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不读书不读史,难成大事。
凉州集团就是输在了平均学历太低这一点上,但是他们直到完全覆灭也没有理解这一点,并且尝试做出改进。
与这一代的领导人相比,董卓的学历反而更高一些了。
对上拥有顶级学历和顶级行动力的郭鹏,董卓都不是对手,就更不要说是段煨和张济了。
被算计的死死的,至今为止还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下场,这两个人,真的很搞笑。
而和他们相比,郭鹏麾下的那些读书读史了解古今天下的真正的精英士人们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的文化水平很高,接受过家族的精英教育,也曾外出游学,见世面开眼界,还有不少人在朝廷当过官,了解政治规则。
所以当朝廷打算给郭鹏封公,并且准其封邦建国的消息传到了如今的政治中心邺城的时候,顿时掀起了一阵议论热潮。
第461章.四百六十一 现在朝廷这是要往回走吗
郭鹏的将军府在哪里,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就在哪里,如今的邺城就是这个中心。
这个消息传到,那可真是足够让人感到惊讶。
当然这个在议论热潮主要还是在士族群体中掀起的。
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封公爵和封邦建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他们知道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意味着什么。
其余的军人和寒门子弟以及黎庶根本就没有渠道和机会去知道四百年前的华夏大地上通行着什么样的规则。
所以这个时代的议论热潮的规模那是相当低了,比起现代动辄几百上千万的关注热度,那个时代,所谓的掀起热潮,可能也就局限于数百上千人这个数字。
上千都算是大事件。
没有那么多人能接受那么好的历史教育,不接受教育,自然不知道历史。
所以当郭鹏要掌握舆论高地把持宣传攻势的时候,一点都不难,因为面对的对象只是那些士族子弟,而不是识字的全民。
说句不好听的,大汉识字的人口不能说太少,认识个把字的还是能凑出百多万的,但是要说真正具备读写能力的,就要大打折扣了。
读书人就更少,士族子弟就更加少。
所谓舆论狂潮,绝非现代意义下的遍及全国的舆论狂潮。
连字都不认识,历史都不知道,还怎么能对这种事件产生理解?
大多数人照常过自己的生活,种田吃饭睡觉生孩子,做郭鹏的工具人,一边被压榨,一边享受着被压榨却能和平度日的幸福。
极少数的人才有闲情逸致来讨论这种问题。
这些人之所以看起来可怕,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家族掌握了人口,掌握了生产资料,间接的拥有了势力,数百家人的势力集合起来,就很恐怖。
但是郭鹏掌握的人口和生产资料只会比他们更多。
青兖二州的人口几乎完全被郭鹏掌握,冀州的人口有一多半被郭鹏掌控,幽州是郭鹏控制力最薄弱的州,并州反倒因为黑山流民大量加入而成为郭鹏手中掌控力度最强的第三个州,甚至强于冀州。
豫州也因为被过度摧残而一片废墟,在废墟上重建的乡村和重新被掌握的人口也并不少,建立起来恢复生产之后,数量一样很可观。
汝南郡,九江郡和庐江郡都是一样的。
权力来自于下层,而不是上层,郭鹏明白,所以竭力走下层路线,根本性的掌握更多的人口,拥有更强的生产力和战争动员力,这是底气。
所以现如今已经不像数年前,郭鹏掌握的人口数量还没有那么多,底气还没有那么足,对舆论是无比的重视。
现在,些许舆论已经不能对他产生分毫的影响了。
因为那些家伙没有以人构成基础的势力了。
因为战争和刻意的行为被扫灭的太多,根本不能构成威胁,既然没有掌握那么多人口,威胁等级自然随之大幅度滑落。
以前还算是舆论攻势,需要郭鹏依靠蔡邕和郑玄等人,狐假虎威,借势抵抗。
现在不同了,就是一群在野嘴炮,自己的御用文人们就是他们的死敌,足以和他们抗衡。
