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第50章

作者:飞星骑士

“没关系!”蒋纬国微微一笑,“他们在南京干多少‘好事’,我都会十倍地还到东京去!”他的笑容看上去大大咧咧、玩世不恭,但隐隐间却有股森然的狰狞。

杨梅惊讶地看着蒋纬国。

“走啦!吃饭去!”蒋纬国抬腿走路,他感到鼻子一凉,一片雪花落在他的鼻尖上。

“我靠!现在就下雪了?”蒋纬国吃了一惊,他抬起头,纷纷扬扬的雪花正在夜幕中簌簌地落下。

“下雪喽!”一个孩子在蒋纬国身边欢天喜地地一边拍手一边奔跑而过。

“南京、南京…”蒋纬国看着雪花纷飞的南京,再次陷入幽思,“我一定要改变这一切,我必须要改变这一切。

南京这个地方,它不该成为中国人的地狱,它应该成为日本人的地狱!”

后世有很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比如《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拉贝日记》、《黄石的孩子》、《南京浩劫》、《金陵十三钗》等等,但蒋纬国(孟翔)从来不看,一是看得难受、沉重、痛苦,二是看得烦闷、憋屈、耻辱。

比起前者,后者程度更严重。

蒋纬国感到烦闷、憋屈、耻辱,看着男同胞被异国异族侵略者虐杀,看着女同胞被异国异族侵略者奸污,这真的很有警示意义吗?与其说是警钟长鸣还不如说是自曝其丑,整天说自己当年被欺负得多惨多惨,跟祥林嫂有何区别?同样是城市保卫战,为什么斯大林格勒坚持了7个月并获胜,列宁格勒坚持了整整900天,而南京却只坚持了13天并失败?为什么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能以自身伤亡113万的代价杀伤敌军85万,而中国人在南京保卫战中死伤了数万投降了数万但杀伤敌军不过一万多(击毙日军3000余,击伤日军9000余)?说一千道一万,被侵略军屠城,与其悲愤,不更加应该感到耻辱吗?一头猪被杀,死前嗷嗷叫,值得同情吗?既然是一头猪,被杀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想不被杀,唯一的办法是自强不息、“化猪为龙”。

强行忍住心头里沸腾涌动着的思绪,蒋纬国再次下定了决心。

第080节 报喜(3)

次日上午,蒋纬国坐飞机前往洛阳,寻找蒋介石。

蒋介石在洛阳过完五十大寿后除了回一两次南京外,基本就呆在洛阳,带着一大批高级将领、智囊幕僚,积极策划针对红军的“第六次围剿”。

在洛阳西宫,蒋纬国见到了蒋介石。

“父亲,我来是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只有父子俩的书房里,蒋纬国喜气洋洋,“德国成功在科威特发现了大型油田,按照双方协议,在德国真正地控制当地并开采出当地石油后,德国会在十年内每年向我们无偿提供三分之一中东石油,保守估计,即便在开始的一两年内,我们每年也能得到1000万吨以上的石油吧!”

“好!”蒋介石大喜过望,在中国此时本土年产油只有5万吨的情况下,一下子能每年获得1000万吨以上的石油,其中的价值和意义,蒋介石再清楚不过了,简直是天上掉金山。

“还有呢!”蒋纬国微笑着继续道,“希特勒元首非常感激我们,决定大规模地援助我们以此作为报答。

我已经跟陶德曼大使进行了接触,半年之内,德国会无偿援助我们…”他把那十个条件一五一十地汇报给蒋介石。

“好!好!好!”蒋介石在心花怒放之下连续说了三个“好”,由此可见,他心里是何等激动和兴奋,看蒋纬国的眼神也愈发地充满喜爱。

蒋介石发现,他这个叫蒋纬国的宝贝儿子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的一个“福星”,同时,也许蒋介石心里还产生了这么一个想法:“当初戴季陶不要他,幸好我要了”。

“父亲…”蒋纬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套路,先报喜,然后趁着蒋介石心情好提条件,“我有件事想跟父亲您商议一下!”

