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永昌 第191章

作者:富春山居

张献忠沉默了一阵后,岔开了话题说道:“留着这些满人其实也不是没好处的。至少我们打上北京的时候,京城里的那些满人也就不会拼命抵抗了。”

刘宗敏撇了张献忠一眼,觉得八大王也不过如此,这人终究是少了几分英雄气概,远不及永昌皇帝大度啊,不过他还是跟着向李自成说道:“那么接下来,咱们就可以直捣京城了吧。”

李自成摇着头说道:“不,先取了天津和山海关,断了他们出关的通道。漠南蒙古49旗有26旗送来了文书,表示愿意脱离满清归我大顺,我已经下令这些蒙古部族封锁宣府出关的通道,北京的满人想要从宣府出关,恐怕是很难安然无恙的回辽东了。”

张献忠有些张然若失的说道:“这样满人就被平了啊。”

说完之后,张献忠感觉到刘宗敏有些不满的看了自己一眼,顿时觉得自己的语气似乎有些不对,感觉补救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天下总算是能够看到太平了,这都是仰赖陛下的功劳啊。”

李自成摇着头说道:“朕有什么功劳,功劳都在那些跟着我们一起造反死在路上的兄弟。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怎么能够站在这里。好了,多铎要过来了,都严肃点…”

多铎其实很紧张,他很担心李自成假受降之名把他们这些满人亲贵大将一并斩杀了,因此最终他把硕塞、阿尔津、阿济格尼堪几人留在了军中,告诉他们如果自己这些人要是不幸了,就赶紧带着能走的八旗马甲跑路,去北京投靠豪格。

到了这种种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多铎相信豪格也不会再和两白旗纠缠不休了,毕竟他和阿济格都死了,豪格大可以把两白旗收入麾下,不必逼得两白旗和他死斗强。

不过,他布置的后手都没有派上用场,受降仪式虽然让他们感觉有些屈辱,可都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毕竟,这种受降仪式在汉人眼中也是相当隆重的仪式,代表着向上天庇自己的回应,仪式完成之后还大开杀戒的话,就是在打李自成自己的脸了。

受降仪式完成之后,李自成也没有换其他地方招待这些投降将领,就在原地摆了一场简单的宴席,每个人席地而坐,然后给了一瓶酒,一碗煮豆子,一碟切好的卤肉,一碟蜜枣。虽然招待的酒食很简单,但是坐在四面通透场地上的投降将领们都吃的很开心,因为周边显然没藏有弓箭手之类的。

酒过三巡,李自成便在高台上起身说道:“今日朕接受了你们的投降,但有些话要先和你们讲清楚。对于战场上发生的杀戮,朕一概赦免。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杀戮俘虏和平民的人,朕是不会放过的。你们中间要是有这样的人,要么就向来询问的军法官自首,要么现在走出营门,就当朕今日没有接受你的投降。”

台下席地而坐的投降将领虽然表情各异,但也没什么人起身挑战李自成的威严的。见这些投降将领默不作声,李自成于是又说道:“你们所强占的汉人的土地,把汉人抓去当成自家的奴仆,朕也会一一收回,还这些汉人以自由。你们若是不接受,现在也可以走出营门。”

汉人投降将领倒是没什么表情,不过满人投降将领都低下了头去,只是依然没有人站起来。李自成这才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摔在了地上说道:“若我们双方有人不能遵守约定,则犹如此杯,皇天后土作为见证,此即约也…”

李自成大声说完之后,台下的汉人投降将领立刻起身喝完杯中酒,然后纷纷摔在地上,接着回应李自成的话道:“约已成。”

多铎坐在那里沉思了片刻,终于还是起身立了约,见到十王带头,投降的满蒙将领也纷纷起身立约,受降典礼于是便在一片立约声中结束了。

结束了受降典礼之后,李自成便把投降的清军分为了三部:两白旗为一部,依旧让多铎带着,这部分人大约有7000多;其他六旗为一部分两翼,左翼让杜尔祜、特尔祜兄弟带领,右翼让尼堪、博洛带领,总计13000余人;最后则是绿营军、旧汉军,旧汉军主要是东江镇出身,这些人实际上数量已经不多,总共还不到5000人,倒是绿营兵数量庞大,足足有近十万之众。