郭鹏放心的让人回去传播消息,然后下令宣传部门和临淄营密切配合,随时准备行动,对刻意带节奏的在野嘴炮进行降级打击。
在野嘴炮们已经不在郭鹏的眼里了,因为他足够强大,在他眼里的,是他的统治集团之中吸纳的那些士人们。
对基层的黎庶精英们,他有绝对的掌控权,对投靠他的寒门豪强,他也有掌控力,唯独对于那些出身很高的有真才实学的士人们的想法,才是最需要去理解的。
郭嘉,戏忠,陈宫,荀彧,陈纪,崔琰等人,这些构成他重要辅助机构的精英人才的意见,才是对他最具威胁的。
他的威胁不在外部那些士子的舆论,而在内部人心。
他想建立魏国,成为国君,预演成为皇帝之后的种种,寒门子弟和黎庶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些精英们必然知道。
当然了,唯一一点好处在于皇帝不在他手上,没人会认为这是郭鹏主动去策划的。
但是郭鹏会接受,会建立魏公国,他终究会走到那一步,他不能缺少优秀的士族子弟的支持,他需要这些士族子弟的支持。
程昱这样出身寒门还能拥有治国用兵的能力的人才太少了,这一类人才集中出现在了士族之家。
所以郭鹏要临淄营密切关注的就是将军府内的那些士族官员们的看法。
郭鹏人在寿春,并且拒绝了弘农朝廷第一次的赐封,这个消息就送到了邺城去了。
程昱首先知道,然后公布了出去,外界的反应程昱并不在意,程昱就在意身边的这些人。
这小小的一间办公室里,集中的都是郭鹏麾下士族的精华之所在,颍川荀氏,颍川陈氏,清河崔氏,巨鹿田氏等等等等,他们的意见相当重要。
“本朝建国以来除了王莽,没人做过公爵,除了高祖时,也没有真正的诸侯国出现,现在朝廷这样做,居心何在?”
荀彧对于这件事情表达了明显的不满情绪:“有汉四百年,废分封,立郡县,结果现在朝廷这是要往回走吗?”
荀彧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朝廷的所作所为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田丰皱了皱眉头,仔细的思考了一番,联系了一下之前郭鹏授意把将军府迁移到邺城的事情,他觉得自己似乎想到了些什么。
然后看向了坐在最上首的程昱,看着程昱老神在在的模样,田丰犹豫了一会儿,开口了。
“话虽如此,但是将军为汉室剿灭了袁氏伪陈,擒斩袁术,威慑天下不臣之人,如此大的功勋,以将军眼下的地位,若不以这种方法来赏赐,又要用什么方法来赏赐呢?”
荀彧有些惊讶的看向了田丰,其他出身不同的办事官员们则以各种各样的眼神看向了田丰。
事发突然,大家其实一开始都没有想到那么深,只是觉得惊讶,荀彧也只是觉得这样做不得体,有问题,却没有想到田丰居然说到了这个方面。
程昱的眼睛一下子看向了田丰,然后收回了自己的眼神,继续变成那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第462章.四百六十二 田丰是个有前途的人
说实话,荀彧觉得很惊讶。
田丰家族的女性田柔被郭鹏纳入府中,作为郭鹏接纳冀州人、欢迎冀州人进入统治集团的标志。
田丰也因此成为郭鹏麾下冀州出身官员的领头羊,并且因此和郭鹏有了姻亲联系,地位不同以往。
但是此时此刻,田丰居然说出这样的话,荀彧觉得自己没想到。
“元皓,此举就是分封,而分封,四百年前就已经废除了,自秦以来,郡县才是国家规制,分封已经不合时宜,朝廷这样做,很不得体,我以为这是有问题的,我们难道要支持朝廷再行分封吗?”
荀彧深吸了一口气:“天下纷纷扰扰,若再行分封,恐怕会有意想不到的灾难出现,元皓难道看不出来吗?”
田丰面容平静。
“文若,你的想法我明白,但是,就算是在本朝,也讲究军功至高,军功是封赏的基础、根本,有军功才能封爵,将军十九岁从军,南征北战十一年,平定诸多叛乱数不胜数,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得封县侯。
如今,袁氏伪陈贸然篡立,天下震撼,可是没有人敢于讨伐袁术,只有将军站出来维护汉室正统,现在击溃袁氏伪陈,擒斩伪帝袁术,如此大的功勋,文若以为应该如何赐封呢?”
