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101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他才不操心赶花与否的问题呢,凡事听李易的没错。

“正好,今年冬天用。”李易盘算一下,给蜜蜂找到去处。

“刚柔,冬季蜜蜂会被冻死,它们缩在一起不出来。”

王维提醒,他家住在更北面,有蜜蜂。

报纸上更介绍过,养蜂人不想赶花,勤喂糖水,第二年春天蜜蜂多,分巢更容易。

甚至平时蜜蜂割了蜜不全卖掉,冬天再给蜜蜂补回去一部分。

主要针对养土蜂稍微多的人家,在付出跟收获上寻找平衡点。

“放大棚中,上面的皇庄今年冬天大棚种花,另外大棚的樱桃花开,可供许多蜜蜂采蜜。”

李易给出一个答案,大棚中暖和,蜜蜂会继续活跃。

只要数量合理,还省去人工蘸粉的步骤。

“我在我的大棚中也试试,大棚多,用去的绢帛多,今年恐反季节蔬菜价钱降低,成本增加。”

长孙昕话题一转,说起市场经济方面的问题。

“浩然、摩诘觉得如何?”李易转头问王维和孟浩然。

二人互相看看,努力思考,一时间未出声。

他们绝对不认为李易找不到办法,专门请教自己,分明在考试。

“去看看蜜蜂。”李易抬头瞅瞅太阳,又观察下地势,选一个方向走。

“你知道蜂箱放在哪了?”长孙昕再次惊讶。

自己要不是找来的养蜂人,叫自己站在现在的地方判断位置,自己绝对不清楚。

“昨天下了大雨,今日阳光明媚,好天气,看看勤劳的小蜜蜂飞来飞去的。”李易夸赞起蜜蜂。

“是啊,说明什么?”长孙昕还是疑惑,我难道不清楚这个?

“说明昨天防雨比较好,同时蜂箱没被水泡,整个一片地方,就前面有几棵大树,地势又高。”

李易说完加快脚步,人工种植的紫花苜蓿有间隔,还有低浅的垄沟,方便浇水和收获。

垄沟比菜地浅,蔬菜的地要总浇水,尤其是黄瓜、茄子。

种水稻的水田是另一种,整日里拿水泡,一格格的田不深,周围起高坝,坝在低的地方层层开口放水。

有的为了不破坏大的进水渠,会弄个竹筒埋下去。

养螃蟹的不行,需要额外增加东西。

走到地方,果然一大片蜂箱在,一对儿三十来岁的夫妻忙着刷洗晾晒苫布。

长孙昕瞧见后皱眉头:“怎才开始洗晒?”

不等养蜂的人开口,李易出声:“早上起来忙着把昨天堆放好的蜂箱调整方向和位置摆放,蜜蜂采蜜优先。”

“哦!”长孙昕向夫妻二人笑笑,意思是误会,别在意。

两个人感激地看李易一眼,男子腼腆地说道:“还是这位小郎懂,家中养过蜂吧?”

他妻子在旁边拽他衣服,使劲打眼色,让他看其他人的衣服,上面绣着‘羽飞’二字,另外有宫女太监。

第1658章 蜂期不休肥当先

男子看看,还是笑容满面:“小郎家里有几脾蜂?”

“一会儿跟我们走,去巡洋舰,我给这位大哥看看眼睛,有疾当医,近视的话,给配副镜子。”

李易看出来对方眼神不好,没见女的紧张么,男的啥事儿没有。

“多谢李东主,多谢李东主。”女子连连道谢。

“啊?李东主?李易?”男子反应过来,走近两步看,不认识。

“什么时候看不清远处东西的?”李易观察男子的眼睛问。

“小时候就是,爹娘就早早眼瞎了,后来遇到大水……”男子说着停下。

“你眼睛怎么样?有孩子吗?”李易看妇人。

“我眼睛好,有两个孩子,大的闺女十一岁,小的儿子五岁,其实一共有五个孩子的。”女子倒没有多少伤感。

“孩子呢?”李易扭头问长孙昕。

“在学堂,我找人干活,人家有孩子我不能叫孩子跟着干活。为了维持善名,装我也要装下去。”

长孙昕认真地说,他很在乎现在的名声。

“好,有悟性!帮忙干活,动作要轻缓,别大开大合的,容易叫蜜蜂误会。”

李易说着走到一个蜂箱旁边抽轻轻抽出框观察:“巢房壁厚了,看看有多少,割蜜的时候换新脾。”

“李东主,正要说呢,这些是别处淘换来的蜂箱,正好分巢就先对付着。”

男子这回不问李易家有多少脾蜜蜂了,他知道李易也不清楚。

李家庄子那么大,李东主怎么可能专门去记有多少蜜蜂?

