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北云 第352章

作者:伴读小牧童

后头大概就是要着手处置金国了,但金国跟草原的情况并不相同,而且辽国绝对不能同意对金国使用怀柔政策,金辽两国那可是夙敌、死敌,见面就是不死不休的那种,让他们和平共处简直不可能。

“宋大人,我们他日再见。”

那司在城外的十里亭处停下了车队,他亲自下来与宋北云告别,而有了宋北云的承诺之后,他现在对自己和自己部族的未来可谓是充满了信心,回去便打算大干一场,甚至都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悸动。

“今年的冬日会很残酷,你可要明白。”

“那司明白。”那司脸上露出了了然的表情,然后双手托着一套牛角杯递向宋北云:“承蒙宋大人不嫌弃,这套牛角杯便留下吧,这代表了我和我部族对宋大人的情谊。”

“哈哈。”小宋接过杯子:“当日你摔的便是这一套吧。”

那司支吾了半晌却是无话可说,只能朝宋北云深深鞠躬,带着尴尬的笑容登上马车挥手道别。

一场乱哄哄的故事进入了结尾,但却这是下一段更乱哄哄的故事的开篇,小宋站在十里长亭中静静看向北方,外头的风更是猖狂,吹起了他丝绒团簇的锦官服,露出内衬里的紫蟒袍。

“走吧。”

久久凝望之后,小宋回过头来看了一眼身后静静候着的碧螺,而碧螺则诧异地问道:“爷,为何今日你要穿着华章来送他?”

“给他一份信心。”小宋笑道:“宋国的紫蟒,辽国的黑锦。就是为了让他知道他身后站着的是谁。”

“碧螺明白了。”碧螺露出俏皮的笑脸:“碧螺这辈子最好的事便是当年没听那姓周的把爷给卖了。”

“哈哈哈。”小宋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毕竟你聪明。”

回到住所之后,一推门就见妙言一身鹤服凤冠坐在他那前堂,而她的身后则坐着几名辽国官员。

“见过贵妃娘娘。”小宋轻轻抱拳:“不知今日贵妃娘娘前来,有何贵干。”

妙言端起茶轻饮一口,轻声道:“宋大人,听闻贵国放了金帐汗国一马,我国陛下听闻甚是诧异,为何宋大人要做出如此背弃盟约之事?”

小宋眼珠子一转,立刻就明白了今天这妙言来这里是干什么的,明面上是给宋北云给宋国施压,但实际上却是要让辽国这些官员明白小宋的意图是什么。

那这些人到底是革新派还是守旧派呢?小宋认为是革新派,因为守旧派根本听不进人话的,而且妙言能带来的一定也都是她这个阵营里的人。

明白了。

小宋笑着作揖道:“还请娘娘听我细说。”

第626章、四年11月8日 雨 雨雪飘零又一冬

既是争个华夏正统,谁不眼馋这高台教化?

小宋一番话说来,这些人哪个不动心?这是什么?这可是教化之功,往大了说未来可是要在文坛史书中记下一笔的,可是那些契丹人却是要让人家来当奴工?

蛮子就是蛮子,臭狗屎!

这一番之后,妙言身后那些文官们都是痛心疾首,纷纷起身与宋北云交谈起来,仔细询问他将要在宋国怎样处置这种事情。

小宋自然也是一一解答,毕竟即便是抛开穿越者和抄诗人的身份,他真真切切是跟着一个传说中的纵横家学习出来的人才,精通儒学道学也精通纵横阴阳,与他们对答时不光丝毫不费劲反而时而能让这帮人茅塞顿开。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华夏者受外族蛮夷之创伤每隔百年便要重蹈一次,私以为便是那教化之事。”小宋坐在那侃侃而谈,即便是有些地方过激了一些,但看在他身上的黑团紫蟒,这帮人也不敢轻易造次:“况且我从不称草原为蛮夷,在我心中草原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值得尊敬。少却也只是少了教化罢了,若是能让草原吃饱穿暖,谁还愿意去风餐露宿?倒不如说说这汉地,却总是有些人脑满肠肥不知所谓,净干些岂不食肉糜的蠢事,以欺凌为止,逞的不过是一时之快。诸位大人,一无所有之人,能失者唯有足上镣铐。”

