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场唐人
军侯带着周仓和王浑二人走进了正堂,臧霸一眼就认出了顶盔掼甲的周仓,连忙站起身,惊诧地问:“元福,怎么是你?”按照他的想法,周仓和裴元绍二人还在山上落草为寇,怎么可能作为冀州的使者出现呢,于是才有此一问。
“见过大头领!”周仓朝臧霸施礼后,回答说:“某已经投靠了安阳侯,如今是冀州军的一名无名小卒。因为主公听说某与大头领有旧,便命某护送王先生前来拜访。”
“王先生?!”臧霸听到周仓这么说,本能地将目光投向了旁边的王浑,用手一指,试探地问周仓:“元福,这位就是你所说的王先生?”
没等周仓说话,王浑便上前一步,朝臧霸拱手施礼,笑着说道:“拜见大头领,在下乃是新任乐安郡太守王浑,奉安阳侯之命,与元福前来拜访大头领!”
“乐安郡,不是在青州地界吗?”臧霸听到王浑自报家门,不禁有些纳闷地说:“一个青州的太守,不在本地治理民政,跑到徐州来作甚?”
“臧头领有所不知,吾以前乃是於潜令,因安阳侯手下大将太史慈,前往丹阳等地招募新兵,吾觉得安阳侯乃是值得效力之人,便弃了官职,跟着太史慈率兵北上。”王浑向臧霸解释说:“承蒙安阳侯不弃,奉吾为乐安郡太守,不日就要前往青州上任。不过出行之前,我家主公命我到此地游说大头领,希望大头领能看清形势,归顺我冀州。”
得知王浑是来劝降的,除了孙观之外,臧霸等人心里都不禁暗松了一口气。不过臧霸表面上还是摆出一副严厉的样子问道:“让我归顺冀州,不知安阳侯愿意给我什么样的好处啊?”
“我家主公说了,只要臧头领肯归顺。”王浑因为看了韩湛的那封紧急书信,因此对游说臧霸多了几分把握:“东莞郡、琅琊国都可以交给你来管理,你手下的兵马依旧归你管辖。同时还会请朝廷,封你为开阳侯。”
韩湛给出的好处,令臧霸怦然心动,因为自己归顺冀州之后,不光可以保持原有的领地和人马,而且还能有机会封侯。他原本还想和王浑讨价还价,可是听完对方开出的这些条件后,发现自己根本提不出更好的要求。
虽然臧霸的心里在此刻已经决定,愿意归顺冀州,不过在表面上,有些文章还需要继续做,于是他望着自己的几名部下,问道:“尔等意下如何?”
第472章 陈登来访
孙观、吴敦、尹礼等人深处乱世,自然懂得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他们把开阳献给臧霸,无非是看中对方具有与陶谦分庭抗礼的实力。如今一条更粗的大腿摆在面前,何去何从,大家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由于孙观在不久之前,刚当众反对和冀州媾和,此刻再出面表示赞同归顺冀州,他有点抹不下面子,因此只能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吴敦和尹礼二人。
吴敦、尹礼没有注意到孙观在冲他们使眼色,两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周仓的身上。周仓是什么出身,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对吴敦、尹礼来说,周仓就是一个草寇,手下不过几百面黄肌瘦的喽啰,这样的人归顺了冀州,都能得到重用,自己带着几万人马都过去,不是可以获得更高的官职么?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对臧霸提出的问题,两人赶紧回答说:“大头领,既然安阳侯对您如此有诚意,依小弟看来,就答应了吧。”
王浑没有想到韩湛交给自己的差事,居然如此轻松就完成了。他楞了片刻后,冲着吴敦、尹礼说道:“二位头领,你们说错了。”
“说错了?!”吴敦和尹礼二人一脸茫然地望着王浑,不解地问:“什么说错了。”
“如果臧头领愿意归顺冀州,你们就不该称呼他为大头领,而是开阳侯。”王浑面带笑容地说:“还有你们几位,以后也不必再用头领的称谓,别人会称呼你们为将军的。”
别看孙观、吴敦等人身在军中,但陶谦的内心始终把他们当成贼寇,对他们丝毫不重视,否则他们也不会看到臧霸出来自立门户,就主动投靠。如今得知归顺冀州后,自己可以成为真正的将军,就算只是杂号将军,也比现在强得多,因此他们不由喜出望外。
“既然没有人反对,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臧霸说这话时,有意朝孙观看了一眼,担心他会跳出来反对。当看他什么话都不说,只是站在原地发呆时,臧霸又继续说道:“等安阳侯一到此地,开阳就易帜。”
见臧霸已经决定归顺冀州,堂内的几名属下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只听臧霸又接着问道:“不知谁愿意代表某前去迎接安阳侯,奉上印绶文籍。”
臧霸的话刚说完,吴敦、尹礼二人就抢着说:“属下愿意前往开阳侯军中,献上印绶文籍,请冀州军进驻开阳。”
没等臧霸做出决定,王浑就上前摆着手说:“开阳侯不必多此一举,吾来开阳之前,吾家主公就说过会亲来此地拜访。开阳侯不如就继续留在开阳,等吾家主公到了城外,再出城迎接也不迟。”
就在王浑劝说臧霸不必派人迎接韩湛的大军之时,韩湛正带着大军朝着琅琊国行进。谁知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骑飞奔而来,那人来到了韩湛的面前,大声地禀报说:“启禀主公,徐州牧使臣典农校尉陈登陈元龙求见!”
