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熟悉的大唐 第430章

作者:染血的剑锋

可知别后,五弦疏云泥,

江郎才已为谁尽。

岁月不堪数,故人不知处,

最是人间留不住

陈方写罢,收笔。

“驸马,这是曲?”

陈方点头。

“这要如何弹呢?”

陈方手抚在太平公主那张太古遗音上,看了看太平,她现在肯定不可能根据自己哼的曲弹出琴音。

“小殿下,去叫一下德妃,记得带伞。”

“哦,陈方,我这就去!”

太平拿了陈方的伞,跑出了院子,支使公主,还是小殿下,在唐工坊也就武媚娘和陈方了。

一会德妃来了,陈方清唱了这曲烟笼长安,德妃自然只是听了一遍,就心中谱出琴曲。

外面秋雨绵绵,屋檐上的雨滴不断滴落,德妃坐在那张太古遗音之前,手指拂过琴弦。

琴音在两位公主居住的院落飘荡,飘出屋子,穿过绵绵秋雨,回荡在唐工坊有些略显空旷的青砖白瓦间。

琴音缭绕,伴随着绵绵秋雨。陈方坐在德妃不远处,看着德妃手指在琴弦上不断翻飞,自然带着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一曲烟笼长安弹完,德妃让小殿下的侍女又取了一张琴,此时让太平坐在太古遗音之前,自己只用普通的琴。

那首曲子德妃教着太平,陈方取了太平刚带回来的那把伞,走到屋檐下,看着外面笼罩着唐工坊的秋雨。

秋雨愁煞人,这首烟笼长安更让人觉得惆怅。

安定走到陈方身旁,用手拍了拍陈方肩膀,陈方捏住安定公主的手,放在眼前。

“驸马!”

“风雨将至,冬天也快来了!”

“驸马在说什么?”

“没什么!”

陈方松了安定公主的手,撑开伞,走进风雨中,身后是缭绕着院落的琴音,身前是在秋雨中显得愈发朦胧的唐工坊。

陈方行出院子,行在坊间的道路上,远处是荷塘,是长廊,是小山,是唐工坊中闭了双眼都能一一辨认的所在。

陈方在雨中站住,看着周围不断飘散的雨水,他站在这里,孤身一人。不远的大明宫中,钟声响起,两长一短。

“该来的还是来了!”

第781章 狼烟起

遥远的北方,巍峨的长城沿着大青山南线蜿蜒伸展。

这条被后世誉为东方军事奇迹的防线,从秦统一六国之后就开始在北方建设。

秦长城是将北方的秦赵燕长城不相连的部分连接起来,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

长城自秦时建立,一直是防备北方强临的重要防线。

此时长城沿线,响起的不再是金戈铁马之声,响起的不再是战士拼命的嘶吼,响起的不再是人马惨死时的临终嘶嚎。

此时这里炮声淹没了一切,这种长城防线军士不再陌生的武器,几乎在一个瞬间就能撕扯开原本军士眼中最为坚固的城墙。

外面炮声轰隆,已经彻底掩盖了人声马沸。

长城南线,一座营帐之中,一个锦囊被营帐中几个军官传递。

这是来自长安的一个锦囊,随着北来的哨马送至这里。

锦囊中的字条上只有八个字,稍作抵抗,徐徐南退。

此时这里的军官都看了一遍。

“将军,这是驸马送来的吗?”

“千真万确,什么也能错,这锦囊错不了,上面还绣着唐工坊的标记。”

“那我们该怎么办?陛下的旨意,只是让驸马爷节制关中军务,并不包括长城沿线,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我们根本不用管驸马爷的命令。”

“你们认为我们能守住么,短短几个时辰,我们的防线已经被撕扯出至少四道缺口,要补上缺口,需要多少人命填补。”

“玛德,北汉的火炮太厉害了,轰到哪里哪里就碎,青石铺设的城墙根本顶不住一轮炮击。”

“我们不是也有火炮,驸马爷为什么不让炮营前出?增援我们。”

“来不及,从长安到这里,火炮运送,辎重补给,来不及。”

军营里一片沉寂,外面炮声轰鸣,几发炮弹越过长城,轰击在长城南线,炮弹砸在大地上,轰隆声中,泥土翻飞,军营中众人能清晰感觉到大地的震颤。

“要不要执行驸马爷的命令,我们听将军的。”

“驸马爷此时节制关中军务,也就是节制十二卫所,我们归十二卫节制,执行驸马爷的命令。稍作抵抗,徐徐南撤,我想,驸马爷如此做,自然有驸马爷的用意。”

“派出哨马,火速赶往长安,北方战事已起,让长安早做防备。”

“是!”

九月末,明日就是十月,长安的秋雨几日不曾停歇,从大明宫传出的钟声,响彻两宫之地。

陈方望着天幕,手中的竹伞倾斜,任由雨水浇灌在脸上身上。

秋雨冰冷,让陈方瞬间清醒过来。

他唤来马车,此时让马车紧急赶往大明宫含元殿。

路上,武媚娘也急匆匆从自己院子出来,静妃为武媚娘撑着伞,两人正好撞见疾驰的马车,陈方停下马车,接了武媚娘和静妃上车。

“大明宫中的钟声,怕是战事已起的信号。”

“太后,按照时间,长城沿线应该已经失守,现在汉军应该已经南下,攻占了河套地区,快到黄河边缘了。”

“陈方,你为何一定要放弃长城,让我们的边军只是稍作抵抗,就向南撤退?这可是我大唐北方的精锐,就这样不战而退?”

