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盘点剪辑嬴政
“下面我们点评第七位,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期间最长的皇帝!”
“又是我们老朱家!又是我们老朱家!”
朱元璋和朱棣两人相视一眼,哈哈之笑。
他们想不到老朱家的后代子孙,实在是太争气了,竟然两个皇帝挤上了,在位时间最长的宝座。
但两个人心头又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一般来说,一个皇帝精心处理朝政,根本不能活的太长时间。
而但凡那些活的时间都比较长的,就算不是彻头彻尾的昏君,也是庸庸无为的帝王。
前面刚点评的嘉靖皇帝,虽然不是昏君,但却也算不上真正的明君。
自己的这个后代子孙,不会也和嘉靖差不多吧?
“嘉靖皇帝是万历皇帝的爷爷,两人中间只隔了一个明穆宗,他在位,只不过区区的几年时间!”
“明神宗十岁登基,比嘉靖皇帝还早了四年!”
“明神宗比嘉靖皇帝不上朝的时间还要长,他不理朝政,比嘉靖皇帝更甚!”
“明神宗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有‘明朝亡于万历皇帝'的说法!”
“而有一些人为明神宗洗白,说他并不是不理朝政,他也如同他的爷爷嘉靖皇帝一样,只是不上朝,但身处于后宫,把朝政牢牢掌控在手中。”
“但不管怎么说,大明朝到了明神宗万历年间,已经是江河直下,一发不可收拾。”
“而到了这时更加糜烂、腐败,终于无力回天。”
“在经过短暂的明光宗,再到明熹宗,最后传到崇祯皇帝手里,明朝最终落幕!”480
“在我看来,明神宗远远比不上他的爷爷嘉靖皇帝,他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昏君!”
“提到明神宗,一些非常耀眼的字眼在我们脑海里跳动,什么张居正革新,万历三大征等等。”
“首先就要提的是张居正革新。”
“在原本的历史上,嘉靖皇帝驾崩后,他儿子明穆宗在位几年时间,就匆匆忙忙过世,皇位传给了明神宗,当时只是一个十岁的
孩童手上!”
“主少国疑,大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虽然他爷爷和父亲给他留下了众多的辅佐大臣,但这些顾命大臣,都勾心斗角,都为了自己争权夺势,并不能尽心尽力的辅佐年幼的皇帝,稳住大明这辆马车,继续行驶而不倒!”
“在几名顾命大臣之中,就有张居正。”
“经过一番争斗,内阁首辅高拱终于下台,张居正成为了内阁首辅,他开始大权在握,推行一系列他革新的措施。”
“而内廷由有太监冯宝执掌。冯宝善于诗词、忠心耿耿、又头脑聪明,是难得的正直宦官。”
“从此,冯宝管内,张居正管外,两人联手,将大明朝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二百三十四章张居正的功绩
二百三十四章张居正的功绩
“说起来,大明朝的太监实在有些奇怪,既有王振、刘瑾、魏忠贤这种祸国殃民的宦官,又有郑和冯宝这样为国为民忠心耿耿的内臣!”
“只是,这种尽忠职守的太监实在是太少了。要不然,大明也不会落下一个宦官执政的恶名。”
“张居正掌握大权后,开始进行变法革新,推动一条鞭法,丈量全国土地。”
“大明朝从嘉靖皇帝后期,一直到现在三、四十多年,帝国的各种弊端丛生,官吏贪污腐败,土地兼并,百姓日益穷困。”
“大明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如果此时,再不想办法革新,大明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幸好这时候张居正横空出世,挽救了大明朝。”
“一条鞭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强加在百姓头上的各种苛捐杂税,都取消了,统一按照百姓拥有田地多少,来缴纳税收。”
“而不是根据丁口数量。原来大量的农民破产,没有土地,但却仍然交着丁税,非常不合理。”
“而现在一改变,拥有土地多的,自然就多缴税,没有土地的,自然就不用缴税了。”
“大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而丈量全国土地,清查出被各王公大臣和地主、富商们,吞并的大量土地,这些土地都不在花名册上,而他们又隐匿了大量的人口。”
“朝廷将大量土地收缴回来,分给百姓耕种,既解决了百姓逃亡隐匿的问题,又增加了税收。”
“大明朝国力大大的提升了,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了许多。”
“同时,张居正又改矿税,盐铁税等等,一系列措施,让大明又焕然一新。”
“其实,这时的革新措施,与万历皇帝关系不大。万历此时不过是个十岁的孩童,不能处理政事?”