李自成于是令刘宗敏率领谷可成一师督促吴三桂、多铎等三部满人前往围攻京城,并夺取天津和山海关。而他自己则停留在聊城,开始主持绿营的复员和对河北、山东各义军、杂牌军进行整顿工作。

当然,李自成只是主持,真正做事的是张献忠、李过、郭升、陈永福、高杰、杨御藩、金声恒等人。李自成之所以把主力留下,就是为了应对绿营可能的闹事和高杰、杨御藩、金声恒的不满。

此前顺军为了把力量集中于河南及运河沿岸,因此把泰山以东的胶东半岛丢给了高杰、杨御藩、金声恒和当地的士绅百姓。这一政策虽然稳固了河南及运河两岸的社会秩序,但是胶东半岛却是实实在在的乱了几年,也让这些山东军头有了一丝军阀的影子。

现在既然已经快把满人给打垮了,李自成自然不会允许山东半岛继续独立王国的趋势,对于这些义军和军头的整顿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他也要防备万一而已。

只是高杰、杨御藩、金声恒却乖巧的很,毫无妨碍李自成整顿自己手中军队的意思,这倒是让李自成觉得,自己或者是有些小题大作了,于是便很是赏赐了三人一番。

山东、河北两地经清军这样一番蹂躏,固然是出现了人口减少田地荒芜的现象,但却也带来了另外一桩好处,就是推动土地改革时也少了许多障碍。虽然一些逃往南边的北方士大夫听到李自成收复了山东的消息纷纷北上,试图返回自己的家园,但是更多的北方士大夫其实都投靠了满清,他们此时自然不敢站出来反抗顺军,因为确实打不过。

前明时,这些士大夫控制着乡里,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几千人来,但是在经历了农民军战乱、官军摧残和清军的圈地蹂躏后,这些士大夫们已经很难动员千人以上的力量了,因为佃户都跑的差不多了。现在李自成打着为绿营、义军复员分配土地的旗号,手中更是有了一支不可能支持士大夫的军队,自然就比较顺利的把山东、河北的土地重新进行了分配。

当然,胶东一些地区依然还是大顺政权难以够到的地方,这些地区依然还是那些大地主和士绅说了算,就算是李自成也难以触及到这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只能作罢。

在李自成忙于复员军队分配土地的时候,吴三桂的军队也终于出现在了北京城下,豪格和罗洛宏也在乾清门前召开了王大臣会议,向这些王公大臣们说道:“十王已经投降大顺,并且十王的部队还占据了山海关,眼下从山海关出关已经是行不通了。

永昌皇帝对我们的求和请求不满意,认为我们太过傲慢,因此他决定继续向北京进军。吴三桂作为顺军的前锋已经抵达香山地区。现在大家都议一议,接下来我们是照着永昌陛下的意思让皇帝出城投降呢?还是放弃北京城,出关?”

布尔布泰抱着儿子和姑姑坐在乾清门内旁听,站在门外王公大臣当即就有人说道:“这还用考虑吗?当然是出关去啊,难道还能把皇帝交出去?”

不过也有人反对道:“山海关被遮断,我们就得从草原绕着走。先不说路上的粮食怎么筹集,我们现在返回辽东,冬天吃什么?”

想要出关的大臣很快就反驳道:“那么你的意思是不是让皇帝出城投降?”

这下反对出关的人倒是降低了声音说道:“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把事情讲清楚。要是出关后没有粮食,今年冬天我们可要冻死不少人的。这个责任,你背吗?”

布尔布泰看着这些大臣争来争去,就是拿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她一时也有些绝望了,虽然多尔衮喜欢揽权,但是这人至少能做事啊。豪格虽然看起来性格温和,但是在这种会议上几乎就主导不了方向,这可真是个废物。

心里虽然恨恨的想着,但布尔布泰还是语气温柔的对着门外的大臣们说道:“肃亲王、成亲王,你们是大家的主心骨,这个时候总要拿出一个主意来吧。”

门外的大臣们听了这话,也纷纷把目光转向了豪格、罗洛宏,口中说道:“两位王爷还请说说吧…”

第619章 一个王朝的落幕

豪格看向了罗洛宏,他此时脑子乱的很,真的不知该把满人带向何处。罗洛宏看了乾清门前站的各位大臣,清了清嗓子后说道:“虽然我个人是不支持投降一说的,但是假如真的要投降的话,我认为至少要让永昌帝答应两个条件,第一是保证皇上的个人安全,保全宗庙的祭祀;第二是给出一个安顿我们满人的办法。没有这两条,我们是坚决不能投降的。”

乾清门外站立的大臣们听的都有些蒙,济尔哈朗忍不住就说道:“既然成亲王不支持投降,那么讨论投降的条件有这个必要吗?”

