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弄的唐俭是唉声叹气,一时间还不好说些什么。
无论这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军衔、地位,他唐俭又怎么能跟军神李靖和北平王李秋相比?
所以在得到这份差事之时,就意味着他唐俭要注定了倒霉了。
另一边,当送走了李靖、李秋的大军后。
长孙皇后去芙蓉园中探望、安抚罗可心和武珝两个孩子。
李世民则是去了大安宫。
只因为之前听说李秋回来了,又率领幽州玄甲军斩杀突利可汗,重创突厥,解了长安和大唐之围。
太上皇心中喜悦,而且也大半年没见了,所以命大安宫门口官员传话,让李秋觐见。
只不过,由于李秋太忙,这边即将出征,那边又要与怀孕中的妻子分离。
李世民心疼儿子,不忍李秋过于奔波、劳碌,就将这个事情给瞒了下来。
如今李秋已经走了,他也得告诉太上皇一声,给太上皇一个说法。
在见到李世民来到大安宫拜见,李渊不由得眉头微蹙。
“你来做什么?”
“李秋那小子呢,他怎么没来?”
“前两日我就让人去找了李秋。”
“他现在都没来见我。”
“怕是也嫌弃了我这个没用的糟老头子了吧?!”这时候,李世民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父亲,您是知道的,李秋这个孩子向来一颗赤子之心,忠孝、仁义。”
“他对您老人家的孝心,是绝不作伪,也没必要作伪的。”
“是朕,将父亲您想要见他的消息给压了下来,李秋自己并不知道这件事。”
一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渊的眼神中不由得升腾起一股怒气。
现如今,整个大唐,李渊想见的人,也就是武士彟和李秋小两口了。
可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还要从中作梗。
“哼,要是提到孝心,李秋小子却是也比一般人强上太多!”
“就算是他没接到我的传信,难道他回到了长安城,就不想着来看一看我,陪我说一说话?!”
这时候,李世民缓缓解释道:“父亲有所不知。”
“当日在大战之后,李秋就忙碌于大军的休整,以及再一次发兵突厥的紧急准备之中。”
“况且,这一次他那带着身孕的妻子罗可心也一同从幽州千里迢迢回到了长安。”
“情形不太好,整日都由御医和孙思邈等人围着。”
“李秋他还得惦记着家里面的妻儿。”
“可李秋他才多大的年纪?”
“一边承担着军中事务,一边还要担心于家里。”
“就在刚刚,李秋已经带着大军,随李靖一起发兵突厥,离开长安了。”
一听到李世民的话,太上皇李渊脸上的怒气早已经消散,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怜惜和关切。
“李秋的妻子有身孕了?”
“那怎么不好好的在幽州养胎,还千里奔波从幽州回长安做什么?”
“还有你也是!”
“难道我大唐军中就没有人了,李秋他第一个孩子还未出世,他还没能见到一眼。”
“若是他真有个三长两短,你的良心就过得去?”
“你可对得起李秋的那些家人?他已故的父母?!”
“想当年,你们两个第一个孩子即将出世那时,我是怎么待你的?”
“特意将你留在了家中,就为了能让你照看着孩子。”
“可你们两个倒好,最终还是没能保护好他!”
“身为一个男人,要是连自己的儿子,孙子都照看不好,保护不了,依我看啊,哼!”
听到了李渊的这番话,李世民的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翻滚、汹涌。
第416章 李承乾的顶嘴
同时,一股极大的后悔随之冲上了脑海。
此时的他都恨不得立即下一道旨意,将李秋给紧急调回来。
半晌后,他才摇摇头,叹息说道:“这一次李秋出征前,面对着突厥十几万大军,也是生死未卜的。”
“罗家那个丫头,也是一个性情刚毅之人。”
“由于放心不下,所以也就带着五千步卒,从幽州赶来长安支援。”
“至于这一次的出征,四万人中有三万都是李秋的幽州玄甲军。”
“一来是他自己极力要战;二来,也是担心军队的战力。”
“实在是离不了他啊!”
听到此,太上皇李渊愤怒,“大唐的那些州府官吏,朝廷中这么多大臣,都是干什么吃的?”
“流民流民解决不了。”
“打仗打仗也不行。”
“什么都得李秋的幽州十三州来一力解决!”
“我堂堂大唐,何以至此?!”
