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飞星骑士
正式走到丰镐房大门口时,蒋介石的侍卫长、特务团团长、蒋经国和蒋纬国的堂哥王世和板着一张面无表情的扑克牌脸,向蒋纬国和杨梅伸出手,两人先把身上配枪交出去,然后才能进去,实际上,蒋家此时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整个溪口镇也是精兵如林,毕竟蒋介石刚刚在西安吃了大亏,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王世和,都把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当蒋纬国跟蒋经国以及特地换上一套中国旗袍、抱着爱伦的芬娜一起进入前厅时,蒋经国顿时脸色发白,他是因为极度的激动、愧疚、惶恐,蒋纬国则想笑,因为他看到自己蒋老爸面如冰霜、满脸威严、不苟言笑地正襟危坐在前厅正中央的太师椅上,两眼射出两道寒光,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拒人千里的冷漠气场,现场还有二三十人,一半是毛庆祥、陈布雷等国民党或国民政府高层官员,一半是蒋家长辈和溪口镇的社会贤达。
看到蒋介石后,蒋经国顿时面如白纸、两腿发软,一时间愣在原地手足无措,他多年未见蒋介石,再加上蒋介石满脸冰冷,自然让他觉得陌生和畏惧。
“大哥!”蒋纬国急忙对蒋经国使眼色,“上啊!”
蒋经国顿时回过神来,立刻扑倒在地,跪在蒋介石脚下,向蒋介石连续磕了几个响头,同时泪如雨下地嘶声道:“父亲,您的不孝儿子蒋经国回来了!”说完按照蒋纬国“事先教导”,一把抱住蒋介石的两腿,痛哭流涕,嘴里不停地喊着“父亲”。
虽然蒋纬国让蒋经国“演戏”,但蒋经国确实没演戏,他是真正的真情流露,完全是嚎啕大哭。
蒋纬国看着这一幕:“可恶,要是老子当初在西安也能哭得这么伤心就好了!”
果然,看到蒋经国痛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蒋介石脸上故意装出来的寒霜冷漠一下子冰雪消融,目光也同时软化了,但嘴上仍然十分强硬:“哼!你还知道你是不孝儿子?当初你在苏联,把我都骂成什么样子了!你来我这里干什么?我马上安排你去延安!那里适合你!”
“父亲!”蒋纬国连忙说情,“大哥他当时人在屋檐下嘛!所以才身不由己,口不由心,大哥他怎么可能真的骂您呢!那些文章什么的,要么是苏联当局逼他写的,要么是苏联当局盗用他名字冒充的!”
“委员长,二公子说得对啊,大公子当时没办法,肯定是被迫的!”“大公子当时要是不做做姿态,他能有什么好果子吃?说不定都死在苏联了!”“大公子在苏联这些年,肯定吃了不少苦啊!”现场的高层要员们、蒋家长辈们、社会贤达们纷纷给蒋经国“说情”,其实是给蒋介石台阶下。
蒋介石拉着一张脸,把蒋经国搀扶起来,然后上上下下地看着十一年半没见的大儿子,最后叹口气:“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差点儿认不出你了,走的时候才十五岁,长成大人了…”
“父亲!”蒋经国扑在蒋介石怀里,愈发地泣不成声,然后想起什么,急忙招呼还站在门口的芬娜,“芬娜,快来拜见父亲!”
有点手足无措的芬娜在惴惴不安中走上前,也给蒋介石下跪磕头,用含糊不清的汉语称呼蒋介石:“父亲您好…”
蒋介石目光温和地点点头:“起来吧,起来吧!”
蒋纬国笑嘻嘻地对身边的杨梅说道:“咱们也上去磕头吧?我拜见父亲,你拜见公公!”
杨梅轻轻地“嘁”了一声:“轮得到我吗?应该是施四小姐或蔡小姐跟你给委员长磕头!”
蒋纬国拉着杨梅的手,很认真地道:“什么轮得到轮不到的?就是你!”