罗洛宏看了他一眼后说道:“郑亲王要是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提出来么,我是愿意洗耳恭听的。”

看到台阶下的满蒙大臣都把视线集中到了自己身上,济尔哈朗突然就哑巴了,多铎的投降其实已经宣告了主张和顺军作战一派的失败。因为在和顺军交战之前,他们得先击败了吴三桂和多铎的军队,以北京这样一座孤城,哪怕能够倾尽全力击败这两人,又怎么挡得住后面士气正盛的顺军主力?

这种招数满人其实并不陌生,当初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反明,就是依托投降的明军作为前锋进攻明军城堡,等把明军的实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让满人一鼓作气攻下城堡,这种战术既可以消耗汉人的力量,也能让满人把战力维持在巅峰。

李自成现在就是照着天命汗的方式,以满攻满,吴三桂军和多铎所部死再多人,李自成也不可能感到心疼,反而会松一口气吧,毕竟这些人对于他来说也是不可靠的力量。那么主张战斗下去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其他人的支持了,因为这样的战斗没有意义,就是让大家死的壮烈一些,可是大家为什么要去死?

放弃了作战的选择,那么接下来就是逃亡或投降两条路。和投降相比,其实逃亡更不受大家支持。投降担心的是李自成会撕毁承诺对满人进行屠杀,但是只要能够过了这一关,大家至少还是能够活下来的。但是逃亡的话就不一定了,光是从草原绕道逃回辽东这一路就不知要死多少人,到了辽东要生存下去还得继续和大自然搏斗,那可依旧是要死人的。

只要稍稍以常理进行推算,就知道迁移的人员最终能活下三分之一就算是上天保佑了。而接下来,他们就要面对蒙古人和汉人的围剿,满人强盛的时候打击蒙古人和汉人,没道理他们衰落的时候,别人就会放过他们。

想到这里济尔哈朗也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坚定的大声说道:“成亲王说的不错,要是永昌帝不肯存继本国的宗庙,那么我们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

济尔哈朗的表态,让乾前门前的大臣们沉默了许久,方才齐齐对着小皇帝拜到说道:“皇上,臣等必定捍卫宗庙,绝不让宗庙断绝于我等之手。”

布尔布泰听了这话好想起身骂人,这些混蛋不是摆明了支持投降?不过姑姑在身边强拉住了她的手,不让她做出什么举动来。布尔布泰冷静了一下,终于开口说道:“诸王和诸大臣都有忠贞体国之心,我们妇道人家是不知什么国家大事的,只要能够保存宗庙,其他事情都可以商量。肃亲王、成亲王、郑亲王,这事就由你们三人拿主意吧。”

乾清门会议散了之后,布尔布泰召了范文程和洪承畴询问此事,豪格和罗洛宏虽然在城内清理了多尔衮兄弟的势力,但是对于这些汉人大臣却没有动手,一来是不想把八旗内部的斗争扩大到满汉之间的斗争,二来就是庶务上没有这些汉人还真不行,维持满清朝廷运转的,其实就是这些汉官。

对于眼下的时局,范文程和洪承畴早就已经看不大明白了,特别是洪承畴,他觉得自己好似又回到了大明朝堂,做什么事都有人拖后腿的时代。他是真没想到,黄台吉去世这才几年,满人居然已经堕落的和汉人一样,只会内斗了。

面对布尔布泰的召见询问,范文程思考再三后说道:“太后若是询问出奔关外的结果,臣之想说,昔日元廷一直北狩至捕鱼儿海,可大明依然没有放过,直到把元廷彻底打散了,明人才收手。大顺作为新起之朝,不会不效仿明人所为的。

出奔关外不是不行,但是想要让八旗继续聚在一起恐怕是很难了。八旗散开之后,陛下或可藏身于山野以避顺军和蒙古人的搜捕,但是想要卷土重来则就要看大顺内部究竟会不会乱了。若是大顺内部不乱,那么陛下最好还是不要显露身影方才安全。”

布尔布泰沉默了许久,再次开口问道:“若是我带着陛下回科尔沁部如何?”

