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连山竹
而到了隋时期之时,又因隋文帝杨坚开创科举之法,开始对士族进行打击,一直到了李世民的手上之后,各种政令通首发
可是,依然无法剔除以及瓦解这四大士族,而且,就连李世民的政令再如何,他手底下的官员,如魏徵,房玄龄等这些勋贵官臣们,依然热衷于嫁娶这些士族望族。
什么五姓七望,那只不过是后世之人所编排的罢了,四大姓,四大士族,怎么可能会看得上李家呢?
更何况,他们这四大士族,以及山东各名门望族,可谓是复杂交错,人脉广博,更是掌控着天下读书人,同样,也掌控着天下的钱粮商贾。
哪怕李氏几经无数次的打压,依然屹立不倒。
还是那句话,利益,在各朝各代,均是至高无上的。
什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这些士族宗望身上,唱的比说的好听,哭的比唱的更好听。
话说此时的宫城之内,李世民早已是得到了利州的消息。
只不过,他李世民也在等,等着钟文给他写封信过来,同样,也在等着郑之的奏章。
打利州动荡开始,隐在利州府的百骑司人员,早已是把利州的事情,飞鸽传书至长安了。
虽说,到现在已是过了一个月了,对于利州的局势,也是清清楚楚的了。
不过,虽说是清楚,但对于钟文插手于政事之事,还是有些不喜的,可是,再不喜,他李世民此时,到也是喜闻乐见了。
这一个月里,每隔数日,就会传回来一些消息。
每当李世民看到这些消息之时,都在思量着利州的事情,而且,他也开始调兵遣将,往着利州那边行动了。
对于利州烂成这样,他李世民以前不知,可当下,却是不能不知道了,哪怕他那统军府中,现在虽暂时未动过,但他明白,长期驻扎于利州,那必然是被腐蚀了的。
所以,李世民从巴州,兴州,隆州等几州,分派了一些将士过去,好应对利州统军府的问题。
不管如何,各种准备,还是要做的,毕竟,那是他李世民的天下,哪怕统军府烂的没边了,他也得收拾干净,要不然,这统军府都烂了,又何来应对边境的冲突呢?可别到时候无兵可用。
此刻的李世民,心中也一直在思索着利州的事情,他猜不透钟文要干嘛,也不知道接下来,钟文会如何行事。
不过,对于眼下的利州来说,能清除掉这些驻虫,他李世民还是喜欢的,也算是还了利州的一片清明了。
“圣上,五天前利州所传来的消息,你请过目。”此时,正当李世民还在思量之时,李山拿着几张纸条过来,向着李世民禀报首发
“来过来。”李世民只要一听到利州的消息,心中就如打了鸡血似的,本来还有些困乏的他,顿时来了精神。
李山随既走了过去,递上手中的几张纸条。
接过纸条的李世民,一张一张的开始查看了起来。
纸条不多,也就五张,纸条上面,所写的字数也不多,了了数十个字而已,但每一张纸条之上,都写着关于利州这几天里的变化。
“好,好,好,就该如此,看来,九首可为一州刺史了,有着如此狠辣的手段,又能严以律己。”李世民看完纸条之后,大声的喊了三声好之后,心中畅快。
“圣上,小道长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于得罪人了,这天下的州府如此之多,以后要是圣上让小道长去某州任职的话,到时候可就要束手束脚了。”
李山站在一边,听着李世民所说的三个好字,心中还在思量着关于利州的事情。
对于李山而言,钟文这样的做法,确实太过狠辣了一些,以后真要是去哪个州做了刺史的话,那必然会引起大乱的,所以,这才出声向着李世民说道。
“为官者,要是不为民做主,做这官又有何用?九首算来这一手也不算太过狠辣,他也知道,自己不便过于插手地方政务,所以,也只是坐镇利州城,所有的事情,均由着郑之以及那位叫张治的县令去行事,这一切,也说明了,九首不想插手政务。”
李世民知道李山的意思,虽有不同意见,但也只是说钟文怎么如何,所以,索性向李山解释着他的见解。
至于是不是,不好说。
反正此时的钟文,确实如李世民所言,坐镇利州城中,震摄一些心怀异心之人。
