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0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先给各地的大户们,叫他们推广,他们先种,再按照一个计算好的价格与百姓换。”

李易先说种子,地方官府推广费劲,有的甚至直接给关系好的大户。

既然如此,直接给大户,大户先种,亩产收入多,其他种地的人见到,愿意跟着种。

教喻激动一下,李易跟自己说,转而他发愁:“地方大户如不听,还须衙门盯好,衙门与大户之间……唉!”

“分批,先种地瓜,告诉大户,不推广后面其他的好种子不给,好种子能拿多少,看推广的效果。”

李易早有安排,以利诱之。

教喻恍然:“倒是好法子,火车又待哪般?”

“运输便利更赚钱,别人一些情况不了解,以为火车赚到的钱归朝廷,朝廷钱越多,宵小之徒越不敢闹事。”

李易从另一个方面阐述对世家大族的压制,朝廷有钱可养兵。

说其他的问题皆是假的,兵多大唐才稳定,谁不服就打谁,打到服为止。

教喻突然用崇拜的目光看李易,他比李易大两轮还多。

“李东主,大唐有你甚幸,吾等自当奋进。”教喻说着突然情绪低落,自己老了。

“磐坚兄可不能享清闲,要有担子给你挑,将来重任在肩,切记不可忘初心。”

李易放缓语速,强调字眼。

“挑担子?干什么活儿?我除了……啊?李东主你是说……”

教喻瞬间领悟,惊喜地瞪大眼睛。

“恭喜韩教喻!”“贺喜韩教喻!”“教喻记得请客饮酒。”

长孙昕、王维、孟浩然三人同时道贺。

“嘿嘿嘿,嘿嘿嘿嘿!”教喻低笑起来,要升官喽!

笑着他又露出忿忿的神色,四个宰辅过来,咋没人说给自己升个官儿?

哼!活该你们找不到好的弟子,德不配位,品行恶劣!

……

“嘿嘿嘿……”准备上游艇的毕构也笑出了特殊的声音。

“小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孩子被蛇咬了,好,不,不是被咬了好,诸位懂老夫意思?”

毕构的人终于打听到了,李抚宽挨蛇给咬了,李易飞着救人,如今正在巡洋舰上养伤。

宋璟跟着开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键是李易没在,李易跑去看地了,哈哈!”苏颋认为少了最大的竞争对手。

张九龄沉默,眼睛看周围的百姓。

百姓们拿着家里的东西过来要送上船,一把小葱、十几个鸡蛋、两条鱼、一小竹筒蜂蜜……

知道李东主不缺东西,百姓又担心船装不下,只拿很少的礼物到此。

岸边李家庄子的人在写账,谁拿了什么记好。

见到宰辅的车队,百姓纷纷躲到一旁,面色平静,微微鞠躬。

张九龄有那么一刹那非常不舒服,他看出来百姓的行为属于对宰辅官位的礼节。

刚才醉仙居的队伍过去,百姓们站在旁边,笑容满面,挥手打招呼。

更有百姓一听李易在那边,赶紧跟旁边的人过去。

说明百姓敬宰辅之位,却认李易之德。

两种不一样好不好?谁在宰辅的位置百姓俱以此,李易在哪个位置,百姓亦如是。

宰辅有转移,李易无动摇。

张九龄想家了,自己在家乡享受到的是同样的待遇。

“上船!哎呀!吃饭不急,先看看孩子,孩子受伤了,我等应感同身受。”

毕构搓着手踏上跳板,其他人跟随,就四个人,别的人不准上。

好在有饭菜送过来,在外面吃,那不是有棚子嘛!

一番通报,毕构他们终于见到了李抚宽和李旦、小丫头、小家伙、逊儿、谦儿、孟仪甫。

“不急着吃饭,你都吃东西了,吃西瓜,听我的没错。”小丫头喂李抚宽吃西瓜块儿。

李抚宽被毒蛇咬,需要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同时消水肿,吃西瓜正合适。

李抚宽感受到浓浓的温情,看自己这个师姐。

据说这个师姐本来活不久的,师父帮忙,师姐与自己一样,过目不忘、过耳成诵。

“臣毕构拜见太上皇、皇子。”“臣……”

四个人被允许进来,先施礼。

“诸卿为国为民操劳,多有辛苦,今日是体察蓝田县民生?”

李旦心中如明镜一般,嘴上却装着问。

“回太上皇问,臣等主要是因蓝田县李大夫合作于沙砾之地种植之事,另听闻县中出一神童,当为大唐祥瑞。”

毕构眼睛看着‘自己的徒弟’,尽量表现得完美一些。

“毕爷爷,你是说我吗?可是我为人比较低调,而且十分蠢笨,哪里来得神童之名?”

