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倦鸟迷途
可现在他发觉局势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华夏军根本不理会他们,只想消灭他们,看形势,他们想要一统天下。
对于同样想要一统天下的忠贞营,大顺军来说,这就是同行,敌人,以后总要成为敌人的,对手的,只能打,现在双方是敌对状态。
于是他想着让带着三十万老弱残兵的高一功吸引敌人,自己率领数路精锐兵马偷袭敌人,削弱敌人,或者打败敌人,就像曾经对付大明的围剿一样,或者对付大清的军队一样,和敌人打歼灭战,消耗战,运动战,大顺军只要精锐还在,即便受到重创,也很快会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复起,他不在乎那些凑数的百姓兵。
开头的战役打的很不错,敌人措不及防,他又拥有三十万军队,他认为敌人会忌惮他,但当清军撤退以后,敌人已经步步逼近,从左右两个方向对他形成了包围,同时对友军陈友正的部队形成了包围,双方合计一下,必须给华夏军一个下马威,打疼他们,宣示自己在湖北州的主权,存在,让华夏军不要得寸进尺,大家都是汉人的军队,用不着这么咄咄逼人。
可现在他发觉局势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华夏军根本不理会他们,只想消灭他们,看形势,他们想要一统天下。
对于同样想要一统天下的忠贞营,大顺军来说,这就是同行,敌人,以后总要成为敌人的,对手的,只能打,现在双方是敌对状态。
于是他想着让带着三十万老弱残兵的高一功吸引敌人,自己率领数路精锐兵马偷袭敌人,削弱敌人,或者打败敌人,就像曾经对付大明的围剿一样,或者对付大清的军队一样,和敌人打歼灭战,消耗战,运动战,大顺军只要精锐还在,即便受到重创,也很快会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复起,他不在乎那些凑数的百姓兵。
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贞营的实力
听到来到跟前的明军骑兵的报告,李过叹息一声,他知道何腾蛟这个怂货躲过了一劫,由于自己发动对华夏军的攻击,使得敌人把进攻他的部队调了回来。
这下敌人兵力充足,又四面合围自己,恐怕这一战不好打了。
如今自己还能通过一些地形甩开敌人的围剿,来回在陈友正以及大顺忠贞营两边逃窜,等再过些日子,敌人包围圈形成,陈友正也跑不掉,他能来回在两个地形之间跑,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敌人只要包围着他们两家,最终忠贞营就会撑不下的。
忠贞营的兵力太多,粮草太少,这是制约忠贞营发展的瓶颈,原先兵力多寡是忠贞营的优点,任何人听到这么多兵力,不是吓一跳,不敢来攻,就是不的不拖延时间,调集更多的兵力来攻,这给了自己从容布置,逃脱的时间,现在华夏军四面包围,却不围攻,打的就是要饿死忠贞营的目的。
“来人,去给高将军回信,让他调集一万可战之兵,加上十万百姓,给陈友正送去,交给他指挥。”李过犹如鹰眼一般锐利的目光盯着远方的原野,大声喊道。
众将听他一说就知道他的目的,把包袱丢给友军陈友正,让友军替他养这十万被裹挟的百姓,同时用一万可战之兵给敌人以甜头,这样敌人就不会拒绝了。
陈友正总兵力不过一万多一些,有了这十一万兵力,无论是守城,还是出击都有了多余的兵力了,那样就能给华夏军多制造一些麻烦,可以缓解忠贞营这边的压力。
入夜,张强的战鹰已经在战场上巡视了几个时辰了,把荆州府周围查看了个遍,打道回府。
几天以后,各个部队调集到位,他也收集了不少忠贞营同陈友正反正军的情报,把这些情报让侍从室的侍从写了出来,然后下发给各支部队,各支部队都知道了敌人的兵力部署,甚至有多少兵力守卫都一清二楚了。
加上军情部的情报员不断的渗透,传回消息,斥候骑兵连日来侦查敌人的动向,忠贞营和反正军已经没有秘密了。
李过再次之前带着他的精锐骑兵到处乱窜,袭击斥候骑兵,打劫运粮的辎重部队,随着华夏军的收缩,他多次无功而返,面对华夏军的反击,辎重部队里面也增加了火枪兵和火炮,还有民兵的弓箭,大刀,长矛,盾牌,他的骑兵也损失不少。
