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人
只是他们却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传闻,是关于那个老妇人的。那名老女妇似乎没能在钱府安享天年,而是最终被钱彬之子赶了出来,晚年很是凄惨。
不过这谁没有三二个仇家,这事极可能是有人故意抹黑钱家,毕竟钱家乐善好施之名由来已久,更是雷州府最有文气的书香之家。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林晧然给翁员外使了一个眼色,翁掌柜先是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装模作样地抓起筷子,但筷子伸向中间的菜肴,却是轻叹了一声,将着筷子缩了回来。
同桌的人看到翁掌柜这般作态,都不由得好奇起来,陈有才开口询问道:“翁员外,你这是何故,遇到什么难处了?”
“哎……我是在为棉花的事犯愁呢!”翁掌柜迎着大家关切的目光,又是深叹着一口气道。
整个花厅都关注着这张酒席,这时都静静地听着翁掌柜说话,翁掌柜又接着诉苦道:“现在作坊仓库里面的棉花又告罄,明天都没有棉花用了,作坊恐怕得停工了!”
“这个事情好办呀!我在徐闻县那边有熟人,我明天就帮你弄棉花去!”陈有才听到是这事,当即就打下保票道。
“你能弄多少?一百担?两百担?”翁掌柜似乎是不领情,又是接着说道:“这作坊建好后,这棉花却成了最大的问题,我今年得要数千担,明年甚至要数万担,这得上哪里找去呀!”
“我可弄不了这么多!”陈有才讪讪地说道。
其他人都是一惊,虽然知道联合作坊最近在疯狂找棉花,但却是没有想到,这间作坊的需求量会这么巨大,当真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翁掌柜突然站起来,朝着花厅的众人拱手道:“我在此亦代表联合作坊向大家求助,谁能帮我们解决明年数万担的棉布,必另在重酬!”
数万担?
大家听着这数额,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虽然这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大商机,但大多数人却是摇头,因为单是本钱就够他们头痛的了。
正是大家沉默之致,却听到林晧然突然开口头道:“本官倒有一个提议!”
“府尊大人,还请给我指条明路!”翁掌柜眼睛微亮,满脸欣喜地拱手道。
整个花厅的人都望向了林晧然,却听林晧然微笑着说道:“在座的诸位都是本城的大户,每户拿些田地来种植棉花,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花厅的土财主们都彻底明白了,这便是此次宴会的意图,那就是要他们拿出田地种植棉花。
亦是这时,他们终于明白这次酒席的钱为何得由联合作坊来掏了,这确实应该由他们支付。
“荒谬!简直是荒谬!”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突然间响起,而发出这个声音的人正是钱善。
林晧然听到这话,眉头却是微微地蹙起。他知道这事恐怕得不到支持,但却没有想到,作为雷州城最大的地主却直接站出来反对他。
压着胸中燃起的怒火,他淡淡地询问道:“敢问钱员外,这个主意哪里荒谬了!”
“田地都种植了棉花,若一旦发生灾荒,这得死掉多少人,你是要想成为我雷州府的罪人吗?”钱善却没有退缩,而是大义凛然地回应道。
这个担忧其实不无有道理,毕竟这时代的农业经济很是脆弱,但林晧然却是解释道:“钱员外怕是误会了,我不是要诸位全部种植棉花,只需要诸位拿出两成下等田地即可!”
“雷州府的两成田种了棉花,粮食必然会减产,届时粮价肯定会上涨,最终苦的是咱雷州城的百姓!此等荒谬之举,老夫定然不会同意,告辞!”钱善言辞激烈,且是有理有据。
说完,他站起来朝林晧然拱手,然后转身就愤然离去。
有几个土财主被钱善瞪了一眼,却是心里一惊,亦是纷纷跟着站起来朝着林晧然谦意地拱手,便是急忙跟着钱善离开。
“这个老混蛋!”