“好,找长孙巡察使,他会安排。”李易又慢慢插回去,舔舔指头。

其他人帮忙刷洗苫布,已经晾上的看看一面干了没有,干了换一面。

“往后住下,冬天在大棚中养。去取蜂蜜给大家尝尝,这是咱们自己的蜂蜜。”

长孙昕给出保证,他帮不上忙,不会。

他却知道怎样照顾人,使别人高兴。

他的职务中有一个尚衣奉御,负责皇帝的衣服、桌椅、茶盏等器具。

妇人立即去拿,蜂蜜中没有兑别的东西。

在李易的时候任何食品都有保值期,包括食盐,蜂蜜通常为二十四个月。

要是看到写有十八个月保质期,说明纯度太低了。

蜜封好的蜂蜜,放上十年八年的没问题。

队伍里的人不缺蜂蜜吃,还是尝尝,自己家的。

不同的花酿出来的蜜味道上有区别,说不上哪一种最好。

“昨天下雨,你俩累到了吧?”长孙昕想起个事情。

“有人帮忙,长孙巡察使的地和蜜蜂,当地百姓都看着。”妇人又捧长孙昕一回。

实际情况也如她所说,昨日当地人一看朝霞那般美丽,跑过来搭手摆蜂箱、遮苫布。

“记下来了?等割蜜的时候留点蜂蜡送过去。”

长孙昕为人处世用上了服侍皇帝的那一套。

“记着呢,之前处理的也有,等换脾时更多。”男子还是笑着回答。

蜂蜡不用来提纯后点蜡烛,当药和食物吃,现在制作香都不允许使用蜂蜜。

“一起走。”众人尝完,活儿也干完,李易招呼,用不着留人看守。

夫妻俩儿互相挽着跟在队伍中,去下一个地方。

旁边有人宫女递上水和压缩饼干,叫二人边走边吃。

看情况即知,早上摆蜂箱,又洗晒苫布,到此刻显然没吃饭。

“闺女你的心真细。”妇人夸一句。

桃红微微一笑,没说什么,心不细的宫女……

“我知道这叫压缩饼干,比黑面包好吃。”男子咬一口,香。

他吃的压缩饼干与军队的不同,宫女太监单独制作,随时携带,太忙的时候吃不上饭,咬一口。

“原本是有包子的,一早路上见到有人扫街,昨天雨水把东西冲打到路上,就给他们吃了。”

金菊在旁小声说,顺便帮男子看路,眼神不好得照顾。

李易走着,聊起养蜂的事情。

“以养蜂为活路的人,需赶花,哪里花开便挑着蜂箱走,一边走一边割蜜换钱,还要带一套工具,制作蜂箱的工具。

他们更希望换来铜钱,方便携带,不过许多地方收蜜多,只能接受绢帛。

他们多费力气,把一个地方的绢帛带到另一处,有的地方绢帛特别多,品质还好,就能私下多换点。”

“对对对,李东主说得对,我家以前就养蜂,实在是眼睛越来越不管用,想找个安稳的所在,就跑到京兆府。”

男子激动,有知道自己的人啊,以前多苦啊日子过的。

“刚柔,我明白了,京兆府的绢帛减少,因为收税而免去庸和大棚的缘故。

另外的地方没免,还是要交。

故此京兆府绢帛少了,其他的地方补充,价钱高不起来。”

王维先出声,回答之前的问题。

孟浩然跟着说:“路况好可使物流成本降低,可见修路的利民之处。”

“摩诘、浩然,果然心思慎密,大唐有你二位这等官员,当是百姓福分。”李易随口夸赞。

孟浩然与王维脸微微一红,你都提示到眼前了,再回答不上来,你是不是要给我们换地方?

长孙昕听了,面上无波澜,习以为常,李易若无此本事,敢跟宰辅们互相算计?

“李易,前方种下不少豆子,昨天大雨,怕有豆虫掉下去淹死。”长孙昕指指种大豆的位置。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活下来的豆虫才足够优秀,至少能够抓住叶子的背面。”

李易倒是不担心豆虫数量下降,活下来的反而长得更壮实。

与自然界淘汰一样,无非豆虫专门养,基数大,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更多的进化机会。

走到地方,一群人在豆田中分垄走着,找瓢虫,找到就捏着扔草编笼里,拿回去喂鸡。

不是豆虫的虫子,一样抓走,看到昨天被雨水打下来的豆虫,捡起来一同喂鸡。

李易拿着数码相机拍照片、录影像,再分别取土保存,准备回去检测后录入电脑。

雨后的地,湿漉漉的,即便不是好的土壤,仍然会粘鞋底,李易不进去。

顺垄捉虫子的人挽起裤腿,光脚走。

旁边有压力井,还拿水泥修出来小槽子和小沟渠,不然井出水口的位置会出现个大坑。

“李易你看,只要肥够,大豆长得并不差,李家庄子送来的肥按照使用说明调整用量,管大事儿了。”

长孙昕蹲在一棵豆秧旁边观察后说道。

第1659章 事有突发人性艰

李易也蹲着,揪下来一个毛豆,捏开看看粒:“选饱满的摘两筐,煮着吃。”

说完他站起来喊:“抓虫子的一会儿帮忙选好的毛豆摘了,五百多斤吧,大家一人再额外摘二斤回家煮着吃。”

“多谢东主。”“东主你最好了。”“东主你累不我给你捶捶腿。”

干活的都是西南蛮俘虏的媳妇儿,她们工钱低,做事情却认真,有的大唐话说出来带着特殊的口音。

“赶紧干活!”李易喊一嗓子,转头去下一处,比较远,十多里的山路。

青松终于松开箱子,让给其他同伴拉,他之前和紫玉拽,现在葛岩与黄柏。

羽林飞骑和李家庄子的人不管,他们都有东西携带。

羽林飞骑背战术背包,四人一组挑着重机枪轮换,另外一箱子子弹也由四个人挑。

李易的飞行器由是四个人,包括铁锅。

天热也是战术军靴,同时戴半指战术手套,一身迷彩服,包括脸上迷彩纹。

京兆府的百姓习惯了,一见到脸上带迷彩的军人,就特别亲切,丝毫不害怕。

“离近些我看看?”男子近视眼,看一身特殊打扮的人,分辨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