杨梅脸色微微一红。
“快去见你母亲吧!”蒋介石抚摸了一下蒋经国,显得十分伤感,“她十多年没见你了,想你想得肝肠寸断啊!”
“是,是!”蒋经国一把擦眼泪一边站起身,然后带着芬娜去后厅里拜见早就等得望眼欲穿、心神发慌的生母毛夫人,很快,后厅里就传来了蒋经国再次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夹着几个女人的哭泣声。
蒋纬国凑过去看了看,见到蒋经国一边给毛夫人磕头一边放声大哭,毛夫人悲喜交加、浑身颤抖地搂着儿子,然后又搂住芬娜,不停地抚摸着儿子、儿媳妇以及孙子。
蒋纬国没去凑热闹,实际上,毛夫人很不喜欢蒋纬国。
毛夫人是蒋介石原配,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是姚夫人,姚夫人没有孩子,并且她长期抚养蒋纬国,两人不是母子胜似母子,很自然,在别人眼里,蒋纬国就等同于姚夫人的孩子,毛夫人曾骂姚夫人“上海来的狐狸精”,对于蒋纬国这个不是自己所生、又是“狐狸精”的孩子,毛夫人自然没好感,蒋纬国小时候被她照顾时虽然没遭到虐待,但也遭到冷落,生病了也没被她重视,差点儿小病变不治大病。
“纬儿啊…”蒋介石努力地恢复情绪,呼喊蒋纬国。
蒋介石今天心情很激动,大儿子阔别十多年后终于跟他团圆重聚,小儿子则在鬼门关附近晃了一圈,两个儿子一下子都回来,不得不让他激动。
“父亲!”蒋纬国连忙满脸乖儿子表情地走上前。
“身体好了?”蒋介石笑容满面地看着蒋纬国。
“谢父亲关心,已经康复了!”蒋纬国笑嘻嘻地道,“马上就可以跟大哥一起为国效力,为父亲您分忧帮忙!”
蒋介石哑然失笑:“别像个拼命三郎似的,你们都还小,不着急,慢慢来!”
蒋纬国笑了笑,他心里说道:“能不着急吗?还有整整三个月,日本人就要全面侵华了!”
整个蒋家因此而齐聚一堂(实际上,此时蒋家的真正女主人是宋美龄,毛夫人已经跟蒋介石解除了夫妻关系,但蒋介石还是把毛夫人视为原配,外界也承认毛夫人的老夫人地位,宋美龄对此是默许态度),当天晚上,蒋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丰镐房张灯结彩、宾客如云。
设在正厅里的主桌上,蒋介石当仁不让地坐在首席,左边坐着喜笑颜开的毛夫人,毛夫人身边是蒋经国、芬娜以及芬娜抱着的爱伦,蒋介石右边则分别坐着蒋介石大姐蒋瑞春、大姐夫宋周运、四妹蒋瑞莲、四妹夫竺芝珊,蒋介石对面坐着蒋纬国。
蒋纬国在开席前找到站在院子里发呆的杨梅:“来!”
杨梅吃了一惊:“干什么?”
蒋纬国莫名其妙:“吃晚饭啊!”
杨梅十分紧张地连连摆手:“不,不,我怎么…我怎么能入席呢?”
蒋纬国笑起来:“怎么不能呢?”他拉住杨梅的手,“你可是我以后的老婆,蒋家以后的二儿媳妇,怕啥?”他把杨梅拉过去坐在身边,杨梅不安地低着头,没敢看对面的蒋介石。
“建镐啊!”席间蒋瑞春笑眯眯地看着蒋纬国,“建丰从苏联回来,带回来媳妇和儿子,你呢?你们可要抓紧哦!”
蒋瑞莲看着杨梅,啧啧夸赞道:“建镐,这姑娘真俊俏,还跟你一样都是军人呢!”