林晧然对这个情况亦是有所考虑,但钱善压根都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便已经转身离开了。不过他亦不可能天真地认为,钱善真是为了什么雷州城百姓,其实还是为了他自己。
说实在的,雷州府并不是条件优越的棉布产区,地理和气候不仅比不上琼州岛,跟河北和山东有着很大的差距。
这棉花亩产量不仅要低于其他地区,且有着滞销的风险。雷州府不比江浙地区,那里的棉花是稳稳有销路,而雷州城的联合作坊一旦倒闭,他们的棉花都不知道该卖给谁。
另外,大明实行的是以实物缴税,虽然征税的标准是固定的“三十税一”,但总产量的界定却没有固定的标准,将你棉花总产量按山东地区进行界定,你根本就无处哭诉。
正是如此,钱善的抽身离开其实是一个明智之举,毕竟这种植水稻是稳稳当当的收益,而棉花却要担当着很大的风险。
只是林晧然却有着他的考虑,促使雷州府大力种植棉花这步棋,却是势在必行。
雷州府想要成为新的棉织中心,却不能完全陷入产业空心化的陷阱。哪怕原材料全部从外地采购,甚至将来在国外建立殖民庄园,这雷州府亦得种植一部分,这才能从容地应对可能突如其来的原材料危机。
受制于人,这从来都不是林晧然所喜欢看到的事,他更喜欢深谋远虑,让他的开海计划顺利推进,不被任何人狙击到。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作为雷州城最大的土财主却是站出来明确反对于他。而随着钱善的强硬表态,几个土财主又先后离开,剩下的土财主的态度亦是暧昧。
林晧然将周围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亦看到了一股无形的阻力。
其实他跟翁掌柜准备着很多漂亮的说词,但他突然不想说了。却不一定会全然没有效果,而是他突然间发现,这帮土财主似乎更喜欢用拳头说话。
第470章 钱善的小九九
九月底的雷州,天气已经明显转凉,哪怕中午时分都透着丝丝凉意。[随_梦]ā
钱善从府衙门口出来,被外面的冷风当头一吹,身体顿时打了一个冷颤。方才他本就没有什么怒意,这时脑子显得更清醒了。
今天的举动看似鲁莽,他将这位年轻知府给得罪了。不过他亦有着通盘的考虑,这个做法有失亦有得,此举必定会为他赢得一个好声名。
他无官无职,祖父的光环早已经褪色,但为何历任的知县、知府都会卖给他面子?正是他有着乐善好施的好声名,在乡绅和百姓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如今的这个做法,固然是得罪了这一位年轻的知府,但收益其实亦是不小。何况,这种植棉花一事并不可为,会损害到己身利益。
先不说明年的棉花能不能卖上一个好价钱,这种植棉花虽说比水稻耐旱,但其实没水稻那么强的抗灾能力,发生歉收的机率会更高。
现在他借着这个冠冕堂皇的由头,将自己从这个旋涡中摘出来,其实是既得声名又能捞到好处。一旦雷州府大面积种植棉花,那米价必然会上涨,届时他就能多赚一笔了。
不论是为了声名,还是为了己身利益,他都不能淌这趟浑水,坐享渔翁之利才是最佳做法。
“钱兄!”
“钱兄!”
……
后面一胖一瘦两位土财主追了出来,在后面叫喊着钱善。
钱善回头望了一眼,看着这两个人跟着出来,心里亦很是满意,这无疑是向林晧然彰显了他乡绅阶层中的强大影响力。
只是朝着他们挥了挥手,他便钻进轿子里,直接让人起桥回家。
那两个土财主看着钱善离去,当即亦是找来自家的轿夫,打算跟着钱善到钱府商量对策。跟着钱善不同,他们现在心里完全没底。
钱府所在的胡同口就是镇中东街,很是靠近西城门,故而跟府衙并不远。
轿子在一座看起来很普通的府门口落下,钱善揪开轿帘子,从里面钻了出来,并没有等后面的两位土财主,径直踏进了家门。
钱家虽然贵为雷州城最大的地主,但却坚守着“不经商”的原则。坐拥着数万亩田产,但在雷州城中,除了这座府邸,却没有一间商铺。
或许在后世看来,这事情很不可思议,但在这个时代却不属于标新立异的事。相反,很多土地主就是如此,一辈子守着数百乃至上万亩田产过着小日子。
至于积累的财富,要么用粮食换得的银子放在自家的金库里,要么就是继续置办田产,一代接着一代地积累下去,慢慢地从小地主变成大地主。
钱府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子,但是很多人却惊讶于钱府的成长速度,他们从一介贫民到雷州府第一大地主,仅用了二、三代人的努力。
走进普通的大门,便是一座宽阔的前院。由于时节的缘故,这里的花草凋零,连同东南角的几棵雅竹都显得光秃秃的。
“老爷,不好了!”管家看着钱善回来,便是慌慌张张地跑过来道。
钱善并不喜欢这胆小如鼠的管家,但由其他人替代又不放心,所以亦是将就用着,沉着脸责备道:“慌慌张张的做什么,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管家没有当即回答,而是先观察了一下四周,这才压低声音道:“那个小桃快没气了!”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浮现着慌张之色。
“快?那就还有气了,你慌什么慌!”钱善却是不以为然,然后又询问道:“张天师那边怎么说?他要的东西都找齐了,这次不能再推脱了吧!”
