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114章

作者:摇扇子的司马懿

“要是倘若娘亲再也回不来了,或是不在了,你也千万不要太想娘。”

“这张蕴古张大人,和李秋王爷,都是这个世界上,心肠最好的人。”

“要不是他们,我们全家,还有这么多的百姓们,早就已经饿死了。”

“咱们全家啊,欠着李秋王爷的好几条人命啊。”

“你要答应娘,这辈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了李秋王爷的这份恩情。”

“倘若你要是做出那些背信弃义,损害了王爷的任何事情,那你就是欺师灭祖,猪狗不如!”

“娘亲就算是化作鬼魂,也绝不会饶过你的……”

第171章 说话算话

在这与自己孩子骨肉分离的时刻,仿佛就是有再多的时间,也有永远说不完的话一般。

最终,这些娘亲们,长辈们,还是用手掩着嘴,眼含着泪水,根本就不敢回头的一边哭着,一边向前走。

而这些孩子们呢,很懂事,早已经哭的稀里哗啦的他们,还是毕恭毕敬的对着娘亲、爷爷们离去的背影,跪在那里。

头皮挨着地面,就这样一动不动的跪着。

渐渐的,他们身下的泥土,都已经被自己的泪水给打湿。

在另一边,无数的百姓们,在跟李秋、罗可心、武珝、阿珂等人话别。

在这别离时刻,这群百姓们,率先流出了泪水。

颤颤巍巍的向李秋他们深深的鞠躬。

纵使是只有几天的时间,在他们的内心最深处,早已经把李秋他们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亲人。

“李秋王爷……”

“今日这一别,怕是今生就难以再相见了。”

“您和,可心姑娘,武珝姑娘,阿珂姑娘,都是菩萨心肠的大好人,天上的神佛,一定要保佑您们安康,平安啊。”

“您们的恩情,我们此生怕是报答不了,只能等来世了。”

“李秋王爷,我们这些人就此拜别了……”

面对着他们的鞠躬,李秋也是无比认真的深深为他们还礼。

在另一边,一些要返回老家村县的百姓们,也在同罗可心、武珝等人拜别。

妞妞和她娘亲,也在这里面。

一看到这即将分别的场景,小妞妞的泪珠当即就掉了下来。

然后主动的扑进了罗可心的怀中。

“可心姐姐,妞妞就要走了。”

“妞妞好舍不得可心姐姐啊……”

原本罗可心是不想掉眼泪的。

纵使是她早些年,受伤,面对突厥人时,都未曾掉过一滴泪。

可是就当这妞妞扑入自己的怀中,说好舍不得自己的那一刻,她的泪腺竟然再一次的失控。

“妞妞乖,跟着娘亲好好的回家。”

“等明年开春了,姐姐就会去看妞妞的,好不好?”

妞妞这时候点点头,伸出了自己的小手指,“可心姐姐,你一定要说到做到,来看妞妞。”

“千万不要说话不算话,那样一直在门口等着姐姐的妞妞会很难受的……”

这时候,罗可心心疼的亲了亲她的小脸蛋,拉了拉她的小手指。

“嗯,可心姐姐说话从来都算数,妞妞放心好了……”

在她们旁边,也是好多的百姓,正在同武珝、阿珂纷纷话别。

同罗可心一样,泪点更低的、从未有过这种分别场景的武珝,更是哭了一个稀里哗啦。

而阿珂呢,虽然没有落泪,但是眼睁睁的看着这群已经开始熟悉的,几天下来围绕在周边的百姓们渐渐的离去。

她的内心仿佛瞬间坍塌了,失落了一般。

可能这几天来,她没有做以往的那种惊心动魄的大事件。

每天就是给这些百姓打粥,送药,说说话。

但是这种忙碌的充实和带着烟火气息的温馨,是她生命里从未经历过的。

就在这时,应国公武士彟带着车队及时的赶到了。

然后第一时间,应国公府上的家丁就把带来的木炭、干粮、帐篷等物资,连同几辆马车一起,都送给了远行的队伍。

这时候,一见到自己爹爹来了。

泪眼婆娑的武珝就扑进了她父亲的怀抱。

一看女儿因为分别哭成了这样,武士彟也是一边笑着,一边摇着头安慰。

“唉,你们这几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赤诚之心啊!”

在武士彟之后,魏征、王珪、冯立、韦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等府上的马车先后赶至。

里面也都是一些远行的必需物资。

除了他们之外,因为知道了今天是数万流民远行的日子。

城中的好多商贾,百姓,也都纷纷带着自己的东西陆续赶来了。

他们带来的,都是一些旧衣服,或是干粮,木炭,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对于流民来说,这就是最珍贵的馈赠和最让人感动的真情!

