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追梦人
莱特岛作战总指挥麦克阿瑟乘坐轻巡洋舰纳什维尔号现场督战,海上行动授权金凯德指挥。
只是金凯德指挥不了哈尔西,两者关系仅相互通报情况而已。
哈尔西既听命于珍珠港的尼米兹,又有临机处置权。
登陆战头三天日军舰队未出现,哈尔西无事可做,曾想穿越菲律宾群岛进入南华夏海,被尼米兹严令禁止。
直到10月23日,由7艘战列舰、2艘航空战列舰、4艘航母、13艘重巡、6艘轻巡、31艘驱逐舰、36艘潜艇组成的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姗姗来迟”。
而这,已经是日本联合舰队当前最大限度的动员了。
很快,早就做好准备的盟军舰队便发起了主动进攻,在菲律宾群岛海域数百公里范围内展开了空前惨烈的大海战。
太平洋海战模式已历经三年,日本人很清楚海上对抗没有足够的航空兵力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他们却不得不拼死一搏,以滞缓盟军的进攻步伐。
在航空力量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日本再次有组织地发动神风特攻队自杀攻击,先后击沉了两艘轻型航母、一艘重型巡洋舰等盟军舰艇,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此时,日军的自杀式攻击较之几个月前,不管是从人员数量,还是从进攻方式都有了极大提升。
神风特攻队的载具除了之前的零式舰上战斗机外,此役还有彗星式舰载俯冲轰炸机和樱花特别攻击机。
彗星式舰载俯冲轰炸机是1943年日本开始的生产一种俯冲轰炸机,现在被改造成专用于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机。
其驾驶舱内的周边加设防弹装甲和防弹燃料箱,安装固定挂弹架,可以挂装一枚800公斤的炸弹。
在此次莱特湾海战中,美国轻型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便是在彗星式舰载俯冲轰炸机自杀式攻击中被击沉。
樱花攻击机是一种全木制特别攻击机,长6.06米,翼展5.12米,装有推力为79千牛的火箭发动机,载有1200千克烈性炸药。
最高时速876公里,最远航程37千米,由一式陆攻机作为载机,使用樱花作战的部队被称为神雷特攻队,以区别于使用飞机的神风特攻队。
樱花攻击机由轰炸机挂载至敌舰近处抛出,只提供单程油料,特攻队员被绑缚于特攻机或战机上,不提供伞具,断绝其求生的希望。
其宗旨是飞行员驾驶满载炸药的飞行器,毫无迟疑的撞击敌舰。
樱花攻击机出于它特殊的用途,没有配备任何武器和起落架,究其根本,其实是一种类似于飞弹的特制飞行器。
除此之外,海军方面也搞出了用于自杀式攻击的回天鱼雷。
回天鱼雷,直径1米,鱼雷内部可装载乘员1名,乘员可由小型潜望镜确认敌舰的位置与操纵鱼雷以增加对敌舰的命中率,所装载的炸药量比一般鱼雷多3倍。
早期型的回天鱼雷设有乘员逃逸系统,被设定为可容许乘员在鱼雷的最后攻击加速段启动之前自鱼雷中弹出。
但实际上,未有任何记录显示有乘员从成功自释放后的鱼雷中逃生并返回潜艇或其他载具。
到了后期,回天鱼雷干脆放弃了乘员逃逸系统的设定,一旦鱼雷攻击失败,一个自毁系统可容许乘员手动自毁鱼雷。
日军仅有薄弱航空兵力,各场海战都在不对称情况下发生。
残酷的现实总是那样冰冷和客观,影响战役成败的首要是实力,计谋和耍狠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这场人类历史上,参战舰艇总排水量排名世界第一的大海战整整持续了四昼夜后,直到10月26日才逐渐拉下帷幕。
最终战役结果,盟军击沉日军8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重巡、3艘轻巡、9艘驱逐舰、9艘潜艇,合计标准排水量27.68万吨,击落日军舰载机600余架,击毙日军舰员1万余人。
盟军方面则是损失了3艘轻型航母、4艘护航航母、1艘重巡、3艘轻巡、5艘驱逐舰、4艘潜艇、护卫舰1艘、3艘登陆舰、2艘补给舰,320架舰载机,人员伤亡总数达到了4000余人。