范文程摇着头说道:“那么太后还不如就此向永昌帝投降,那么活下去的机会还大一些。科尔沁部不会为了一个人,而毁灭自己的部族的。”

布尔布泰不再言语,三人安静的坐了一会,布尔布泰终于起身从帘子后离开了,洪承畴自始至终都未发一言。范文程和洪承畴走出宫门后,突然向着洪承畴发问道:“洪兄一言不发,是觉得出奔不如投降吗?”

洪承畴看了看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长叹了一声道:“怎么看都没有出路,还多说什么呢?宋权昨日吞金自尽了,显然是知道前方已然无路可走了啊。”

范文程终于不说话了,目送着洪承畴落寞的朝着远处走去,他知道对方其实也已经无路可走了,只不过比宋权要好一些的是,至少洪承畴没有被李自成点名作为大汉奸的代表。宋权是不得不死,他要是不死全家都得陪着他一起死,现在死了说不定家人还有一线生机。

至于他们这些汉军八旗,现在处境也是艰难的很,满人很难再继续信任他们,在汉人势大满人势弱的时候,难道还指望一群汉人和满人同甘共苦吗?这些人过去可是连自己汉人身份都抛弃了,只是为了在满人这边活下去。

但是范文程很清楚,其实李自成那边也不会信任他们,在李自成眼中,估计吴三桂都比他们这些汉军旗可信,至少吴三桂没有入旗啊。入关时抱有的期望有多高,现在范文程就有多失落。

在各旗的一致要求下,不支持投降的成亲王终于还是屈服了,决定亲自带队前往顺军营中交涉投降事务。虽然在八旗诸王诸将面前,罗洛宏表现的狠辣刚毅,不过出了京城之后他还是相当小心的走了吴三桂这条线,没敢往多铎跟前凑。

吴三桂其实很不待见罗洛宏这个满奸,他其实是期望满人坚守北京,也好让他将功赎罪,打出一场大捷来洗刷过去的黑点的。相比起实力受损,他现在更担心自己无功可立,到时候被李自成任意拿捏。吴三桂觉得,如果换了自己是李自成,肯定是不会忘记山海关之事的。

但是罗洛宏毕竟是李自成派出的人,他终究还是没敢阻拦对方去见李自成的请求。五月十五日,罗洛宏在卫辉府见到了李自成,并向他献上了降表。李自成看完之后,便问道:“你觉得朕该怎么回复?”

罗洛宏思考了一下后说道:“先拆分满蒙汉八旗,然后将满人八旗分别遣散安置。如内外蒙古等地,满人需要陛下的支持才能在当地立足,而陛下也正可利用满人压制蒙古各部,使之不成团体,则北方可无忧。”

李自成点了点头说道:“你这话正和我意,我正打算设立一个新机构管理边疆各族,名字就叫理藩院。你当第一任尚书,把这个机构给朕建立起来吧。关于满人投降一事,就交给你来处理了。朕的要求也不多,豪格的三百万两借款朕帮他还了,不过原本满人治下的所有领土、民族,今后都归我大顺所有,这个条件过不过分?”

罗洛宏赶紧拜倒称谢,口中说道:“陛下之宽宏大量,古今之未有也。臣这就回去写下约书,交给陛下过目。内外蒙古,辽东各处,皆当归于陛下统领…”

待到罗洛宏退下,一旁的原毓宗立刻起身向李自成恭贺道:“臣恭贺陛下,满人这一投降,不仅汉地安定了,北方也安定了,此天下之福也。”

