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十
荀攸沉默着。
但是在场的文武众臣并不沉默。
“明公,那董承毕竟是半路改道,难免有些嫌疑。”董承等人前脚刚离开,程昱就立刻说道。
毫不客气,直爽非常。
“仲德先生说的正是。白马地处要冲,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就如此简单的交给了董承,未免有些儿戏了。”
这话是曹洪说的,胆敢说曹操儿戏了,也就是曹氏,夏侯氏的这些将军了。
其他文臣武将也你言我语,纷纷的表示出了对于董承的不信任。几乎是齐齐声讨了。
曹操的头变得有点疼,他无奈的说道:“董承乃是自动请缨,老夫若是不答应。岂不是寒了他的心?不仅如此,还会让天下人寒心啊。老夫若只是因为董承半路改道而不用董承,猜忌董承。天下人还有哪个会投奔老夫?”
做臣子的有做臣子的道理,做主公的也有做主公的道理。
曹操如此说,众多文臣武将们倒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但是他们的眼神,仍然带着无比猜忌。
显然,董承想要获得曹操,获得曹军上下的信任,并不容易。
董承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出了中军大帐后,董承对着张辽,郭嘉说道:“老夫先往营中聚集兵马,告辞。”
“车骑将军请。”
张辽,郭嘉点头说道。
随即,董承率领护卫,一起返回营中。
“文远啊,此战要更加小心谨慎一些。”董承离开后,郭嘉深意的对着张辽说道。
“末将明白。”张辽也不是糊涂人,他知道是什么情况,点头说道。
董承回到自己营中后,没有立刻召集营中将领,而是找来了车骑将军长史陈信过来。
陈信乃是西凉人,五十岁,跟随董承数十年了,做长史也有十余年了,是董承的真正心腹。
“将军。”
进入将军帐后,陈信拜见道。
“立刻命令工匠,给老夫造一口棺椁。”董承下令道。
“什么?”陈信以为自己听错了,失声道。
棺椁,有没有搞错?
“下去做吧。”董承没有解释,只是淡淡的说道。
“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那曹操要对付将军不成?”陈信顿时急了,说道。
谋划天下乃是大事,这个心腹长史也不知道董承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以为是曹操忽然对董承起疑心了,要杀董承。
“要出征了。老夫要准备一口棺材,告诉那些怀疑老夫的人,老夫也可以为明公尽忠,也告诉士卒,要为老夫拼命。”
见陈信追根问底,董承不得已,说道。
“呃。”陈信没有预料到,居然会是这样的。吓了他一条,还真以为曹操要杀董承,董承快要没命了呢。
“下去做吧。要快。”
董承说道。
“诺。”这一次陈信没有抗命,干脆的应诺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老夫知道要获得你曹孟德的信任并不简单,但是老夫会拼了老命,为你尽忠。放心,白马之围,老夫一定为你解了。”
陈信离开后,董承转头看向中军大帐的方向,心若顽石。
一切为了大汉朝。
第125卷 第993节: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虎出牢笼(1)
第四百九十三章 猛虎出牢笼
棺椁很快就被做好了,当然因为时间仓促,做出来的棺椁实在是差强人意。不过,躺一具尸体却是足够了的。
董承就带着这口棺椁,来到了营中的小校场。并开始召集他的五千精兵。
董承的军队训练有素,很快就集合了。
士卒们看着董承,看着他后边的棺椁,很是疑惑不解。
董承则是扫视着士卒们,缓缓的从士卒们的脸上扫过去。这些士卒都是跟随了董承大半生的士卒。
陪着董承渡过了董卓时期,郭、李时期,曹操时期。在曹操时期尤为困难,粮食不足,兵刃不足,防具不足,行军训练的方方面面都不足。
但是这些士卒们没有一个离开他,始终不离不弃。
这无疑是一支忠心耿耿的精兵,而放着一支精兵不征战沙场,却屯扎在许都城外数年。董承的心中充满了愧疚。
但是一切都会好转的,因为今日就是潜龙出海的时候。
“前方袁绍分兵攻打白马,领兵大将乃是文丑。老夫自请出兵,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老夫并没有老到连刀都握不住的地步。要天下人再一次看到我西凉精兵的厉害。这一口棺椁就是老夫的决心,不是大胜而回,就躺着回来。”
董承张口大吼道,多年未战,此刻的董盖颇为兴奋。
“将军马鞭所指,我等为将军拔之。”士卒们沉默了片刻,忽然爆发出了一声嘹亮的大吼声。
气势之凌冽,难以想象。
多年了,多年未战的不仅仅是董承,还有这一营的精兵。多年来,他们躲在营中,暗自训练。
早就耐不住寂寞了。
“出征。”董承见此知道,军心并没有因为长期的安逸,而被磨灭。满意一笑,下令道。
“诺。”士卒们齐齐大吼道。
不久后,董承跨上战马,带着棺椁,率领五千精兵出了曹营,来到了官渡之东。
与此同时,董承懈怠棺椁出征的消息,瞬息间传遍了整个大营。
“这老小子干什么?表忠心吗?”
“嘿嘿,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消除你的可疑啊。”
“这是要决心与文丑决一死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