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倦鸟迷途
低级认证并不需要你识字或者读过书,只要你在行业里面能弄个拿出手的东西,并且获得官府认可就行。
并且能获得免费上成人夜校的资格,如果再夜校里面获得毕业,也就是说认识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认识百字以上的字,就可以参加资格认证二级的考试。
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国妥协
对南明国的打击不是一时半会儿才出现如此效果的,是经历几年的功夫才成功的,从南明国复国占据广东府开始军情部的探子就开始策划了,收买瓦解南明国的将领和士兵,派遣细作商人观察南明国的经济形势,汇总起来,交由军情部探子带回华夏军中枢地盘,由总督府当初巴格雅鲁在的时候的情报分析部门展开分析。
然后从经济,军事上全面渗透,安插俘虏营的在广东和广西州的士兵返回家乡,带去华夏军的强大和清明,宣传华夏军,之后又几次给南明国以援助,以援助的形势结交南明国的官员,尽管这些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总是被军情部探子侦查得到,然后各种结交。
送到南明国援助南明国的俘虏的同清军和明军交战,以及海盗交战的那些俘虏们,去了当了南明国的官兵以后,就成为了新的潜伏在南明国的探子,友好人士,华夏军的好朋友,到时候派遣一个营的俘虏去探查,结交,然后把他发展成为华夏军的探子。
可以说从一开始,朱聿健想要摆脱华夏军就触发了这种情况,使得华夏军对于南明国的控制越来越深入。
之后,工商部成立,一个任务和职能就是通过物资援助和商人买卖布置军情部探子和渗透影响南明国。
朱盼盼接掌工商部以后,加大了商业渗透,把各种华夏军发明的生活物资输送到南明国,看起来是南明国因此经济繁荣,税收越来越多,其实是华夏军在通过此种方法,在经济上对他们加强影响。
这种影响随着时间和力度的加大,最终导致了南明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华夏军,货币被华夏军控制了一大半,自从南明国同华夏军交恶开始,这种控制就更加明目仗胆了。
深深地宫殿中,已经学习和接受了很多华夏军理念的朱聿健常常凭栏处,哀叹思索,苦苦的寻求南明国的生存之路,却毫无办法,华夏军太强大了。
苏观生站在后面半天不说话,战战兢兢的,他预感到什么了。
果然,一会儿,朱聿健叹口气转过身来道:“苏爱卿,看来只能牺牲你了,否则南明国保不住了,你可愿意为朕分忧?”
苏观生老泪纵横,一鞠躬到底,用颤抖的声音道:“老臣愿意为了社稷的安危牺牲自己,但求陛下善待老臣的家人和族人。”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朱聿健挥挥手。
苏观生蹒跚的离开皇宫,他一辈子服务于皇帝,没有登上这个首辅的时候希望能当上首辅,当上了首辅却无法实现自己辅佐君王开创世纪,光复大明江山的伟业,却被朱聿健抛弃,他不知道他这一生是否后悔当上首辅。
其实朱聿健是不得不杀他,因为朝中反对同华夏军和睦相处的主要是他,为了维护朱家皇朝的利益,苏观生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向华夏军妥协,主张消灭华夏军,但这种理想和仇恨埋没了他的理智和才能,使得南明国走到现在地步。
苏观生运用的方法不对,手段和目的也不对,不看形势和时机,凭着自己的理想去行事,这也是读书人掌握权力的毛病。
朱聿健虽然也恨华夏军,但他在他那卑微却精明,世故的头脑中特别注意做事的方法,手段和时机,只是他对于外界的理解和了解的太少,不能从大局上把握整体形势,皇帝就这点不好,一切都凭着大臣们给他灌输的理念和天下形势,好坏区别来判断事物,依赖臣子们,没有太多的才华和能力,他的开明和励精图治是站在一个虚妄的沙滩上的理论。
如今看到一方势弱,施政手段和目的达不到,他就换另一方听起来比较有道理的大臣来主持朝政,为他治理天下。
现在倒向华夏军的一方胜利了,声势浩大,于是他就得依靠他们了。
再一说,这也是汉人皇帝的通病,当敌人虚张声势,狐假虎威,恐吓威胁的时候,他们总是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而粗暴的去解决自己的顶梁柱,去解决自己的忠臣良将,来讨好敌人,自断臂膀。
宋朝是这样,岳飞等人被杀,唐朝是这样,明朝也是这样,他们其实和清朝的慈禧差不多,都把臣子当奴才,当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目的是他的王朝不要灭亡,或者他享受生活的过程不要被打断,即便是丢掉一些土地,杀掉一些忠臣良将,只要敌人答应让他继续苟延残喘下去,他就毫不犹豫。
