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泡面小刚子
“没什么,只是例行检查,请你配合。”说着强行拉开了袁谭的手。
“果然如此,敢问这位公子是哪个世家的,为何会突然来到了这里?”
袁谭正在大脑之中构思对策,只听见自己身后猛然间传来了爽朗的笑声。
“我说是谁在这里呢,原来是袁大公子啊!袁大公子,我可想死你了。”
袁谭心中猛地一惊,能够认出自己身份的人,只有曹安民麾下的人。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淡淡一笑,回头望去,只见周仓扛着大刀骑着在马上。
“你?”
周仓淡淡的说道:“袁大公子一天日理万机,当然不记得我这种小人物。您不认识我,但我却认识您啊!看袁大公子这架势,恐怕已经几天没有好好吃饭了吧,不如进城,我请你好好吃一顿?”
袁谭刚想要拒绝,但他的肚子直接出卖了他。
一连数日颠沛流离,饱经风霜,让一直都含着金钥匙的袁谭可谓是吃尽了苦。
眼前落入曹安民手中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么就只能默默的等待最后的降临。
“既来之则安之,走吧。”纵然成了俘虏,但袁谭还是极力保持着镇定。
以往周仓都是以沉稳著称,但只有这一次,他真的有些欣喜若狂。
曹安民早就下令,青州之内任何人得到袁谭的踪迹,或者是扑捉到袁谭的话都将有重赏。
周仓作为宿卫军的统领,在曹安民如今的麾下,想要得到单独领兵作战的可能几乎为零。
本以为青州一行,自己又是两手空空,却没想到在这里能够遇见袁谭,抓住青州最大的俘虏。
“恭喜周指挥使。”周围这些士兵对于周仓都格外熟悉,见是他直接认出来袁谭的身份,一个个也是连忙恭贺。
周仓摇摇头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若没有你们将他拦住,恐怕他已经趁机混入城中。我定会在主公的面前将你们几人也加上。”
两个守门士兵和那名百夫长本以为这个功劳已经彻底落空,却没想到周仓始终还记得他们。
“谢大人。”
周仓点点头,冲着自己身后的亲兵招呼一声,带着袁谭直接入城。
等待袁谭的,是不可预知的生活。
第384章 公孙度病入膏肓
屋中药味浓郁,让人进来之后就敢到极其不适。
里屋中,不时传来急促的咳嗽声。
约莫片刻,一个医者背着药箱走了出来,脸上满是黯然。
“怎么样了?”公孙恭和公孙康急忙上前询问。
医者无奈的摇摇头。
“怎么会这样,之前不还是好好的嘛。”公孙康闻言,脸色大变,整个人都显得急躁起来。
“回禀公子,大人的病已经拖延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等想方设法,但总是无法根治。今年入冬以后,染了风寒,这才越发的严重。”
“行了,你就告诉我,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半月,最多二十天。”
“嘶……”公孙恭二人倒吸一口凉气,一切似乎来得都太快了些。
如今大敌当前,作为辽东的主心骨,若是公孙度就此倒下的话,他们不敢想象局势将会如何走向。
“此事千万不要对外宣扬,若是走漏风声,小心你全家人头不保。”公孙恭怒斥一声,医者额头上冷汗直冒,保证再三,这才退了出去。
大厅之内,显得有些沉闷。
“二叔,我们该怎么办?”公孙康有些紧张。虽然公孙度有意磨练他,让他出入军旅,治政一方。但毕竟之前的几十年,他都是活在公孙度的羽翼之下,没有经历过任何大风大浪。
眼下猛然间,辽东重担压在他的身上,他的呼吸都感觉压抑了不少。
公孙恭心中暗暗窃喜,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虽然眼下,并不是最佳的时机。
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错过了这个时候,他将会遗憾终身。
“大敌当前,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守秘密,绝对不能够让消息走漏出去,以免动摇军心。其次,将各处太守将军全部召回襄平,以防他们之中有图谋不轨之人。其三,与敌军和谈,以稳定大局为重。”
“若是敌军不肯和谈呢?”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纵使是用城池土地换取和平,我们也必须这样做。攘外必先安内,值此更替之时,辽东绝对不能出问题。”
公孙康点点头,看他的样子,俨然接受了公孙恭的想法。
屯有曹军大营之内,张辽包拯三人正在商议对策,营外忽然有士卒禀报公孙度的使者前来。
三人不由生疑。
公孙度这时派出使者,难道是打算直接招降他们?
使者入帐,几人仔细打量,眼前这人相貌平平,确实不是什么名士。
辽东苦寒,远离中原战火,是有不少中原名士前来,但这些人对于公孙度的野蛮统治,皆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如此,也导致了辽东始终处在人才稀少,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辽东使者胡波,参见三位大人。”
“使者请坐。”作为太守,包拯居于主座,两旁则是李俊和张辽。
胡波施了一礼,坐在了李俊的下手边。
若是在中原,如此的座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诸侯都不会同意。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他们莫大的羞辱。
主君居上座,使者次之,其余人等当下座。
曹安民不在,包拯居上座合情合理。但眼前的胡波居然坐在了下座上,要不就是他不懂使者之礼,做出此等荒唐之事,要不就是他们事出有因,无奈之下,只好放低身段。
“使者突然前来,不知所谓何事”包拯打破僵局,先行发问。
胡波淡淡一笑道:“在下为友好前来。”
“友好?”张辽顿时笑出声,转瞬间反问道:“你我交战多时,两方阵亡的将士也是不计其数,公孙太守难道还能将我们定性为朋友,真是让我惊讶啊!”
胡波尴尬的笑了笑:“当初秦楚两国世代交战,但却屡屡联姻,可见邦交与是否交战并无太大联系。况且你我两家同是汉人,何必同室操戈,而将这大好河山白白便宜那些胡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