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铁血帝国 第254章

作者:发道

可燕朝廷没有想到的是,不构成威胁的匪患反而成为最大的威胁,威胁程度远远超过郑龙,因为朝廷不管这些匪患,导致匪患无节制的发展,山匪通过吞并其它山匪得而壮大,然后改匪为军,号称起义之师!

现在大燕帝国遍地都是起义军,这些起义军占城自立,高举义旗攻城略地,让无数燕人生不如死,也让朝廷头疼不已,想要派兵镇压各地起义军的时候,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此,燕朝廷无奈之下,将剿匪改为招安,短短时间内,大燕帝国多出了五个王,八个候,势力最强大的两个割据王,就是郑龙和尹礼,事实证明,招安根本没有用!

人的贪欲是无法想象的,今天得到这些,明天还要更多,燕朝廷根本没有那么东西给,甚至每次給了起义军好处,起义军就翻脸不认人,让燕朝廷竹篮打水一场空!

大燕帝国已经乱了,大燕帝国政权也名存实亡!

由于大秦帝国已经跟大燕帝国接壤,大燕帝国发生的一切很快就会传遍大秦帝国,秦人偶尔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大燕帝国和大秦帝国做对比,果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对比,秦人感觉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是天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第668章 江海佑受封!

九州列国乱的不止是大燕帝国,位于大燕帝国以南,大赵帝国以东的大夏帝国,因为皇子争储爆发内战,内战打的是天昏地暗,民不聊生!

九州大地十四个帝国之中,除了秦、齐、赵三大帝国处于和平状态,其余十一帝国都在打仗,并且规模还不小,都是十万以上的大规模战争,规模最大的就是大魏帝国的内战,打的最凶!

而二十八个诸侯国也没能幸免,因为他们必须服从宗主国的命令,大月帝国的附属国中山国都派兵帮忙打魏军去了。

.....

圣秦二十一年十二月,耗时一年,扩建咸阳城工程正式完工,经过扩建,咸阳城八大城区可容纳三十万人口,当咸阳城扩建完工的消息传出,全国各地的富贾商家拖家带口落户咸阳,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咸阳城人口达到三十万!

圣秦二十二年三月,耗时一年三月,全国学堂建设工程正式完工,共建一千三百座学堂;耗时一年三月,朝廷完成迁徙人口这一重大措举,迁徙北州五郡一百八十万人口、中州以西两郡四十万人口,总共迁徙两百二十万人口,使中州以东三郡以及东州六郡的人口得而恢复,其荒田废田也逐渐恢复成良田!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一晃两年,圣秦二十四年正月一日、辰时!

大秦帝国、咸阳城、皇宫、麒麟殿!

殿内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主殿八根漆黑大柱缠绕着一条栩栩如生的五爪黑龙,黑龙面部朝中,张牙舞爪,令人感到一股窒息的压迫和沉重!

主殿左右两侧,八根黑龙大柱之下,百官皆身着黑色朝服,头顶镶锲宝石的官帽,一丝不苟的站在那里,神情肃穆的直视前方,高台之上的漆黑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盖世王者!

这位盖世王者年近三十,上唇长着淡薄短须,尽显成熟男子气概,一双深邃的黑色眼眸,直慑人心,黑如墨水的长发以黑龙玉冠为约束,尽显尊荣华贵,刚劲有力的身躯披着一件绣有五爪黑龙的黑袍,黑袍以黑龙腰带为约束,尽显帝王之威!

腰间还悬挂着一柄刻有龙纹凤纹的金色宝剑,宝剑虽华丽万千,但煞气不弱,若此剑出鞘,定摄人心神,令人不寒而栗,惶恐万状!

在这位盖世王者的身旁,站着一位持剑男子,此男子面容刚毅,身着绣有三爪黑蟒的蟒服,用着审视的目光望着高台之下的百官,也时不时撇眼看向龙椅之上的盖世王者,撇眼看向盖世王者之时,眼神之中充满了尊敬和敬畏,毅然一副忠诚的守卫者姿态!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工部尚书江海佑神情肃穆的迈步走出队列,江海佑今年也有四十三岁,拥有了抬头纹,少许皱纹,长着山羊胡,有了那么一点老臣的样子。

“准奏!”嬴常神色淡然的望着江海佑道。

“启禀陛下,全国水利道路工程已经完工,道路共修十八条州道,八十九条郡道,五百八十六条县道,总道路里程为三十万里,大秦各县各郡各州皆已相连相同!”