于是乎,他们几乎是流着感激的泪水,一步一步上路的。

此时此刻的他们,除了能对那些好心人们鞠躬,也别无答谢的他法。

在有了这些物资之后,他们平安抵达幽州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些。

在这艰难险阻的一路上,就可能少死几个人。

从始至终,那些长安城里的士族们,达官贵族们,未见到丁点的身影。

他们士族传承数百年,铁打的士族,流水的王朝。

对于这种民间疾苦,他们也是看的太多了。

在没有任何利益和好处的情况下,想要让他们放血,资助流民?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们吃一顿饭,花费数十两银子,很正常。

可是要让他们花哪怕一枚铜板给这些流民?

想都不要想!

本来,孙思邈是打算为这天下黎民效一份力,尽自己的一份仁心。

要带着自己的两个徒弟,一同北上。

可是在李秋的劝慰下,孙思邈还是留在了长安,只派他的两个徒弟随队伍同行。

想必已经足够应付这场远行跋涉了。

在目送着流民的队伍离去之后,孙思邈跟随李秋回到了芙蓉园内。

“王爷,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原本呢,我是打算与这些流民一同北上的,所以就等着亲眼去看,从没有问过。”

“但是眼下留在了长安周边,也就亲眼看不到了。”

李秋笑笑,“孙郎中,有什么疑问但说无妨。”

孙思邈点点头:“王爷,据我所知,这近万流民的口粮,仅仅三月有余。”

“一旦当他们到达了幽州等地后,剩下的那些时日又该如何去度过?”

李秋没有犹豫,直接就告诉他,“这件事,我也是仔细想了很久。”

“也同张蕴古他们商议了很多次。”

“目前幽州的情况是这样的。”

“在上一次的突厥入侵,攻破幽州的战役中,北方的百姓死了很多。”

“不过粮食和房屋,多数都保存了下来。”

“而且那里的百姓、官员,都非常淳朴,那种地方也没有士族的影子。”

“所以当张蕴古带着我的文书印信到达那里之后,这些流民会受到很热情的对待的。”

“这是其一。”

第172章 芙蓉书院,芙蓉王

其二呢,是国家有拨款,用来重新修建幽州城。”

“这些流民到达那边之后,挑选身体精壮者,去修建幽州城。”

“既可以加快修城的速度,又可以解决一部分流民的口粮难题。”

“其三呢,是北方的大片土地上,地大物博,狩猎、捕鱼等物产丰富。”

“这也是我告诉张蕴古最重要的一点,自助者天助,一定要让这些流民百姓自力更生。”

“总之,在那地广人稀之地,只要勤劳,是绝对饿不死的。”

听了李秋的话,孙思邈若有所思的不断点头。

“那王爷,这些流民若是到了明年春天之后呢?”

“据我所知,幽州地带,那里适宜生长的,以黄米、糙米居多,作物的产量是极低的。”

在公元600多年,很多如麦、稻等作物,还并没有进化到一千多年后的那么发达。

产量低,对环境要求更加苛刻。

孙思邈从医这么多年来,走南闯北,见识颇广,说的也是很有道理。

不过在李秋的心中呢,自然是早就已经有考量的。

“孙郎中,关于这件事,我也是心中有数的。”

“先给你卖个关子,具体的等明年秋天,你自己去看就好了。”

说完,李秋就把话题从流民转到了芙蓉园内这群孩子身上。

“孙郎中,不知你对这医术和传承,是如何看待的?”

听到李秋的话后,孙思邈皱眉,“不知王爷此言作何解?”

李秋缓缓说道:“当今医者,各承一业,有的偏功针刺,有的偏解灸方,或有的惟行药饵。”

“但这些医者,不能总联众方,互通有无,所以救疾多不全济。”

“古来医者,皆相嫉害,扁鹊为秦太医令李鏐所害即其事也。”

“从古至今,又从今至未来,吾华夏医术,偶有所得,秘而不宣,则日久渐就湮灭。”

“就如神医华佗著下的青囊书,就已经失传,这对于医术,对于华夏来说,都是莫大的一个损失。”

听了李秋的话,孙思邈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从古至今,华夏很多的学问都是一脉相承,从不外传的。

这也就造成了太多的如青囊书的遗憾产生。

这时候,李秋接着说道:“我认为,遵师门之规,救死扶伤,是小义,小仁。”

“而医者仁心,将我华夏之医术传承下去,发展壮大,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利千秋万代的大义。”

“才是真真正正的悬壶济世。”

“所以,我想请孙郎中你与我一起,就以咱们芙蓉园中的这千余品行敦厚,忠良的孩子们为基础。”

上一篇:宋北云

下一篇:演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