田丰把皮球踢给了荀彧,这倒是把荀彧给难住了。
田丰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那么大的功勋,还是军功,若不能厚赏,朝廷颜面何存?
可郭鹏已然是二十级爵位中最高的一级,再往上就没有了。
这对于一个功臣来说是很要命的。
可是眼下,汉室没法儿要郭鹏的命,只能赏,不然以后再有人称帝,谁去剿灭?谁去维护汉室正统呢?
没人会这样做了。
所以郭鹏必须要赏。
这个关键时刻,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把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拿出来,似乎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问题。
二十级爵位制走到了尽头,无路可走,可是又杀不掉郭鹏,那又该怎么办?
只能选择公爵了。
这样一看,貌似还有几分道理。
于是田丰的话让不少人暗中赞同。
但是荀彧看到的是另外的事情。
“这是一个先例,若是开了先例,今后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便能照着来,你也封国,我也封国,长此以往,汉还是汉吗?封国林立,诸侯争霸,乱世一发不可收拾,这难道是元皓想要看到的局面吗?”
荀彧的话说得掷地有声,也让不少人暗中赞同。
田丰还是摇头。
“天下出了问题,难道是因为分封?黄巾贼起事作乱难道是因为分封?张举张纯作乱是因为分封?边塞蛮族入侵是因为分封?汉室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分封?文若,你错了。
问题的症结不是在于是不是分封,而是在于其他,在于天子不明是非,在于宦官作乱,在于外戚弄权,在于贪官污吏横行无忌,是朝廷本身出了问题,而不是什么郡县分封!”
田丰的话出口,顿时让很多人连连点头,表明了姿态觉得田丰说的有道理。
没有分封制度的今天,天下依然纷乱不已,诸侯在实质上割据称霸,不听中央号令。
当然那个中央的号令到底是谁发出来的,大家都知道,荀彧也知道,只是不方便说而已。
没有分封的今天,汉室自己走到了那个地步,难道是分封制度的错误吗?
这个还真的不能怪罪到分封制度上。
荀彧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
但是荀彧依然不认同田丰的看法。
“话虽如此,天下的分裂与野心勃勃之辈割据地方,依然是没有大义名分的,大家都是汉臣,谁敢违背,天下共击之!可一旦有了封国,谁是谁的臣子,谁是谁的君主,还分得清吗?那天下就会真的乱掉。”
荀彧满脸的恳切。
支持荀彧的一部分人也随之缓缓点头,觉得荀彧说的很有道理。
“文若,此番袁公路作乱,天下共击之了吗?”
田丰满脸的痛惜,开口道:“倒是袁公路自己主动出击徐州和江东,徐州和江东可有主动讨伐逆贼?除了将军之外,天下里的谁主动出击讨伐袁公路了?是将军在辛苦保护汉室江山啊!”
这是真的发生的,没的洗。
士族总喜欢把天下共击之放在嘴边,可真的事到临头,天下真的会共击之吗?
上一次『天下共击之』还是诸侯联合讨董,闹了多少笑话,让天下人看了多少丑事,折腾了多少百姓,大家都看在眼里。
只有郭鹏和孙坚两人真心实意的抗敌,结果郭鹏和孙坚都被袁绍偷家了。
郭鹏比较猛,怼了回去,孙坚一度怼了回去,但是之后为了反击,战死了。
为国家奋战的良将就那样死了,那也叫『天下共击之』?
董卓还活着呐!
所以对此,荀彧也陷入了一阵沉默。
田丰占了上风。
很多人顺着天分的思路思考,觉得田丰的说法没什么问题。
天下混乱到如今,不是分封的错,郭鹏的功劳的确很大,破个例封赏一番,未必不可以。
眼见如此,程昱心中暗笑,然后轻咳一声,开口了。
“此事不是我等可以决定的,做决定的,是将军,而不是我等,我等只需要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即可,眼下冀州屯田诸事繁杂,需要我等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将军已经回绝朝廷,且待朝廷之后的反应吧。”
程昱出言做了总结性的话语,于是讨论被终结了,大家各做各的事情,没有再继续讨论。
然而关于荀彧和田丰的争论,却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们之间争论的内容被不少人带回家中和家人,和朋友商讨,并且在不久之后,两人谈论的内容就放在了郭鹏面前的案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