“水利共修三处国级水坝,十七处州级水坝,一百二十处郡级水坝,七百八十处县级水坝;六条国级水渠,一百三十条州级水渠,五百八十条郡级水渠,两千一百条县级水渠,八千三百条乡村级水渠,总水渠里程七十二万里,覆盖大秦全国各地,已保证有人之地皆有水源!”江海佑神情肃穆的抬手作辑行礼禀报道。

耗时三年,规模庞大的全国道路水利工程终于结束!

普天之下,能拿出两亿白银修缮水利道路的朝廷,唯有大秦朝廷,它国就算有这么多钱,也不会拿钱去搞道路水利,就算搞,也不会达到大秦帝国的规模,也就是小打小闹,修缮重要地点!

重视民生,为民取利八个字,写起来简简单单,但做起来,古今往来,又有多少个朝廷和皇帝能做到?又有多少个朝廷和皇帝愿意做?

“办的不错!”嬴常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紧接着说道:“江爱卿入仕多少年了?”

“呃...”江海佑闻言一愣,愣了一时半会之后,便开口回道:“臣是圣秦八年入仕,至今已有十六年!”

江海佑甚是疑惑,不知嬴常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十六年,十六年当中,江爱卿为大秦道路水利建设功不可没,诸位爱卿认为呢?”嬴常神态自若的环视群臣说道。

“是啊,是啊!”

“大秦帝国能有今日之便利,全都是江大人的功劳,这一点,不可否认!”

“未修缮道路之前,普通百姓从咸阳到河东,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修缮道路之后,普通百姓从咸阳到河东,只需十日时间,足足缩短三倍的时间,若骑马奔袭,两三日即可抵达!”

“经过修缮道路,全国各地相连相通,极大促进大秦贸易发展,水利相通,使贫弱之地也能够开垦出良田,极大促进大秦农业发展,江爱卿功不可没,乃我大秦当代数一数二的大功臣!”

群臣丝毫不吝啬的加以赞赏,对江海佑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江海佑听到群臣的赞赏声,心中甚是欣慰,也认为自己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值了!

“江海佑听旨!”嬴常轻喝一声!

“臣在!”江海佑神情肃穆的作辑应道,眼神再次闪过疑惑之色。

“大秦之便利,江爱卿功不可没,朕赐你黄金万两,绸缎千匹,加晋一品!”嬴常神情肃穆,不怒自威的开口道。

江海佑猛然一愣,待反应过来之后,连忙双膝跪地,神色较为激动的行跪拜大礼高喊道:“臣江海佑,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嬴常突然加封,对江海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惊喜,对百官而言,也是一阵惊讶,因为这实在是太突然了,毫无半点征兆!

第669章 强大的大秦帝国!

江海佑原为正二品,因为数年前跟户部尚书贾罗在承德门外打架斗殴,被降级半品,后来一直没有恢复品衔,直至今日,终于恢复,并晋升了半品,成为从一品大臣!

“平身吧!”嬴常笑着虚抬一手!

“谢陛下!”江海佑激动不已的作辑道谢。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听旨!”嬴常再次轻唤道。

杨泽和贾罗迅速走出官队列,抬手作辑应道:“臣在!”

“自朕亲征以来,我大秦攻必克战必胜,这其中的功劳,杨爱卿和贾爱卿功不可没,若非两位爱卿及时调配兵马和调拨粮食,我秦军难以如此顺利,因此朕加晋两位爱卿一品官衔,各赐黄金万两,绸缎千匹!”嬴常毫不吝啬的进行封赏!

江海佑、杨泽、贾罗都是第一批跟随他的老臣,可一直都没有对他们进行封赏,如果再不封赏,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臣杨泽贾罗,叩谢陛下隆恩!”杨泽和贾罗行跪拜之礼叩首道谢!

两人都有一些激动,但不是特别激动,只是一点小激动,要知道,常子飞都封侯了,他们封个一品官衔有什么好特别激动的。

“都起来吧!”嬴常虚抬一手道。

“谢陛下!”

一番道谢之后,被受封的江海佑、杨泽、贾罗三人陆续回到自己的站位上,引起不少大臣的羡慕,特别是同为尚书的雷同、孔、李克,羡慕的心痒痒。

六部尚书,两部尚书从一品,一部尚书正一品,三部尚书正二品!

