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90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这也是朕最喜欢,最欣赏的你的一点。”

说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然后下意识的四处看了看。

“咦,皇后啊,今天你这立政殿里,怎么如此炙热?”

“朕怎么找到了一种夏天的感觉来?!”

这时候,长孙皇后贴心的帮李世民宽去了外面的棉衣,然后微笑着说道:“陛下难道就没发现,今天这宫殿中的碳炉与平时有些不一样吗?”

“这也是李秋不远万里,从幽州带回来孝敬你我的。”

“有了这碳炉之后,陛下的风疾可以缓解不少了。”

听了长孙皇后的话,李世民也是好奇的来到了那碳炉近前。

在内外看了一番后,也是连连称奇。

“李秋啊,你说你这碳是从石头里面冶炼出来的?”

“真的是神奇。”

“对于朕这腿上的旧伤,以及这隐隐漏着寒风的宫里,这可是绝对的好东西啊!”

李秋笑着说,“只要陛下和娘娘能用得上,那就是最大的好事。”

“从今往后,这皇宫之内的碳炉,就交给臣来供应好了。”

李世民这时候舒心的笑笑,“好!”

“李秋啊,你们这两个孩子有心了。”

“朕这也是好久都没下过棋了,李秋你来陪朕下一盘。”

长孙皇后也是微笑着看着他们父子俩,在一旁说道:“李秋,这一年来,陛下的烦心事几乎就从未断过。”

“今天难得的好心情,你就陪陛下好好的聊聊天。”

“我和可心去准备午饭。”

“你们小两口难得回来一趟,中午就留在宫中吃饭好了。”

对于在长孙皇后这里的立政殿吃饭,李秋和罗可心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而且今天李秋在入宫来之前,也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

“陛下,娘娘,这棋怕是得等饭后才能下了。”

“这一次臣从幽州回来,还带回来了几样陛下和娘娘从未吃过的好东西。”

“得由臣亲自下厨才行!”

“要是陛下有兴趣的话,也可以随臣一起去看一看。”

听到李秋又带回了从未见过和吃过的新食物,新菜式,在有了圣女果和那一大堆美食珠玉在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自然也是感到好奇。

所以也就跟随着李秋、罗可心两人一起,来到了立政殿后的长孙皇后专用的厨房。

在这里,太监徐德,也早就按照李秋的吩咐,将红薯,玉米,土豆等食材准备好。

一见到这三样作物,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果真是从未见过。

然后便拿到手中仔细的端详起来,“李秋啊,这难道是你在幽州那边发现的?”

“别说,朕倒是真的没有见过。”

“难道它们都能吃?”

李秋笑着点点头,“陛下,娘娘,它们不但都能吃,而且还都非常的好吃。”

“用不上半个时辰时间,陛下和娘娘就能吃上由它们做成的味道非常不错的新菜式了。”

随后,罗可心和长孙皇后亲自为李秋打下手,在厨房中忙碌。

李世民也是难得有兴致,想看看李秋是怎么把这三样食材做出新菜式的。

大概半个多时辰之后,李秋掌勺的几道菜正式出炉。

松仁玉米,玉米面做的甜口面点玉米烙,还有一锅清香味四溢的地瓜粥。

还有拔丝地瓜,地瓜丸子,鸡块炖土豆,酸辣土豆丝,土豆泥几个菜。

这可都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从未见过和尝过的。

其实不要说他们两位了,这些菜式,就是罗可心也多数没吃过。

这一年来,李秋也确实太忙。

好容易回家一趟,也疲惫的没有心思去做菜的。

“陛下,娘娘,还请你们尝一尝,看看这些菜是否可口?”

听了他的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俩人笑着点头,也就拿起筷子逐一的尝了起来。

随后,他们两人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赞不绝口。

“李秋啊,这道菜,就是用那土豆和鸡块做的吗?”

“味道着实不错啊!”

“还有你这红薯粥和玉米烙,也很香甜可口,味道着实不错。”

“很合朕的口味!”