“朝廷大事都由他的母后李氏主持,李皇太妃全力支持张居正,因此张居正的革新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这时年幼的万历皇帝,只是负责读书。”
“万历皇帝读的书,几乎是明朝所有皇帝中最多的,但是后来的结果证明,并没有什么用。”
“读书多,并不能代表治理国家的能力肯定超强,更不能表示他的政治手腕高超。”
“当然此时还看不出任何苗头。万历皇帝刻苦用功,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异常向上的贤明君主。”
“等到万历皇帝十六七岁时,渐渐成人,试着执掌朝政,那时,他也仍然大力支持张居正的所有措施和政策。”
“张居正用了十年的时间,彻底扭转了,从嘉靖皇帝和明穆宗两朝以来的颓势,大明朝抛掉了以前所有的包袱,正准备极速前行
“但是,历史赋予张居正的使命,他已经完成了。”
“万历十年,张居正逝世。”
“古往今来,那些所有的革新者,几乎都没有落到好下场。”
“从战国时期的吴起、秦国的商鞅、北宋的王安石,张居正也不例外。”
“王安石虽然没有被皇帝处决,但他当丞相后期时,承受着满朝文武和普天下百姓的谩骂。”
“最后连皇帝也不信任他了,他不得不主动辞官,躲过兔死狗烹的下场。
“得知张居正逝世的消息,万历皇帝痛哭失声,并且辍朝一日,表示悼念这位功勋卓著的内阁首辅。”
“给予张居正崇高的待遇,谥文忠,赠上柱国衔,荫一子为尚宝司丞。”
“历来所有的文臣,死后获得‘文忠'、'文正’的谥号,他莫大的荣宠。”
“但是,想不到两年后,万历皇帝就开始对张居正清算。”
“万历皇帝亲口向着文武百官宣布,张居正乃是一个奸臣,
“他钳制言官、独揽大权,又侵夺大明朝各个王爷的府邸,
“但是念及他毕竟是曾经的首辅大臣,也就不开棺戮尸了,
几乎是最高的荣誉。而张居正能够获得‘文忠'的谥号,显示皇帝对
把握朝政、欺君犯上、蒙蔽他这堂堂的帝国皇帝。”
田地,实在是罪大恶极。”
但剥夺他的所有谥号,抄没全家。”
“而这时张居正一家早已经被朝廷抄家,张家的家人因为来不及离开府邸,都被封死在庭院中,一些老弱妇孺,竟然饿死了十多口。”
“张居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是在后任的内阁首辅申时行,向万历皇帝苦苦求情之下,才给她保留一座空宅,和十多顷土地。”
“ 想不到万历皇帝竟然是如此薄情,实在令人心寒。”
大明朝。
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满脸的不以为然。
“就因为当初张居正掌握大权,他一个年幼的小皇帝,没有半分威严。等到张居正病逝,终于反噬了。”
“张居正的确贪污、受贿,独揽大权,还打击一些政敌,但这些毛病,在他那些巨大的功绩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而万历皇帝为了出一口气,更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竟然狠狠的向这位大功臣泼脏水,实在令人不齿兴。”
“万历皇帝亲政没多久,因为张居正已经给他积累下了厚实的家底,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开始骄傲自满,懈怠了。”
“虽然有万历皇帝身体不好的原因,但更多,是因为他本身,就不是什么想励精图治的一个君主。”
“早(吗钱好)期时有张居正和李太妃严加管束,而现在他已经成年,张居正和李太妃都已经过世,万历皇帝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了
“万历皇帝喜欢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想立他为太子,但这根本不合祖制。”
