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367章

作者:官笙

朱宗汉看了他一眼,抬步向前走,道:“陈小姐那边安排好了吗?”

“是,大人走后,小人就会去迷晕陈小姐,亲自送她会江宁,只是……”侍卫话没有说完。

朱宗汉却听明白了,沉默一阵,道:“我此去多半是活不成,她的路,还得靠她自己。”

朱宗汉算计了很多事情,唯独没有算到陈如娇,一个痴情的女人,同时,他也动了心。

侍卫应声,陪着他出了房子,而后成黑各自离开。

本来燥热难耐的夜晚,凭添了一股无声的寒意,笼罩在景德镇上空。

陈如娇,柳如是,苏溪三人比朱栩等人先到景德镇,只不过在外围一家客栈休息。

陈如娇,柳如是两人望着景德镇方向,神情各异,各有各的心思。

忽然间,陈如娇转头看向柳如是,笑靥如花的道:“姐姐,我听说景德镇有一种奇景,是十多个窑在夜里一起烧,绚烂的如同火烧云,映照半边天,甚是奇异,反正也睡不着,不如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柳如是也察觉到陈如娇此行目的不简单,没有点破,藏着无尽心事,道:“也好。”

陈如娇笑容越发美丽,从房里将一个包裹递给苏溪,嘱咐她看好。

于是,三人收拾行礼,连夜离开了这家客栈,赶往景德镇。

在三人走了没多久,一个黑衣人潜入了进来,仔细查探一番,骤然脸色微变,低语道:“遭了!”

连忙翻出,迅速向北追去。

毕自严,张荣穘外加景德镇一干大小官员,外加一些大小侍卫之类,足足百十号人,站在行辕外,静静的等着。

大夏天,哪怕是景德镇,天色渐亮,还是燥热难耐,心头如同火撩。

毕自严站在最前面,抱着手,面无表情。

身后是张荣穘,他这还是被除爵后第一次见朱栩,脸上平静,手却不停的在抖索。

所谓的“天心难测”,他是知之甚深,谁会料到,作为皇后的大伯,代行父职,位尊伯爵,说除爵就除爵了?若不是一群人力保,外加皇后的面子,这才能全身而退。

这次他被上面叫来景德镇,分明是皇帝要见他,到底是什么事情?

其他的大小官员自然是各有心思,揣测不断。

现在朝局晦暗不明,皇帝又破天荒的出京“避暑”,其中又是什么隐情?

洪承畴的骑兵出现在视野里,不紧不慢,不一阵迅速分开,迎出禁卫。

禁卫又再次分开,朱栩的马车缓慢出现在毕自严等人前面。

毕自严这才神情动了动,理了理衣服,微微躬身,等着朱栩下马车。

一干人几乎是相同的动作,屏气凝神,目视着这辆马车。

朱栩与张筠才能够马车上下来,都是一身常服,还有几个孩子从他们身后钻出来,站在前面。

毕自严抬手,长身而拜,道:“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毕自严话音未落,身后一大群人跟着参拜,声音颇为响亮,丝毫没有在这里等了两个时辰的疲惫。

朱栩抬头看了看天色,又见一群人的疲惫之色,朗声道:“免礼!”

“谢皇上!”毕自严等大声应着,起身,分开道路给朱栩。

朱栩从马车上上来,又环顾一圈,道:“朕是来避暑的,用不着这么大阵仗,除了毕阁老,张会长,其他人都散了。对了,江西各级官员也不用来见驾,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一群人愣神,完全没有料到会是这样一个安排,最后目光都看向毕自严。

毕自严躬着身,道:“遵旨。”

其他人连忙跟着,道:“遵旨。”

不少人都抱着亲近朱栩的意图来的,眼见如此难免失望,还是不得不走。

曹化淳等人将朱栩迎入行辕,说是行辕,就是司礼监用内帑在这里买了一座大院子,稍做修葺,布置,作为朱栩的行宫。

张筠与几个孩子受到了一些惊讶,朱栩安排他们先去休息,带着毕自严,张荣穘二人进了偏堂。

三人落座,朱栩刚喝一口茶,毕自严就神色肃然,沉声道:“皇上,臣建议先羁押洪承畴,严查此事!”

朱栩看了他一眼,笑着道:“洪承畴救驾有功,用什么理由羁押他?你就不担心洪承畴狗急跳墙?”

洪承畴有问题,现在众人是心知肚明了。

毕自严道:“有皇上在,洪承畴没这个胆子,要是有,他之前就做了。”

张荣穘听着心惊胆战,洪承畴手里握有五千兵马,禁卫只有两千人,要是突然发难,四周的兵马根本就来不及救援。

他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敢说话,低着头,心里揣度着胜负以及可能的后果。

朱栩摇了摇头,道:“不着急,慢慢说。对了,毕阁老在这里等朕,是有什么话要与朕说吗?”

张荣穘猛的抬头,看向毕自严,心神凛然。

第1275章 政治道德

现在朝局之所以动荡,晦暗不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定山柱石毕自严将要致仕,由此还引发出了一系列事情。

这些事情,至今还是没有消停,很多人都在猜测,毕自严不想走。如果毕自严不想走,皇上又要赶他走,君臣二人对峙,可以想见会是一场多大风波,牵连多少人!

张荣穘抬起头又忽然警醒,将头低下来,心中无比慌乱,颤巍巍的等着。

毕自严倒是没有张荣穘想的这么多,神情平静如常,沉吟片刻,语气轻松自然,同在京中与朱栩商讨政务别无二致,道:“皇上,臣由北向南,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我大明承平两百多年,很多问题已经深入骨髓,若不痛下决心,刮骨疗毒,根本改变不了什么。是以,臣近来一直在反思过去的政策……”

朱栩安静的听着,没有打断。

毕自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道:“臣也对商事进行了观察,臣发向,他们的势力已经很大,用商事来缓解农事固然可行,但日后还需做出足够的调整,甚至的防范。商人逐利,若是他们进入朝廷,恐会影响国政……”

毕自严说的是两个大方面,一个旧有的顽疾,一个是新势力。这两个问题应该是困扰大明上下的最核心的问题,毕自严与朱栩说这些,也是表达了一种态度。

一种平和的态度,他不会出手阻挡新势力,会平稳的移交权力。

这是毕自严正式的表态,当着朱栩的面。

朱栩心里无比的欣慰,看着毕自严,轻轻点头。

这位老大人是他倚重多年的左膀右臂,是他的老师。这些年若不是他稳住朝局,善后那些大小事情,大明上下还不知道乱什么样子。

或许毕自严有历史局限性,困在固有的认知里,与他的想法,期待有很大距离,但为大明确实是呕心沥血,贡献了一切。

大明能有今天,毕自严的功劳是首屈一指的。