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97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别呀,小孩子乘游艇出发,幻想着自己有一艘游艇,在玩具那里实现梦想,赶紧把浩然找来,让仪甫继续玩儿,就说我允许了。”

李易瞬间明白小孩子的想法和兴奋点,这个时候哄不着。

第1651章 教童教民本无痕

“刚柔,仪甫那般玩耍无事?往日一到此时已睡去。”

孟浩然来了,哄孩子睡觉把自己给哄得快睡了,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先喝口酒,小事尔,边吃边说。”李易劝慰,表示理解。

家长一涉及到孩子的事情,都是大问题。

什么不睡觉了、总发呆了、蹲着看虫子看起来没完了、把幼儿园女孩子打哭了、被幼儿园女孩子打哭了、把幼儿园两个男孩子一起给打哭了、昨天学的字今天又忘了、居然学会骂人了,吗了个比的老子都不骂人……

“说白了,咱们给孩子一个框,让孩子在这个框里生长,不可逾越。好听地讲,叫规矩,换个说法叫遏制。

咱们以咱们的经验管孩子,怕孩子做错事,对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

不过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咱们没有活成咱们父母的样子,又何必让孩子活成咱们的样子?”

李易先讲大道理,在坐的人会懂。

孟浩然拿起个田螺,熟练地堵住后面,突然松手吸到嘴里:“他今天不睡觉。”

“兴奋就睡不着,受环境影响,所处的游艇环境,此刻的天气环境。

气压低,人会增加呼吸频率,湿度大,如果温度能够维持在一个舒适状态下,呼吸就惬意。

这等情况下,孩子不困,睡不着不睡呗。

叫孩子睡觉的目的是使孩子舒服,哪里是为了睡而睡?”

李易在说具体,非常简单的情况。

为什么总说下雨天打孩子?因为孩子作呀!特别活泼。

“玩到何时?”孟浩然接受。

“无须去管,他玩着玩着自己就睡了,睡在玩具室。

机关人会给他盖个小毯子,室内温度调高两度。

顺便通风除湿,把玩具收纳起来,放他身边几个能抱着的大绒毛玩具。”

李易能够猜出来孟仪甫的状况,知道你会睡在那里,依旧不去给你换地方。

孩子醒来的时候会有一丝茫然,他习惯了日常醒来时的地方,突然发现周围环境变了。

“正常情况下,等仪甫睡醒,会着急找你或嫂嫂,莫名其妙地想让嫂嫂抱,至于你,你是严父,不抱你。

这等时候,你应该给仪甫讲游艇的故事,主要强调游艇上有多么安全。

仪甫的情绪逐渐舒缓,又会回想起他在玩具室玩的情形,两者结合起来,归于平静。”

李易教孟浩然之后的处理,别说是大唐的家长,他那时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一样做不到,因为不懂。

有几个家长有那个闲心和心思、儿童心理学底蕴来为孩子不午睡而在玩具里玩的情况及之后的反应而专门做应对?

正常的情况是,孩子突然醒来,跑到母亲面前抱母亲。

母亲皱眉:又怎么了?让你睡觉你不睡,非要玩儿,在那就睡了,睡醒你跑过来腻味什么?

孩子再看父亲,父亲:今天就这一次,以后说好了,不好好睡午觉,玩具不给了。

母亲:买那么多玩具有什么用?整天就知道玩儿,老许家的那个,拿三朵小红花了,看看咱这个,一个……

小孩子:……

一瞬间孩子也清醒了,同样归于平静,家长不用学什么心理学。

孟浩然急匆匆离去,说过会儿再来。

长孙昕带着怀疑的态度听,用牙签挑一个田螺肉吃了:“确实比不上直接吸着好吃。”

“吃田螺吃调料的味道,要么生吃吃土腥味儿,不准儿吃生的。”李易拿起田螺,还是吸。

“报纸上写了,生肉、生河里的东西,吃了会生病,有虫子。司农寺找不能生育的苗时……”

长孙昕说起寻找不孕雄株的情况,司农寺在所有的州都有部门,参军事来负责。

并非李易到来后才有,之前便如此。

他们始终在寻找好种子,产量高的叫百姓多种。

现在拿着李家庄子发的放大镜,四出下田,豆子、大麦、高粱、粳稻、籼稻、小麦等等。

有水田,想吃东西,回忆起报纸上说的有虫子,有的鱼、蟹身上直接能看到,有的虫子太小,用放大镜看,果然有。

至于水里的,放大镜看不到。

百姓见报纸上说得对,生鱼片什么的吃的人瞬间减少,喝河里的水尽量烧开,井水差一些,喝生的还是多。

长孙昕说完,定定地看着李易,李易救了许多百姓,自己什么时候能像李易一样?

“往后大家的日子好过,技术进步,到时能多吃生的。我船上有能生吃的,想吃给你们做。”

李易不愿意吃生东西,夏天热的时候吃,由于生的冰镇,凉爽,口感确实跟熟的不同。

“晚上吃。”长孙昕很直接,不虚伪:“西南蛮的人干活很卖力气,明知道工钱比其他大唐低许多。”

王维喝口酒出声:“再低还能低过他们在西南地方?有的人是奴隶,干活能吃饱都不容易。”

“算分,如果愿意,她们会拿出所有的钱买分,到时候丈夫脱去奴籍,再赚钱可多喽!”