“群臣纷纷反对,要求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就是后来的明光宗,但因为光宗的母亲是一个身份卑下的宫女,万历皇帝对他母子二人都非常不喜欢,坚决不立。”
“君臣之间长期争执不休,万历皇帝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干脆躲到内宫,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
“但万历皇帝不上朝,并不是完全不理朝政,一些朝廷大事,还是牢牢的掌控在他的手里。”
“明朝中后期的制度,和前期截然不同。尤其是上朝制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百三十五章明神宗平乱
二百三十五章明神宗平乱
“在大明朝早期和中期,都是上朝,群臣商议处理朝政。”
“到了嘉靖皇帝开始,上朝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是等散了朝之后,这些朝廷要员才开始处理政务,交给内阁,再由太监交给皇帝。”
“最终的大事,由皇帝拍板签字、盖印,司礼监太监签字盖印,再交回内阁,内阁把奏折下发出去,事情就定下了。”
“如果皇帝不同意,就把所有的奏折和意见诏书打回去,内阁大臣再商议。”
“嘉靖皇帝那时不上朝,就是用这种手段控制朝政,但他偶尔还去太和殿见见群臣。”
“等到了万历皇帝时期,他这个办法非常妙,既能掌控朝廷,又不必和那些大臣们见面争吵,他自然完全的继承下来了。”
“万历皇帝之所以偷懒,不愿意见群臣,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大明朝前期和中期,那些一心为民的大臣,都能够提出一些言之凿凿的建议。”
“但自从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朝的武将勋贵死伤殆尽,文官集团开始彻底掌控了朝廷,到万历时期,越演越烈。”
“这时大明言路开放,大臣都可以毫483无顾忌的批评皇帝,可是那些官员们的批评,却并不是为了皇帝和国家与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利益。”
“嘉靖和万历不肯背上昏君的骂名,绝对不能处死他们,最多只是廷杖而已。”
“而这么一来,反倒让这些官员们博得更大的名声。”
“天下的百姓们愚昧,不知这些官员们的伎俩,都纷纷称赞这些官员是真正仗义执言敢谏的好官。”
“这就引得所有的官员们,几乎都如此做。”
“而各官员都形成各自的派系,各种党争,口舌不断,每天扯皮,正经事不做,因此,万历皇帝决定躲在深宫中,眼不见为净。
朱元璋眼中寒光闪烁:“言官?每天扯皮不做事?敢喷朕,试试?”
“在朕这个时代,早就杀得你人头滚滚了。”
朱棣也附和道:“就是!堂堂的九五至尊,竟然被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骂的毫无脾气,太没有帝王气魄了!”
“换了朕,谁敢骂?”
“当(cgef)初我让方孝儒臣服于我,他居然骂我是乱臣贼子?”
“我也姓朱,这老朱家的江山,谁坐不是坐?”
“我问他,你难道不怕诛九族吗?”
“他倒是硬气的说,即使诛十族又如何?”
“真的以为朕不敢?朕就成全他,就株连他十族!”
“从此以后,哪个言官还敢逆朕的旨意?”
“朱允文本身就是一个昏庸之主,他若是稍微有一点能力,几十万大军,收拾我几万人马,我早就骨头都不剩了。”
“他竟然还能够让我翻了盘?”
“他用的那些人不都是一群废物文官?”
“大明朝要是真的交在他手上,恐怕早就亡国了。”
朱元璋望了朱棣一眼,以前他一直恼火,这个儿子竟然敢篡权夺位。
但此时听他这么一说,却觉得有些道理。
“老朱家真是后代无能,竟然权力让那些文官夺了去!”朱元璋脸色一黑。“还是杀的太少了!”
上一篇:隋唐:开局遭李娘子逃亲
下一篇:我在古代日本当剑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