另有6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不同程度负伤。
盟军舰队毫无悬念的取得了最终胜利,日军联合舰队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标:攻击莱特湾的美军两栖部队与登陆场,打败盟军海上力量。
数量上远居于劣势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战败,巡洋舰以上重型军舰13艘被击沈,日本在菲律宾一带海基与陆基航空力量被消灭,严重打击了日本全局的实力。
此战役的胜利,为后来盟军成功攻下菲律宾群岛、冲绳岛等地打下坚实基础。
第1627章 最后的一次进攻
1944年11月10日,日本名古屋帝大附属医院,一间地下室病房里。
只见,一名面无血色的男子躺卧在病床上,其人双目紧闭、眼眶深陷、面如枯槁,整个人一动不动,宛如泥雕木塑。
如果不是胸口还在不断起伏,嘴巴还在努力张合着,旁人很容易误判这名男子已经死透,其实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名行将就木的男子可不是什么普通小人物,而是汪伪政府的最高领导汪兆铭。
汪兆铭在1935年11月1日出席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照相时曾被枪击受伤,后虽治愈,子弹却未取出。
到了1943年8月,旧伤复发,随后南京日本陆军医院为他施行手术,取出子弹,一度控制了病情。
但是到了1944年1月中旬,汪的病情却又开始恶化,经诊断为脊椎骨压迫神经症,须送日本治疗。
3月3日,汪兆铭赴日就医,住进了名古屋帝大附属医院,医院组织日本医学权威为汪施行手术,病情一度好转,但很快又继续恶化。
而就在这个时候,美军开始轰炸名古屋,医院便只能将汪移至地下室。
汪的病情顿时加重,体温高至40.6℃,脉搏128次/分,呼吸困难,食欲全无。
在生命弥留之际,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有没有为当前的穷途末路感到害怕,有没有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如果可以重头再来的话,他一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11月12日,汪兆铭尸体运回南京,后落葬于南京梅花山,抗战胜利后,其墓被国民政府炸毁。
从1944年11月开始,美军开始对日本98座城市实行战略轰炸,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略轰炸将整整持续10个月之久,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
在这期间,美国空军累积出动B29轰炸机3.3万架次,投弹16万吨,炸死23万人,炸伤35万人,全日本24%的房屋变成废墟,1600架飞机被摧毁,1650艘船舰被击沉击伤。
美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轰炸,要从1944年的11月24日算起,美军派出88架轰炸机空袭东京,意欲进行一次白天的精准轰炸。
飞机在10,000米高空投弹,结果只有约30架飞机找到了轰炸目标,约10%命中预定目标,只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受了轻伤。
这对美军来说是失败的,远远没有达到战略要求。
经过经验总结,美军改变了轰炸方式,决定在夜间进行地毯式燃烧弹轰炸,派出轰炸机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轰炸日本的大城市,并将“试验性”燃烧弹空袭提到了优先位置的新命令。
因为美军发现对日本轰炸的最好方式就是用燃烧弹了,因为日本绝大部分建筑都是木制的,很容易焚毁。
在美军的重点关照下,东京成为了受常规炸弹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最多的城市。
仅1945年的三次轰炸就死亡14万人,焚毁全城50%以上的房屋,使l00多万人无家可归。?
