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家一锅出
“小易,出去走走,消消食。”大家吃好了,毕构邀请李易溜达。
“你们下午不办公?”李易想跟永穆公主单独呆着,拉拉手啥的。
“在你旁边即为办公。”苏颋跟一句。
“走吧!”李易看别人俱是相同的眼神,妥协!
大家沿灞水往东走,会路过张家村子,顺便看看张家村子的地。
张家村子大部分当实验田、育种田,小部分种黄豆,在零碎的地上、河边。
他们拿豇豆、芸豆、葡萄的叶子喂豆虫,像养蚕似的。
跟小家伙年岁差不多的孩子去拾麦穗,大的孩子上课。
不在村子中上课,与庄子的孩子一起。
村子的旅游业停了,不再帮别人照看孩子,宗室成员租他们的房子住。
在李家庄子上班,负责大唐朝天下基金。
他们主要看上李家庄子的医疗条件,担心突发疾病。
他们的家人与村民在干活,黄瓜、茄子罢园,提前罢的,要起大棚。
小茄子和小黄瓜用来制作咸菜,冬天吃。
大的茄子切成片,冬天两片夹一层肉,裹面炸茄盒。
茄子上面的把,就是柄,把里面的芯子取出来,外面带毛刺的阴干,炒菜吃。
还有中中间竖着划开制作的干豇豆,烀咸菜、炖肉皆可。
村民不缺这点钱,他们实在舍不得扔,过惯了苦日子的他们懂得珍惜食物。
宗室成员的家人属于帮忙,他们从未瞧不起村民过。
张家村子的经营管理和账目,由李易负责。
除了陛下之外,谁有资格叫李易管账?张家村子有。
正如在小兰庄子遭受袭击时愿意帮忙战斗和躲藏的邻居们,张家村子最早送上无字账簿的一刻,就注定了现在的地位。
“陛下来了。”“陛下好!”
宗室的人看到李隆基一行,纷纷起身问候。
村民们不喊陛下,笑嘻嘻的,脸上带着喜悦。
李易盯着豇豆看,豇豆放在砧板上,用菜刀一点点划。
“你们不是有搓衣板吗?把豇豆放在凹的地方,一个小刀片压住,一抽就划开了,我让人给你们制作单独的槽和刀片卡扣。”
李易拿出对讲机,简单说一下,工匠很快会做好,没啥技术含量。
顺便叫印刷工坊写报纸上,很多百姓会用。
大家都没说啥,习惯了,看到问题、解决问题,属于李易的常规操作。
“哎呀!后突厥们的日子不好过。在报纸上写一些冬季寒冷地区,尤其是有湖泊的那种情况下,如何生活得更好。”
李易突然关心起后突厥的事情,贝加尔湖,冬天气温零下三十多度,有时超过四十度。
冰一冻一米厚,他们会不会滑冰?雪橇呢?
“李郎,那里有什么困难?”永穆公主眨眨大眼睛,她认为李易要坑人。
“冰层冬天最薄的地方超过两尺,厚的要三尺。
后突厥的人不会织网,没有好的织网材料。
只能用草来编,草网不可以在冰下穿杆,结合皮革,加上沉坠物,做成筐往上提。
冰面下面的水温在四度左右,鱼遇到透气透光的地方会聚集,提篮子捕鱼。
另外刨好的冰窟窿会重新结冰,一晚上时间,能结出来半尺,天更冷,就是一尺。
咱得帮他们想个办法,让冰窟窿不结冰,方便他们捉鱼。”
李易这个操心啊,怕后突厥的人不习惯新的生活方式,很多技巧无法掌握。
“有办法吗?东主,我们也要用。”张家村子的村民眼巴巴看着。
“有,那个水稻的秸秆或麦子的秸秆、高粱的,打成捆,放冰窟窿里,就不结冰。
池塘养鱼,打一些孔放着,鱼不会被憋死。
在河上建冰场,怕裂缝鼓包,打几个这样的窟窿,有气就排出去了。
顺便破坏掉整个冰面冷胀的应力结构,这样比较方便。
其实刨出来冰窟窿,用铁钩子勾也行,有血的话,会吸引更多的鱼过来。”
李易说完继续‘打电话’,人家都跑去贝加尔湖了,生存艰难啊。
他其实不想把后突厥的人干掉,杀人不是目的,变成自己人,壮大大唐。
现在的种族多,一起融合呗!
帮后突厥在贝加尔湖度过艰难时期,只要后突厥没精力搞事情,每多一年的时间,后突厥和大唐的发展差距就落下一大截。
后突厥在那里休养生息,过上几年觉得行了,再想打大唐,会发现大唐开始使用新的枪和子弹,还有炮。
不是总能往漠北跑么?跑,继续跑,跑到地中海,看那里的人打你们不?
你跑到英吉利都不好使,你再跑,跑到美洲。
会发现地球是圆的,我从这边出兵,走太平洋,你走的那叫大西洋。
现在只要你老实呆着便可,以后的事情咱们以后说。
“小易,你真要帮助后突厥?”毕构不理解了。
“你认为他们是威胁,才想灭掉他们。我眼中,他们只是找不到回家路的孩子,想杀光他们,我自己去一趟不是更轻松?”