李自成摇着头说道:“距离安定还早,外藩蒙古和内蒙古各部,此前就勾结在一起试图反抗满清,只不过为满人所败,才安分了下来。

朕之所以同意满人投降,就是不希望北方彻底失去控制,若是草原上一乱,我们想要再征服一遍,就又是一二十年,朕可没这么多时间和他们耗。

总参谋部应该考虑一下,如何镇守内外蒙古及东北各地了,西北之所以频频出现叛乱,主要是河西走廊没有发挥作用。西域不通,河西走廊就是动乱之源啊。

安定东北,是为了震慑内外蒙古,震慑内外蒙古是为了交通西域。东北、外蒙、西域三地尽入我手,则大顺之北方才可算是真正安定下来,否则不过是暂时的风平浪静而已。”

原毓宗点头认同道:“陛下说的不错,但是满人归降之后,想要解决东北、外蒙就简单了…”

第620章 古里

马士英接到从济宁传回的光电报,立刻就召集了内阁开会,向各位阁僚宣布道:“北方传来的消息,满人已经准备投降,北方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不过西北和草原上也许还有一点波折。”

财政大臣周亮工听了这个消息顿时松了口气说道:“只要满人投降就好,这下今后就没有什么大仗要打了。这样看来,今年就算难过一些,之后几年财政都会宽裕很多。”

宗藩事务大臣冯铨则只关心一件事,他向马士英问道:“既然满人已经投降,那么北京就等于光复了。内阁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北迁的问题了?想要让天下百姓以为太平了,这都城还是应当定在北京啊。”

冯铨的言论立刻获得了几位北方大臣的支持,他们也认为内阁是时候北迁了,不过北迁派的主张并不一致,有的要求北迁北京,有的则主张应该迁都长安。不过南方大臣对于北迁一事根本不上心。

政治中心在南方对于南方也算是好坏参半,好的一点就是南方不必抽太多血,毕竟朝廷就在扬州么,运费上确实省下不少,坏的一点就是朝廷眼皮底下,士大夫太受打压了。所以这些南方大臣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毕竟他们并不像那些北方大臣急着回去收复家业。

不过看着北迁两派自己就争执了起来,马士英还是岔开了话题说道:“北方战争既然结束了,接下来几年我们也该考虑裁军以减少军费了。当然,这么大的国家没有一定武力也是不行的,所以咱们还是的先说说,到底那些部队应该裁撤掉。”

虽然这里不少大臣对于马士英这个首相并不感冒,但是今次马士英提出的这个话题确实很受文官们的欢迎,特别是海军大臣、陆军大臣都不在,因此大家也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在内阁大臣们积极讨论如何削减军队的时候,江天一正和谢迁在古里观看着郑和留下的石碑,“此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以示万世。”

江天一甚是感慨的看着石碑对着谢迁说道:“想不到两百年前的大明人已经常常来这里停留了,而我们现在才看到古人的遗迹,果然是今人不如古人远矣。”

谢迁一边盯着雇来的土人清理石碑周边的草木,一边突发其想的对着江天一说道:“要不我们也在这里刻一块石碑,让后人也知道,我大顺并没有落后于明人?”

虽然江天一觉得自己并不能算是纯粹的大顺人,他心里还是觉得自己是大明人的,但是立一块碑向前辈致敬,这倒是令他相当动心,这也算是他这最后的大明人对三宝太监的一个报告吧,只是他思考着说道:“可是我们该在碑文上写什么?”

谢迁大大咧咧的说道:“就告诉后人,我们从欧洲回来,看到了三宝太监留下的碑文,欧洲距离中国可不知有几个十万里了。”

江天一正思考着怎么措词,却见一名水手跑来向着两人报告,古里的土王邀请他们再一次参加晚宴,江天一决定回去想好了碑文后,再请当地的石匠打出来。

江天一和谢迁返回后,很快就同留守码头的庞天寿等人汇合,然后前往了土王的宫殿。五月份古里的天气相当的炎热,但是因为位于海边的缘故,一旦天黑下来,海风一吹就凉爽下来了,这个时候在露天进行宴会,就会很舒服。

古里虽然是一个穆斯林信徒占据优势的地方,这些穆斯林信徒大多为来自阿拉伯的商人或商人的后代,但是古里的王信奉的却是本地的神灵。

不过,土王的王宫却是穆斯林式的,空旷的天井客厅,地面上铺满了瓷砖,天井周边还有流水将天井区域同客人坐的区域分隔了开来。这些流水既可以随时洗手清洁地面,也能带动空气的流动,从而带来微微凉风,也算是相当有意思的设计了。