“你说吧!”蒋介石也已经清楚了蒋纬国的这个老套路,但他肯定不会不高兴。

“犹太人!”蒋纬国说道。

“哦?”蒋介石眉头一蹙。

蒋纬国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因此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父亲,跟犹太人合作,对我们有百利无一害。

我们帮助犹太人,一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和我们中华传统的博爱宽仁的美德,二是互利双赢。

犹太人无国无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苦难重重,但犹太人跟另一个流浪民族罗姆人(吉卜赛人)大不一样,罗姆人懒散怠惰、不思进取,犹太人则头脑聪敏、意志坚韧,并且锲而不舍、奋发图强,这个民族,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哪怕给他们一块弹丸之地立足立国,他们都能将其建设成举世侧目的强劲国家。

犹太人在西方世界一直饱受迫害打击,跟我们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我们如果此时向他们伸出援手,给他们雪中送炭,他们必然感恩戴德、涌泉相报。

第一,犹太人的财力充盈、财势雄厚,很多犹太人是著名银行家、金融家、企业家、实业家,跟他们合作,我们会得到大笔资金;第二,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民族,人才济济、人才鼎盛,各方面技术人才数以万计,如果能把这么多人才拉到中国,我们庇护他们,他们为我们服务,那我们建设国家岂不是如虎添翼?第三,此举必能让我国在国际上赢得赞誉和美名,进而提升欧美西方国家高层和民间对我国的好感,间接地推动中日开战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舆论同情和实质帮助,不少犹太人在西方国家里也比较有高层人脉关系和社会影响力,他们必然会帮助我国争取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支援;第四,犹太人早晚独立建国,以后的犹太国无论国土大小、国民多少,必是一个对世界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我国现在对犹太人施以援手,必能奠定在以后的新国际局势里,中犹两国坚定同盟、互帮互助的基础,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蒋介石认真地听着,同时微微点头,最后他看着蒋纬国,直奔主题:“德国呢?”

蒋纬国仍然胸有成竹:“父亲勿忧,德国和犹太人的关系固然势如水火,我国想在德国和犹太人之间左右逢源,确实难度不小,但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第一,我们在初期一两年或两三年内只是小幅度地、小规模地帮助犹太人,不会让几十万或上百万犹太人来到我国境内,顶多让他们来个十万八万,并且严格把关,要求来的都是犹太人的精英,所以不会惊动德国;第二,一两年或两三年后,如果我国还未与日本开战,我国一直和平建设、和平发展,国力自然日益昌隆旺盛,德国肯定愈发高看我国,如果我国与日本已经开战,并且国军在战场上屡败日军,捷报不断、凯歌不停,国军自然军威大振,我国自然国威大振,德国还是会愈发高看我国,两种情况下,德国都会高看我国,我们自己有了实力,德国就也会离不开我们了,对于我们包庇犹太人的行为,德国方面即便不高兴,也能理解或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我们包庇犹太人并没有损害到德国的利益,再加上我国靠国力或胜仗而有了说话分量,德国必然不会跟我们反目成仇!”

蒋介石再次微微点头:“言之有理!”

蒋纬国乘胜追击:“父亲啊,还有两大原因让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哦?”蒋介石有点惊奇地问道,“什么原因?”

蒋纬国一脸凝重和担忧地道:“第一个原因,我们的死对头日本人已经在拉拢犹太人了,他们比我们想得更早,下手更快。

父亲,认识到犹太人价值的,可不只是我们一家啊!”(历史上,日本人试图拉拢犹太人,作为日本人盟友的德国人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由此可见,蒋纬国现在推动中国跟犹太人合作并不会导致中德合作关系破裂。

“什么?”蒋介石心头一惊,“纬儿,具体是什么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

蒋纬国第nn次在蒋介石面前说鬼话,并且照旧说得滴水不漏:“父亲,我部队里有几位出身于原东北军的军官,是他们告诉我的,具体内容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是千真万确的。

日本人大力拉拢犹太人,目的跟我们一样,想利用犹太人的财力和人力。

日本人准备在我国东北划出一块地方给犹太人独立建国,日犹联盟,让犹太人帮助日本开发东北、促进日本的经济发展,这个绝密计划叫做‘河豚鱼计划’!”(历史上,河豚鱼计划的主要鼓吹者是日本关东军的中层军官安江仙弘、犬冢惟重,同时得到了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的支持,日本人其实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就已经有这个构思和打算,并且跟犹太人高层进行多次接触,九一八事变后,看到日本控制东北,犹太人愈发对这个计划感兴趣,确实很想在中国东北得到一块土地安身立命、独立建国,但在1933年,一位住在哈尔滨的叫西蒙·卡斯帕的犹太人遭到关东军的诱拐、拷打、杀害,这件事基本上摧毁了犹太人对日本人的信任,大批住在东北的犹太人逃到了上海,后在1937年底,上海被日军攻陷,安江仙弘再次跟逃到上海的犹太人进行接触,保证日本人不会再伤害犹太人,试图继续河豚鱼计划,但犹太人已经不怎么相信日本人,再加上南京大屠杀,犹太人对日本人深感恐惧和憎恶,彻底不相信日本人所谓的“诚意”和“善意”,计划停滞不前,随着时间推移和世界局势变化,河豚鱼计划最终化为泡影。

蒋介石隐隐间有点坐不住了,他沉吟了一会儿后,用赞赏的语气叹息道:“纬儿,你的长远目光和缜密心思让我很欣慰啊,你虽然才二十岁,但高瞻远瞩的目光却堪称明见万里!”