又是时过半月后,李世民终于是接到了利州传来的奏报了。
“真是好狗胆,如此官吏,就该就地正法,气死我了,真是气死我了。”此时的李世民,拿着一份厚厚的奏报,正在一处大殿之中,大声叫骂着。
而就近的一些亲卫,早已是领教过了李世民的这副模样了,对于李世民的状态,他们无动于衷,依然静静的守卫着。
不过,李世民跟前不远处的李山,却是有些担心钟文起来了。
毕竟,这奏报走的不是百骑司,走的是正常的官驿,就怕这份奏报被有心人看了去了。
况且,这奏报之中,多次提及了钟文这个县侯,真要是这一路上,被有心人查看的话,那这后果,可就不敢想像了。
“圣上,奏报走的是官驿,小道长之事,看来得派人去清查了,要是被那太乙门的人所知晓了,可就不好了。”李山对于李世民发火之事,到也见怪不怪了,所以,正当李世民发火之时,赶紧了声提醒道。
“嗯,这事是一件大事,你稍待,我拟一份旨顺道传去利州。”李世民在听了李山的话后,思索了一会儿后,明白这其中之意,随既,回转至案桌,开始拟旨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李山拿着李世民的圣旨,开始交由百骑司的人员,快马加鞭,往着利州而去。
至于这奏报之事,同样派出上百人,开始一路清查。
有着李山他们这一手的安排,也算是给钟文隐去了一些麻烦,至少,可以增长这太乙门查到钟文的时间吧。
而且,那太乙门的人,依着钟文的猜测,估计此时肯定满江南的寻找太一门的吧。
至于往着利州去,想来应该不会,毕竟,当时的他,与着陈丰所乘坐的船只,是通往谷城的,而谷城顺江而下,那就是江南所在之地了。
随着百骑司的人马,开始一路清查下去,而李山也在清查着长安城接触过这份奏报的人。
好在这份奏报也只是经过数人而已,对于这些官员,到也好处理,只需李世民警告一番,基本也算是可以隐去消息了。
至于有没有其他有心之人的存在,想来应该是没有的。
上次宫城之事才过去半年,城中有问题的人员,早已是清除了一遍了,外人想要再插手进来,估计有些难了。
更何况,还是这长安城各衙中的官员,这可不是那么好插手的。而且,李山还派人随时监控着,至少,每一条,都在做着防备。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世族争位抢官职
时隔两日后,太极殿朝议。
“众位,可还有其他事物,要是无事就退朝吧。”坐在宝座上的李世民,看国事已是议得差不多了,出声向着文武百官说道。
“圣上,臣还有一事要启禀。”突然,一位官员站了出来,向着李世民回应道。
“何事?禀来。”李世民到也没在意,只要有事,那定当有一个结论的,而且,这朝议,本就是解决国事的。
“禀圣上,据下臣从利州得到的消息,其利州发生动乱,利州刺史被囚,还有利州府衙以及治县各官吏被抓,其抓人者乃利州府衙的别驾郑之,此事已然引动朝野,圣上,还请派兵前往,把那动乱之首的郑之绳之以法,要不然,天下各州都如此,那不是乱了章纲吗?”
那位官员义正辞严的向着李世民,以及在场的文武百官们说起这利州之来来。
其实,哪怕他不说,估计今天这事是免不去了。
“启禀圣上,王御史所说之事,下臣也接到了消息,据闻,那利州别驾郑之,胆大妄为,以一别驾之职,尽敢囚禁一州刺史,这已是以下犯上了,而且,还纠集数百衙差,往着利州所辖各县而去,抓了各县不少的县令县尉,此贼这是要乱我朝政,圣上,还请派兵捉拿此贼。”
当那位王御史说完后,又是站出来一位官员,向着李世民谏言道。
而这位官员,别看官职不大,但也是能上朝议事的存在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站在这太极殿中了。
至于他所得到的消息,不用猜想,都知道,这两人,基本就可以断定,不属于李世民的人了。
至于是何家的人,这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们,基本都有数的。
无非就是那些士族世家望族的人,难道还能是一个寒门出来的仕子不成吗?
