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58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驿站的亭长不困,看募兵在那里处理脚,他哇啦哇啦对卢正道说。

别看他又累又吓,身体虚脱,精神头却足着呢。

卢正道不时点头,想了解晚上下雨长江是怎样过的。

州府里身份够的人全过来听,他们如百姓一般,放下心。

陛下的私军原来不止羽林飞骑厉害,募兵一样强。

同样是兵,怎么变成陛下私人的就不一样了呢?

一百个募兵在处理伤口,晚上三盏柴油灯,能照的范围小,山上的路难行。

脚上扎刺儿的、磨出血泡的、划口子的,都是先用开水一下下烫。

等烫木了,拿烫过的剪刀、小刀和针清理。

之后是肥皂清洗,伤口其他地方洗得白白的,露出里面的红肉。

等明天大部队过来,他们有其他的药物,晚上就晾着,不缠东西。

明天早上,收集完情况,穿鞋的时候再缠今天晚上在蒸锅里蒸的绢帛。

旁人瞧着伤口,直咧嘴,为了在水里更灵活,什么都不穿,明知道得上山,依旧一步步上来。

再看一百个人,面色平静,似乎不是对自己下手,受伤的也不是自己。

“你,你们不疼啊?”一个参军事紧皱眉头问,他看着感觉到疼。

“疼,怎么可能不疼?我们也是人。”百人队的队正抬头瞅一眼对方。

“疼的话,哼哼几声,实在不行你们大声喊,我有过受伤的时候,一喊会好很多。”参军事给出主意。

“陛下的私军可以喊?莫说脚破了,脚掉了也得挺住。”

队正撇撇嘴,开什么玩笑?我们喊疼,百姓又该提起心。

……

长夜终究要过去,乌云遮不住阳光。

即便小雨依旧稀稀拉拉地下着,光明仍然准时到来。

在北岸的大队人马开始喂马,找周围的菜地、庄稼地,放马进去吃。

等马吃绿色植物吃差不多,再喂点精料,包括用米花棒机制做出来的膨化高档马粮。

其他人在岸边找船,征用,回头叫李家庄子补贴。

南岸的募兵包扎好脚,穿靴子走路,裤腿放在靴子外面,尽量避免落到裤子上的水进到靴子中。

他们了解完情况,站到对岸吹号角、打鼓,把内容传到这边。

年轻力壮的百姓跟随,还有衙役,他们拆房子,凡是有门板和其他的板子,一律送到岸边。

拽上岸的船重新推到水里,准备用绳子拴住,铺板子。

船得至少三排才行,江水波浪大,一排船晃啊晃的,容易把人给晃晕一头栽进江里,扶着绳子也不行。

马匹要过去一部分,带东西,顺便作为脚力,去其他的州看情况,给百姓送东西。

而留在北岸的马,得往来从别处找东西运到受灾的地区。

军马的作用体现出来,听话。

换成驴,很容易闹脾气,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还得哄。

“拆我家的,拆我家的房子,我家离江边近。”

“我家的房子好,大梁上没有蛀孔。”

“我家的几个门不要了,墙也不要了。”

“墙留着,等用完了门再装回去。”

“不留,拆,拆了好盖新的。”

百姓们争抢着要拆自己家的房子,拆完盖更好的,长安李家庄子给钱。

他们同样想着一拆富裕,至少弄一套新房子。

“衙门的先拆。”卢正道跟百姓一样聪明。

他早就想修修衙门了,一直腾不出钱来,借此机会好好拾掇拾掇,自己住着也舒服。

于是先拆鄂州治所江夏的县城,河对岸的沔州,再拆治所汉阳县。

两个县衙门距离江边最近,州治所靠江边,需要打仗的话,官员在第一线。

另外江边码头适合停靠,往来人多,治所在此,方便管理。

两岸同时连接船只,一条条差不多大的船连上,往河里送,旁边有人拽绳子,避免船被江水给冲得靠在岸边。

等快到晌午的时候,双方一抛绳子,最后的船只塞进去,铺就板子,浮桥成了。

六排船只,用绳子和木头板子一同给固定好,拿钉子钉,但不钉得太死,不然江中的波浪大,会生生叫固定的位置折断。

“快,马过去,保持间隔,抓住旁边绳子,先把压缩饼干给鄂州的百姓送去。”

万人的头头下令,马一匹接一匹被牵着上桥。

这个时候马比人稳,四条腿。

岸这边的百姓已经拿到压缩饼干,舍不得吃,收着,等关键时刻果腹。

第一批送过去的不是压缩饼干,而是药品,先为一百个敢死队的兄弟治疗脚伤。

这边的募兵都不用问,就知道兄弟受伤,夜晚光脚走山路,荆棘了、石头了,躲不开。

身上划的伤口反倒是次要的,脚得承受身体的重量。

第1749章 两岸稚子同衣帽

“瞧穿的衣服,不是羽林飞骑。”有百姓发现问题。

“估摸着是在太白山训练很久的三万募兵,北面在打仗,强兵应该盯着北面使唤。”

“陛下的募兵不强?雨夜横渡长江。”

“比羽林飞骑能差一些吧?”