李过发现敌人好像知道他从哪里出来,总能派兵在他的目的地等候他,无论是步兵出击,还是发动骑兵偷袭,敌人总是领先一步知道他的目的,在相应的地方增加了兵力。
这令他十分的苦恼,不得不收敛一下,带兵回到了荆州府府城。
几天以后,敌人彻底切断了他们同陈友正反正军的联系,封闭了道路,一支两千骑兵,一万民兵的部队彻底封锁了他们通往陈友正反正军的通道,各处关隘,山林,都部署了兵力,修筑了屯堡,屯堡上架上了大炮,还是敌人的那种比较厉害的六磅炮,射程达到了一里地多,不付出巨大的死伤,是拿不下屯堡的。
又过了几天,敌人的各支部队开始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慢慢的将兵力调集到了荆州府边境,四面合围。
西北方向有梅林鱼的第二十一野战旅大部,西方有第二十四野战旅,还有一个敌人的守备团,加上上万的新组成的民兵和转化而来的俘虏兵部队,南方有敌人的第十九野战旅,东方有敌人的第二十野战旅,北方有敌人骑兵旅和民兵部队封锁。
不过还好,这期间,他们成功的突破了敌人的兵力薄弱之处,将十万百姓和一万战兵送到了陈友正哪里,希望他们可以击败敌人的第七野战旅,然后挥军来救援他们忠贞营。
要说忠贞营也不是没有实力,三十万大军,即便分给陈友正十万大军,一万可战之兵,也还有二十万大军,这其中跟着大顺军南征北战的精锐老兵就有五百多人,后来加入的明军老兵也有一千多人,以及俘虏转化而来的清军汉军旗汉人老兵一万多人。
这些大顺军最忠诚的五百老兵现在最起码是一个百户把总,最高的已经是单领一军的将官了,后来加入的明军以前多老兵也跟着大顺军忠贞营休戚与共,比较忠诚于忠贞营了,可以说也是大顺军的骨干了。
这一千五百多兵力就是撑起他和高一功等大顺军将领的忠贞营精锐战兵两万人的骨干军官,手底下是一万多汉军旗老兵,这些汉军旗老兵都跟着他们南征北战,在河南府,湖北州,湖广州,甚至跑过陕甘等地的战兵,至少他们不会再战前倒戈清军。
在这两万精锐中的精锐的老兵之外,还有三万在湖北州,湖广州投靠过来的明军,清军,起义军可战之兵,都是见过血,能厮杀的,虽然分属于几个不同的派别,但也是能在战时驱使的战兵,军将,可以算是忠贞营的战兵。
另外李过自己还有一支跟着自己打过南北,同清军和南明军激战过的骑兵部队,大约一千人左右,高一功哪里还有五百骑兵,其他将领家将哪里汇聚起来还有一千骑兵,再从部队里面挑选一些能骑马的士兵,组成了三千可用的骑兵,这些骑兵为这次偷袭华夏军辎重部队和斥候部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也就是说这次忠贞营至少有六万三千战兵,都是经历过战火磨练的老兵,实力比起陈友正哪里可是强大多了。
这些人善于偷袭,打运动战,流窜作战,如果放在一个地形复杂的地方,给他们广阔空间,来三十万明军,也不一定能打的过他们,可以说比起历史上的李自成的部队还要强大。
不过现在李过是有些后悔,早知道华夏军采取如此办法,他早就放这六万军队去流窜作战了,不和敌人死磕了,这都怪那个何腾蛟,用一些物资和兵器铠甲,加上朝廷的命令就把他丢这里,让自己给他挡着华夏军了。
这个老狐狸,还像以往那么狡猾,打敌人总是驱使着自己这些人上,打清军如此,打华夏军如此,他的明军总是一跑,再跑,很少正面同清军或者其他势力接触的,接触也是知道敌人兵力弱,然后才扑上去打一下,总是抢自己的功劳。
第四百八十二章 陈友正反正军的危急
陈友正也在痛苦煎熬着,他没有忠贞营那么大势力和实力,官场上也不被永历大明承认,反而受到排挤。
他们原先就在这一代活动,打击清军,同清军周旋,打的不过是清军里面的一些练勇,乡勇,至多是打击一些兵少的绿营清军,真正同清军正面对抗的时候很少。
清军撤出去以后,他本来以为这一代将是他的天下了,可何腾蛟马上派人过来给了他一顶官帽,九品巡检,然后把他的兵收编了,带走了队伍中大部分精锐,分化瓦解了他的部队,他也安心做他的九品巡检。
后来形势发展的太快,何腾蛟派来的将领在一夜之间带着一部分精锐跑了,他们收编的本地属于他的兵则散了。
但他明白过来的时候,是那些原先的部下来找他的时候,听说华夏军打过来了。
对于华夏军他早就如雷贯耳,久闻大名了。