李易知晓西南蛮们的心思,他们想留在大唐,像正常的大唐人那般生活。

如今男人有奴籍,吃喝与孩子教育却不愁。

平日认真做事,不被打骂。吃穿住用比原来的地方强出百倍。

大唐的学问自己的孩子居然可以学,在自己家附近的大唐百姓孩子都学不到。

三个人吃喝着,外面的雨不见停的样子,游艇开始送东西,烤鸡,撕开给大家在棚子里吃。

“刚柔,刚柔,仪甫醒了。”孟浩然寻过来,韩襄客拉着儿子的手一同到此。

韩襄客落落大方行礼,她是歌女,应对这等场面游刃有余。

与座的人不会把她当歌女看待,人家有敕命在身。

孟仪甫看样子睡得不错,乖巧地叫一圈人,坐在旁边,晃悠两条小腿。

“方才仪甫醒来找母亲,就是抱着,也不说话。我与他讲游艇的事情,刚柔!”

孟浩然伸出大拇指,神了,说得全对,即便不开庄子,去摆摊算卦亦收入颇丰。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是,我熟悉仪甫,往后叫他多跟其他的孩子玩耍,男孩子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野一点好。”

李易说着招手叫孟仪甫到身边站着,递过去湿手巾擦手,又分一些田螺和牙签:“慢慢吃。”

第1652章 民生艰难欲桥筑

孟仪甫先看父母,见二人未反对,高兴地拿起牙签扎和转,刚要往嘴里放,突然顿住,走到母亲身边:“娘,你尝尝。”

“好。”韩襄客张嘴吃掉。

报纸上有写,孩子孝敬的时候不应拒绝,除非情况特殊,比如孩子确实更需要营养,家里没有多余的。

孟仪甫高兴地回去,又扎了喂其他人,喂一圈,自己才安心吃。

他的身高正好站在那里一下一个,比大人轻松。

就是有点辣,吃一个后得缓一缓。

宫女取来凉果汁,放在旁边。

“刚柔此番过来,没有大事?”孟浩然专门问一下,李易岂能随意出行?

“种地,看看砂石地怎么管理,若成功,可向外推广。

有的地方种瓜和姜,都种这两样,粮食需要外购。

咱大唐眼下还未达到放弃本地粮食作物种植,只发展经济作物的程度。”

李易说情况,大唐始终鼓励百姓种树。

长安所在的关中,以及更西北地区,比他那时某一段时期植被强多了。

后来唐灭,更多的地方被非农耕民族占据,他们也不种树,本来荒漠化就开始严重。

等到了小冰河时期,这边更完。

之后一提起西北,首先想到荒漠、养山羊刨草根、水蒸发量超过降水量、地下水水位下降、种地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当时许多人研究,说荒漠化无法通过人力改变。

后来李易看到了实际情况,荒漠在自己的国家力量面前,可以变好,只要别有人人为搞破坏。

到蓝田县,他要沉下心看看,究竟种什么合适。

他有着成套的理论和资料,需要一个试验场,希望蓝田县的砂石地表现得各不相同。

至于养山羊,他比较反对,山羊是好养活,但确实伤害植物厉害。

除非找到产奶量高的山羊,进行圈养。

“种个地有这么麻烦?”孟浩然还是不信,他又没有亲自种地,蓝田县能种地的地方都不错。

“有机会带你们去陇右道看看,不,京畿道北面的关内道,瞅瞅风沙黄土之地的人种什么就清楚了。”

李易不生气,除了张九龄等少数的人,目前有几个广州都督府的人知道北方冬天的严寒?

同样,北方的又不晓得南方的湿冷,只有全去过的人才明白。

也就苏轼那种人,全国随便发配,到哪都能活,并且写出流传千古的名诗词。

“那边不是说有打井吗?”孟浩然倒是关注过北面,一条线钻井钻过去,穿沙漠。

“还是不行,同样的人在同等面积的地上种同一种作物,当地人付出的劳动时间比蓝田县的人多,产量还少。

水稻关内道不会种,种麦子和大豆,京畿道有水网,开个口子水放进去,结束。

关内道要压井,不下雨,继续压井,时间就用在压井上。

土壤不够肥沃,自己又没有多少肥,只能勤锄草,收获后,产量低这里三成多。”

李易说完抿了抿嘴,确实太难了。

他心疼大唐别处的百姓,他权利太大。

他一句话可调动几十万军队去征战,他说缺钱,无数百姓捐款。

让大唐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他的责任与义务。

“竟是差这么多?何时去瞧瞧?”

孟浩然的家乡土地肥沃,关内道的夏州能跟山南东道的襄州比?咋不跟江南道比呢?

“明年我看看能不能安排,今年要去河南府,黄河枯水期……咱们修一座桥?”

李易说去洛阳,有想法。

“当地水泥厂多、钢铁厂也不少,冬天黄河进入枯水季节,很多河床裸露出来。

河南府人口更多,动员动员,反正冬天没啥事儿。

加上募兵、部分羽林飞骑、西南蛮、铁勒九姓的人……”

李易瞬间盘算起来,修黄河大桥对他诱惑比较大。

王维三个人面面相觑,跟我们说没用,你得回去找陛下和宰辅他们。

“放鸽子?”孟浩然知道游艇上带鸽子了。

“外面下大雨,你愿意出去?病了怎么办?一传染一大片,不急。”

李易看看窗户上流淌的水,舍不得鸽子。

实际上把鸽子放出去,鸽子也不会直接往家飞,要先找地方避雨,游艇支出来的地方就非常合适。

既然如此,何必折腾?

“李东主既能考虑修河及人工,自然是已考虑好后勤之事,韩襄客倒是期待大桥建好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