蒋家当然是此时中国的第一名门,但蒋介石等长辈们对蒋经国、蒋纬国的婚配问题并没有刻意地要求“门当户对”,没有强求蒋经国、蒋纬国娶高官大员家的闺秀,态度很开明,大儿媳妇芬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俄罗斯女人,还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儿,杨梅同样也是孤儿。
蒋纬国打着哈哈,心里暗想道:“原来七大姑八大姨喜欢问晚辈这种事的习俗不是后世才有啊,什么抓紧,我他妈的都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了!虽然那三个娃跟我没半毛钱的关系!”
蒋介石看了看杨梅,他当然知道蒋纬国“乱搞女人”的荒唐事,但也没说什么,毕竟现场这么多人,并且他非常宠爱蒋纬国,对蒋纬国的“缺点”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蒋介石今天心情非常好,还给芬娜取了中国名字“蒋方良(蒋芳娘)”,给爱伦取名“蒋孝文”。
蒋纬国接下来在溪口镇呆了几天,第三天的时候,蒋家办喜事,是给蒋经国和蒋方良补办的一个中式婚礼,一来是补偿蒋方良,二来是正式承认蒋方良的“蒋家大儿媳妇”地位,三来是哄毛夫人开心,圆她亲眼看到亲生独子正式结婚的心愿(蒋经国和蒋方良的苏联婚礼是在乌拉尔机械厂举办的),四来符合奉化县当地风俗。
蒋纬国虽然很着急去干“国家大事”,但也无所谓再逗留几天,凑个热闹,给大哥捧个人场,并且他和杨梅被蒋经国坚定要求担当伴郎和伴娘。
这一天的丰镐房以及整个溪口镇都陷入了热闹非凡,全镇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蒋家更是红锦裹梁、红毯匝地、红烛炫目、红光如潮,各路高层大员送来的贺礼堆成了小山,蒋纬国也以自己和杨梅的名义给兄嫂送去了一对红玉鸳鸯,蒋经国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缠红绸,喜气洋洋,蒋方良凤冠彩裙、霞帔红袄、面若桃花、含羞带涩,赢得阵阵喝彩声。
“其实我们中国的传统婚礼很不错啊!多喜庆!”蒋纬国大发感慨,“真不知道现在(他想说的是后世)的年轻人干嘛学老外穿白色婚纱呢!难道不知道穿白衣服是家里死了人吗?”他连连感慨着,然后对杨梅说道,“咱们以后也办一个这样的传统婚礼吧?”
杨梅脸色再次发红:“以后再说吧!”
蒋纬国点点头:“倒也是,我们两个都是军人,鬼知道能不能活过接下来要爆发的战争!”
蒋经国和蒋方良补办婚礼时,蒋家拍了一张全家福,是蒋介石一家的全家福。
照片上,蒋介石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满脸为人师表的不苟言笑,但严肃神色中掩映不住温和的微笑,毛夫人紧靠着坐在蒋介石旁边,蒋经国和蒋方良站在毛夫人身后,蒋方良亲昵地抱着蒋孝文,蒋纬国站在蒋介石身后,挽着被他拉过来的杨梅,蒋纬国是大大咧咧,杨梅神色则十分紧张。
蒋经国婚礼补办完后,蒋纬国立刻去找蒋介石:“父亲,大哥既然回来了,希望您给他安排一个职务,让他可以为国家效力,并且我也很希望得到大哥的帮助,同时也能磨练大哥,让他积累经验,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蒋介石摇头:“他以后就住在溪口镇,起码要住两年!”