小丫头眨着大眼睛,一副我真的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而来的纯真表情问。

第1668章 谁解红尘悲莫怨

四个宰辅看着小丫头那呼扇的眼睫毛,莫名地生出一丝不妙的感觉。

“咱家青黛自然是神童,不过……据闻蓝田县另有一机敏之孩童,姓李名抚宽。”

苏颋尽量让自己笑容真诚,跟小丫头说,看李抚宽。

“青黛姐姐,我的腿还能好吗?我还想回县学上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shuō)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告诉我们,在有时间学的时候不能说,别人从远处来,应该奏乐,人不应该因为自己无知而生气,那样不叫君子。”

李抚宽使劲抬身子看看自己的腿,与小丫头说话。

小丫头死死咬住嘴唇点头,不能开口,否则会笑场。

毕构四人:“……”

他们有点懵,脑袋瓜子嗡嗡响,神童?可以把大学、尚书、中庸、春秋等学问来回穿插理解的神童这般理解论语?

其他的小伙伴们也有些迷茫,方才这位小哥哥还给讲:夫乾,天下之至徤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冲,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易经里的,讲得可好了,跟平时小姐姐给讲差不多,自己都能听懂,怎么突然变个人?

小家伙大眼睛睁大,眼珠子骨碌骨碌转,忽然问:“小哥哥,你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何解么?”

“简单,意思是三个人走路,必然有一个是我可以当他师父的,他做对了就告诉他继续,他做错了让他改正。”

李抚宽张嘴就给出答案,可利索了。

毕构四人:“……”

“哈哈哈哈~~~”李旦实在是忍不住了,一边拍大腿一边笑。

“咯咯咯咯~~~”小丫头瞟一眼自己的师弟,跟着笑。

“呵呵呵呵~~~”小伙伴们明白了,小哥哥故意的。

毕构四个人面色不怎么好看,他们察觉出来,这个孩子品性十分恶劣。

即便才华再高,亦不可为良徒。

“你再说一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得好,老夫给光州殷城县学和悲田坊额外拨款,说不好,减免。”

毕构阴沉着脸威胁,他生气了,你敢戏弄当朝宰辅。

“三人之师,师之所学、学为重德,故有‘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之语。

师存天下,非三人,亦非几人之位,天地人皆可成师,师应学,学孟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周公之师,师不止学,更有其位,师者,县学师为师,帝师亦为师。”

李抚宽认真了,关于自己家乡的事情,从荀子开始,然后说孟子题词,再转成尚书。

于各个方面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师给解答出来。

“其实周公之师,师之始亦为传道、授业、解惑,周天子,寻保寻师,方有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之位之职。”

小丫头跟着说,把尚书里的内容给具体转换了。

“就是这个,就是它,就是他。青黛你……哎!老夫无逆天之能。”

毕构看着两个孩子都喜欢,这才是他想要的。

宋璟三人定定地瞅着李抚宽,即便张九龄都忍不住动收徒之心。

才九岁呀,问九岁的孩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答‘三个走路的人中必然有一个人可以当我的老师’这样的话。

反而从别的书中深入剖析这个‘师’究竟是什么,并连贯始终。

不是考科举,没有规定时间,问完人家马上答。

怎么有种跟刚柔问政时候的感觉?那叫一个流畅啊!

四个宰辅满意了,就这一句论语,问侍郎,都无法立即给出眼下的回答。

小伙伴儿们瞪大眼睛,互相瞅瞅,同时摇头,表示没听懂,小哥哥果然厉害哦。

不过看样子小姐姐听明白了,而且还知道接着说,小姐姐……一直很厉害呀!

“无怪乎校书郎只考一题便给出异等评定,不复再考。”

张九龄对前来考核的校书郎表示理解。

“是呀,太过霸道,问寒冬为何之存梅绽,他带你去他种的大棚,里面还有芍药和牡丹。”

苏颋跟着同情校书郎,小孩子强得不讲道理了。

“明年要开童子科?”毕构想要选神童,孩子自然是童子科,考上就是官儿,别看人家还是孩子。

“当开秀才试。”宋璟觉得童子已经不适合了,最厉害的秀才科,大唐多少年都不开此科了。

进士科次与童子科,童子科次于秀才科。

“若以童子之龄过秀才科,这个……时务策有难度哇!除非刚柔亲自教授。”

张九龄顺着一想,李易合适。

“我师父还未考过科举呢,考科举有何用?”小丫头不想叫师弟成众矢之的。

“对,科举对你师父没有用,却不代表科举无用。你考不?给你也单独开秀才科,保证考上,大家都等你多学本事,将来救命呢。”

毕构无奈,他说的救命,指后宫女眷,小丫头是女孩子,女人的病治疗起来最方便。

没看有官职叫皇后宫中行走么?整个大唐会用设备的医者,没一个比她更厉害的,关键她不用设备也厉害。

“不要,其实我考不考的也没啥用,考科举就是四书五经,还有之外的一大堆书,背下来就行。

然后考时务策,我整天跟师傅在一起,农业、手工业、经济、水利、外交、军事等方面我也会。

医学方面轮不到你们考,我医书还没全背完呢,更不用说实际操作了,好多药材只看过图,不见其形。”

小丫头讲道理,我不考,你们玩儿吧,我忙着呢。

李抚宽露出羡慕的神色,他就不会许多别的本事。

“毕宰辅、宋宰辅、苏宰辅、张宰辅,可知我的名因何而起?李抚宽!”李抚宽突然出声。

宋璟他们:“……”

这他娘滴上哪猜去?两个字的名,涉及到的东西多了。

现场一片沉寂,安静得叫人难受。

十几息后,毕构出声:“是安抚宽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