用我党的话来说这是腐朽的统治阶级自身统治的特性决定的,是统治阶级的软弱性决定的,这样的统治阶级已经跟不上形势,跟不上发展,而我党是符合历史,符合科学,符合人民的热切希望取代统治阶级的必然统治阶级。
张强在金华中枢总督府内读到此种情报的时候,不由的感慨万千,息事宁人,不原起干戈,这是汉人的劣根性决定的,没有耐心,没有斗争的坚强意志,这是汉人的弱点。
他继续低头看情报,孔四贞在身后给他捏着肩膀,李自成的老婆高氏在一旁给他打着扇子,高氏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半老徐娘,风韵犹存,尤其是在投靠了华夏军之后,不再过着颠簸流离,辗转战斗的生活,原先黑红的脸庞也白了起来,原先皱着的眉头也舒展了,在华夏军新式化妆品的妆点下,犹如一个二十八九的女明星一般性感靓丽,看的张强真是热血沸腾,不能把持,好几次眼睛看着文书,不由自主的头头的瞟到她的身上,看着那高耸的山峰,肥大的臀,艳丽的面容,丹凤眼流露出一种魅人的风情,就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朱盼盼是一个忙人,倾向于事业,对于金钱的热衷比起对于他这个正统老公来更加热烈,因此时常在外办公不回总督府,床底之间陪伴张强的就只有一个孔四贞,一个孔四贞,如何能解决如今饥渴难耐,如狼似虎的张强。
所以张强有时候总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却没有地方发泄。
张强和偶然转头看向他的高氏眼光一对,连忙转头,低头看文件。
苏观生在自己宅邸自缢身亡,苏正清被解除了军权,安了一个巡查百官的文官职位,赋闲在家。
南明国派遣李光熊来华夏军请罪议和。
第五百五十六章 郑成功来访
南明国就是那样了,已经摇摇欲坠了,张强松了一口气。
没有南明国在背后捣乱,自己就可以全力应付大清和大金国了,大清和大金国张强权衡利弊,先拿那个开刀?
如果说要选择,当然是大清国了,打掉了它,那么满清就灭亡了,虽然大金国其实也是大清国的延伸,是正统合法的满洲女真人,可要论势力实力,还是大清国比较庞大,厉害,人家那里拥有完善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你别小看这个制度,在当时候,那可是非常先进的制度,这么说吧,他同中央集权的历代皇朝还不一样,中央集权的历代皇朝是一个中心化的组织,一切的这个组织的势力都需要向这个组织负责,归这个组织调动,如果组织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么所有势力向他效忠,并且所取得的成果都是这个中心化组织的成果,贡献和功绩,这个中心化组织就越厉害,越让人看得起,那么它的能量和调动的实力就越多。
但如果这个中心化组织出问题了呢?
比如现在它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大清国,一个大金国,为了争夺这个合法性,继承性,他们需要吞噬对方才能取得继续拥有这种权利和影响力的权利。
它的分裂使得这个中心化组织被削弱了,一分为二了,它们能调动的实力和能量就下降了,如果分别面对另外一个敌人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凭着削弱的中心化组织作出反应,可如果他们不是同时面对一个中心化组织的时候,另一个组织就有可能借助外力,攻击第一个中心化组织的力量去对付第一个中心化组织,这就成了第一个中心化组织的掘墓者,无论哪个中心化组织胜出,另外一个中心化组织都不可能拥有原先集中起来的中心化组织的能量和影响力了。
这对外力是好的,但对中心化组织是差的。
如今华夏军和南明,其他反对大清,反对满族人,女真人的势力就是外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夏军相当的强大。
在几乎吞并了郑成功的势力,收复宝岛,削弱了南明国,南明国对华夏军几乎没有影响或者无法撼动华夏军的时候,华夏军正凭着自己的强大实力对两个被削弱的集团造成了泰山压顶的强大压力。
如今华夏军灭亡大清可以说需要费上一点力,损失一些,但结局肯定是美好的,是胜利的。
不过张强考虑了半天,还是觉得应该先针对大金国,中华大地任何势力到最后最软弱的恰恰是那种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势力,因为他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把自己的能利用的势力和能量都限制住了,任何势力和能量都需要向中心化组织请示,汇报,功劳是中心化组织的,苦劳和伤亡都是那些势力的,这样就容易形成其他势力出工不出力,你不给我工资和奖赏,还想让我卖命,功劳最后是你的,我哪有那么愚蠢,我敷衍了事就行了。