陈登?!听到这个名字时,韩湛不禁一愣,心说陶谦有什么事情,居然派陈登来见自己。如果来的是别人,韩湛肯定直接打发掉了,但听说来的是陈登,便冲着报讯的人说:“请陈先生过来见本侯。”
等报讯人离开后,韩湛又吩咐陈到:“叔至,立即命人在路旁搭设帐篷,本侯要接近徐州的使臣。”
“那大军怎么办?”陈到谨慎地问道:“让他们停下歇息吗?”
“不用,让他们继续赶路!”韩湛摆了摆手,不屑地说道:“陶谦如今是惶惶不可终日,还该派人来对本侯不利么?留下两百名虎豹骑,守卫在帐篷四周即可。”
陈到答应一声,立即安排人手在路旁的空地上搭设帐篷。等陈登被带过来时,路边的帐篷已经搭设完毕,韩湛正坐在帐中等待陈登的到来。
陈登走进大帐,看到正中坐着一名穿着黑色官袍的年轻人,左下角坐的是一名手持羽毛扇的文士;右侧则是一名武将。陈登猜想坐在正中之人,应该就是自己此次前来拜访的韩湛,连忙快走两步,来到韩湛面前躬身施礼,口称:“徐州使者典农校尉陈登,拜见安阳侯。”
“元龙免礼!快快请坐。”韩湛示意陈登挨着郭嘉坐下后,开口问道:“不知元龙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回安阳侯的话,”刚刚跪坐在垫子上的陈登,听到韩湛的问话,连忙坐直身体,拱手说道:“我家主公陶徐州,得知有数万大军涌入了本州,不知是何方神圣,便派在下前来此处查看。”
“元龙有所不知啊,”韩湛故意苦着脸说:“本侯命令太史子义将军前往扬州招募新兵,在返回途中,被袁术派兵围在了利城。本侯得知此事后,专门引军前来救援。元龙若是不信,可以当面问问子义将军。”
韩湛的话音刚落,坐在陈登对面的武将站起身,朝陈登一拱手说道:“陈校尉,我家主公所言不虚。我从丹阳等地招募新兵之后,在返回青州的途中,遭到了袁术手下大将吕布的追杀,被困在利城达半月之久。若不是我家主公兴兵来救,某恐怖已性命不保。”
“既然安阳侯只是救援太史将军而来,”陈登虽然明知韩湛所说的都是托词,不能只能硬着头皮问道:“如今已经把太史将军救出,不知何时可以归还利城?”
“元龙何出此言?”利城对韩湛来说,是一块意义不大的飞地,因此他命令赵云率兵北上之时,便主动放弃了这座城市。此刻听到陈登的这个问题,他故作惊讶地反问道:“利城之内,已经没有我冀州的一兵一卒,难道元龙还不清楚吗?”
陈登是从徐州直接赶过来见韩湛的,哪里知道冀州大军已经全部撤离了利城,因此有些狼狈地回答说:“在下是从徐州直接过来,不曾去过利城,因此不知那里的情况如何。有唐突之处,还请安阳侯海涵。”
韩湛知道陈登虽然是一个文臣,但在用兵方面也颇有一套,心里生出了将他招入麾下的念头。他冲陈登摆了摆手,笑着说:“常言道:不知者不罪嘛。元龙来得仓促,没有时间去利城,不了解那里的情况,也是情有可原的。”
陈登站起身,准备向韩湛告辞,以便尽快地赶往利城,看城里的冀州兵马是否都全部撤走了。谁知他刚站起身,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忽然听到韩湛问:“元龙,不知你是否愿意为冀州效力?”