“禀圣上,臣……”
“禀圣上,臣……”
“……”
经此利州事件,在这太极殿中,各路人马全部跳了出来,向着李世民谏言着。
就连他们的上官,都开始加入了其中,反到是各位国公勋贵们,以及那些武将们,均是安静的看着这场热闹。
“圣上,这用兵之事,还需好好商议一番,现当下,边军各卫暂时不可妄动,至于利州那边,想来奏报应该也快到了吧,真要是没有奏报,还请圣上派人前往查探。”
此时李勣突然站了出来说道。
他此时虽说还在服丧当中,但这朝议却是没有落下。
而且,李世民对其的信任,可谓上升到了一个高度了。
哪怕李勣因父离世而辞去了官职,可是,去年之时,李世民依然恢复了他的所有官职。
而如今,李勣突然站了出来,也是因为他是各路军马的大都督,对于用兵之事,肯定要加以阻止的。
兵马真要是动了,那这可就是战事了,而且,还是唐国境内的战事,到时候,可就又有不少的人,开始家破人亡首发
不过说来,他也只是给李世民打掩护罢了,兴州统军府都分派人了通往利州,他哪里会不知道,只是李世民需要有人站出来,替他打掩护而已。
“还有何人对利州之事要禀,一同禀来。”李世民一直冷冷的坐在他那宝座上,听着下面的文武百官们的禀奏。
奏报,他早在两天前就已是收到了,只不过,李世民暂时还不想把这事摊出来议而已,想冷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再来处置这件事情。
可是,他没想到,这些百官们,比他还着急,而且,此时都开始谏言着要派兵去镇压抓人了。
随着李世民的话一出口,大殿之中,开始冷场了。
冷的有些发紫了。
李世民这话说的,可谓是冷的很,盯着那些刚站出来的官员,恨不得扒了他们的皮。
在此时,谁又敢说话呢?哪怕唐国最强喷子的头头魏徵,此时都闭口不言,很是安静的看着当下的场面,就好像这事跟他无关一般。
不过,刚才所站出来的官员,基本都在五品以下,而且,也都是一些小杂鱼。
而且,这人一多,嘴就杂了。
大殿虽安静,但李世民也知道,这利州的事情,要是今天不解决,估计今天是不可能完了的。
况且,哪怕今天他说上一句此事容后再议,明天估计会有更多的人提出来,比起今天来,说不定会更多人加入了进来了。
“利州的奏报,两日前已是送到了我手中了,何来没有奏报?”
李世民没再看到跳出来的官员,安静了好一会儿之后,这才开始说话。
“你们到是给我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这就是你们嘴中的好官?这就是你们嘴中说的刚正的好官?”
此时,李世民从安桌上捡起一本奏报,扔向大殿之中。
吓得殿中的百官们,更是禁了声,谁也不敢在此时发出任何的声音来。
站在前面的长孙无忌,随手从地上捡了起那本奏报来,打开翻看,大概的看了看后,传向后面去了。
随着那份奏报的传阅,大殿之中,又开始议论声渐起,但这声音,却是嘈杂了起来。
“原本我看那何正也算是个好官,原来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小人,这家财有着数万之巨,家中侍妾如此之多,小人。”
“我看错了那何正了,我这眼睛真是瞎了。”
“周奎此人更是一个该杀之人,抢夺他人田产,还掳掠女童,逼良为娼,如此行径,实属恶人。”
“还亏我以前与他促膝夜谈,原来行那猪狗不如之事,从此,我沈某人与此人一刀两断。”
“哼,我卢某也与那何正从此划清界限。”
“……”
这画风,从原本的义正辞严,到如今的断交之言。
如钟文在场的话,会问上一名话。
请问,你们是官吗?
官字两张口,这到也合理,本来就是如此。
什么官不官啊,只要你出了事,别人没倒打一耙,已是烧高香了,难道还要在此时求情不成吗?
而李世民所丢出的那本奏报,早已不是他前两日所收到的那本奏报了。
至于那本奏报,早已是重新抄送过了,把其中的一些不必要显露出来的话给抹去了。
毕竟,这上面可是有着钟文的一些字眼的,真要是被这些官员们看到,必然会细问了。
一个普通的县侯勋贵,可以插手政事,这必然会引起震动的,更有可能,是全唐国各路人马集体冲锋,攻击着勋贵了,当然,这个勋贵肯定是钟文了。
“大家看过奏报之后,可有什么说的?现在说来。”李世民盯着文武百官们,冷言说道。
“禀圣上,郑别驾力挽狂澜,可谓是肃清了利州,也还了利州的一片清明了,圣上,臣恳请圣上下旨遣郑别驾回京述职,而且,郑别驾有此能力,可为中州别驾。”
一位崔姓官员,听见李世民的话之后,直接第一个站出来,向着李世民谏言道。
而这位崔姓官员,就是前几日里,在长安城某里坊一处府邸说话的崔员外郎。
“崔员外郎所说甚是,还请圣上下旨。”
“……”
打这崔员外郎话一出,十数位官员,开始站出来回应道,以示支援。
何正是崔家的门生,而如今,遭到了郑之的打击,可是,这位崔员外郎所说的话,像是要给郑之请旨封赏,但是,这言外之意,就值得商榷了。
一个下州的别驾,调派至中州任别驾,照样只是一个佐官,一样无实权,想要管理权,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