这句“能失者唯有足上镣铐”让全场都被震慑住了,唯独妙言死死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笑出声音来。

“那草原之人如何教化?语言都不通,况且那可是蛮人鞑子。”

“谁生来便是心神相通的?”小宋反问道:“子曰有教无类,你岂可将人分成个高低贵贱?你这张口蛮人闭口鞑子,你倒是还不如那想把人当奴工的呢,有辱斯文,若是你忘了先圣教诲,我便给你开封介绍信,去金陵从文小学馆回炉重造一番,定能让你有些明悟。”

被小宋点草的那个官员品阶不低,年纪也不小,他站起身便要反驳,但小宋却头一歪眼睛一翻:“你胆敢伸手指我?便是你辽皇见我也要说声请字,你却胆敢用手指我?怎的?不行便是不行,还容不得人说了?看来你辽国的文坛是将你惯坏了,若是来宋国,每日一贴的报纸就能将你给骂到臭气熏天。”

那官员捂着胸口满心委屈,起身对妙言道:“娘娘,老臣不屑与此粗鄙之人为伍,先行告退。”

“今日你敢走,我就敢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小宋一拍桌子:“给我坐下!”

那人啪的一声坐回了位置上,而小宋站起身来,指着自己身上的黑衣裳:“认识么?这是什么。”

那几个官员低着头不言语,他们又不傻,那身衣裳便是辽皇与虎符一并给下的团锦服,代表着这宋北云在这里全权代表着辽国皇帝。

而他内衬里穿着的是紫蟒,那可是紫蟒!在宋国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标志,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普通王爷都穿不得的东西,只有位列三公之人与宰相才有资格穿紫蟒。

说白了,这两身衣裳就代表了他其实跟挂宋辽两国相印区别不大了,不管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他就是有资格跟这些人拍桌子。

小宋起身将妙言身后那些人一一数落过去,那些人只知道这宋北云心沉似海,却是没想到他还巧舌如簧。舌战群儒?就凭这几个人还想跟宋北云舌战?真要舌战也是他们贵妃娘娘晚上过来战。

“今日我便将文明和文化的概念告诉你等,免得你们以后与宋国同僚见面时连个事都听不明白,显得丢人。”宋北云背着手说道:“还口口声声过来质问我为何如此,你当我看不出来?你们就是来兴师问罪的,我就问问你们,你们配吗?配问我的罪吗?我文从天下道理王师先,武从百胜将军赵德芳,你们也配?”

宋北云掷地有声、言之有物,这些人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却是夸夸其谈,两相一比却是让宋北云把他们说的是哑口无言。

要是往常,文比不过,就以位压人嘛。可是论地位,面前的宋北云带两国天子共御国门,一声令下把他们宰了都不用向皇帝禀报,位是比不过了。那就比师门……可师门也比不过啊,老医仙是个传说,虽然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那个老头了,但他年轻时却也是个韩信张良一般的人物,王师先的师父王恩荣遗作鉴国策至今还是每位皇帝的治国必修课。

再加上百胜将军赵德芳,也就是福王爷。这个人还在世呢,而且威名赫赫,辽国赢了宋国却从未赢过福王爷。

文武双全、系出名门。

这就是被全方位被碾压掉了,而且宋北云的思路也非常新,新到他们找不到具体的毛病。

“我知道你们来,都是贪图那教化之功,这没问题。但这既要贪功又要沽名,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你们占了去可好?又当又立不可取,要么你们就铁骨铮铮抵死不从,坚决不许草原人入境求学,要么你们就顺势而为,不光要让草原人进来,你们还得出去,将你们的思想散播出去。别整个闭门造车还想让自己光芒万丈,不可能!”小宋冷哼了一声:“送你们四个字‘与时俱进’。”

说完,他看向妙言,一只手背在身后:“娘娘,可还有事?若是无事,宋某便要休息了。”

“好一张伶牙俐齿。”妙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却是丝毫面子都不给本宫留下。”

小宋冷笑道:“娘娘,我给足了娘娘的面子了。”

妙言眼睛一瞪:“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这是辽国不是你宋国。”

“不管是在何处,身在其位便为其事,也不知辽国有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若是在宋国,我定要启奏大宋皇帝将干政之妇人打入冷宫的。”

这句话可触了那些官员的逆鳞,他们纷纷站起身斥责起宋北云的口无遮拦和大不敬。

“你即是有才,却也是太过狂妄了吧。”妙言眉头挑了起来:“你难道不怕我扒了你的团锦?”