从性质上来看,华夏军其实也是一支义军,和他原先拉起的队伍差不多,可从阵营分割来看,华夏军是属于东南一带的鲁监国的明军,后来是隆武南明的明军,和他崛起以来就同清军对抗,接触的永历大明不再一个阵营。
地域上也隔着那么远,如果没有以后的发展,他们估计很难聚在一块,或者有什么交集,可随着形势的发展,华夏军屡次打败剿灭他们的清军,实力越来越强大,而永历大明却一败再败,被清军压着打。
而属于永历大明阵营中的一支起义军,反清复明的他们则不得不狼狈逃窜,四处投靠无门,先后被几处永历大明的武将和文官坑了,帮助他们同围剿大明的清军作战,死伤无数,但这也让陈友正他们这支部队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陈友正这人很精明,他把自己这支部队的战斗目标定在那些弱小的乡勇,练勇,团练身上,在他们身上找回了自信,发展了队伍。
再这一带闯出了名堂,投奔来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弱小的起义军头领带着自己的队伍来投奔他,这些起义军头领成为他军中的将领和骨干,他带着他们到处流窜,打击敌人,后来袭击一些兵力少的绿营清军,给敌人造成不少的伤害。
即锻炼了部队的作战能力,训练出了不少精兵,又扩大了这支部队的影响力,声名远播。
不过爷惹上了麻烦,被谭泰的部队,一支精锐的清军满族部队追的狼狈不堪。
后来遇到了李过的忠贞营,两支部队互相配合,打了几次大战,弄得谭泰灰头灰脸,正在他们想要再接再厉的时候,李过带着忠贞营跑到了江西州,甚至跑到了福建去帮助永历大明打清军去了。
他只能带着越来越壮大的起义军继续作战,后来一支明军收编了他们,给了他们武器装备,把他们混编进了明军队伍里面,这是江西州逃过来的堵胤锡的大军。
跟着这支大军,他们足迹遍布江西州,湖北州,湖广州,甚至进入了云贵州,广西州,同清军作战,但一次战斗中阿济格,多铎的部队围困了正在县城里面休整的明军部队,激战数日,他跟着明军的一名参将带着残兵败将突围了出去,不久这名参将就投降了清军,他也从反清复明的起义军将领,变成了清军的绿营将领。
反而追杀起何腾蛟的明军来了。
几个月以后,他已经成为一支两千人的部队的守备同知,在一次同满族将领不和的情况下,带着这支部队杀了监视他们的满清几十名清兵和将领,然后宣布反正,他带着部队回到了他发家的地方,振臂一呼,招募了三千名青壮,成为一支反正军。
由于这一代活动的都是永历大明的明军势力,他就和他们挂钩,成为永历大明朝廷阵营里面的一支明军部队。
不过由于他先前是清军,因此和其他的起义军格格不入,对方和看不起他,防备着他,所以他这支部队相当独立,也让他牢牢的掌控住了部队。
同清军的交战时有发生,同永历大明的瓜葛是若即若离,大家即是盟友,又是敌人,互相争斗。
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直到华夏军强势崛起,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打败了清军,收复了东南大片土地,他们才仰视起这一支部队来了。
随着局势的继续变化,大明土地上四分五裂的局面出现,并且形成了多个实体国家,进入了诸国纷争的时代,南方华夏军一枝独秀,北方,清军照样强大,永历大明却照样松散如往昔,陈友正的反正军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还是保持原样,呆在永历大明阵营里面。
如今,华夏军和南明军发力,将势力从东南发展到了西南,北方,连续占了江西州,湖广州,如今深入到了湖北州境内,直接面对永历大明最东北的势力范围内,永历大明将要被驱逐出去了,以后这里将是华夏军同清军较量的地方,其他势力根本无法生存。
可陈友正,李过,何腾蛟不甘心,三支势力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想要保持这种局面。
华夏军的强大他们不是不知道,可他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清军的强大他们是领教过的,可有什么?他们还不是夹在清军和永历大明,隆武南明的缝隙里面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