蒋纬国笑了笑,拿出“终极杀手锏”:“父亲,第二个原因非常重大。

父亲,请问您知道爱因斯坦这个人吗?”

“知道!”蒋介石点头,“他还给我发过电报呢!”

“啊?”蒋纬国反而吃了一惊。

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跟中国有过多次交集。

1920年,蔡元培曾邀请爱因斯坦在1922年底来中国到北京大学讲学,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实现,爱因斯坦在这一年冬天去日本讲学时两次经过上海,停留了三天,在日记里叹息了中国人的苦难;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爱因斯坦公开谴责日本;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爱因斯坦联合罗素、杜威等十多名国际声誉很高的著名学者联名给蒋介石致电,要求释放陈独秀(蒋介石此时跟蒋纬国说爱因斯坦给他发过电报指的就是这件事)。

“父亲!”蒋纬国上前一步,低声道,“有一样东西,把它研制出来的话,意义空前绝后,而研制这样东西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成百上千的科学家,二是美国德国那样的强大雄厚国力。

这两个条件,我们国家都不具备。

但是,如果把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大批犹太裔科学家弄到我们中国来,为我们服务,那我们就有资本跟德国或美国联合研制那样东西,从而分一杯羹!”

蒋介石十分惊愕地看着脸色凝重如铁的蒋纬国:“纬儿,你指的是…”

十分钟后,蒋纬国拿着蒋介石给他的一把“超级尚方大宝剑”,志得意满的走出了书房。

毫无意外,蒋介石在中犹合作这件事上给了蒋纬国绝对的自主权,让他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第081节 交通

蒋纬国想把来华的犹太人集中安顿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贵州六盘水,一个是四川攀枝花,因为这两个地方还不存在真正的城市,六盘水和攀枝花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当地发现了煤矿铁矿才发展起来的,现在那两个地方说难听点就是“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人口稀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这两个地方位于崇山峻岭间,与外界交通不便,地下蕴藏着丰富资源,开发程度很低,当地人口很少,自然而然,这两个地方用来安置犹太人是非常合适的,并且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两地比较闭塞,把犹太人安置在那里,可以跟中国本土居民保持一定距离,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纠纷;其次,两地比较闭塞,可以掩人耳目,不动声色地隐藏住中国这两大资源宝地,加强安全性;第三,犹太人都是“带艺之身”,蒋纬国优先接收那些技术工人和科学家,把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家属亲人安排在两个地下蕴藏满资源的地方,自然再合适不过,他们可以发挥专长,帮中国开发六盘水和攀枝花,也能加快当地的发展和建设,可以说,把鸟不拉屎的六盘水和攀枝花建设成两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犹太人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犹太人来之前,六盘水和攀枝花只是两片穷乡僻壤,而在犹太人走之后,六盘水和攀枝花却是两座崭新而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这就是蒋纬国的如意算盘;另一方面,六盘水和攀枝花虽然目前还是蛮荒之地,但两地其实都非常宜居,六盘水在后世号称“中国凉都”,攀枝花也是冬暖夏凉,委屈不了那些犹太人,又不是让他们住青藏高原。

从洛阳回到南京后,蒋纬国立刻找到朱家骅:“骝公,六盘水和攀枝花地区的地质勘探工作怎么样了?”其实,此时没有“六盘水”和“攀枝花”这两个地名,蒋纬国叫得顺口了,所以军工部里的朱家骅等人也跟着一起叫了。

朱家骅笑着道:“有委员长和二公子的鼎力支持,这件事当然进展得很顺利!”他递过来一份报告。

蒋纬国接过来粗略看了看,上面的署名就让他吃惊不少,因为他看到了很多著名的人物,翁文灏、孙越崎、谢家荣、叶良辅、冯景兰、李承三、孙云铸、李四光、侯德封、袁复礼等,都是中国此时最优秀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矿物学家、矿床学家等,阵容堪称是群星汇聚。

“勘探报告十分乐观!”朱家骅说道,“不过…”

“不过什么?”蒋纬国心头一紧张,担心会听到什么坏消息。

“二公子…”朱家骅看着蒋纬国,“矿被发现了,被开采了,被提炼了,然后呢?放在原地吗?必须要运到需要的地方。

交通,这是一个大问题啊!别忘了,六盘水和攀枝花都是极其落后的地方,崇山峻岭、千里迢迢,怎么把挖出的煤炭、采出的钢铁运到武汉等大城市?”

