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官笙
皇宫,参谋部。
秦良玉已经离京赶回四川,在场的有孙承宗,孙传庭,申用懋,张之极,金国奇,满桂,赵率教等人。
在陕西的巨大沙盘前,孙传庭神色肃然,指着一个个标签道:“皇上,诸位大人,从户部的奏报来看,灾情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是越来越严重,府水,府谷,米脂都在陕西最北端,与蒙古搭边,灾情最重,朝廷的控制力最弱,因此赈灾的力度也最差,民乱因此最强。”
“王嘉胤起初只是哄抢延安府派发下去的赈灾米粮,可随后高呼一声,顿时无数灾民响应,连抢数个县府,人数增加到两万人,随后逼近延安府,好在延安府早有准备,各路县军调集配合府军,在离延安府不过百里的安寨破了乱军,这股乱军由此向南,绕过延安府,到达宜川,被赶来的洪承畴再次击散,流窜入山西,被马世龙在万泉,临行接连追杀,又逼回陕西,现在已经进入西安府,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洪承畴,曹文诏也都动身,准备将王嘉胤包围在山阳一带,进行围歼。”
朱栩听的直皱眉,大明现在不止有良好的军队,各路县军,府军也都操控严密,外加赈灾不断,远好过历史上,为什么乱民还这么多,而且洪承畴,曹文诏两人都出动,还奈何不了一个王嘉胤!
孙承宗看着朱栩的表情,也会意过来,道:“皇上,现在灾民太多,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惊恐,外加北方地广人稀,真要有乱子,官府根本来不及反应,也无力弹压。根据兵部的记录,陕西有驻军不到四万,常备军三万,总数才七万人,驻军又分为省军,府军,县军,分散各地,总督想要调集也需要时间,加上一来一回的时间,总会给乱民机会……”
申用懋听的也一脸慎重,陕西的人口,根据户部户籍记录,接近六百万,实际上怕还会多出不少,朝廷却总共只有七万兵马,确实太少。
他抬手向朱栩,道:“皇上,臣请下旨申斥文昭阁,省改乃关乎国之根本的大事,不能任由文昭阁拖延敷衍。”
朱栩神色不动,他昨日才与信王“交心”,外加点拨了来宗道,想必文昭阁的速度会加快,微微颌首,道:“嗯,朕会催促信王皇兄。”
申用懋的意思也很简单,一省一驻军、常备军乃是定制,若是多划出几个省,那么不止官员增加,兵马也要增加,这样不止利于朝廷控制,赈灾,也将有助于遏制民变。
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都明白,兵部实则上一直在多地有练兵、招兵基地,这些人都是类似预备役的存在,每两年轮换一批,朝廷如是需要征召,一两个月内招齐十万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不成问题,何况单单京师就驻扎近二十万大军,北方没有威胁,随时可以调出去。
大明现在常备军兵力接近四十万,加上驻军就接近六十万,相对偌大的大明来说,兵力还是少了,尤其还是要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
朱栩也是思索,现在扩大军队规模是否合适,接下来的日子,将是大明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任何大规模的支出都是一种挑战。
孙传庭看了眼众人,继续道:“皇上,陕西的问题已经迫不及待,洪承畴也多次上书,请求增兵,或者准许陕西总督招兵,扩充省府县兵马的数量,否则凭借他的兵力,不足以镇压住整个陕西。”
朱栩抬头看向孙承宗等人,道:“你们兵部怎么看?”
申用懋看了眼孙承宗,抬手道:“回皇上,臣等商议,扩充一倍是可以的,另,若是省改尽快完成,也可以划出多个府县来,这样兵马也无需增加太多。”
朱栩点头,思忖着道:“嗯,准了。还有,朕会让户部着手在西安府建立一个大粮仓,储备米粮,省改一完成,就着手大规模赈灾。”
孙承宗等人微微松了口气,陕西现在成了他们的心头大石,本能的有预感,只怕燎原之势已成,短时间内根本难以解决,需要与时间比速度了。
这个时候,正是万众一心的关键时刻,他们就怕皇帝有所顾忌,不敢授权给他们。
孙承宗几人对视一眼,心里涌起自信,君臣一心,还有什么困难是应付不了?!
对于陕西,朱栩现在还不是很担心,洪承畴,曹文诏手里都是训练多年,也算久经战阵的老兵,消灭一个王嘉胤不成问题。又听着兵部这群人商议一阵,朱栩就回到御书房。
傅昌宗,周应秋已经在等着了。
朱栩一坐回去,傅昌宗就呈奏道:“皇上,户部关于对我大明田亩的初步摸查,有了结果。”
刘时敏知道朱栩关心这个,连忙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也顾不得喝口茶,翻过来就看,神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之前户部的花名册记录的田亩数是“六百五十万顷”,也就是六亿五千万亩,可傅昌宗现在的奏本,笔墨未干的记录着“八百八十万顷”硬生生的多出了两亿三千万亩!