而长孙皇后,一向饭量极少的她,可能也是因为一年来终于见到了儿子,心中高兴。

食欲也是大振。

“李秋,这土豆泥和酸辣土豆丝,很合我的口味。”

“而这香甜的松仁玉米和琉璃红薯,估计高阳和长乐她们一定会非常爱吃的。”

“只可惜这两个丫头今天吃不到了。”

“要不等哪天她们有空了,让她们到你那芙蓉园中去尝尝好了。”

在长孙皇后的心中,是想让这两个做妹妹的,同自己的亲哥哥多亲近、亲近。

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但是这话听在李秋的耳中,却是忌惮如虎。

历史上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几位嫡亲公主们,可都是扫把星转世,惹麻烦的高手。

他是一丁点都不想同她们有任何交集的。

于是乎,李秋这时候笑着说道:“回禀娘娘,虽然臣这一次带回来的这三样食材不多。”

“但也足够娘娘这里食用的了。”

“等回头娘娘可以吩咐御膳房的人到臣的芙蓉园,臣教给他们这几道菜的做法即可。”

“不然,臣可是万万不敢托大,让两位公主殿下屈尊,亲自到臣的芙蓉园中尝菜的。”

累迷糊了,睡觉去了,大家晚安……

第287章 高屋建瓴,旁观者清

听到李秋的话,李世民当即就表示不赞同起来了。

“唉?!”

“她们无非两个小丫头,有什么托大和屈尊的?”

“就当是小孩子去你芙蓉园那里游玩了嘛!”

“对着高阳和长乐,你也不用太在意她们公主的身份。”

“这两个孩子,可都是知书达理,貌婉心娴,非常懂事的。”

而长孙皇后,也是同样的微笑,“李秋啊,陛下说的正是。”

“像李音,不也经常去你那里游玩的吗?”

“你们这些同龄人,没事多亲近亲近也挺好的。”

听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的话,李秋的心中不由得一肚子苦水:

陛下啊,娘娘啊,那李音是李道宗的女儿,武珝的闺蜜,她能和高阳、长乐这两个您二位嫡亲公主相比吗?

还有,在这天底下所有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儿女都是最优秀的。

长乐公主自己不太清楚,可是那位高阳公主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

怎么到了您二位嘴里,就都是这么高的评价了呢?

殊不知,李秋在暗自腹诽高阳之时,竟然把自己也给装了进去。

在以往每逢谈论起李秋时,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评价可要比高阳高多了。

当吃完饭,李秋陪着李世民下棋,聊天。

而罗可心则是由长孙皇后拉着,趁着阳光好,到宫殿外面去走一走。

就如同从前一样,在下棋之时,李世民总喜欢将最近朝内发生的事情同李秋聊一聊。

想听听李秋的见解和看法。

由于李秋已经近一年都没回来了,李世民这边的问题也就多了些。

在李世民同太子,魏王,蜀王等皇子独处时,也偶尔会问他们一些时政看法。

不过那种,倒更像是父亲对儿子功课、进步的一种考验。

而对李秋,就完全不同了。

倒更像是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王珪、岑文本这些人一样,交流各自的看法。

并且,李秋的思维和立意,以及出发点,都与常人有非常大的差异。

往往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也是李世民一直都喜欢和李秋聊这些的原因。

“李秋啊,关于这义仓之事,你具体的看法是如何?”

“今年时,你们幽州等十三个州,向朕申请,取消义仓,朕批准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就算是没有义仓,你们也依然非常好的度过了这场饥荒。”

“同时还收留了十几万的流民。”

“虽说今年你们那边受灾的情况很轻,但是能够一口气收留下这么多的流民,也足见,就算是有灾荒,你们的准备依然是很充分的。”

“不过,退一步讲,假若是没有今年的义仓,那吐谷浑和泾州的战事,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听到此,李秋想了想后说道:“陛下,在臣看来,这义仓,就是一种变相的将朝廷该去的负重转移到百姓身上的做法。”

“对于每一个我大唐的百姓来说,该交的赋税交了,那些徭役、兵役,也都服了。”

“像这些旱灾、洪涝这些灾害,本就应该是朝廷该去解决的事情。”

“凭什么又要让百姓额外的增加负担?”

“至于这义仓中的粮食,帮了前线的大忙,这一点乍一看确是这样。”

“不过,若是仔细去想,这不就是相当于从百姓的头上多征了一份战争税吗?!”

“在史书中,这样的赋税名目并不稀奇。”

“臣记得,在年初时,陛下命王珪和魏征等人,以抚民以静,休养生息的策略治国。”

“于是当初那些提议义仓的官员们,有种种顾虑,料定了陛下不会同意对百姓加征赋税的进谏。”

“所以就换了一张义仓的皮,随后就得到了陛下的同意,又达到了相同的结果。”

“对于陛下,对于大唐,对于百姓们来说,粮食一共就那些粮食。”

“不会因为义仓的缘故而变多。”

“就算没有义仓,一旦泾州那边的战事吃紧了,这些粮食该征收的还是要征收,该送过去的还是要送过去的。”

“建立义仓,唯一的受益者,只是那些执政的官吏们。”

“毕竟提前对百姓增加了税赋,他们的操作余地和退路就会大了许多。”

“说其是懒政,也不为过。”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