接下来的时间里,各部尚书陆续上奏圣秦二十三年的民间和国情。

首先是人口,截止圣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统计,大秦帝国全国人口突破两千六百万,比圣秦二十年的人口数量多出将近一千万,平均每年都以两百五十万人口的速度增长!

两千六百万人口当中,有超过五百万属于青壮,意味着大秦朝廷除去一百万军队,还有五百万青壮可用,在人口上,大秦帝国已经碾压当今九州霸主大魏帝国!

第二是良田,截止圣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统计,大秦帝国全国良田突破三千万亩,比圣秦二十年的良田数量多出一千三百余万,平均每年都以三百多万亩的速度增长!

第三是学堂,截止圣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统计,大秦帝国各地学堂共有三百六十万学子,比圣秦二十年的学子数量多出两百七十万,平均每年都以七八十万的速度增长。

第四是预备营,截止圣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统计,大秦帝国预备营有在役将士两百二十万,退役将士三十万!

第五是财政收入,截止圣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统计,大秦帝国全年财政收入总和为四千八百万石粮食,三亿两白银,粮税比圣秦二十年的粮税多出两千万,白银多出一亿两白银!

第六是圣秦二十四年的财政预算,全年预算五千万两白银,三千万石粮食,去除今年的预算,国库还有一亿两千万石粮食,十五亿两白银!

大秦帝国每隔一年,都是今非昔比的存在,可以这么说,就算九州西北列国绑在一起,也不是大秦帝国的对手!

“启禀陛下,自陛下您亲政以来,我大秦每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连灾祸频发之地的西北大漠,都变的极为安宁平静,因此百姓称陛下为人皇,天上的神仙都不敢触怒!”右丞相常子飞面含笑意的作辑行礼道。

常子飞虽然年有六十四,但身子硬朗,可谓是鹤发童颜,满面红光,他本人也没有吃什么药,也没有练武,对他而言,最好的药,莫过于大秦帝国日渐昌盛。

帝国越强大,他越有劲!

“人皇?”嬴常微微一愣,不禁哑然失笑道:“朕称人皇,倒是有点不够资格。”

前世的古代历史有人皇,这个异界的远古时代也有,但数量没有前世多,这个异界只有一个人皇,人皇没有名字,就是人皇,人皇是天下公认的九州始祖!

因为人皇所处的时代过于遥远,因此人皇之名渐渐从一个始祖名变成一个尊称,并且还是含金量非常大的尊称,含金量有多大?大到某国百姓称自己皇帝为人皇,皇帝都不敢认,都说自己没有资格称人皇,就像嬴常现在这样。

也因为时间太过于久远,人皇已经被神化,传说人皇执掌人族,敢跟天生的神仙叫板,甚至管着神仙的天帝都不敢冒犯人皇,论身份地位,是同等的存在。

由此可见,人皇二字是多么重了!

正是因为如此,嬴常才不敢接受人皇这个称呼,实在是自卑到不敢接受,毕竟自己也没有干出什么大事,也就是征服了西北大漠,灭了一个帝国罢了。

这些功绩虽然耀眼,但还是无法照亮人皇二字!

听到嬴常的失笑声,群臣皆笑而不语,也都认为目前的嬴常还没有资格称人皇,看到百官如此之态,嬴常多多少少有点不舒服,人就是这么矛盾,自己觉得自己不配,心里不会难过,别人觉得自己不配,顿时不爽了。

“最近燕帝国有何动向?”嬴常面无表情的望着百官问道。

话音落下,兵部尚书杨泽迅速站出官队列,神情敬畏的弯腰作辑行礼禀报道:“启禀陛下,自我大秦伐燕结束之后,燕帝国匪患横行,国力一日不如一日,燕赵一战,更是一蹶不振!”

“现如今的燕帝国已是名存实亡,各地已被起义军占领,可以这么说,燕朝廷只剩下武阳帝都这块遮羞布!”

“听说燕帝国最近几年冒出一个郑王?”嬴常紧接着问道。

“哈哈!”杨泽忍不住笑了笑,“陛下,燕帝国何止冒出一个王,足足有五个王,八个候,不过郑王是燕帝国境内最大的一股势力,传闻称,郑龙坐拥百万雄师!”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全订,求打赏,日常四求!”

第670章 一统天下为由!

“其次就是东海王尹礼,军队虽然只有二十万,但其麾下水师强悍无比,不比一些沿海帝国的水师弱,甚至还要强一点!”