“张天师说了,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管家听到是这事,当即有些高兴地说道。张天师是经他引荐的,这多少有着他的一份功劳,故而亦会在此事上沾光,让老爷对他刮目相看。
“好!”钱善听到这个消息,脸上终于是浮起了笑容。
“那小桃怎么办?我看她是坚持不住了!”管家蹙着眉头,不无担心地说道。
钱善脸的笑容仅是出现数秒便是消失了,狠狠地瞪了一眼管家,这才没好气地留下一句道:“我现在过去看看!”
钱府的后宅的东南角,开拓了一个小院落,这里经日充斥着一股药味。却不知道何故,这前院栽种着几株绿色的药草,在这秋日却更显翠绿。
东厢是张天师所居住的地方,设有一个独立的炼丹房,一个身穿着道袍的中年道士正坐在一座丹炉前念念有词。
钱善先是轻步地走到门前,只是张天师似乎没有丝毫觉察,仍旧在丹炉前念念有词。对此,他恭敬地行了礼,然后才悄然退去。
只是到了西厢,他的脸色却是变了,眼睛透露着一种冷漠。
管家亦是跟了过来,脸色仍旧显现出惊慌模样,似乎担心会看到一具尸体,在将门推开的时候,他的手还微微颤抖着。
在这一个空荡荡的房间中,还修建了一个小牢房,一个少女正躺在牢房中的草席上。或许是天气寒冷的缘故,又或许是饥饿来袭,她如同虾米般躺着。
大概是听到了门外的动静,她艰难地睁开了眼睛,当看到走进来的钱善,当即使出最后的力气哀求道:“求……求你,给我吃的!”
少女正是十四、五岁的花季年纪,但皮肤却失去了光泽,双只眼窝都凹了下去,整个人显得是长期的营养不良。
“可以!来人,喂她吃!”钱善微笑着说了一句,然后就转身离开,看着少女没有想象中糟糕,他的心情顿时变得不错。
“不……不!”少女却像是被针扎到一般,惊恐地挣扎着道。
只是两个家丁打开牢房走了进来,伸手抓起一个箩筐里的绿叶,硬是要将绿叶塞进她的嘴里。少女拼命地挣扎着,但却没能够成功地反抗,悲屈的眼泪涌了出来。
管家看着这一幕,不忍地别过脸去,跟着钱善离开了这个房间。
第471章 追悔莫及
眨眼间,十月来临。
天空如同一团浓墨,飘下了散着冰寒气息的雨滴,散落在一座上方下圆的古城中,将内城那两条纵横交错的青砖街道打湿。
这场秋雨给古城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洗礼,更带来了一股秋天的寒意,让到城内的温度骤然下降。仿佛就是在这一场秋雨里,人们便从炎热的夏季坠入了寒秋之中。
尽管是下着秋雨,但雷州府的衙门没有关闭,仍然如同往常般敞开着。此时的二堂中,一个身穿五品官服的官员,正端坐在案前审理着案件。
“本官宣判!钱府即刻退还侵占范三的田产,不得拖延,退堂!”随着一声惊堂木落下,案件审理便宣告结束。
一个长相憨厚的汉子当即进行跪拜,堂堂七尺男儿的眼泪涌了出来,流到了脸颊上,嘴里还高呼着:“青天大老爷”。
这个案件倒不复杂,范三开拓了一块荒田,这块荒田跟着李家的田挨着。只是李家将田卖给了钱府,钱府便将范三的田一起收了去。
范三的荒田虽然每年缴税,但却没有在县衙登记造册,又没能得到粮长的作证,亦算是空口无凭。反倒是钱府拿出了田契,理直气壮地说着那块荒田就是他们家的,是田契上标注的田产。
遇到这种事,一般人恐怕是自认倒霉,但范三偏偏就是个犟性子。最近听说新任的知府公正廉明,便又来府衙告了状。
对于这类案件,衙门一向都是不受理的,告状只会浪费告状钱罢了。只是这一次,雷州府衙不仅受理了,而且还判钱府退回所侵占的田产。
“范三真要回他的荒田了?”
