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013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村民们记下,等报纸出来,赶紧去找橘子枝,回头寻枳树嫁接。

哪怕在远几里的山上,野枳树,给向阳的枝嫁接橘子。

成熟的时候自己去采,路过的人采也行,当给别人提供帮助。

要立个牌子,告诉其他人谁嫁接的,吃的时候别全采光,更不准把嫁接的树枝掰断。

前面一大群小孩子在大人的看护下玩耍,本村的、庄子的、富贵人家的。

富贵人家把张家村子当成了优质幼儿园和小学,可以寄宿的那种,放心。

接受的教育与李家庄子无差别,包括饮食、游戏内容。

在村子中的大人们不准靠近,有羽林飞骑阻拦,小孩子无所谓。

李隆基看一看,孩子们穿着都好,出了京兆府,到别处村子里看孩子,会看到另一种。

李隆基上次出门见过,心中难受。

那些孩子流着大鼻涕,有嘴角炎、脸上和手上带着皴,头发脏兮兮的,脖子一层黑。

再看眼前的孩子,即便不是冬天,也能发现不同,脸蛋红扑扑的、嫩嫩的、头发整洁、衣服合身。

“易弟,今年冬天,大唐百姓家中孩子……”李隆基说着说不下去了。

“三哥,他们有的属于习惯问题,有肥皂他们不习惯用,大人没时间照顾孩子。

烧个热水很容易,用热水洗,搓几下肥皂,再抹制造肥皂的副产品甘油。

我在报纸上多多宣传,说保护好了能够增加寿命,家里的大人便重视,多教孩子。”

李易挺无奈,有的人家看穿的衣服,并不差,孩子流清鼻涕,不知道保暖和擤。

若流黄鼻涕,说明有点感冒,赶紧喝姜糖水。

李隆基听了心情好转:“如此说来,大唐并不太差?”

“呃……比已往强。”李易想说跟我那时比,生活条件差远了。

不过现在的大唐百姓更愿意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让孩子读书。

从未想通过借贷买东西来跟别人比,信仰还是不错的。

负债一般由疾病、青黄不接时候借钱买粮,并非用在挥霍与奢侈品消费上。

“再等两年,新的作物普及,百姓家中有余粮,朝廷想借钱都借不出去。”李易又提起公廨钱。

以朝廷名义放贷,地方官府必须保证那个钱能够得到利息。

利息就用来给地方官员开工资,一般要是普通百姓不借,当由地方富户承担,哪怕富户不需要借钱。

现在公廨钱还有,利息非常低,李易要求的,不准放贷给其他民间放贷者。

姚崇他们查了又查,总能查到地方官员违纪行为。

进团儿的人跟平时在位不一样,对付官员下手才叫一个狠呢。

说着转着,天色渐暗,大家去吃饭。

主要食材为海鲜,小孩子们的带鱼是红烧。

他们不用筷子,小手洗干净了,抓起来吃,蹭一手一脸。

只有主刺,所有毛刺儿全被大人给处理掉。

“红珊瑚准备用来发行兑换券?”毕构问出一句废话。

“先宣传红珊瑚的珍贵,把小枝制作成首饰,耳环、吊坠、戒指、手链,放到闻恬兰香阁中卖。”

李易看一眼永穆公主,永穆公主要有活干了,闻恬兰香阁好长时间没营业。

大唐的首饰中的戒指属于李易强推,单独赋予特殊意义。

永穆公主甜甜一笑,又能赚钱喽!

毕构吧嗒下嘴儿:“一下子可得许多钱财,可惜……”

他想说公主不交税,自己干看着,公主捐钱跟自己又没啥关系。

李易摇摇头:“闻恬兰香阁赚钱,并非一次性,珍珠、珊瑚、玳瑁等生物类珍品,在于后续保养。

包括闻恬兰香阁出售的皮毛制品、丝棉绒织品,养护属于长期盈利,即便衣服划出口子,咱们也能给织补。”

“单独要高价?老夫懂了!”毕构认为自己领悟到了精髓。

永穆公主却笑:“毕宰辅,李郎说的养护与织补,免费,我赚的是来养护和织补时候的新品推销钱。

闻恬兰香阁所出售商品,终身免费维修保养,不然凭什么那么贵?

不在闻恬兰香阁买的东西,我们不给养护,哪怕给出很高的价钱。

比如织补,衣服坏了个洞,我们能给修复到看不出来坏过的程度,然后……”

永穆公主介绍起来,买的衣服不小心弄个窟窿,织补吧。

衣服线的颜色由于使用,跟制作时候的线的颜色有区别,这时需要对线进行做旧处理。

织补完,买的人甚至能叫别人看看自己这衣服坏的地方,里面能看到。

不丢人,因为你的衣服坏了,不是在闻恬兰香阁购买,你得不到这个待遇,织补都织补出身份来了。

那么在养护和织补的时候,发现了新的东西,自然还得买。

再卖一些养生的药,钱少了还不行呢,体现不出尊贵。

毕构吃惊地看看永穆公主,再扭头盯住李易瞅,似乎想从李易的脸上看出什么东西。

他想说:曾经多好的公主哇,被你给教成了这样,你良心不疼吗?

“我给一些人镶牙、洗牙也免费,我还不推销商品,有的人享受到了,反而不感恩,良心不疼吗?”

