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倦鸟迷途
苏正清当然也不是对这种局面没有防备,六千新军守卫两边,三千步兵加上一千骑兵守卫中路,还把重炮从前方拉回来对着两边席卷而来的清军轰击。
战斗进入白热化,高志祥的汉军旗几乎完全崩溃,新军溃不成军,前面的步兵们也被打傻了,几次冲击以后也崩溃了,转身往后跑,却被莽古尔泰派的骑兵碾压成粉碎,伤亡比同南明军直接打战还要多,高志祥的中军也被冲乱,他差点成了莽古尔泰的刀下鬼,不由的暗恨,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好不容易逃回了桂林府,颓然躺倒在府衙大堂里面。
而莽古尔泰正在高兴高志祥给自己创造的这个进攻的机会,八万大军全部押上,一万多清军满族骑兵和蒙古骑兵席卷而去。
迎接他们的是两翼的南明军两千骑兵,中段是猛烈的炮火还有加快了速度的火绳枪齐射。
每一次齐射,南明军都向后退后两米距离,清军的骑兵刚开始还可以突进到五十米距离,然后用弓箭给南明军造成伤害,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个距离在变的大了起来,五十五米,五十六米,五十七米,六十米,七十米,八十米,不再后退了,就这个距离了。
他们的一些弓手还是能在这个距离给敌人造成伤害的,但这并不能奠定胜局,他们撞到了墙上,大炮加火绳枪,让他们再难以前进半步,两翼的突袭也因为南明军的骑兵的阻击,在二百米距离上就被遏制了,后来南明军骑兵越来越少,但敌人的火炮也开始支援两翼了,于是他们发现在推进到一百多米的时候,前进越发困难了。
敌人把中间的预备队派上来了。
两翼也全是敌人的火枪和打散弹的火炮。
只能指望后边突袭的清军了。
但突袭的清军由于地形的限制,每次渡船都只能把两千多清军运上岸,这些清军一边得冲击永福县城,一边得包抄苏正清的出城部队,人数实在太少了,过桥的部队很快由于桥面狭窄,也一下过不了多少清军,他们过来的兵力还不如南明军杀死的的兵力多。
苏正清用三个 你所看的《大明领主》的 第439章 南明烽火20-逆转4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大明领主》 观看
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转5
全力投入一搏的莽古尔泰停下了冲锋的脚步,他紧张的张望四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先是正面,正面的敌人看似顽强,实际上是强弩之末,死伤据估计是一万人上下,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死亡的事情,清军已经成功的将他们逼迫到了死角,只要这样高强度的死伤兑换比,清军死五十个人,南明军死伤二三个人,继续下去,那么拥有八万之众的清军,还是能将现在只有一万出头的南明军耗死的。
何况这样的死伤比例随着越来越靠近,清军的弓箭射的更准,而南明军的火绳枪越来越没有时间装填,陷入肉搏战的时候,死伤比例就可能调转过来,这他很有信心,即便是顽强一些的现在的南明军,他也能让他们崩溃。
越过双方的战线,看到后面清军犹如潮水一般涌入半岛底部的永福县城附近,大半的人去攻击南明军的后防线,南明军被一分两半,只要清军的骑兵能将对方逼迫的放弃两翼,缩小防御圈,骑兵乘机突入对方的两者的结合部,一道两三里宽的空旷地带,那么就能分割包围敌人。
或许敌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危险,正在调整,两军缓缓的后退,互相靠近着彼此,这道破绽正在迅速的被弥补。
身后,看到了自己这一边大军压境,南明军独木难支,一些逃散的孔有德部清军也成队的加入进来,对敌人展开围剿。
而更多的高志祥的部下们却头也不回的逃回了桂林府。
远处,远处,他突然看到远处出现了一些有异于清军军服的军队,整齐的犹如从地平线上突然冒出来的阵列线,他的脑子一顿,然后一个意识告诉他,“敌人——援兵。”
是的敌人援兵,犹如放大的瞳孔,敌人的援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地平上的丘陵地带,然后只不过经过了几息,就放大到了他能完全认出来的地步。
左面是李字大旗,右边是王字大旗。
两面大旗非常熟悉,因为他们都曾在博洛贝勒满清比较出名的宗亲大将账下效力,江阴屠杀的时候,李成栋和他的大军是主力,攻破了江阴县城。
如今他的大旗出现在这里,却换了效忠的对象,不再是大清的黄色龙旗,而是隆武南明的碧蓝色龙旗。
敌人的步兵很快淹没了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的江两边的大营,然后一股分出来的人数众多的骑兵冲上了桥,桥上的清军正在过桥的士兵纷纷跳入江中,躲避敌人大军的袭击。
过桥之后的大军直接席卷了攻击野战的这支南明军的清军后队。
此时,江岸两边的清军拼死抵抗,敌人的军队势若破竹冲破抵抗,分割了江边的清军和江这边的清军。
过江之后的敌人步兵又分成两股,一股袭击自己这边的清军,一股袭击攻击永福县城的清军,双方绞杀在一起,虽然马上看起来敌人只是占了上风,还没有完全击溃江岸两边的清军。
毕竟这两边的清军加起来的兵力十二万有余,比自己这边的兵力还多,可他还是觉得敌人击溃他们只是迟早的事情。
那边敌人占了上风,这边自己的士兵占了上风,很快就要分割敌军了。
一支两千人的蒙古骑兵突入到南明军结合部的空地上,奋力绞杀敌人,敌人显然被搞乱了,拼命抽调骑兵去堵截这股清军,同时加快了两边的队伍会和的速度。
