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644章

作者:官笙

身后的李邦美转头看了眼,道:“原本不多的,因为灾民越来越多,粮食又紧缺,所以打鱼的人就不断增多,倒是将日子改善了不少,京城里不少富户都派人在这里等着,每当有船下海,上岸都会买不少,甚至直接拿粮食来换。”

朱栩微微点头,生活所迫的本能,道:“要组织一下,不要单打独斗,注意海上的安全,天气,海盗,潮汐都不能小视……”

“是。”李邦美现在神态比较放松,皇帝其实还是比较温和的,没有高高在上,没有乱发脾气,给脸色,与传闻中的完全不同。

“等着吧,内阁很快会在天津卫设县,这些事情都会有人专门处置,你们不用太操心。”朱栩望着海平面道,有心开几炮看看,想了想还是作罢。

李邦美与陈虎啸等人都感觉到了,今天的皇帝兴致似乎不高,走到各处都没有太多的情绪表露。

别人不知道,曹变蛟却是心知肚明的,今天是“皇帝出京”的日子,今天一过,京城就不一样了,没有皇帝坐镇的京城,定然妖孽四出,匪象纵横。

轰轰轰!

终究还是要开炮的,朱栩此次来天津卫,主要就是来看海防。

这是过了两天,工事内,高地上都是士卒,还有一些百姓,抬头遥遥望着炸开的海面。

“开炮!开炮!”

炮台上,一声声发令响起,一颗颗炮弹飞出,在遥远的海面炸响,浪花滔滔,爆炸声如雷。

“好好好!”

看台上一群人叫喊,激动的不得了。

这火炮是利器,有这东西在,不管海上还是路上,他们都是安全的。

朱栩手里拿着望远镜,远远的看着,心里默默的计算。

天津卫的火炮并不都是最好最先进的,只有三门射程比较远,大多数都在三公里以内,只有三门在四公里以外。

从锦衣卫得到的消息,荷兰人的火炮射程在35公里左右,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更弱一些,单在射程上,明朝已经有了优势。

李邦美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凑近朱栩道:“皇上,如果有外族突然入侵,海上还可以在小半个时辰内布置水雷,可以给岸上争取更多的时间,不过因为有大篮子在,还有就是渔民要下海,水雷暂时都没有布置。”

朱栩点头,不无夸奖的道:“嗯,天津卫准备的还是不错的,没有让朕失望……天津卫是京师海上的门户,决不能轻易被人打开,一定要打造的铜墙铁壁,什么人都打不进来,知道吗?”

李邦美瞬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一沉,连忙道:“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

朱栩笑着点头,又拿起望远镜四处观看。

天津卫现在来说是显得比较寒酸的,不论是火炮,还是其他工事建筑,都不是最好的。这一来是兵部不重视,二来也是财力紧张,要花在钢刃上,天津卫并没有那么迫切。

对于这些朱栩都默许,装作不知道,他不能所有事情都插上一脚,否则大臣们就无所适从了。

第605章 不合时宜

第二天,税务总局将“士绅纳税”的简单细则给颁布出来,同时还严格规定了佃户与地主的关系,尤其是其中的租金,被划出了底线以及浮动的空间。

同时内阁,户部令顺天府率先执行,将政令直接送到了顺天府府尹,陈奇瑜手上。

陈奇瑜对朝廷这项政策仔细研究过,也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内心来说是非常想完成的,可同样的,困难也成正比。

他这些天为了能够顺利执行这项政策,通畅的将税粮收上来,可以说费尽心思,却收效甚微。

前天他都喝吐了,可那几大家族的族长转眼就翻脸,他派去的人都被客气的灌了通酒,送了回来,其他一点都没有得到。

陈奇瑜与陈所闻对坐,桌上摆着的是内阁的诏令以及税务总局的“税粮细则”,最主要的就是“士绅纳税”这一条,其中还多了一条“地主与佃户”的条目,这个条目定然也会戳痛那些士绅,大地主的。