李易居然看出来毕构眼神中的意思,他回瞪过去。

第1519章 一成不变因其恼

“小易,听闻海外有很大的螃蟹。”

卢怀慎关键时刻出声,你一回来,咋火气这么大呢?

“有,椰子蟹、帝王蟹,不好吃,肉多而已,没咱们吃的河蟹与渤海的梭子蟹香。”

李易说着找自己的包,里面有平板电脑,他拍下来了。

青松不吃饭,守在旁边,直接拉开箱子,取出平板递过来。

“就这样的,我没往回带,游艇空间和载重不够,路上消耗差不多了,才捕的海产品。”

李易把平板交出去,叫大家传看。

他不可能为大家带螃蟹而减少种子数量,那些螃蟹确实不好吃。

蓝鳍金枪鱼的味道根本比不上鲳鱼,觉得金枪鱼好吃,纯属炒作。

只有中华民族才有资格定义世界美食,论吃,中华美食是你们所有人的祖宗。

“个头大,能吃饱。”李成器相信李易说的味道不好,他认为味道略差可以接受,肉多,百姓能吃饱。

“有鲸鱼,杀一头,够许多人吃。实际上只需把网和渔船做好,咱们沿海能够捕捞足够多的鱼。

长江、黄河中的鱼同样不少,加上京兆府水网里的河鱼。

鲸鱼最好的属于油脂,点灯、制作肥皂。

鲸鱼肉在海边进行熏制,保存时间长,运输到内陆,用梅菜配合着蒸,还行。”

李易非常清楚,黄河、长江、大唐海边的鱼,根本捕不完,捕捞条件限制。

“海边的渔民赚钱少,好几种因素。

后续保存、加工处理技术。运输成本和户籍干扰。

船只小、渔网以麻为主要材料、人力划桨驱动。

海边渔民并没有真正地利用好海洋资源,受工具与过所制度所累。”

李易说问题所在,为啥渔民生活差。

宋璟终于逮到机会了:“若如李大夫所言,岂要置国之律法而不顾?大唐地广、人口驳杂、以籍管地、因地行政。

失之过所,人随财走,富地口多粮少,贫地荒芜草茂。

李大夫你出言无度、行止失措,欲毁大唐根基乎!”

宋璟说过,盯住李易,一副你难道不晓得我乃堂堂宰辅的样子。

李易端碟子转头到孩子的一桌,从盘子中夹一段红烧带鱼。

回来放到桌子上:“三哥你看,我从未教过张家村子的人给带鱼挂厚厚的糊油炸后红烧。”

说着他的筷子把带鱼上的一层皮一样的东西掀开,挂糊没有挂这么厚的。

“由于孩子喜欢吃菜,不愿吃主食,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

村子的人为了让孩子多吃碳水化合物,刻意挂厚糊,吃糊本身就吃到了面。

这叫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人啊,不能太过死板。

种菜,凡需要爬蔓的,百姓一律打架子。

种茼蒿、生菜,不可能与黄瓜在同一垄,韭菜更是如此。

报纸上写过许多小窍门,相信百姓觉得在学的时候琢磨用在其他类似的地方。

我出海时间不短,之前写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书,是不是堆在角落里落灰了?”

李易说着说着,终于说到重点,他为什么火气大。

他离开的时候大唐什么样,回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一群人学他抄的书,里面的知识是用来等着考试的?

唰!群臣低头吃饭,今天的菜果然香,太好吃啦,顾不得其他的事情了。

李易继续用筷子揭挂的糊:“出去的时候,在倭国旁边的一个岛子遇到了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又一次见到他。

去时他一艘船,回来已三艘,他带着家乡的人出海赚钱,并准备造大船。

兄长负责海边事务,看海边有能承担责任,同时又有闯劲的人没?

每地选一到几个,不要偶数,一、三、五,这样的奇数。

借钱给他们造船、买网,为领头人发特殊的‘过所’,带他们到洛阳、长安看。”

李易对李成器说,他不只会提出问题,更会解决问题。

只说哪处不对,谁都会,关键在于不对怎么办?

宋璟的脸通红通红的,恨啊,恨自己多嘴,这脸,像挨了巴掌似的,火辣辣的。

“唉!”李易叹口气,对宋璟说:“宋宰辅用人以务实为主,拒《良宰论》者走干谒之路。

罢河南参军郑铣、朱阳丞郭仙舟所处实职,度为道士。

宋宰辅行事踏实,择材而用,乃吾等楷模。”

“璟自知才疏学浅,只能行此小事儿,有愧圣恩。”

宋璟抬头,看李易的目光中带着感激,你李易终于说了句人话。

“众卿饮酒,大唐有诸位护卫,朕心甚慰。”李隆基放下心,赶紧改变下气氛。

大家端杯,自动忽略掉李隆基什么众卿啊、朕啊等词汇的含义。

李易终于剥完挂的糊,把糊塞自己嘴里,带鱼放到永穆公主的碟子中。

永穆公主夹起一条肉,转身递给站在她身后没上桌的小兰,小兰赶紧探头吃掉,重新站好。

宰相们和团儿里的人看到后皱下眉头,认为李易有失君子之仪,怎能因女子而不顾外礼?

李易不作理会,什么礼不礼?

我这是大男子主义,男人就应该照顾好女人,有危险挡在女人身前,要死男人先死。

当然,男人说话,女人要听,不可胡搅蛮缠。

宰辅们不敢说什么,有前车之鉴了,宋璟被怼成啥样?被怼完,还理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