面对着太上皇的不满和责怪,李世民的心中深叹了一口气。
纵使在从大安宫中离开,回到皇宫的路上,李世民的心中都是罕见的百转千折。
有些心不在焉,魂不守舍。
今天太上皇的那一番话,还是不经意间触动了李世民心中最为柔软的那根神经。
是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就算李秋是别人家的孩子,他小小年纪就已经为这个大唐,付出了这么多。
他都得好好的怜惜、眷顾。
这更何况,李秋还是自己的一直亏欠的亲生儿子呢?!
这怎么自己对于这个世间的全部的感情,都聚集到了李秋自己一个人的身上?!
想着想着,李世民没有回承庆殿,御书房。
而是直接去了长孙皇后那边。
每当李世民心中有心事之时,也是习惯了,非要来长孙皇后这边,才能安心。
不要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就以为他是一个多么的无情、薄情之人。
正相反,他是一个牵于多爱之人,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这些子女。
这一方面,从李世民对这群皇子、公主们的对待等很多事情上都能轻易的看出来。
诸如封赏很重,把这群子女全部留在长安,自己的身边,不忍心让他们吃苦等等。
当然了,像吴王李恪应该算是个比较倒霉,自己作死的特例。
就当李世民走入立政殿之后,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太子李承乾竟然从洛阳赶了回来。
看样子,李承乾也是刚刚回宫的样子,身上的衣服还没有换回黄袍。
正在那跪在长孙皇后身前,哭诉呢。
这时候,一见到李世民也走了进来。
李承乾如同习惯中所做的一样,尽显孝心,当即又跪向了李世民。
“父皇!”
“儿臣这去往洛阳的一路。”
“无时无刻,都在挂念着父皇和母后的安危。”
“每天夜里,都要被那些血腥、残忍的噩梦所惊醒。”
“每天,儿臣都要跪在神佛面前为父皇和母后祈福。”
“真的是上天保佑,父皇和母后安康,我大唐渡过了此次劫难。”
看见儿子如此孝心,长孙皇后直接走过来,怜爱的将李承乾给扶起。
而此时心情正颇为内疚和复杂的李世民,却是对李承乾的这种孝心没有丝毫的动容和回应。
这在以往,是绝无仅有的。
见到李世民如此,李承乾的心中也是不由得一惊。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无往而不利的杀手锏,这一次竟然没起到应该有的效用?
也就在这时,李世民目光炯炯的凝视着他,无比认真的一字一句的告诉他:“李承乾,你身为我大唐太子,一国之储君。”
“难道当突厥大敌压境,我大唐和朝廷危若累卵之时,你就只知道跪在神佛面前祈福?”
“要是那祈福有用,为什么突厥强敌年年来袭?”
“为什么我大唐已经连续三年的旱灾,饥荒?!”
“朕现在就告诉你,朕和你母后能够安康,这个大唐之所以能够平安的渡过劫难。”
“不是因为什么狗屁神佛,而是因为北平王李秋他率着四万幽州玄甲军及时的杀到。”
“因为北平王他一剑杀了突厥的可汗,重创了突厥的大军!”
“现如今,北平王他又再次率队出征,去攻打草原突厥各部落,为我大唐扫平威胁。”
“而你这位大唐的皇太子,竟然还在这里对着你的父皇、母后哭鼻子,抹眼泪!”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如今也已经不小了啊,怕是也只比那北平王小一两岁?”
“可你看看他,再看看你自己。”
“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长大,成熟起来,真真正正的为朕分忧,担起这如山重的李唐江山?”
李承乾的性格,本质上属于忠厚仁义类型,是有些偏怯懦的。
换成以往,被李世民这么严厉的训斥,他早已经变成了猫儿一般。
可是这一次,因为李世民多次拿那个北平王李秋敲打自己,比较自己。
不知怎地,李承乾的心中就极其的不舒服。
之前那一直深深压在心底,在大安宫中自己的母后慈爱的偷偷给李秋夹菜的场景,又再次浮现在了眼前。
于是乎,可能是出于嫉妒和被愤怒冲昏了理智。
他面对着李世民的训斥竟然罕见的顶了嘴。
“父皇,孩儿生下来就是父皇和母后的长子。”
“就注定了是这大唐的太子,一国之储君。”
“孩儿从小,也就一直跟随父皇和老师,学习这治国之策。”
“孩儿要做的,就是如何去用好人,用好每一名文臣、武将,运筹帷幄,治理好这大唐江山。”
“可那北平王李秋,虽然是孔武有力,但也无非是个素有战功的商贾罢了。”
“孩儿实在是不懂,父皇为何要偏偏将儿臣与这样一个大唐的武将相比较。”
“而且要是这么论的话,父皇您自己的武艺不也比不过秦琼、尉迟敬德……”
还没等他的话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