美国使用燃烧弹轰炸东京民居的做法,造成10万人死亡,多数为平民,引起极大争议,加上后来的原子弹轰炸引起的伤亡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这种战略轰炸行为的目的主要是破坏日本生产战争物资的能力,以及降低日本人的士气,在总体战的理论中,这种攻势是可以接受的行为。
虽然后来不断有相关人士对美国不断提出谴责,指出美军对日本平民的轰炸是“反人类”的行为。
但是只能说出来混迟早要还,当初日本丧心病狂的对华夏进行 “重庆大轰炸” “成都大轰炸”等等无差别轰炸,就已经注定了天道好轮回,他们迟早都会自食恶果。
诺曼底登陆后,盟军欧洲西线战场上一路浴血前进,牵制了德军的绝大部分兵力。
与此同时,在东线战场上,苏联红军也没有闲着,终于在1944年10月21日,苏联红军攻进了德国本土的第一座村庄:东普鲁士的内梅尔斯多夫。
这时,战争从东西南三面向德国本土逼近,德军最高统帅部秘密地策划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计划。
该计划是德国元首亲自设计的,他试图通过欧洲西线战场的最后一次攻势,迫使盟军从德国本土撤出,重新夺回西线主动权。
这个被命名为“莱茵河卫兵”的作战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集中优势兵力,迅速突破盟军防线,强渡马斯河,夺取盟军的主要补给港口安特卫普,把盟军一分为二。
然后包围并消灭盟军的四个军,迫使盟军在轴心国占优势的条件下谈判。
此次作战如果成功,元首就可以集中全力应付转头来对付苏联。此次战役的计划是在极度秘密,几乎完全处于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完成。
虽然盟军情报人员显示有迹象表明德军会发动进攻,但盟军仍忽视了此次突袭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盟军盲目自信、忙于进攻计划、空中侦察不足、美国第1军相对缺乏战斗经验,进一步为德军的突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阿登战役于12月16日打响,2000门德军的大炮打碎了第8军的好梦,德国3个满员的集团军总计兵力27.5万人,潮水般向美8军扑来。
第8军由第101空降师及其特谴队、第28步兵师、第9装甲师和一些炮兵部队组成,完全不是德军的对手。
很快,德军就将其包围在巴斯托尼等几个狭小地域,向美军的纵深推进了30-50英里。
美军伤亡主要集中在战役的前三天,其中美军第106步兵师三个团中有两个被迫投降。
到了12月22日,英美空军完全控制了德军补给线,尽管德空军飞行员做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但还是没有办法为地面部队减轻负担。
盟军猛烈的空中袭击使得德军作战部队最急需的弹药和补给品运输,几乎完全被切断,尤其是燃料补给最受影响。
德军进攻部队燃料简直是用了今天没有明天的,最终在压倒性的空中优势下,德先头部队距离马思河只有4000米的时候,盟军终于挡住了德军的前进。
整体而言,阿登战役是美国在二战血腥的一役,美军阵亡人数达15000人,受伤7.1万余人,失踪1.4万余人,非战斗死亡7.3万余人,总计172963人。
而德军方面,被击毙12500人,击伤56000人,被俘13000人,总计81500人。
阿登战役是西线规模最大的一处阵地反击战,德国也因此消耗了最后的精锐部队,再也没有后备力量可以补充,因而阿登战役也成为了德军在西线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
第1628章 一雪前耻
就在阿登战役火热上线之际,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也没有闲着,从12月24日开始,盟军空军以莱特岛和民都洛岛为基地,对吕宋岛开始实施大规模空袭。
与此同时,盟军舰队摆出在该岛南部海岸登陆的架势,以诱敌分重兵防守南部。
驻守菲律宾的日本第十四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原辖9 个师团、4 个旅团,总兵力约40万人,飞机1200 余架,坦克1400余辆。
其中重点防守的吕宋岛驻军高达30万人,再加上苦心经营多年的防御体系和广袤战略空间,吕宋岛无疑是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
不过在莱特岛登陆战役等一系列作战下,菲律宾日本守军已遭到相当程度的削弱,空军力量更是消耗殆尽。
但即便如此,盟军并没有轻敌大意,在对吕宋岛发动登陆作战之前,依然采取了同样的配方,对吕宋岛进行了为期半个月时间的高强度炮火准备。