第473章 韩湛的心思
陈登没有想到韩湛居然第一次见到自己,就如此直接地想把自己拉过去。他迟疑了好一阵,才苦笑着回答说:“陶府君对陈某有知遇之恩,就算陈某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安阳侯的一番美意,请恕陈某不能从命。”
韩湛考虑到自己将来的地盘会越来越大,手下的人才很快就会不敷使用了。而陈登不光是徐州豪族,而且还有真才实学,如果他肯归顺,大可让他担任徐州牧,来笼络徐州的土著。同时,还可以让他牵制扬州的袁术,和东吴的孙坚等人,使自己无南顾之忧。
他知道第一次见面,就当众招揽陈登,显得过于唐突,而且没有多大成功的希望。但他还是决定投石问路,看到陈登果然如自己预料的那样,毫不迟疑地拒绝了自己的招揽,他不光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元龙对陶府君忠心耿耿,倒是本侯太鲁莽了。”
说完,他也不再挽留陈登,而是朝对方拱拱手,“元龙,本侯今日还有要事在身,就不留你了。有失礼之处,还请多多海涵。”说完,冲着外面喊了一嗓子,“来人啊!”
随着喊声,陈到从外面走了进来,躬身向韩湛行礼:“主公有何吩咐?”
“派人护送元龙先生前往利城!”
陈到刚答应一声,陈登就在一旁插话说:“安阳侯的一番美意,陈某心领了。利城乃是徐州地界,想必陈某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就不敢有劳安阳侯费心了。告辞!”
陈登离开后,韩湛吩咐陈到带人留下拆除帐篷,而自己则和郭嘉、太史慈带着五十名虎豹骑,沿着官道去追赶前方的大军。
在半路上,骑在马上的郭嘉忽然莫名其妙地笑了一声,引起了太史慈的好奇:“军师,你为何发笑?”
“我在想主公当众招揽陈元龙一事。”郭嘉若有所思地说:“主公明知道和陈元龙第一次见面,就主动招揽对方,肯定不会成功,但还是这么做了,看来是颇有深意。”
韩湛想知道郭嘉是否猜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便笑着问:“奉孝,你觉得本侯为何要招揽陈元龙么?”
“主公如今的地盘越来越庞大,但手里能用的文臣武将,却非常有限。”郭嘉见韩湛问起,便毫不顾忌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青州如今已是主公的地盘,但青州牧的人选,主公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选了一个臧洪。若是徐州也落入了主公之手,又该选谁来担任徐州之主呢?从目前的情况看,陈元龙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对于郭嘉的分析,韩湛笑着点了点头,赞许地说:“知吾者,奉孝也。”为了让郭嘉完全领会自己的意图,他又继续往下说,“我们夺取了北方四州之后,接下来首先要取的就是徐州。徐州是个四战之地,没有一个得力的人坐镇,本侯不放心啊。”
郭嘉虽说猜到韩湛看好陈登,但没想到他对陈登寄予了这么高的期望。他试探地问:“主公,你是打算让陈登将来坐镇徐州?”
“没错。”韩湛不打算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本侯思来想去,陈元龙是最佳人选。有他在这里坐镇,不管是扬州的袁术,还是江东的孙坚都不足为虑。”
“江东孙坚?”太史慈听到韩湛提及的命令,楞了许久,才开口说道:“主公,孙坚如今全靠依附袁术,方能在江东站稳脚跟。主公把他和袁术相提并论,是不是太高看他了?”
“别看孙坚如今兵微将寡,但将来必是一方霸主。”韩湛没有向两人解释自己看好孙坚的原因,而是自顾自地说:“别看袁术家四世三公,但如今已经在走下坡路。等到孙坚看到他的势力不行,便会想法出来自立,到时就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劲敌。”
郭嘉对孙坚不熟悉,自然对韩湛说的这些话没有什么感觉。他及时地岔开了话题,对韩湛说道:“主公,你说王浑和周仓此去开阳,能说服臧霸归顺吗?”
韩湛听到郭嘉的问题,没有立即做出答复,而是反问道:“奉孝,你认为呢?”
“若不是利城的士绅相告,让我们知道臧霸除了泰山之外,又控制了开阳等地,原来开出的条件,自然是不足以说服他归顺。”郭嘉慢条斯理地说:“主公派人给王浑送信,让他提出给臧霸封侯一事,我想绝大多数的人得知归顺冀州后可以封侯,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做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