“太后,黄河臣也会放弃,甚至让汉军一路南下,直至关中北部防线。这一路上,我都不会让唐军做殊死抵抗。”

“大好山河,你就这样白白拱手让人!若是别人敢如此,我已经让人拖出去斩了。”

陈方笑笑,那里静妃已经拍着武媚娘的肩膀,让武媚娘息怒,不战而退,向来在华夏任何国家朝代都是大忌,如陈方这般让北方兵士只稍作抵抗,就徐徐南下的,怕是换了任何一个将军,都不敢下这样的军令。

这让出的,可是大唐北方最稳固的两条防线,长城,黄河。等汉军渡过黄河,就是绵延的北部黄土台塬,从这里开始,大唐就再无天险可守。

汉军会一路南下,直逼关中北方门户,萧关。历史上,只要汉人国家将国都设在长安,萧关还真没有经历几次兵祸。

没想到,到了此时盛唐,却要让汉军直接兵临萧关。

武媚娘说的没错,这要不是陈方,换了任何一个人敢这么做,她直接就让人拖出去斩了。

“太后,您稍安勿躁,臣如此做自然有臣的考虑。”

“你的考虑,就是放弃我大唐北方绵延数百里的大好山河,长城守不住,黄河也守不住么?”

“太后,守不住!”

“未战你就言败!”

“臣之前和怡儿细细谈过平南王此时手中拥有的军力,本来今年汉皇已经准备充足,只等军力调遣,就会挥军南下。”

“汉军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北方,其中平南王是北方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汉皇也优先将火炮和枪械往这个方向配置,因为比起东北地区,这里距离大汉的军工厂更远。”

“平南王手中的火炮数量此时是我们的三倍有余,这些火炮的射程可以轻松覆盖黄河南线,如果我们在这个方向借助黄河天险抵抗,迎接的只是接连的炮击。”

“你的炮营呢?”

“我已经让秦怀道准备,前出萧关。我们手中的牌不多,经不起消耗。”

“陈方,你现在就将自己的具体布置告诉本宫,不然本宫心中不踏实。”

“现在告诉太后,一会还要再向陛下和朝臣解释一遍。”

武媚娘不说话了,马车车轮碾过铺设在两宫之间的水泥路,木质的车轮带起无数的水珠,在车轮转动的轨迹连成一条水线。

武媚娘的手不知不觉已经握住陈方的手,陈方感觉到她的手有些冰冷。

大明宫含元殿,此时李弘正站在含元殿之中,身旁是他此时的近臣上官仪,朝臣陆续到来,但是因为距离,大部分还没有到达大明宫。

李弘在朝堂上迈出几步,步子有些浮躁,他到底刚刚登基,就要经历这样的乱世,到底是年轻了,还未有养成一个帝王该有的稳重和庄严。

“陛下,太后和驸马爷到了!”

第782章 武媚娘的气

李弘听到上官仪在他耳旁说了一句,赶紧折身,快步向含元殿外走去,他要亲自去迎接母后和驸马。

“母后,北方的军报,汉军已经南下攻打长城一线,边关的守将已经决定放弃长城沿线,退守黄河一线。”

“驸马打算把黄河也让给汉军!”

武媚娘看了看自己长子,然后看了看身旁的陈方。唐工坊的马车到了含元殿这里,静妃倒是没下马车,她进含元殿就有些不适合了,别说她是先帝嫔妃,就是当今圣上的嫔妃,也不适合出现在这里。

此时扶着武媚娘手的是陈方,为武媚娘撑伞的也是陈方。

“啊,驸马,母后说的是真的?你打算将黄河一线也让给汉军,不在黄河沿线防守?”

“陛下,军令我已经让十二卫发出,应该已经到黄河沿线了。”

武媚娘瞪了一眼陈方,这家伙撤退的速度绝对是历史上最快的一个,汉军未到,就让防守黄河沿线的唐军撤离。

让自己十几万的大唐边军精锐一退再退,除了他,也就没人敢这样做了。

“陛下,太后,我们等文武朝臣都到了含元殿再说。”

武媚娘有心甩开驸马的手,却被陈方拉着手,拉的挺紧。

外面朝臣陆续到来,文臣武将,很快济济一堂,陈方松了手,武媚娘已经拉着自己长子的手走到首位,坐在了上位。

在高宗时期,含元殿建造时,就设有两个主位,供皇上和皇后一同处理朝政,听取百官奏章,处理天下之事。此时只是皇后的位置换了太后,连人都没换。

此时陈方因为被李弘和武媚娘委以重任,节制十二卫,掌管关中军务,所以站在了武将一列,自然站在首位,这里还真没一个武将敢站在第一的,就算陛下的老丈人,那也得站在陈方后面。

“今日急招众爱卿前来含元殿,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什么,边关急报,汉军已经南下,长城一线已经失守,汉军此时长驱直入,已经快要到了黄河北线。”

“陛下,这怎么失守的这么快?我们十几万的精锐,难道不能抵挡汉军几日?”

“这要问驸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