“狂?”小宋哈哈一笑,脱下身上的衣裳扔在桌上:“衣裳放在这,娘娘有胆就拿走。”

妙言一拍桌子,横眉冷对拂袖而去。

那些官员纷纷瞪着宋北云然后跟着妙言鱼贯而出,而小宋被冷风一吹打了个哆嗦,赶紧穿上外套。

这时候一直躲在门口的碧螺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来到小宋面前,蹲在他面前轻轻抚摸着他的胸口:“爷,顺顺气。”

“我气什么。”小宋把她抱在腿上:“不过是演一场而已,妙言要拿捏这些人,必须就得打造一个强大到他们仰望的敌人,我只能这么干了。”

“啊……”碧螺不懂:“爷,碧螺只会刺探情报,这些事可是真的笨。”

“不打紧,人人都聪明绝顶,那人人不都是妙言了?”

碧螺笑嘻嘻的反手抱住宋北云的脖子靠在他肩膀上:“可是为何贵妃娘娘不敢动那件团锦之服?”

“除非登基称帝,否则这件衣裳她碰都碰不得。”小宋摇头道:“你啊,还是年轻了些。有些东西只能嘴巴说却不能是伸手,有些东西是只能伸手却说不得。这件衣裳便是只能说而碰不得的之一,它便是皇权。”

“为何爷几乎不称天子为天子?”

“能当人皇为何要当天子?”小宋哈哈一笑:“你可是不知,我至今为止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逆天而行。”

“爷~!”碧螺赶紧用手指点住了宋北云的嘴唇:“还是忌讳一些的好……碧螺怕的很,怕再变得孤孤单单。”

“好好好。”小宋笑着摇头:“行了,大白天就别腻歪了,去收拾一下。我几日后便要上居庸关督战了,金军过些日子要来了,我得把这里都谋划好。”

“爷真是尽心尽力。”

“没法子啊……唉。”小宋叹气道:“不为别人也得为了儿子。”

碧螺:“???”

“没事,辽皇也偶尔会叫几声爸爸来听的。”

碧螺表情怪异,她愕然的看着宋北云,脑子里的画面不堪入目。但她又不好说什么,毕竟是吧……坊间传闻可是传遍了宋辽,说娘们唧唧的辽国皇帝和……

罢了罢了,不想了不想了。

而小宋起身去到了房中,吹着口哨拿出了居庸关周围的地图,在上头做好标识后便命外头的侍卫传唤北海新军的统帅过来一趟。

北海新军的几名高级将领来到宋北云这里之后便进了小黑屋,也不知他们谈论了些什么,反正一直到傍晚时候都没出来,就连饭都是碧螺命人送进去吃的。

等到半夜时,这几名将领才离开,而他们离开时面色都是十分凝重,即便是不知道宋北云在里头跟他们说了什么,但单看这脸色都知道这次的作战任务恐怕并不像宋北云表现出来的那样轻松。

第627章、四年11月15日 雪 狼烟起,烽火旺

东方日出,积云散,白雪皑皑累边关。

城关之上寒风凌冽,辽字旗迎风展,猎猎响彻。

居庸关上,一人独站城楼,身批兔绒大氅,手持黄铜伸缩望远镜正看向东北方向的隘口处。

日头逐渐升起,照在了头顶那《天下第一雄关》的牌匾上,旁边的河水泛着冰凌正哗哗直响。

“击鼓,起狼烟。”

关内声声传令,巨鼓很快咚咚响起,长城之上烽火台也燃起了浓黑的狼烟。

一个烽火台接着一个烽火台,连成了一片,声势骇人。

而就当烽火狼烟蒸腾而起时,关隘远处出现了一条模糊的线,随着这条线的临近,肉眼可辨时,却能看到是那如惊涛骇浪一般的人潮。

金国大军到了。

他们列阵前行,于居庸关外十里之地,安营扎寨并未冒进。而随着关内的鼓点也随即停止,两边都开始埋锅造饭。

这大概就是规矩吧,反正小宋从书上看来说现在还好一些,早在春秋时打仗规矩还要多一些,不然也不会有擂鼓出击、鸣金收兵的说法。

“宋帅,之后该如何?”