还有机会,还有机会,再坚持一会儿,莽古尔泰对自己说。
他把自己身边最后的机动力量投入到分割敌军的战斗中去。
终于,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莽古尔泰取得了进展,敌人在五百米距离上被分割了,双方都被兵力占优的清军包围。
很多地方,两个被包围的集团已经没有了那种距离感,莽古尔泰看到南明军纷纷形成一个个圆形的防御阵型,几个大的圆形的防御阵型彼此间隔大约三十米距离,互 你所看的《大明领主》的 正文 第440章 南明烽火21-逆转5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大明领主》 观看
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明烽火22-逆转6
南明军援军的突然后撤让几方的人马感到不解,但张强从空中已经看出了形势。
混战对于兵力少于敌人的南明军是很不利的,伤亡大不说,还无法发挥火器的威力,援兵领军的李成栋是个人物,他已经看到,或者他本来就没有想过通过一次的突击,让敌人全部崩溃,尽管从局面上看起来,敌人其实也已经很慌乱了,已经显现出崩溃的预兆。
攻击永福县城的清军被打的四散逃跑,跳江的好几千人,拼命突击想要逃过去同敌人会和的也有好几千人,被俘虏的有上万人,他们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兵器,当俘虏,因为地方实在太小了,桥边,这边的战场上,连江边的渡船都被敌人控制了,江那边的大营已经被击破了,逃亡的士兵也更多,但那些士兵有跑的地方,而他们没有,面对四面八方围上来的敌人,他们只能投降。
在明清的战斗中,双方失败的士兵互相投降并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经常投降习惯了老兵油子,也许投降了当俘虏的滋味不好,也许会被虐待或者毫无理由的杀掉,但总有大部分人能活下来,充当苦力,炮灰,但不必当下死,丢掉性命,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永福县城很快被一万多援兵占领,那些疲惫的守城士兵可以退下去休息一下了。
李光地也从县衙里面出来,悄悄的整理了一下由于慌乱弄的散乱的衣冠,登上城头,和前来支援的南明军士兵领军将领寒暄一番,然后站在城头看着战局的发展。
现在还不是能说出是谁胜,谁败的时候,他还没有摆脱丢地兵败的结果。
那边,逃回桂林府的高志祥,也忐忑不安的登上城头,看着自己的部属陆续的逃回来,最新的结果,他带着三万多兵力出城,逃回来的不过六千兵力,还有三千多兵马听说被莽古尔泰截留下来了。
他没有什么好说的,对方是清朝的宗亲,是八旗的旗主之一,是清军在这里最大的负责官员,连孔有德在的时候都得跪舔的存在,他一个孔有德的部将,能说什么别说截留他三千逃兵,就是要拿掉他脖子上的脑袋,他也毫无办法。
反正他城中还有一万五千兵马,城头还有大炮,加上满营的两千留守兵力,府衙附近的莽古尔泰的五千留守兵力,还有两万八千兵马,他已经下来召集青壮了,估计也能弄出三千到五千兵马帮助守城,三万多的兵力,这城估计是守住了,他的心也稍微安定了一些。
现在他就看着对方能不能力挽狂澜了,以后说不定会讨论他的罪责,可有孔有德的回护,至少不会丢掉脑袋,主要是不能丢掉桂林府,这可是孔有德最近几年的老巢,丢掉了桂林府,他就可真的完了,至于莽古尔泰,和他的二十万兵力,谁爱搭理谁搭理去。
不过他还是希望莽古尔泰赢,至少他赢了还是清军占主动,如果南明军赢了,他们说不定会砍了他的脑袋,成为他们向上走的垫脚石。
从望远镜里面他也看到了南明军援兵的异常举动,由于太远,逃跑的时候太慌乱,他也闹不清楚南明军什么意思,只能派出探马打探具体的战场情况。
战场上,随着大部队的迅速回拢,李成栋和佟大为,王得仁的将旗缓缓靠拢,最终会和成一支庞大的中军部队,然后各个部队迅速归建,在传令兵的指挥下,摆出了防御阵型。
由于南明军援兵的突然动作,莽古尔泰也不是什么不懂的愣头青,也许他的文采真的不是很好,也许他肌肉发单,但他是后金女真人有名的几名大将之一,战场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
迅速做出调整,他的兵力也迅速回拢,最终将还能站起来的兵力回拢到自己身边,不过他并没有撤掉对苏正清部的包围,也没有放弃对中间地带的占领,分割敌人。
将南明军分割为苏正清部,苏正清部抵抗后方的部队,南明军援兵几个的大块。
清军分为剩余的五万主力部队包围苏正清部,同时分割他们的部队的部队一万人,以及江边突击被分割的南明军部队的八万剩余部队三块。
总兵力上,一目了然,清军依然占据上风,十四万兵力,而苏正清部此刻总兵力不过一万五千,加上被包围的五千残兵,他损失了一万八九千兵力。
丢掉了所有的炮兵,火绳枪大部分已经丢掉或者失去了射击的能力,转变成长枪兵了,因为他们的枪头上挂着短剑,接近两米的枪声加上几尺长的短剑,那不就是长枪兵吗?
他的骑兵也不多了到现在不过七八百左右。
而李成栋这边,四万俘虏转变过来的清军已经剩下了一万两千多兵力,被分成几个方阵,一支三千兵力的方阵转身进入了永福县城,从永福县城调出先前突击的一部分骑兵精锐,一部分火绳枪兵精锐,一部分他的战兵精锐,这些兵力有六千人。
六千兵力加入了战斗方阵。
一部分兵力三千人个一千五百人加上五百战兵,一百火绳枪手,掌握两边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