“啊?为什么?”蒋纬国感到莫名其妙。
蒋介石长叹了一口气:“送你大哥去苏联留学,是我最后悔的几件事之一。
苏联,那是共产党老巢,你大哥在苏联十一年半,脑子里早就被灌满红色思想了!我打算让他在溪口镇老家好好地清心洗脑,多多学习我国的传统伦理和建国精神。
这些书你替我交给他,告诉他,必须认认真真地看完,每一页都要有见解批注和阅读心得!”他指了指手边桌子上的一摞书。
蒋纬国看了看,那些书是《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孙文学说》、《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等。
蒋纬国很无语:“父亲,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嘛!闷在家里读书,怎知真正的民间疾苦?我也没请求父亲您把大哥安排到国府中央去,我的意思是,父亲您把大哥派到地方当个小父母官,一边读书‘清心洗脑’,一边深入了解我国民间老百姓疾苦的现实情况,岂不是事半功倍?孟子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理论实践两手抓,这样才能双管齐下嘛!”
蒋介石想了想:“纬儿,你说的也有道理,难道你已经有觉得合适安顿你大哥的地方?”
蒋纬国笑道:“江西省西南端的大余县,那里非常重要,人口十万。
先让大哥管十万人,不多,但也不少,非常适合大哥磨练自己。
村长太低,镇长也偏低,市长又太高,县长正好!”
蒋介石沉吟了半晌,最后点头:“行啊,既然你给他说情,我就破例一回吧!”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靠近广东省,全县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下辖8个镇、80多个村,全县23%是山地,59%是丘陵,平原和岗地占18%。
从表面上看,大余县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地方,实际上,这个地方非同凡响,它是赫赫有名的“中国钨都”。
钨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资源,更是中国的“独家优势资源”,因为全世界70%的钨矿在中国,江西省是中国的第一钨矿大省(湖南省钨矿储量超过江西省,但湖南省的钨矿质量大大不如江西省),其中又以江西省大余县为全省翘楚,全国70%、全世界60%的精品钨矿产自大余县;另一方面,钨矿、桐油、猪鬃,这三件商品是此时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三大招牌货物”,比如德国,德国用军火就是主要跟中国“以物换物”购买钨矿、桐油、猪鬃。
桐油和猪鬃的产地比较分散,分布于西南和华中的多个省,而钨矿则比较集中,很适合掌控。
蒋纬国向蒋介石推荐让蒋经国去当大余县的“县太爷”,就是希望把大余县的钨矿掌握在手,纳入海外部和军工部的管理下,控制住这条重要的对外商贸财路,也进行更大规模和正规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开发,把大余县建设成一个新生的钨矿工业城市,换来更多的钞票和军火。
蒋纬国非常“得宠”,所以蒋介石对他的请求还是比较应允的,一个月后,蒋经国就去当了大余县的副县长。
当然了,蒋经国虽然只是副县长,但他实际上跟正县长也没什么区别。
办完丧事和喜事后,热闹非凡一阵子的蒋家开始人去楼空,蒋经国抓紧时间陪伴母亲,同时准备去大余县当县太爷,蒋介石和蒋纬国先后返回南京,两人都有一大堆事等着去处理。
第104节 战备(1)
蒋介石日理万机,蒋纬国同样日理万机,因为他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
蒋纬国先回部队转了转,部队当然不用说了,第918团堪称烈火烹油,第128团堪称鲜花着锦,两团兵强马壮、武器精良、弹药充足、火力强大、士气高昂,完全处于巅峰状态;比起部队,蒋纬国更关系事关抗战根基的后方体系。
南京、福州、武汉、重庆,蒋纬国轮番视察一番,四大兵工厂在俞大维、朱家骅等人的苦心经营下已经完全走上正轨(严格意义上,中国现在有五大兵工厂,第五个是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后期会迁到洛阳,变成洛阳兵工厂,但该兵工厂不受国民政府直接管辖;另外,蒋纬国的这四大兵工厂里,南京兵工厂是兵工厂,福州、武汉、重庆兵工厂都是由多个兵工厂组建成的有体系的大型军工基地),中国军工业的搬迁、整顿、扩建事务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俞大维告诉蒋纬国,按照四大兵工厂现有规模,在不受破坏、原料和资金都保持充足的情况下,四大兵工厂在今年(1937年)预计能生产:
各式步枪(以98k毛瑟步枪和中正式步枪为主,汉阳造已被淘汰和全面停产)20万支、各式手枪3000把、各式机枪2万挺、各式火炮(以迫击炮、战防炮、步兵炮为主)5000门;步机枪子弹3亿发、手榴弹800万枚、轻型炮弹200万发、重型炮弹10万发、地雷30万枚;黑色火药约200吨、无烟火药约10吨、黄色炸药(tnt)约500吨,其它武器弹药若干(这些产量数据是历史上八年抗战中中国本土军火产量在最高峰时的1.5倍左右)。
俞大维还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四大兵工厂在明年(1938年)的军工规模和军火产量能增长50%以上。
“做得好!”蒋纬国喜形于色地连连点头,他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终于有回报了。
军人只有长缨在手,才能杀敌报国,军工业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
蒋纬国出使德国时跟希特勒索要的回报也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化为现实,确定科威特以及中东地区蕴藏大量石油后,希特勒言而有信,对蒋纬国进行了丰厚的回报。
常规兵工厂,德国对中国进行了全力援助,除此之外,重庆军工基地在德国的帮助下已经建立毒气弹工厂、防毒用具工厂、汽车厂,这座重庆汽车厂目前能够月产汽车150辆:120辆中正牌载重汽车、30辆美龄牌出行汽车(这两款汽车就是德国大众牌,因为汽车生产线就是大众公司原套的);蒋纬国出使德国时,希特勒当场承诺立刻给予的500万美元现金、5000万美元贷款、50辆坦克、50架飞机、3艘潜艇、潜艇基地、鱼雷艇工厂、鱼雷工厂、水雷工厂、汽车工厂以及用于训练中国本土装甲兵、飞行员、潜艇兵的教官、顾问、技术人员都已经到位,紧随其后,还有青霉素科研所(已完成)、步话机科研所(已完成)、中东石油(未完成,因为德国还未掌控中东)、5亿美元贷款(已分三批提供了3亿美元)、500辆坦克(到位大半)、1000架飞机(到位大半)、30艘潜艇(到位15艘)、坦克工厂(建设中)、飞机工厂(建设中)等。
视察完军工基地后,蒋纬国去了六盘水和攀枝花。
六盘水煤炭公司和攀枝花钢铁公司已经正式成立并开工,两地的煤矿和铁矿的生产都开始步入正轨,六盘水地区在德国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年发电量达到10亿千瓦时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中国关内地区在1937年的全年发电量约30亿千瓦时),攀枝花地区在德国帮助下也建立了一个年生产军用钢铁100万吨的冶铁炼钢厂。
发电厂和炼钢厂都是蒋纬国委托德国援助中国的重要项目,眼下都化为了现实,希特勒第二次给了蒋纬国1000万美元,就被用来建设这两个工厂以及修建铁路、修建大桥。
原本是不毛之地的六盘水和攀枝花都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这两个新生工业城镇的居民十有八九都是犹太人。
在蒋纬国的规划下,中国境内的犹太人基本上都被集中安顿在六盘水和攀枝花,来华犹太人全部都前往六盘水和攀枝花。
截止到1937年上半年,六盘水和攀枝花的犹太人已达到15万,其中5万人是原本就在中国境内的,还有10万人是从国外迁移到中国的,一半来自德国,一半来自其它国家。
蒋纬国此时还不敢从德国大规模地转移犹太人,防止会激怒希特勒和德国政府。
由于“名额有限”,所以来华的犹太人大多是精英。
视察完六盘水和攀枝花后,蒋纬国去了玉门油矿。
玉门油矿因为蒋纬国的重视和钞票支援,已经开始正式产油,预计1937年能产油五万吨,明年能翻一倍,虽然很少,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为了方便管理,蒋纬国随后掏钱成立了一个“中国石油公司”,老样子,他当董事长,朱家骅当总经理。
上一篇:大秦:五岁皇孙,把亲爹压入大牢
下一篇: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