“大人,下官定了一下关于今年夏粮的一些事项、条陈,您过目一下。”陈所闻说着,将一道文本递过去。

陈奇瑜为这件事都愁个把月了,看了眼陈所闻,接过来翻看。

看着看着陈奇瑜就皱眉,陈所闻所写的条陈,是根据“新政”一些计划来的,比如勘探田亩数量,估算税粮,暗查人口等等,这些还是为夏粮做准备的,后面还打算在北直隶进行登记户口,丈量土地等等。

夏粮已经迫在眉睫,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刺激时那些大地主,乡绅,陈奇瑜看了半晌,沉吟道:“若说有半年时间,你这些还算好方法,现在却是来不及了,各地知府,知县以及乡绅要是拒不执行朝廷新政,你我能用的手段非常有限……”

陈所闻自然也知道,脸上却坚定的道:“大人,魏忠贤已经召集了足够的缇骑,若是我们不能提前完成,阻止魏忠贤胡来,一旦他插手,后果难料,顺天府都未必能收拾得了那个烂摊子!”

陈奇瑜近来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所谓的“道阻且长”,他是深有体会,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是朝廷还是顺天府都不能丝毫后退!

“若是万不得已,也只能……”

陈奇瑜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差役匆匆走进来,向着两人抬手道:“二位大人,陈公子求见。”

“陈公子?”陈奇瑜微怔,这个他一时半会想不到对应的人。

陈所闻却一愣,道:“你说的是我儿人中?”

那差役道:“是,陈公子在外面求见。”

陈奇瑜也会意,陈所闻的儿子陈子龙,字人中。

“请他进来吧。”陈奇瑜对晚辈还是比较宽容,也经常提携。

陈所闻神色微沉,没有说话。

他这个儿子不论是学识,人品都是极好,可性格极其倔强,认定的事情他人再怎么劝都不会低头。

起初参与应社,然后是复社,现在更是搞什么“不仕书院”,向天下彰显他们的清高,亮洁之风,这在朝野引起震动,不少大人都颇有微词,若不是朝廷已经将士林得罪的够狠,陈子龙未必安稳到现在。

自然,陈所闻能够出任顺天府府尹,也是朝廷某种妥协,示好。

陈子龙仪表堂堂,风姿优雅,一举一动都是士人之典范。加上才学出众,在江浙一带颇有威望。

虽然经历过复社的打击,略有挫折,现在已然还是意气风发,走进来,自如的笑着抬手道:“学生陈子龙参见陈大人,见过父亲。”

陈所闻不知道陈子龙今天要来,端起父亲威严,沉着脸道:“这里是府衙,岂是你随便可以来的,有什么事情,回去再说。”

陈奇瑜倒是好奇,也没有拦着,只是微笑的看着陈子龙。

陈子龙起身,对着陈所闻朗声道:“父亲此言差矣,朝廷一举一动莫不是关乎天下苍生,孩儿即便不能有所贡献,总该有些说话的资格。”

陈所闻闻言就觉得不好,刚要呵斥,陈奇瑜摆手道:“莫要计较这些,身在江湖能优庙堂,难能可贵,你说说今天所为何来?”

“学生为大人解忧而来。”陈子龙手里拿着折扇,轻轻拍在手掌,从容自若的笑着道。

陈所闻心里越发不安,直接呵斥道:“放肆!军国大事,岂容你一黄口小儿插嘴,立刻回去,闭门思过!”

陈子龙不为所动,含笑的看着陈奇瑜。

陈奇瑜不急不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着道:“你且说说看,本官愁的是什么?”

陈子龙右手猛的一握扇子,断然道:“新政,税改,粮税,‘士绅纳粮’!”

陈所闻沉着脸,不断的给陈子龙示意。

陈子龙却一直看着陈奇瑜,视若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