“说得对!”蒋纬国合上报告文件,“骝公,我们请俞部长和顾部长过来一起商谈!”

半小时后,交通部部长俞飞鹏和铁道部部长顾孟余先后抵达军工部。

“俞部长、顾部长!”蒋纬国摊开一张全国地图,指点着说道,“半年之内能否在川黔滇三省边界处修建四条铁路和一座大桥?”

俞飞鹏和顾孟余十分吃惊:“二公子,从哪里到哪里?”

蒋纬国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画开两条线:“第一条铁路从攀枝花(蒋纬国已经跟俞飞鹏和顾孟余解释了“攀枝花”和“六盘水”这两个他的原创地名)到金沙江,第二条从金沙江到六盘水,第三条从六盘水到贵阳,第四条从贵阳到重庆;至于那座大桥,就是在攀枝花和六盘水之间的金沙江江段上修建一座铁路大桥!”

两个部长看着地图上蒋纬国画出来的四条红线和一个小圆圈,一起陷入思索。

一分钟后,顾孟余开口道:“二公子,这四条铁路的单条长度都不长,但加起来就不短了,并且,修筑地带位于云贵高原,修筑条件很差,难度很大,其次,你说还要在金沙江上修建一座铁路桥,这个难度就更大了!”

俞飞鹏说道:“正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那个叫茅以升的桥梁专家很有本事,可以让他来负责金沙江大桥的设计和建造!”钱塘江大桥开工于1934年8月初,完工于1937年9月底,共耗资160万美元,因为完工时抗战爆发,为阻日军南下侵略杭州,建成后89天就被炸毁,茅以升是该桥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顾孟余说道:“桥的问题还是其次,铁路是最大的难题。

在云贵高原上修建铁路,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难度确实很高,时间又这么紧…”

蒋纬国说道:“顾部长、俞部长,根据我父亲的命令,这几条铁路可以优先考虑,另外,钱塘江大桥也可以暂缓建造,把财力、物力、人力都用于建造金沙江大桥!”

顾孟余和俞飞鹏一起点头:“既然这是委员长的意思,我们明白了!”

蒋纬国又道:“资金方面,我会尽力提供的!”希特勒刚给了蒋纬国1000万美元,所以他又阔绰了起来。

历史上,抗战爆发前数年,国民政府考虑到以后对日作战,因此对经济、工业、交通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并在1935年底的国民党五全大会上通过了针对性的法案,付诸行动后取得较大进展和较显著的成绩。

从1935年底到1937年7月抗战爆发,一年半内,新建铁路2200公里,全国铁路(不包括东北和台湾)增至1.3万公里,公路增至11万公里。

“还有一个大问题!”俞飞鹏补充道,“六盘水还好,六盘水在贵州省,去年年初,王家烈下台,中央的政令军令在贵州省得以畅通,但攀枝花在四川省,并且处于川滇二省边界处,刘湘和龙云这两条地头蛇可不一定让我们去他们的地盘上修桥铺路啊!”

“这个不要紧!”蒋纬国说道,“第一,我们是去修桥铺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对他们也有好处,我们到他们的地盘里帮他们修铁路,并且不跟他们要钱(其实要也要不到一分钱),他们肯定是求之不得;第二,攀枝花处于川滇边界地带,极度落后,极度不开化,鸟不拉屎,鸡不下蛋,又不是什么富庶繁华的地方,刘湘和龙云即便看到我们去那里,他们也不以为然,毕竟我们又不是到成都或昆明;第三,他们若是居心不轨,我们难道就是吃素的?六盘水和攀枝花不但修铁路,还要修两个机场,先在六盘水修一个,弄几十架轰炸机。

我们不惹他们,他们敢来惹我们,先用飞机炸他丫的!中国政府在中国土地上修桥铺路,天经地义的事嘛!”

俞飞鹏笑起来:“虎父无犬子啊,二公子真有魄力!”

蒋纬国看着俞飞鹏和顾孟余:“尽量在半年之内完成,真的来不及的话,一年之内完成,反正越早越好。

俞部长、顾部长,拜托你们了!”

俞飞鹏和顾孟余神色肃然:“我们会竭尽全力的!”

由于蒋纬国老爸蒋介石此时还兼任着一个“行政院院长”的职务,因此跟行政院打了个招呼后,过了一个多月,“六盘水”和“攀枝花”两地正式出现在了中华民国的新版地图上,当然了,都是县,不是市。

六盘水县由六枝县、盘县、水城县三地组成,总面积10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余,全县由山峦、丘陵、盆地组成,没有真正的县城,只有几个镇子和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村庄;攀枝花县基本是一片荒地,总面积10000平方公里,总人口3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