客人和主人都席地而坐,坐在一种用蒲草编制的坐垫上,面前则摆放了各类水果,很多水果江天一都不认识。而当他们在席间坐下之后,就有舞女鱼贯进入天井,随着音乐摇摆起舞了起来,这些舞女大多来自北方或阿拉伯地区,甚至还有一些金发碧眼的白女,不过最为出色的必然是一两位个子娇小皮肤雪白的舞伎,这种舞伎据说都是出自专门的舞蹈世家,不是另外一些半路出家的女奴可比的。

经历了漫长的海上航行之后,老实说这些印度舞女的样子还是很合这些大顺将士的口味的,比那些欧洲的肮脏女子看起来要顺眼的多。虽然欧洲人都认为巴黎的美人天下无双,不过江天一觉得那些浓妆艳抹的法国妇人,实在还不如英国朴素的农妇更入眼。

作为一位大明人,特别是南方人,对于洗澡一事都是有着特别的爱好。几乎越是靠近江南核心地区的民众,就越是认为勤洗手、洗澡会驱除身上的病气,除非是妇人坐月子。而北方人洗澡就比较少了,主要是北方太寒冷,一缺水源,二缺燃料,所以洗澡的次数要比南方少,但是这并不是北方人不愿意洗澡,北京城内同样有澡堂子,也一样有着大把的平民去洗。

而欧洲人就过于奇怪了,他们把洗澡当成了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不论男女都不肯洗澡。有的人据说一生只洗三回,出生时受洗,结婚前洗一次,然后就是死亡时洗上一次了。所以,欧洲人身上的味道真是太令人作呕了,哪怕这些巴黎贵妇用了香料也一样,这大约就是欧洲人喜欢香料的原因了。

相比之下,英国的村妇倒比巴黎贵妇比较不讲究,她们还是会不时的洗澡,当然也只限于村妇,伦敦城内的普通居民也一样不会洗澡。因为欧洲人的这些习惯,导致即便是经过了长途航行的船员们,到了欧洲也很难对那里的妇人有什么兴趣。

此刻看着这些印度舞女们,他们倒是一个个有些兴奋了起来。只是在享受着古里王的招待时,江天一也发现,被邀请坐在古里王身边的庞天寿和土王交谈时,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也不知古里王向他提出了什么为难之事。

宴会结束之后,回到码头边上的营地,庞天寿把江天一等几人叫了过去,向着他们坦诚道:“古里王请求我们效仿郑和,在古里设立贸易营地,帮助他们驱赶葡萄牙人。你们知道的,我们现在和葡萄牙人已经缔结了协定,这要是答应了古里王的话,恐怕就会同葡萄牙人交恶了。从我国前往欧洲,路上可都是要经过葡萄牙人的港口的,这事实在是不好办啊。”

谢迁当即说道:“和葡萄牙人要不要交恶是一回事,要不要在古里设立贸易营地是另外一回事,我们和葡萄牙人的协定可没约束我们自己的意思,葡萄牙不过是小国,这次我们去了欧洲不是已经知道了么,就连七省共和国也不及一个安南,这海外可轮不到他们来逞威风。”

李隆、马世泰也点头附和了谢迁,不过丁维岳却说道:“这古里王也不是真心仰慕我国,不过是想利用我国为其火中取炭而已。

据说郑和留在此地的船员后裔形成了古铁里穆斯林,这些穆斯林为古里王抵抗葡萄牙近百年,结果却被古里王出卖了,导致其领袖和中国阿里被葡萄牙人杀害,古铁里穆斯林居住区也被捣毁,这才使得葡萄牙人在古里做大。

我们帮着他并不会有什么好处,一旦葡萄牙人不来进攻了,估计古里王就该赶我们离开了。所以,真的有必要为其出头吗?”