“该如何?还能如何?等着守城啊,就五万人还能冲出去啊?”小宋指了指居庸关周围的环境:“长城不就是为了这个建的?”

小宋这次的任务没有其他内容,就是死守居庸关,一直到宋辽联军转战到此,其他的事情都不需要他来考虑也轮不到他考虑。

据守天下第一雄关,小宋没有在怕的,但要说容易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只要超过二十日,攻守双方就只能靠老天爷来决定胜负了。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想要强行进攻,那简直不可能,但这个时代的将领也不是傻子,他们自然不会上来就攻城,心理战才是放在第一位的。

而且想来这里只是第一战线,后头定然还有其他部队从其他方向同时进攻。

这无形中就形成了围城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对守城的将士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压力的,而这昨日的一场雪和即将带来的严寒也是极大的挑战着边关将士们的心理防线。

所以如果没有意外,守关之战最终比拼的便是守关将士和攻城士兵的士气和心理承受能力。

谁先崩谁完蛋。

小宋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大规模集群作战了,但这一次其实也是有些慌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三十五万人是什么概念,其实可以参照一所高中的人数来做数学题。

一个普通高中,具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十个班,每个班级算他有八十人,那么一个年级就是八百人,三个年级就是两千四百人。

想象一下这样的高中在上学放学时的盛况,就大概知道两千四百人是什么概念了。

那么十个两千四是两万四,一百个两千四是二十四万,而三十五万人就差不多相当于一百五十个这样中等规模的高中里所有的学生,并且把他们全部集中在操场上,而一个鸟巢的满载能力是九万人,这三十五万人可以将四个鸟巢塞得满满登登。

现在可以知道这是怎样一种盛况了吧,抬眼望去都是人,那些人在十里外集结,而且不光是人还有马匹、攻城器械、辎重等等。

而这个时代的攻城之战通常都会是用各类攻城器械对着城门和城墙一阵砸,白日砸墙、晚上纵火,日夜不得悠闲。小宋可不敢保证关内士兵都有顶尖的战斗意志和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相比较在城头跟对手对射,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城防军营的哗变和因为心态爆炸而放弃抵抗的人偷偷打开城门。

“好一个漫山遍野。”

小宋双手撑在城墙上,回头看了一眼副将,满脸都是无奈的笑了起来。

副将看到主帅这故作轻松的样子,心中也是有些感慨,只要对面展开声势浩大的攻势,即便是居庸关……

而可还没等这副将悲观,就听宋北云继续说道:“这便是三十五万头猪想杀干净都得好久吧。”

那副将一口气没顺上来,当时差点就被自己给呛死……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位主帅居然还能有心思说笑,等到三鼓时,对面可就要开始进攻了,那时可就是天摇地动……

果然没过多久,金军大营中就响起了第二通战鼓,宋北云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开始整备,随着他也下达了二鼓的命令。

城墙上的炮位开始假设火炮,弩弓手也开始就位,而与之前不同的是每隔几个弩弓手就会有一个火枪手。

当对面开始安置巨大的投石机时,小宋背着手看着北海新军的士兵开始朝左侧移动开来,沿着长城开始布阵。

到底还是人太少了,新式兵种太少了,如果是只需要守城门的话还能看看,但面对如此规模的战线,北海新军这三千人真的不够看。

也许炮兵还能够给予一定的震慑,但对面的人太多了,而且战场之上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北海新军实在经不起消耗。

宋北云的也没有办法,因为除了居庸关,他还要同时兼顾南口、居庸关、上关和八达岭,这四个关任何一个被推了就完了。

因为进攻可以随时转移,但防守就只能拉开了阵线等风来,被动挨打是真的难受。

投石车逐渐假设完毕,小宋在他们往前推工程器时下令敲响了第三通鼓。

这第三通鼓敲响,就代表全面开战了,因为射程的缘故北海新军能够提前够到金军,第一轮的枪炮齐射直接砸入了敌军阵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