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这四个人里面,郭鹏最欣赏的是满宠。
郭鹏听闻满宠在此之前曾经在山阳郡内出仕过,一度试任县令,为太守所看好。
但是后来因为杀死了违法的督邮张苞,得罪了郡中大人物,丢了官职回到家中赋闲,一直到现在郭鹏前来拜访他。
“杀死张苞,满君后悔吗?”
郭鹏如此询问满宠。
满宠果断摇头。
“依法处死有罪过的人,这是正确的行为,既然是正确的行为,就不会后悔。”
郭鹏微笑道:“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满君还会去做吗?”
“至死方休。”
满宠板着一张脸,面无表情。
郭鹏大笑,握着满宠的手任命他为济北国卢县县令。
这里是郭鹏为自己新选择的驻地,以左将军的名义,将左将军府设在卢县,重新建立根据地。
将新的大本营交付给满宠治理,是郭鹏对他最大的信赖。
满宠跪伏在地上向郭鹏表示他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绝不徇私枉法。
郭鹏还礼。
除此之外,值得郭鹏在意的也就是陈宫了。
第264章.二百六十三 政治不正确的袁绍(修)
陈宫,这是个靠一张嘴成就了曹操兖州之主身份的人。
可是却又在之后,一手操作,几乎葬送了曹操的事业。
对曹操而言,几乎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若没有陈宫为曹操游说鲍信,曹操则不能成为兖州之主。
而陈宫却又在后来背叛了曹操,转投吕布,追随吕布一直征战到被处死,都不愿回到曹操的麾下。
其中自然少不得被郭鹏任命为任城国相的边让的功劳。
正是因为边让的嘴不饶人,惹怒了曹操,曹操愤而诛杀边让还有他的一些朋友,而这群人之中,就有几人也是陈宫的朋友。
名士交际圈是个圈子,名士不多,就那么些人,这个圈子很小,随便磕磕碰碰都能牵连到一些了不得的人物。
你杀了名士圈子里的人,就是和名士做对,和士族做对,和拥有政治地位、生产资料和大量人口的庄园经济实体做对。
他们是构成地方势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他们就是兖州。
黄巾军可以这样做,因为他们就是反贼,没有道德包袱,而曹操也这样做,下场可想而知。
顶着名士光环的郭鹏则不存在曹操那样的问题。
同属名士圈子,大家各自都有各自的觉悟,圈子外的人随便骂,圈子里的人要是互怼,那就不一样了,回转的余地还是有的。
这就是出身和师承关系带来的人生差距。
人生处处有差距,人和人就不能比,一旦比起来,那就吃柠檬吃到没完没了。
郭鹏邀请陈宫加入自己的左将军幕府,陈宫欣然接受郭鹏的邀请,进入左将军府为郭鹏出谋划策。
很显然,陈宫乃至整个兖州士人团体的具体政治倾向都是偏向于保守的,也就是拥汉倾向。
他们并不期待乱世,并不向往乱世,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尤其是在遭遇到了黄巾之乱以后,更是如此。
兖州本地的士人们因为郭鹏能保护兖州,所以尊崇他的权力,更因为他在之前的讨董之战中表现出了拥汉的政治立场,所以拥护他的统治。
相对的,兖州士人讨厌袁绍,因为袁绍至今为止都不承认汉献帝的正统。
袁绍至今为止依然不奉汉献帝为皇帝。
他一直都表示汉献帝是董卓册立的皇帝,与他作为大将军何进旧部所拥立的皇帝不一样,他就是为此而反对董卓的。
即使现在刘协已经被天下大部分人认同为正统汉帝,袁绍极其麾下却依然不认同。
袁绍是想方设法在自己的辖地内寻找可以册封为皇帝的刘氏子孙,对抗长安朝廷。
这样的政治立场是袁绍和兖州,乃至和袁术产生剧烈冲突的原因,因为郭鹏承认汉献帝的统治,袁术也在表面上承认汉献帝的统治。
郭鹏不仅拥汉,而且还和袁绍有仇,绝对不会认同袁绍的战略思想,还很愿意建设兖州,维护兖州的和平安定,简直是理想的统治者。
兖州士人因此十分拥护郭鹏。
郭鹏感受到了兖州士人整体的保守政治氛围,于是不提起征战的事情,而是做出了埋头建设的做法,推行屯田制度,兴修水利,新建粮仓,修筑道路,一副建设者的姿态。
而作为被他引入幕府的充当战略规划职责的兖州本地士人陈宫,显然也体现出了这种保守的政治倾向。
陈宫建议,暂时不要对外动兵,不管是长安还是冀州,都不要动兵。
长安还在内乱,让他们内乱好了,北边袁绍在和公孙瓒对峙,让他们对峙好了。
现在让他们互相消耗实力,等真正的机遇出现了,郭鹏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了。
而眼下最重要的,是安定地方,是生产和建设。
这一点郭鹏并不否认,他的确也是这样做的,要储存粮食,要扩编军队,要增强实力。
不过陈宫还体现出了作为一名有着优秀战略规划能力的军事人才所应该体现出来的眼光。
陈宫虽然建议郭鹏暂时休养生息,但是他同时也建议郭鹏,要特别注意袁绍。
在袁绍于河北立足未稳之时,就要想着进攻河北覆灭袁绍了。
袁绍的政治立场太不正确,这一点有谋反的嫌疑。
不能让袁绍在河北站稳脚跟,不能让袁绍发展壮大,否则袁绍从河北往河南进攻是俯冲,郭鹏对抗是仰望,地势上就有区别。
“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袁绍若得河北,以冀州之户口,幽并二州之剽悍马队,居高临下虎视河南,对明公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事情。
现公孙瓒与袁绍敌对,袁绍处于被南北夹击的状态,明公若能举兵北伐,与公孙瓒呼应,则袁绍必然覆亡,这是明公的大好机遇,愿明公把握。”
郭鹏听后很高兴。
貌似最近一段时间,袁绍的声望下降的非常厉害。
原先他的立场就让他不受兖州士人的欢迎,现在好像更是如此了,郭鹏数次在名士们谈论袁绍的时候听到了对袁绍的痛责。
原因倒也不是不能探寻。
和曹操差不多,是因为一个人的死,但是因为四世三公的身份,袁绍到底不像曹操那样差点无家可归。
要说名士不会杀名士,那是不对的,身为名士们的领袖之一,袁绍杀掉的名士还少吗?