嬴常点点头,表示明白,杨泽随即退回位置上。

“魏帝国呢?”嬴常再次问道。

都御史常青迈步走出官队列,神情恭敬且肃穆的弯腰作辑行礼禀报道:“启禀陛下,魏帝国内战频发,朝廷已经力不从心,渐渐落入下风,现在魏太子宫已经控制了越境和吴境,对魏帝国本土展开包围之势!”

“除此之外,魏帝国前丞相唐绍游说青帝国、鲁帝国、蜀帝国合纵征伐暴魏,现三大帝国已经组成五十万联军南下伐魏,臣估摸着,等五十万三国联军抵达前线,魏朝廷的压力会更大,甚至直接崩溃!”

因为魏朝廷没有军饷打仗,只能压榨百姓,导致百姓对朝廷生恨,开始拥戴太子宫,魏朝廷大军的将士都是百姓的孩子,老爹老娘被朝廷压榨剥削,导致朝廷大军每一次战败,降卒都会心甘情愿为太子宫效力,甚至朝廷大军还出现成建制投降。

大魏帝国这颗烈日,已经日薄西山!

嬴常听完这番话,不禁感叹道:“魏帝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碎,明明是必胜的局,反而变成必败的局,这唐绍也真是有点本事,居然成功游说三国出兵,三国联军还达到五十万,看来这九州第一名相称号,果真名不虚传!”

嬴常前半句的语气充满了鄙视,后半句的语气充满了敬佩。

鄙视魏尚的原因,自然是魏尚拿着天下第一的好牌,结果却是输的最惨的那一个,敬佩唐绍的原因,自然是唐绍能够成功游说三国出兵,别以为游说他国出兵很简单,实则难如登天。

一般别国碰到邻国打内战,不趁火打劫已经是仁义了,更别想出兵帮一方打内战了。

“魏帝国制霸九州已有两百余年,是时候退给我大秦帝国了!”张非子面含笑意的抚摸着长须笑道。

“哈哈!”嬴常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哈!”

“能亲眼看见大秦帝国登上九州霸主的宝座,本官纵死也无怨!”

“有此功绩,本官亦能含笑九泉之下!”

“何止含笑九泉啊,就算看见老祖宗,都敢在老祖宗面前摆官架子了,哈哈!”

群臣也都纷纷放声大笑,发自内心的兴奋,为大秦登上九州霸主的宝座而高兴,也为自己的功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果大秦发兵灭燕,岂不是更加美哉?”

大殿响起一道饱含笑声的声音,待话音落下,群臣的笑声骤然停下,纷纷抬头看向声音发源处,只见嬴常满脸红光的望着他们。

没错,刚才那一句话,正是嬴常说的。

“陛下,您准备发兵伐燕?”常子飞一愣一愣的看着嬴常的问道。

嬴常脸上的笑容一挥而散,转为肃穆之色,语气也充满严肃道:“没错,朕要发兵灭燕,一统九州北部!”

群臣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神中闪过的惊骇之色,吏部尚书李克更是满脸不解的站出来问道:“启禀陛下,恕臣多嘴,臣实在不知陛下为何突然决定灭燕,燕虽无附属国之名,但实际上,已是我大秦附属国,年年派遣使者来向我大秦示好,于情于理,我大秦都不应该伐燕啊!”

“是啊,陛下,这不符合礼法啊!”礼部尚书孔也满脸不解的站出队列说道。

“燕帝国朝廷无德无为,任由匪患欺压百姓,难道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吗?”嬴常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搪塞过去。

“这....陛下,这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这是燕帝国内政,我大秦无权干涉啊!”孔神色颇为凝重的说道,显然无法接受这个理由。

“陛下,燕不能灭啊!”

“是啊,我大秦还需要燕帝国牵制赵帝国和夏帝国!”

“现在东州六郡和中州以东三郡刚刚稳定下来,不宜发动灭国之战,若陛下实在想灭燕帝国,可等数年在做决议!”

“我大秦出师无名,恐将士力不从心!”

“出师无名之军,亦然为残暴之军,如此做法,我大秦与魏帝国有何差别?”

百官纷纷站出来反对,且反对的理由也非常在理,让人找不出反驳点。唯独张非子、杨泽、常青、江海佑以及二十六名前晋大臣没有站出来表态,刹那间,朝廷对灭燕一事分成支持派和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