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侠01
待壮年来到身旁,老者开口说道:“将军放心,只要将军愿意收下,将来犬子是生是死,全靠他自己,老朽绝不会怪罪任何一人。”
那壮年也是聪明之辈,见黄忠还在犹豫,赶紧跪拜说道:“请黄将军收下小人,小人愿跟随将军鞍前马后,若他日战死沙场,也无怨无悔。”
黄忠见此,就答应收壮年入伍,随后留下一些钱财告辞老者,领军赶回玄菟。
二天后!
玄菟郡治高句丽城,百姓正在修建战损的房屋、城门,突然见前方数百兵士开来,吓的赶紧关上修建一半的城门。
举起兵器等候,待看清为首一将,赶紧打开城门迎接。
黄忠领着大军还未来到城门,就见城中冲出数千百姓,跪拜迎接,吓的赶紧下马。
呼唤百姓起来后,黄忠就见人群分开一条道路,王烈迎面走来。
“玄菟郡丞王烈恭迎将军回城!”
黄忠上前抱拳说道:“王大人,男武那厮已被擒拿,还望王大人将其押回辽东,黄某还要领军赶往乐浪驰援。”
男武被擒?!
这消息太震惊,男武逃离时,少说也有万余兵士,眼前这将是怎么做到的?
看着黄忠身后不远处的数百兵士,王烈不可置信问道:“将军此话可是真的?”
黄忠大手一挥,身后军中出来两人,押着男武走来。
看着脸色苍白,萎靡不振的男武,王烈彻底相信了,失声说道:
“将军千里追击,擒拿异族王而回,真是霍去病转世也,有将军在此,异族必闻风丧胆,从此不敢犯大汉疆土。”
听闻王烈将自己比作霍去病,黄忠心中自然高兴,可脸上并未露出自满。
“霍去病将军驱匈奴出漠北,黄某不敢与其相比,王大人还是快接收男武,乐浪此时应该还在苦守,晚去一分,只怕要多死一人。”
王烈点点头,呼唤百姓接过男武。
接过男武,百姓人群中爆发怒喊:
“打死他!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对!我的两个儿子,就死在他们手里。”
百姓一下暴动起来,冲向男武,手脚不停往他身上招呼。
只是片刻,男武已被打的奄奄一息,惊的王烈赶紧上前大声劝阻。
可百姓已被仇恨蒙蔽了双眼,那里还会听的进去。
黄忠见此,手脚并用推开正在殴打男武的百姓,大吼一声:
“此人率军侵犯大汉疆土,定要传告天下,再处以死刑,已震异族,切不可如此死在我等手里!”
黄忠话音一落,王烈趁势说道:“对!黄将军说的有理,男武侵犯大汉疆土,必会按侓严惩,大家切不可把他打死!”
听闻两人的话,百姓情绪慢慢稳定下来,随后表示愿听从两人安排。
黄忠看了一眼地上昏迷的男武,嘱咐王烈尽快将男武送往辽东,就领着大军驰援乐浪。
见黄忠离去,王烈在城中招募数十精壮百姓,押送男武前往辽东,随后又在城中寻了一个大夫,让其随行沿途治疗男武,免得死在路上。
(朋友们!可以投下推荐票吗?谢谢!)
第251章 少年英雄(求大佬收藏求票票)
乐浪朝鲜城城门,一少年手持三尖两刃刀,正死命阻截冲进来的高句丽兵士。
而那少年自懂事已来,便没了父母,七岁那年寒冬,饥饿交迫晕倒野外,正值黄巾暴动,被一个路过前去参加黄巾的流民捡起。
或许上天怜悯于他,被救之时,他已剩半口气,但在那人的半碗清汤寡水下,他奇迹的存活下来。
来到黄巾军中,因为年小,只能到厨房干点杂活,换取一日三餐的半碗野菜汤,苟延残喘的活着。
后来黄巾被灭,他本以为会死,可没想到自己会被送来这乐浪郡。
惶惶不安下,分到几亩土地,也有了自己的住处,不会还有人教自己耕种,生活也开始慢慢稳定下来,日子过的像美梦一般。
随着时间一日日过去,他终于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想回报给于自己一切的辽东候。
日思夜想,他找到自己的目标,应该去怎么去回报。
参军,为恩人守疆扩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下定决心,他白天正常农作,晚上持木棍胡乱刺来刺去,已求掌握一丝杀敌本领。
因没人教授武艺,他只能锻炼力气,脑海幻想杀敌情景,手持木棍瞎练。
村民发现也曾劝说过他,叫他老老实实农作,长大娶个媳妇,安安稳稳度过一生。
听闻这些话时,他没有反驳,只是微微一笑而过,继续的默默日复一日练习。
见劝不动他,村民也不在搭理,而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力气也越来越大,前年也进入了兴办的学堂,眼界也慢慢开阔起来,心中从军梦想也越发渴望。
可辽东招募兵士,规定年龄要满十六周岁,并且也不是长招,所以他只能等待。
此番得知高句丽大军来犯,他没有像普通百姓一般,心存恐惧不安。
他知道自己报恩的时候来了,那怕是死,他也要拉着前来侵犯的敌军陪葬。
随着村民一起来到朝鲜城,他向守城校尉要求,加入军中杀敌。
可校尉见他年小,只是随口安慰一番,就派人将他送下城楼。
但随着战况的紧急,他终于来到了城楼,握着渴望已久的兵器,奋力斩杀着冲来的敌军。
可这一切,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随着城中将士越来越少,百姓越来越多的上城御敌,他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从开始协助坚守一门,再到领着百姓独守一门。
而在昨天,守城校尉战死,临死也把兵器交给他,并让嘱咐他一定要守住城池。
接过兵器,看着死不瞑目的校尉,他心中发誓,一定要杀退敌军,并要领兵杀回高句丽本土,为死去的将士百姓报仇。
多日大战,他奋勇杀敌冲在最前,百姓心中也是钦佩,对于校尉临死的任命,也再有疑惑。
接管后,他从百姓中挑选出三千精壮,随自己作为移动支援。
言归正传,少年杀退东门敌军,已是大汗淋漓,胸口不停起伏,可还未歇息片刻,又传来南门告急,于是赶紧转战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