在准备食物过冬。

受大面积冻雨影响,一些候鸟开始迁徙,根据空气动力学来讲,大雁会排出来特殊的队形。

人字还是一字,在于风向影响。

如果风乱吹,大雁的队形也会被打乱,所以它们要调整飞行高度。

以前永穆公主和小兰不懂,谁能想到空气动力学?根本没地方去了解。

现在她们清楚,就跟冬天溜冰,或平时跑步一样,还有骑自行车。

包括操帆的熟手相互配合着走出来漂亮的河面曲线,需要背后风阻的时候,船只队伍零散,像树木的枝叶。

等着逆风走之字,又如神龙摆尾,借前面帆船给出来的侧风。

“活儿干得利索,不错,今年还有几天,不在庄子里带他们玩耍了。”

李易看到一路上连只兔子都找不到,就知道羽林飞骑始终在前面视野外进行清理。

地上的枯草被踩的痕迹犹新,来不及处理痕迹。

“羽林飞骑确实强,只是咱们游玩,太过折腾他们了。”永穆公主觉得过于奢华。

“从你的角度考虑是这般,从他们的角度则以此为荣。

羽林飞骑,专业、忠诚、勇敢、顽强、灵活。

你觉得他们在为你服务,他们却享受着这个过程,一条大点的虫子都不给我留下。”

李易不认为欺负羽林飞骑,人家玩得开心着呢。

“是呢!这些草不能吃了,苋菜开花,现在割下来也无用。”

永穆公主用手上带着保护套的镰刀碰碰小路旁边的苋菜、灰菜。

过时间了,无法当成人的饭菜吃,喂猪行。

喂猪要看具体品种的野菜,有的灰菜吃了会中毒。

她的镰刀刃带鞘,李易担心她不小心摔倒,正好就摔在那个刀刃、刀尖上。

走过一段路,三人达到的目的地。

一小片山上的大豆田,田地的形状不规则,整体上感觉,大概有二百平方米?

就是十米乘二十米,周围种一圈紫苏,也没人收,估计忘了。

另外还有颜色变暗的罂粟葫芦,秆子都秃了,罂粟籽和紫苏籽掉落在地。

此地旁边有小水渠,依旧流水涓涓,人工水渠的边缘生长着青苔。

“李郎,我要割吗?”永穆公主跃跃欲试,想用镰刀。

“这个踹就行,根部变脆。紫苏不用管,罂粟得收种子,明年种。

不对,苏子还有的没掉下来,用兜布收获,这个能吃,嚼起来比芝麻都香。”

李易说话的声音变大,叫躲在暗处的人之后收。

“咱庄子的人咋不拿着做咸菜?”小兰看到叶子无法采摘制作咸菜,很可惜,太老了。

用紫苏叶做咸菜,是李易那时的朝鲜族人常用的手段。

其实很简单,乡村路边看着青绿色的紫苏,把叶子选嫩的掐下来,洗干净了用盐水腌制即可。

或者是蒸粘豆包什么的,糯米面的东西,放上当垫布,可以一起吃。

“种豆子的人种紫苏在周围是为了护豆子,豆地周围种一圈紫苏,驱逐很多害虫。

同时在幼苗的阶段,有鸟吃,会先选择紫苏,有的鸟反感这个气味,就躲远远的。

等黄豆长大,有的鸟想吃,紫苏先长出来,它们吃紫苏籽对自己更好。

黄豆成熟后,麻雀啥的,你让它吃它都不吃,怕胀肚胀死。”

李易科普,种的豆子都是学问。

他那时便是,山坡、河堤,但凡看到黄豆、豆角等地,会种的人会在周围种紫苏、玉米、高粱等东西。

也有不懂的,但不懂的人,一般也不会选那种地方种东西,都是小面积的,几十平方米。

面积大一点的话,还有专门在周围种拉拉藤、荆棘的呢,主要是防人。

防君子不防小人,种什么都拦不住想进去的人。

当然,也有的地方在路边不设置任何障碍,种小葱、豆角、扁豆。

但不种黄瓜和茄子,这两种东西能生吃,人家路过渴了就摘下来搓吧搓吧给吃了。

葫芦也不种,不是怕吃,是怕被摸。

随着民众素质的提高,路边种樱桃、杏树的也多了,市政负责。

看花,至于杏子和樱桃,大家碰都不碰。

“麻雀怎么没来吃紫苏籽?”永穆公主又学到了正常的知识,却发现情况。

“往那边看,种糜子,有稻草人,就算不怕稻草人,也应该先吃糜子。

种的人根本没想收获糜子,稻草人是个摆设。

糜子收不到,收秸秆,用秸秆来编织东西。

百姓种一些东西的时候会考虑自己要收获哪一部分,从来不瞎种。

现在的地,种的人要收糜子秆子和大豆,自己不耽误更多的时间。”

李易指指另外的地方,那里不是高粱,是糜子。

因为制作工具的话,高粱秆子比不上糜子秆子。

“李郎种个地这么复杂?”永穆公主从报纸上没看到此类的情况。

这是废弃山地和河流边的小收获种植,不需要报纸来介绍讲解,能种的人自己就懂,不懂的人不会去种。

关键李易不赞成在河滩地上种东西,万一降水大,全冲了,报纸如介绍,相当于鼓励百姓种。

“生存难啊,所以百姓要想办法多收点食物,以后有玉米,附近有水源的话,也不错。

否则还得种高粱和糜子,麻雀嘴小,周围种一圈糜子,可以护住主要粮食作物。

我在报纸上说一说吧,之前忘了,这东西都是一代传一代。

不过有了新的物种,咱们要更好地利用资源,这种地种地瓜其实更省心。”

李易边说边拿过永穆公主手上戴套的镰刀,摘下套,开始割,他不能踹,一踹豆子就掉了。

他连秧子一起,用来点火,然后就是拱豆子吃了。

土豆放在豆秧的下面,需要烤一段时间,火正合适,就不用碰,火受风影响的话,需要翻土豆。

“这里有人养豆虫没?找找看,有就一起烤了吃。”李易说着开始翻找。

“没有,方才我便看过,估计叫人拿走了。”永穆公主摇头。

“看豆叶子有养殖的痕迹。”小兰跟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