相对来说打大金国就更好打了,大金国的中心化组织其实是一盘散沙,控制力没有那么大,而且他们拿出的奖赏和工资也不是那么丰厚,正统性和合法性不像大清那么高,大金就是一个合伙企业,大家都想从企业身上拿到利益,却不想出力,大清是一个正统和发的正规公司,但制度僵硬,员工没有积极性,可毕竟摊子大,摆在那里,你要想要一口吞下,得费一些力气。
就像国有工人,再怎么说有了这个公司,我就有饭碗,你砸了我的饭碗,那么我就跟你拼命,也许大家不是都如此,可总有一些忠臣良将,或者想要扭转局面的能人,所以打大清不如打大金,大金一打就散,工人有的选择,我可以去其他公司上班,反正在这里也是各凭本事,不一定稳定。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清入主中原,很多大清人其实已经过惯了中原安定的生活,战力不是那么太强了,如果灭掉周围的势力,那么大清其实很好打,而大金国所占的山西陕西,甘陕都是一帮心思活络的山野刁民,山西商人性质太强,战力不强,但随风倒,好办,陕西地处贫瘠之地,民风强悍,不好征服,陕甘成分太复杂,受到外来宗教和野蛮人的侵袭太久,对中原的归附之心不强,问题多多,打下来,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理才能让他们融入华夏,如果打下大清再去打哪里,就不太好办了,很多事情和时间,精力都会被牵制在哪里。
张强的野心不只是一个大明疆域,他还想恢复汉唐时期的疆域,将西域,以及西域以外的地方都汉化,在哪里改善人们的生活,移民过去,驻防,防备来自阿拉伯世界的侵袭。
最主要的是要突入印度平原地区,兵临印度洋,将华夏军的疆域扩张到哪里,建立一个强大的,疆域广阔的帝国,到时候即使后代再败家,也不过是我天朝那样的情形,但会在哪里留下汉人的影响力和汉人政权,给以后的印度,东南亚添麻烦。
主要是用哪里的物资和资源填补天朝的不足,利用哪里的地形和民族为天朝筑起一道屏障,让英国人的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少一颗,或者少一些边角,让后世的大英帝国头疼去吧。
最后就剩下一个云贵和四山了,哪里好办,肯定会回到华夏怀抱的,哪里人口缺乏,地形不好,但土地广漠,移民过去,只要有汉人存在的地方,就不会丢掉,一定会回来的。
这时候,张强听到有人叫自己,转过头去,亲卫禀报,“大都督,郑成功来访,已经在府外等候一天了,是否传召他进来?”
“嗯,让他来吧,”郑成功是来请罪的,张强知道,但他不知道郑成功已经决定放弃同华夏军争夺宝岛,返回大陆了,郑成功知道即便他逃到南洋,以现在华夏军的水师的能力也能追杀到南洋,所以他一定要来拜会张强。
张强对他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崇拜了,反而有些恶感,就像一条癞皮狗一样,反复的找麻烦,延迟华夏军统一大明江山,要不是他,张强早就发动对大金国的攻势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还是去南洋
两个人寒暄一阵,张强让跪着的郑成功坐下,亲卫送上茶水,张强对郑成功道:“国姓爷,本来咱们合作的好好的你要和泰西人搞在一起,和泰西人搞在一起也就罢了,为了利益,我也明白,你们做你们的买卖,却暗地里想要祸害我华夏军,虽然你也割地了,赔款了,但这并不能赎回你的罪行,我后来想了想,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因此我觉得你还是交出宝岛,然后你有两个选择。”
郑成功一副甘愿认罪的态度,低声下气的说道:“谢谢大都督给老朽选择,我明白,无非一个是投靠你华夏军,另外一个是远走他乡,我想你对于我郑成功还算仁慈,没有赶尽杀绝的一说,我选择远走他乡,不知道南洋行不行,不行我只能让大都督给指一条明路了。”
“哈哈,姜还是老的辣,国姓爷不亏是国姓爷,说实在的,我觉得南洋太近了,你应该走的更远一些,比如我先前给你提过的澳洲,你认为如何?”
张强摸着唇边已经有些胡子拉碴的硬胡子茬笑着说道。
郑成功为难的说道:“不瞒大都督,大都督先前同下臣提过,但下臣派出了船队历经一年多都没有找到你说的所谓澳洲,我还是觉得南洋更加合适我们,大都督也知道,故土难离,南洋已经是远隔万里,但咱们走海的人还认识路,还能回来,这澳洲杳无音信,大海茫茫,微臣可能穷尽毕生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