边上的周魁轩则说道:“其实我们也没必要过于在意,先让古里王派出儿子去觐见陛下不就好了。该怎么回复古里王,陛下一定会拿主意的。”

江天一看了看同伴后说道:“我们今后想要前往欧洲或阿拉伯地区,这印度大陆上肯定要有一处立足之地。古里的地理环境很好,非常适合作为中转港口,这也是三宝太监在此处设立贸易营地的原因。我觉得,我们答应古里王没问题,但是应当要求其让我们经营港口,这样不管葡萄牙人和古里王之间有什么恩怨,至少我们在印度大陆都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江天一的话引发了同伴们的思考,渐渐的大家也觉得他提出的意见最为合适,古里王要是不肯让出港口,那么他们自然也就没必要插手古里和葡萄牙人之间的矛盾了。

不过这场小会结束的时候,谢迁还是说了一句,“这些葡萄牙人在这里名声狼藉,他们的武力看起来也并不高,却能让这些土人无可奈何,我看,这里的土人恐怕确实不经打,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诸人此时都没往心里去,离家足足三年了,他们现在只想着尽快回家,哪里还顾得上古里土人能不能打。过了几天,六月的第一场大雨开始下了起来,这也意味着西南季风的季节到了,这个时候正是航向马六甲海峡的时机,一切顺利的话,八月就可以抵达广州了。

也许是知道中国人要走了,古里王终于接受了他们提出的要求,把南部的港口租给了中国,并让一个儿子前往中国,向中国皇帝进贡。庞天寿让古里王子上了自己的船,不过留下了一半王子的随从,船只的空间有限,实在带不上了。6月7日,船队从古里出发前往马六甲了。

第621章 入京

8月初,罗洛宏说服八旗诸王大将接受了自己拟定的投降书,除了两红旗的将士还闹了些情绪外,两黄旗和两白旗反倒是欣然接受了这份投降书。

原因就是,之前两红旗刚掌权就忙着跟两白旗换地,还试图打压两黄旗将领的地位。按照罗硕的说法,“活脱脱一副暴发户的嘴脸。”

因此,当罗洛宏带着投降书回来,两黄旗和两白旗因为觉得关内自己的利益不多,京城内外当然可以交出去。各旗分开也能避免豪格同罗洛宏对他们的进一步打压,比他们预料中的投降条款要宽松多了,自然就没生起什么反对的念头。

根据罗洛宏拟定的分置八旗协定,除了将汉蒙八旗分出交给顺军直接统辖外,两黄旗分别安置于赫图阿拉及盛京两地,负责看守两地的陵墓,努尔哈赤及黄台吉的祭祀降为王爵。两黄旗各设额兵为550人,除了50人派往永昌帝身边作为护卫外,另外500人则负责驻守陵墓、宗庙,没有获得总参谋部准许,不得擅自增召兵力。

正黄旗旗主依旧为福临所领,但福临无权干涉旗内事务,旗内事务由理藩院任命各旗一人为总管负责;镶黄旗则分派给了黄台吉的其他子孙,连女儿也有一份,旗主为硕塞。

两红旗安置于遵化州及边墙外,一则看守中部蒙古各部,二则承担对当地的开垦工作,两旗各设1000兵马,旗主为满达海和罗科铎。

正蓝旗迁至法库镇向北,监视科尔沁部及嫩江地区,设兵额1500人;镶蓝旗迁至归化城,看守蒙古右翼诸部。两白旗迁移至兰州、西宁,协助平定青海蒙古,保持5000人规模的部队。

这份方案对于两白旗看似最为优待,对于正蓝旗最为苛刻。不过豪格却欣然接受了,因为他也看的出来,对于两白旗的所谓优待,其实就是要两白旗去为大顺流血,正蓝旗虽然被发配到了荒野之地,可是却避开了惩罚。

两黄旗看起来也没受什么处置,可是按照顺军的这个安排,就是把这两旗圈在了两个固定的地方,要是有什么异动的话,顺军立刻就能出动加以处置。

算起来,也就两红旗的待遇和正蓝旗相差仿佛,虽然在顺军边军的监视下,但至少还是有了一块地方可以发展。豪格和济尔哈朗既然没有意见,两黄旗的将士也满足于不再打仗的结果,布尔布泰最终还是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8月27日,李自成由卫辉北上,9月3日驻扎于香山脚下的代善府邸。9月4日,豪格、罗洛宏、代善等八旗诸王前往拜见李自成,并送上降表。9月7日,李自成在吴三桂、刘宗敏的陪同下,从阜成门进入北京,布尔布泰姑侄及福临领满汉官员于城外三里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