“我也要状告钱府,我家的田产又给他强占了!”
“雷州城总算是来了一个好官,我家的田契还压在床头上,我这就回去取去!”
……
范三胜诉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百姓纷纷叫屈。
仅过了不到半天,便有无数的状纸如同雪片般飞来,都是状告雷州城的土财主侵占他们的田产或强行低价买去的。
范三的这一场胜诉,无疑让大家都看到了一缕曙光,看到了争回被侵占田产的机会。
若是在以前,每当百姓状告乡绅夺田产,官府屡屡都是偏帮于乡绅,令他们这些升乡小民败诉。一次次的败诉,一次次的浪费告状钱,让他们逐渐是望而生畏。
这事却不怪海康县衙或雷州府衙不作为,因为这种情况,在整个大明都是一种常态。相对于无权无势的贫苦农民,衙门更愿意听信那些乡绅的一面之词。
但这一次,林晧然打破了这条惯例。面对这种模糊两可的案件时,他却是“宁屈乡绅,不屈小民”,天平向着贫苦百姓倾斜。
受委屈的百姓自然是欢喜无比,但那些土财主却是惶恐不安了。
他们积攒这么多田产,要说全部都是合法买卖得来,这肯定是不可能的。特别这时代的百姓对田产都视若命根子,买卖田产会被族人所责骂,故而谁都不会轻易卖出田产。
正是如此,他们绝大多数田产都是趁人之危得来的,一些田产是通过不太光彩的手段得来的,甚至有的就是强占得来的。
若是真要追究起来,他们恐怕要退还很多的田产。单是这么想一想,就让这些以吝啬著称的土财主们感到阵阵的肉疼,甚至是死的心都有了。
当然,他们亦有想过团结起来一起进行抵抗,以前就没少做过这种事,只是他们这一次面对的却不是一般的知府。
这一位知府不仅出身于翰林院,而且是地道的粤西人,官声亦是很好,加之又将广东的众多商贾拉于其阵营之中,京中还有礼部尚书撑腰,根本就是一个不倒翁。
他们其实亦不能过于指责林晧然,因为谁都知道,这事是因当日之事所引起的,他们惹怒了这位出身翰林院的府尊大人。
“不就是拿两成瘦田种棉花吗?答应他便是了!”
“就是呀!那钱善就是一头猪,竟然还敢跟林知府公然翻脸,这不是找死吗?”
“当初这点面子都不给人家,现在人家要整你,这也不能怪人家翻脸不认人啊!”
……
一帮土财主在一番合计后,却是无计可施,最后矛头都纷纷指向了钱善,将责任推到了钱善身上,是他点燃了这位新知府的怒火。
事实亦是如此,他们当日听到林晧然这个提议的时候,虽然知道可能会让利益受损,但却想卖林晧然一点面子,拿几块田种一些棉花意思一下。
只是谁能想到,钱善这个二愣子却是跳出来公然反对,激怒了这位出身高贵又年轻气盛的府尊大人,从而引出了这等祸事。
在这一刻,他们最痛恨的不是要敲打他们的林晧然,而是那个二愣子钱善。
下一篇:从截胡曹操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