李易把对讲机交给旁边的桃红,摊手。
第1862章 民族崛起新报出
“……”包括李隆基在内,众人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没错,这个站在旁边总是胆小的家伙会飞,他还有重机枪。
他想杀谁,飞过去突突突,解决。
尺带珠丹左右看看:“李大夫,既然你能杀掉敌人头领,你怎不去杀?”
“不想,我善良。”李易给出这么个理由。
“对,小易见不得血。”毕构证明。
“易弟属于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的人。”李隆基同样说谎。
“小易哪点都好,就是心软,当初余怀德打上门来,小易还跪着给其抢救。”李旦配合。
这回轮到尺带珠丹:“……”
你们说出来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问过死在他手上的亡魂?他们答应吗?
“往东边走,那里有一口井,打得比较深,水质我检测过,属于比较好的矿泉水,还不是重水。”
李易指着前面说,距离现在的位置还有十五六里呢。
那里地势高出来周围一块,岩石多,不方便从其他地方引水。
直接在上面钻井,钻好之后,发现水比别处清凉,在那里放个压力井,地势高,水引到村子里。
村民们平时喝这个水,隔一段时间换一次竹筒,水不走水渠。
尺带珠丹还想说点什么,见队伍移动,只得闭嘴跟上。
周围大唐的人知道情况,一个人不能成为屠夫,总跑去杀别人头领,杀完了,还是要军队过去接手、接收。
军队不作战,后勤也不怎么用了,整个大唐就靠一个人杀来杀去?
那武器全要拿寿命换,换不了呢?
军队失去了士气,怕死,百姓习惯了有一个人可以把对方的头领干掉,不再认为哪里有威胁。
岂不成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大唐是大唐百姓的大唐,民强国才强。
李易可以去杀,对国却无大用,他就应该运筹帷幄。
他说过大唐的男儿没死绝,就不会再用女人去和亲。
那么大唐的将士未死光,便轮不到他亲自出战。
他已经冒着风险出海,从遥远的海外带回来种子,帮助后续的队伍打通海路了。
他所做的够多了,不能总折腾他。
一群人开始聊风景和诗赋,跟随队伍的小机器人偶尔接一句。
尺带珠丹又羡慕又无奈,他年岁小,又不是从小开始学诗。
一帮宰辅功底深厚,别看平时不写。
一般情况下,由毕构写打油诗向李易提问,李易以同样的回答。
李易除了那次据说抄了无数人的诗之后,很少作诗。
尺带珠丹觉得换成自己有相同的本事,保证天天写,让自己的子民知道自己的学问有多厉害。
有时他听不懂,好在他有媳妇儿,金城公主告诉他哪句诗的出处,什么意思。
“奴奴,在吐蕃,你往日怎么不总说?”尺带珠丹发现自己连媳妇儿都比不上,郁闷!
“诗赋多为中原唱,每忆名句有思乡。孤雁难飞千山涧,天高云淡岁月长。”金城公主给出回答。
尺带珠丹:“……”
“奴奴,我以后会努力学,隔上一年半载,咱们来一次,我要跟李大夫斗诗。”
尺带珠丹决定,不能再继续被侮辱下去了。
他觉得李易比较年轻,写诗差,相对老头们来说更好欺负。
他哪晓得李易也是几十年的功底,关键还能抄。
“郎君加油!”金城公主鼓励,总得给别人一点希望对不对?
回头与妹夫说说,斗诗的时候每回让一点,叫尺带珠丹总觉得能够有超越的可能。
“嗯!”尺带珠丹握了握拳头。
深井的矿物质水确实凉,张家村子负责压井的人让在一旁,李易等人用杯子接水喝。
“靴子脱下来我看看。”李易解了渴,看四个村民脚上穿的靴子。
压水保证有水溅出来,光脚不行,皮肤总接触水,会泡烂,井水又透骨。
四个人脱靴子,李易不嫌脏,手伸进去感受,又看靴子周围。
然后洗手,用肥皂洗。
“皮靴子的工艺不错,连续三次压包,四排密集行针,用的还是回针方式。
我让工坊做一种下面木头镂空底的靴子,外面额外封树胶。
多做几双,一天一刷洗。由于你们不走动,鞋做成大两号的,里面加棉垫。
轮换着休息的时候,脚出汗,顺便把垫子换了,别捂出来小毛病。
脚上真菌这玩意儿吧,治疗起来不是很难,关键耽误时间。”
李易观察完,说着拿起对讲机,告诉工坊制作新的靴子,下面加木头或竹子的底。
四个村民嘿嘿笑了,他们穿靴子捂脚,出汗,靴子里面还是湿。
别人继续压井、喝水,像没听见一样。
尺带珠丹羡慕,羡慕李易的这种处理问题的速度和随意性。
他想着如果自己有同样的本事,吐蕃其他人看自己的时候保证要惊讶和震撼。
上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下一篇: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