有那么一瞬间,朱栩都认为户部是搞错了!
可以傅昌宗谨慎的性格,这种事是万万不会错的!
也就是说,有着大明四分之一的田亩,被瞒报了!
朱栩愤怒震惊,看着奏本说不出话来,还有就是户籍也上来了,人口是七千八百万,后面还有两个大大的“预估”,也就是说,这还是不准确的,实际人口还会更多!
大明政改还没有完全成型,想要仔细,完全的核算田亩,人口还不是时候。
傅昌宗看着朱栩的表情,稍作犹豫,抬手道:“皇上,关于田亩,可能也还有大量瞒报。”
这一点朱栩已经意识到了,手指敲着桌面,沉声道:“嗯,舅舅,户部继续摸查。再将详细的目录抄录一分给文昭阁,补税的时候,少不了他们!”
“是!”傅昌宗抬手,又道:“皇上,近半年的商税有了初步统计,预计在五百万两以上,主要还是江苏,浙江一带收取最多,并且增长势头明显。”
朱栩点头,两省就是日后沪浙苏皖大部分地区,最发达也正常,道:“嗯,户部要密切注意商税,要合理,不能低也不能高,维持商业的发展速度,对朝廷也大有裨益。”
傅昌宗自然明白,单说这笔税收对大明朝廷来说就很重要,应了声,道:“皇上,臣还有个想法。”
朱栩喝了口茶,微笑道:“有话尽管说,这里没有外人。”
周应秋尽管被外人打着皇帝“亲信”的标签,也执掌着六部之首的吏部,可他心知肚明,皇帝没有当他是真正的心腹,可听见朱栩这么说,心里还是很高兴,至少他的位置已经不是“外人”。
傅昌宗没有想那么多,道:“陕西荒地太多,赤地千里,臣认为,可以向辽东转移,不论是山海关以北,还是东江镇,都可以,若是开垦得宜,百万顷耕地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这里朱栩就沉吟起来,这个主意不是第一次提,之前之所以没做,是因为后金在虎视眈眈,移过去也只是给后金送人口送地。但现在不同了,后金虚弱,不会轻启战端,只要把握得宜,辽东确实能够安置大量的人口。
周应秋低着头也将利害得失分析了一遍,抬手道:“皇上,臣认为傅尚书之议可以,只要将水泥路修建完善,以大马车昼夜不停的运送,半年内转移几百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朝廷也需要支出大量的粮食,现银,还有耕具,农畜。”
朱栩看了眼周应秋,沉思不绝。
支出银子,粮食,农具这些都是小事,问题的关键是需要确保移过去的民众的安全,建奴始终是一根刺在辽东,朱栩在担忧,移民会更担忧。
一块地要开垦成熟就是两三年,那个时候,后金也差不多恢复元气,有能力再战了。
傅昌宗出这个主意,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顾虑,继续劝说道:“皇上,臣认为,建奴在没有把握攻下锦州,宁远之前,是不会再与我大明轻启战端,臣有推测,五年之内,建奴不会轻易触怒我大明。”
“五年?”
朱栩一怔,要是有五年,他的骑兵也应该可堪一战了吧?配合着攻城大炮等火器,难不成还惧怕后金不成?
傅昌宗见朱栩神色有振奋,道:“是,五年内,建奴不敢妄动!”
朱栩微微颌首,若有所思起来。
若是五年内后金不乱动,五年之后,也就由不得他们乱来了。
周应秋很快也想到了这点,抬手道:“皇上,宁远,锦州一线固若金汤,若是担忧东江镇,不妨就地取材,构筑大城,以来保护移过去的民众,二来也让毛文龙有个根基,不至于总是待在海岛上。”
朱栩也觉得此议可行,看向两人道:“既然如此,你们二人去一趟文昭阁,再细细商议一番。这件事朕会命文昭阁主理,六部协同,再命陕西,四川,山西,湖广等巡抚,总督配合,朝报也动起来,加强宣传,务必要稳妥,不要再出乱子。”
傅昌宗与周应秋都抬手应“是”,庞大的政务不能都集中给皇帝,文昭阁渐渐的也要承担起来内阁的作用了。
说完这些,周应秋也开始奏呈,道:“皇上,臣已经物色了几个巡抚人选,还请皇上御览。”
刘时敏将奏本接过来,转递给朱栩。
朱栩打开看了眼,周应秋的奏本简单,打算将李精白,黄立极,张瑞图等巡抚调往陕西等即将新划分出来的省份做巡抚。
这些人都是经历了政改,甚至深度参与的,有能力有经验,若是要完成陕西等地的政改,这些人倒最是合适。
朱栩没有异议,道:“嗯,接替这些人的也要早做准备,对了,与文昭阁多商议,详细再奏。”
周应秋见朱栩同意也没有多说,心里暗喜。至于文昭阁,他并没有放在眼里,只要朱栩点头的事情,朱由检翻不了盘。
又说了几句,傅昌宗,周应秋便告退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