只因为他是四世三公出身罢了。
但即是如此,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
那个因为袁绍而死的人,是韩馥。
原冀州牧,把职位让给袁绍的冀州牧,韩馥。
他死了,死在陈留郡。
早先时候,韩馥把冀州牧的职位让给了袁绍,被表为奋武将军,住在邺城,但是没有臣属,没有护卫兵马,全靠袁绍的保护。
袁绍麾下此时有一个名为朱汉的人,因为曾经被韩馥轻视,怀恨在心,原来韩馥地位崇高不敢报复,现在看到韩馥寄人篱下,他就起了歹心。
朱汉自以为了解袁绍的想法,派兵闯入韩馥的府邸要抓住韩馥问罪,韩馥逃跑到顶楼躲避,但是儿子却被抓住,被打断了两条腿。
虽然事后袁绍火速派人前来阻止,擒拿了朱汉,将其斩首,但是韩馥被彻底吓到了。
于是韩馥向袁绍请辞,想要离开冀州,袁绍允许了。
韩馥就离开了冀州,逃向了兖州,在陈留太守张邈处避难,当时郭鹏还没有率军进入兖州。
后来有一次,袁绍派人来和张邈见面,张邈设宴款待,韩馥也来参加。
席间,袁绍的使者和张邈密语一阵,被韩馥看见了。
韩馥早就被吓破了胆,患上了被迫害妄想症,以为是袁绍要张邈杀他,他十分绝望,左思右想逃脱不了,最后在厕所里用刻刀自杀了。
韩馥之死,让兖州舆论震动。
究其根本,人们都开始责备袁绍,袁绍那边一点表示都没有,因为袁绍已经率兵北上和公孙瓒打仗去了。
看似和袁绍没关系,但是细细一想,这未尝不是借刀杀人的计策。
还把锅甩给了张邈。
第265章.二百六十四 双袁争霸
韩馥之死,最先震惊的就是张邈,因为韩馥死在张邈家的厕所里。
八厨之一的张邈为此非常不爽,咬牙切齿的怒骂袁绍,到处写信表明自己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生怕自己被怪罪。
虽然兖州士人无法为韩馥讨回公道,但是这个罪名还是被不少人扣在了袁绍身上。
所以眼下,袁绍的风评在兖州非常之差,兖州士人都认为袁绍不懂恩德,逼死韩馥,不是可以成大事的人。
郭鹏心中清楚这一点,对陈宫的建议一点都不奇怪。
“公台所言有理。”
陈宫听了很高兴,又说道:“若明公可以覆灭袁绍,则天下之大,再也没有可以和明公抗衡之人,明公尽管联合袁公路和陶恭祖,发起二次讨董联盟,可以进攻关中,夺取关西。
以明公之强,合袁公路、陶恭祖二人之力,覆灭董卓绰绰有余,届时迎回圣驾,明公作为功臣,自然可以与袁公路一起奉天子以令天下,使天下恢复安稳,难道不是正确的道路吗?”
陈宫的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光辉,为郭鹏规划了一条光明大道。
平心而论,郭鹏觉得陈宫说的很有道理。
只要可以覆灭袁绍,则河北之地必然落入郭鹏的掌握。
则郭鹏控制河北,掌握青兖二州,黄河流域人口精华地带被掌握,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到时候郭鹏进军关西,打败董卓也不难,获取长安掌控皇帝,做董卓做过的事情,也不难。
因为是士人,是受承认的士人,所以无论是袁术还是郭鹏,主掌朝政和董卓就是不一样。
陈宫也就想到这里,郭鹏顺着他的思路继续往下构思。
到时候袁术为主,郭鹏为辅,哪怕所作所为实际上和董卓一样,甚至有称帝的野心,只要愿意付出利益,就没问题。
就像曹丕和司马皇族一样愿意付出利益收买士族圈子,说不定要不了几年他们就愿意让刘协下台,直接把汉室活埋了。
然后袁术就可以成为和刘秀一样的圣君,开国大帝,郭鹏则是袁术麾下第一功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执掌重权。
美哉,美哉。
这样想一下,好像也挺不错的,不是吗?
但是我拒绝!
不仅主观上拒绝,现实情况估计也并不允许。
因为天下已经开始乱了,一旦乱起来,想要恢复,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消灭袁绍在郭鹏看来并不难,吞并河北也并不难,甚至掌握皇帝也是可以去做的。
陈宫的方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行的,可是这过程之中,就不会有人出来使绊子吗?
而且你要我郭某人做万年老二?
你是认真的?
你真的是认真的?
陈宫还就真的是认真的。
至少在名义上,眼下郭鹏还是袁术的同盟者,隐隐居于其下,袁术才是联盟盟主。
郭鹏之所以可以光明正大的和袁绍开战,写讨伐袁绍的檄文痛骂袁绍是野种,主要还是打着袁术的旗号,拉大旗做虎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