直到1945 年1 月9 日,克鲁格率美国第六集团军4个师,由美国第七舰队约600 艘战舰支援,在吕宋岛北部的仁牙因湾登陆,美国第三舰队及陆军第五、第十三航空队提供空中支援。
日军再次大规模出动神风特攻队攻击登陆编队,在疯狂的自杀式攻击下,有8艘美军舰艇被击沉,7艘舰艇遭受了严重损伤。
但这对于庞大无比的登陆舰队来讲,完全就是螳臂挡车,日军疯狂自杀式攻击根本无法挽回败局。
当晚,美军上陆兵力达6.8 万人,开辟出长17公里宽12公里的滩头阵地。
随后经一周交战,美军突破日军在阿格诺河的防线,向马尼拉挺进,在克拉克机场附近双方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
此战,日军第一次在太平洋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最新研发成功的四式中型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研发的中型坦克,战斗全重为30.8吨,和日本的只有10多吨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它是全新设计和以坦克大决战为主的新式坦克。主要用途是战车对战,性能比美军M4中型坦克优越。四式坦克车全长6.343米,乘员为5人,车全宽2.865米,车全高2.772米,宽度2.61米,比起三式坦克要大了不少。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为四式75mm高射炮,采用自动装弹机,可以发射一式穿甲弹和四式榴弹。
发射一式穿甲弹时,在1000米的射击距离上,可击穿75毫米厚的钢装甲。
为提高穿甲威力,在强化弹体材料的同时,还在弹头内加装65克高猛炸药,100米穿甲厚度达到了146毫米。
辅助武器为2挺7.7毫米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1挺为前机枪,弹药基数5 400发。
防御装甲是高达75毫米厚的新型合金装甲,具有很强的防御力。
因此四式中型坦克的防弹能力很强,美军的M4中型坦克必需在很近距离开火才能威胁四式中型坦克。
四式中型坦克基本代表了当前日军战车的最高技术水平,只是发展时间太晚。
到目前为止,日本陆军部队总装备数量也就1200多辆。
而此番为了抵抗盟军攻取吕宋岛,日军紧急运送来400余辆四式中型坦克加强防御力量。
由于没有了海空控制权,山下奉文很明智的没有盟军的抢滩登陆战中投入使用这些新式坦克。
而是在憋大招,一直耐心等到盟军登陆部队深入岛内,开始进攻克拉克机场时,山下奉文这才把牙一咬命令包括400辆四式中型坦克的所有坦克装甲部队倾巢而出,步兵们则是紧随其后发动反击。
这一下子还真就打蛇打到七寸了!
刚一交上火,早就憋足了劲且又心怀死志的日军四式中型坦克群,就露出了极其凶悍的气势,一股脑便直接冲了上去,不管不顾的以命搏命。
猝不及防之下,一直顺风顺水的美军登陆部队瞬间就遭受了重大伤亡,一辆接一辆的谢尔曼坦克和两栖坦克被直接打爆,跟随在后面的陆军部队更是被疯狂屠戮、碾压。
美军登陆部队被直接打蒙了,在后方观战的美国指挥官们同样也都看傻了眼,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日本人竟然这样阴险狡诈,竟然藏着如此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
大感不妙的美军最高指挥官,当即克鲁格下达命令派出大量空军部队前去火力压制,电令其他方向的陆军装甲部队立即前去支援。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此刻日军部队已经跟美军部队混战在一起,地面火炮和空军都难以提供精确有效的火力压制。
这场空前惨烈的坦克大战持续整整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上午才逐渐落下帷幕。
日军虽然很拼很凶狠,但在失去了海空控制权的情况下,他们充其量也就是打出一个较为漂亮的交换比,延缓一下盟军的进攻节奏而已。
最终,日军以损失420余辆坦克战车、阵亡4780人的代价惨败收场,仅有三十余辆坦克战车得以逃生。
而美军则是损失了322辆坦克伤亡5000余人,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沉重。
吕宋岛战役进行到1月29日,麦克阿瑟派遣第八集团军的一个军在吕宋西岸苏比克湾登陆,以协助克鲁格部加速进展,并防止日军退守巴丹半岛。
两天后,美军第十一空降师在马尼拉之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形成对马尼拉的钳形攻势,2万多名日军拼死顽抗,与美军展开激烈巷战。
2 月23 日,马尼拉光复,日军余部约10 万人退据吕宋北部山区,直到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