“羽林飞骑难道可以踩着浪尖过来?”

“管是哪支队伍呢,总之有他们在,我放心。”

“我瞅着也不害怕,一个个脖子下面的肉鼓起来了,胳膊也粗。”

“不晓得娶媳妇儿没,我家那闺女不错,如有人愿意上门,我家给五百缗。”

“你哪个闺女?五岁那个养养还行,十五岁的……要学会打扮。”

“瘸儿子你什么意思?我家闺女天生丽质,还用得着打扮?”

“谁瘸了,你哪只眼睛看到我瘸了,来,瞧瞧。”

“去年你腿受伤不就瘸了一个来月嘛!”

“你那闺女一脸麻子。”

“你个瘸子。”

“别吵!搬东西,陛下的私军也是你们能拿来开玩笑的?”

百姓果然不互相争吵了,麻利地帮忙,怕突然有地方决口,来不及运东西。

五千募兵带上一万匹马,从鄂州向西去,那里情况说是不怎么好。

汉阳的百姓见到募兵们跑来跑去,有了主心骨,结伴去地里摘菜。

像韭菜这样的直接割,割完等雨停后种别的东西,韭菜保证烂根子。

黄瓜和茄子,先看看秧子和架子,泡水泡太多的,连大的和小的全揪下来,其余的留小的。

山坡上的不碰,跟种的人说好,留种子,大家的都不下种子了。

其他的愁绪百姓没有,也不能说都没有,临产的孕妇需要单独照看,把附近的孕妇安排到一起,稳婆随时准备。

她们住的棚子最好,总有开水在烧着。

有的药放在旁边,看哪个孕妇出现何种情况,立即熬了给喝。

家中的地、房子,百姓无所谓。

说好了的,李家庄子负责,大不了等生活稳定后,有好东西给李家庄子送去。

一年送一次,年年送。

……

鄂州、沔州等州在忙来忙去。

黄河沿线,百姓们跟着忙,他们听说金城公主从吐蕃回来,纷纷跑到岸边迎接。

把采来的果子挑最好的送到岸边,找有船的人准备,带上长竿子,等船到来送到船上。

百姓们知道金城公主的事情,嫁到吐蕃,带着人和东西,安抚吐蕃,算是给吐蕃好处了。

可惜吐蕃拿了好处还打大唐,金城公主在吐蕃定然受委屈。

想一下就知道了,把闺女嫁给别人,别人娶了自己的闺女,还要跟自己争地争水,闺女能有好日子过?

现在闺女,不,金城公主回娘家,听说还把吐蕃的赞普给拐回来,吐蕃怎么会放人?

还用问吗?大唐厉害呀!娘家厉害,闺女就不受欺负。

大唐的闺女回来,得叫跟着的吐蕃人知道知道,咱们都向着金城公主。

于是金城公主的船队便看到两岸百姓敲锣打鼓、载歌载舞。

另有船只摇过来,船上的人挑竿子送东西。

新鲜的时令水果、烤好的鸡、炖的大肥肉片子、煮的茶叶蛋、蒸的小羔羊、卤的、炒的、烤的、烩的、烹的、炸的、焯的、汆的……

各种手段做出来的不同的食物全往船上送。

还有把小宝宝挑在竿子上送来,叫金城公主亲一亲,再拿回去的,这个不是吃的。

金城公主陪嫁的人感受到大唐的繁华,与出来的时候不同。

从岸边百姓身上穿的衣服便能瞧出来,麻的衣服不穿,一律是绢帛,有的甚至还有丝绸、绫罗。

最厉害的是孩子,所有的孩子分男女,衣服的样式相同。

用望远镜看,会见到每一个地方的孩子衣服胸口有几个字,某某某学堂、某某官学。

他们的感受就一个字,强!

尺带珠丹及所带的人,对此感受更加深刻。

原来大唐的人生活是这个样子的哦,太有钱了。

“王妃,大唐的孩子穿一样的衣服,以后不在学堂读书,衣服岂不是白做了?”

有服侍尺带珠丹的吐蕃人,一段时日与金城公主相处,胆子变大,问出心中的疑惑。

金城公主也不清楚情况,往来的信上未说。

跟队伍回来的秦离旁边同样不解,他向送东西的人喊:“哎~~孩子的衣服怎么都一样?”

“听得见,不用喊。前些天送来的,大唐朝天下基金,先有骑兵跑过来记孩子有多少,长多高和胖瘦,回头衣服就送到手上,不要钱。”

控制小船的人回喊,嗓门比秦离还大。

喊完,东西也接完,两艘船速度不同,错开位置。

“原来是二伯的那个基金,夫君,就是总有海产品的宋王管的钱。”

金城公主知道了,与尺带珠丹说。

“给所有的孩子买衣服,得多少钱?”

尺带珠丹先提钱的事情,吐蕃绝对不会给所有的孩子发衣服。

吐蕃打仗,各部族需要自己筹备武器和粮草。

吐蕃的人心中不是滋味儿,他们也清楚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